最近是不是在鬧劇荒啊小寶貝們?
別急,青果君帶大家解鎖一部超有意思的紀錄片
《歷史那些事》!!!
不僅創意+腦洞讓人耳目一新
從文案到BGM也是又秀又皮,好看又歡樂!
首集《在下東坡,一個吃貨》在B站播出後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網友用「表面荒誕無節操,內心高潔學問高」來形容
截止到目前
《歷史那些事》首集播放量已破百萬
站內粉絲更是給出了9.6分的高分好評
正片到底有多優秀
青果君就不多劇透了
僅放第一集片尾曲給大家欣賞下
聽完你是不是被洗腦了?
原來蘇東坡除了是大文豪以外
還是一枚如假包換的吃貨!
這枚吃貨在常州也留下了不少美談哦~
今天青果君就來跟大家八一八
那些紀錄片裡遺漏了的,蘇東坡留在常州的美食
網油卷
有一天蘇東坡在吃米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蒸飯糰)時,忽發奇想說道:「如果食物中裡面有棗泥或豆沙,外面在包上一層像『雪衣』一樣的東西,不要採用蒸或者煮,而是進行油炸,這食物的味道不更好嗎?」於是蘇東坡試著親自下廚,幾經周折,終因未完全掌握 「雪衣」 製作之技,只能以蛋清包裹,但其效果並不理想。
然而正是東坡先生的這一「奇思妙想」,千年來引起不少美食家的好奇和揣摩。後來經常州名廚反覆研製,才慢慢演變成今日常州名點——網油卷。網油卷外殼脆而薄,脂香撲鼻、綿軟適口、甜而不膩。在老常州人看來,這「網油卷」小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美食,它是一段記憶和文化,更是一種「情結」,即「蘇東坡情結」。
糯米稻草鴨
糯米稻草鴨是常州名菜之一,由中國烹飪大師徐軍根據大文豪、大美食家蘇東坡的遺世典故,發掘整理而成。蘇東坡非常熱愛美食,對鴨子的烹飪也有其獨到之處,並寫過「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千古名句。
有次,蘇東坡在太湖邊遊玩會友時,友人為了招待大文豪,將自家養在太湖裡吃湖螄螺長大的鴨子殺之款待蘇軾,二人在吟歌賦詩時,鴨子燒得有了點糊味,蘇軾就命隨從隨手從田裡取點稻草,墊於鴨子底下燒制,不想反而香味大增,胃口大開。於是二人將這隻鴨子一邊就酒,一邊大快朵頤,不覺把這隻鴨子吃了個精光。這就是稻草鴨典故的最早由來。
香糟扣肉
香糟扣肉,是民間一道普通的家常菜,但要燒好它卻不易。有人說,糟扣肉來自於紅煨肉,又有人說,紅煨肉來自於酒香肉,最終歸結到東坡肉。
由「東坡肉」轉為「糟扣肉」,其中有一段故事:傳說東坡平時常吃「紅煨肉」,有一次在常州,朋友盛宴招待東坡先生,廚師在燒肉時不小心,將從老家帶來的米酒的糟,掉在了正進燒制的紅煨肉中。吃飯時,東坡突然說:「唉!今天的肉味道不對麼?怎麼比平時的要好吃嘛!是啥子來的?(四川方言:怎麼回事?)」。後來,在肉裡加酒糟做成「香糟扣肉」,成為江南地區的一大特色菜餚。
梅菜扣肉
北宋年間,蘇東坡居惠州時,專門選派兩位名廚遠道至杭州西湖學廚藝,兩位廚師學成返惠後,蘇東坡又叫他們仿杭州西湖的「東坡扣肉」,用梅菜製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膩人,深受廣大惠州市民的歡迎,一時,成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餚。
蘇東坡與常州有緣,他曾上書朝廷,要居住常州,後被批准。他便將「梅菜扣肉」帶到了常州。許多年過去,如今「東坡肉」、「梅菜扣肉」、「東坡肘子」、「東坡宴」等菜餚依然獨具風味,鮮美溢香。
毗陵東坡肘子
大文豪蘇東坡既是大詩人也是美食家,和常州有著不解之緣,在常州創造了很多美食,東坡肘子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道名餚。鹹甜適中,香味濃鬱,肥而不膩,酥爛脫骨,棗香滿口,營養豐富。
蘇東坡一生宦海沉浮、歷經坎坷
但始終豁達自如
究其原因,除了自身是個樂天派之外
熱愛美食也是一大原因
因為熱愛美食,所以熱愛生活,這是一種境界
如今的常州
延續了蘇東坡的吃貨精神
成為滬寧線上有名的美食之都
生活在這座美好的城市
無時無刻不感到幸福、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