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食遇到書法家:說說文人吃貨的那些好玩事有趣事和著名法帖

2020-12-20 雨蘭詩文書畫

美食遇到文人吃貨,美食會因為文人吃貨的生花妙筆而聲名遠播,文人吃貨與文人吃貨因為美食而相遇相知相交,更是衍生出不知多少有趣的故事、詩詞、文章、法帖。

蓴鱸之思,這是許多人都熟悉的一個成語,幾乎就成了思念家鄉的代名詞了。

蓴鱸之思說的是西晉文學家張翰的故事。《晉書·張翰傳》記載,張翰被任命為齊王的東曹掾一職,在洛陽張翰有一天看見秋風颳起,落葉飄飄,想到故鄉吳郡的菰菜、蓴羹、鱸魚膾,禁不住說道:「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夠適合自己的想法,怎麼能夠為了名位而跑到千裡之外來當官呢?」於是棄官還鄉。這張翰也夠任性的,因為思念家鄉的美食,居然就把做得還好好的官給辭了,可見家鄉美食的魅力。

筍是很多文人墨客吃貨們的最愛。林洪的《山家清供》裡記述,夏季之初,竹林中的筍子長得正好的時候,愛筍的吃貨們,就在竹林邊掃落葉生火,煨熟竹筍,味道特別鮮美。蘇東坡和文與可兩個人都喜歡吃筍,兩人不僅有著親戚關係——表兄弟,還是交情深厚的文朋詩友、同僚。文與可雖然名氣不如蘇東坡大,但在宋代也是有響噹噹名氣的,他精於詩文,工於書法,擅長繪畫。東坡《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一文裡記述了這樣一件趣事,文與可請東坡寫關于洋州的系列詩歌,其中就有篔簹谷,篔簹谷的竹子非常有名,東坡寫好後寄去。那天,文與可與妻子正好在篔簹谷遊玩,燒了鮮嫩的竹筍做晚飯,正美美地吃著呢,東坡的信函到了,拆開信函,讀到東坡的詩句,文與可禁不住笑噴了。因為,東坡的詩是這樣寫的:「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讀到這裡,我也笑了一陣。

記得小時候,村裡家家分有一小塊地,專門用來種菜,算是家裡的菜籃子,料理好了,一年四季都不缺菜吃。菜園子裡種上幾壟韭菜那是必須的,因為韭菜可以一茬一茬地割了來吃。夏天蔬菜品種多,韭菜吃不著,就長了苔,開了花,把鮮嫩嫩的韭菜花掐下來,放進瓷罈子裡用鹽醃上一段時間,就是早晚餐桌上清新可口的下飯小菜。那時候外婆家沒有菜園子用來種菜,吃菜比較困難,有一年去外婆家,母親就包了一小包袱韭菜花讓我帶著。韭菜花做的韭花醬,也特別美味可口,是吃火鍋、喝豆腐腦等必備的佐料之一。

韭花、韭花醬,不知道在唐代還算不算是稀罕物兒,話說有一天,著名書法家楊凝式午睡後醒來——也可能中午喝酒了,肚子特別餓,正好有人送了韭花來,就著羊肉吃了,非常可口,心情大好,乘興寫下短箋,表示謝意,於是,就有了這後來被譽為「天下第五行書」的《韭花帖》,關於《韭花帖》,黃庭堅曾寫詩大加讚美:「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闌。」我也非常喜愛這帖,楷中帶行,別具風姿,曾經放大複印了一份,放在辦公室的抽屜裡,閒暇時就拿出來慢慢品賞。《韭花帖》文字不多,全文如下:晝寢乍興, 輖飢正甚,忽蒙簡翰,猥賜盤飧。當一葉報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實謂珍羞,充腹之餘,銘肌載切。謹修狀陳謝,伏惟鑑察,謹狀。從此帖裡,也見出楊凝式文人的率真性情。

懷素是唐朝的著名僧人,也是個比較性情的僧人,關鍵的,人家懷素不是一般的僧人,還是才華橫溢的僧人,是著名書法家,詩文也寫得相當不賴。按說僧人是不喝酒、不食葷腥的,人家懷素不管那一套,他該吃肉吃肉,該喝酒喝酒,於是,酒肉穿腸過,名帖身後留。懷素因愛吃留下的千古名帖,其一是《食魚帖》,再一個就是《苦筍帖》。

《食魚帖》內容為:「老僧在長沙食魚,及來長安城中,多食肉,又為常流所笑,深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書,實疏。還報諸君,欲興善之會,當得扶羸也。九日懷素藏真白。」《食魚帖》文字不多,是懷素寫給朋友的便箋,圓潤靈動,字勢神採飛揚,提按自然得當,使轉嫻熟自如。和《食魚帖》相比,懷素的《苦筍帖》文字更少:「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懷素上。」寥寥數字而已。雖然不過寥寥數字,在書法史上名氣卻不小,而帖子,當然也非常精彩,字多中鋒,結體舒暢,生動自然,氣息暢達。帖中所說的苦筍,又名甘筍、涼筍,野生於崇山峻岭之中,據說苦筍裡呈苦味的糖甙有刺激巨噬細胞生成的作用,而該細胞有防癌解毒的功效。苦筍質地脆嫩、色白,清香微苦,但回甜滑口,以春末出土的筍苞為佳。苦筍不但為佳餚原料,而且還可以入藥。苦筍,這生於深山的野物也因這書法史上的名帖而暴得大名。

這幾年吃過不少次筍,鮮筍、筍乾,但苦筍還沒有吃到過。宋代黃庭堅的行楷書墨跡《苦筍賦》,裡面寫到:「餘酷嗜苦筍……甘脆愜當,小苦而及成味。溫潤稹密。多啖而不疾人」。這黃山谷,不僅詩詞好,書法好,還是個地道的大吃貨,真不愧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讀著《苦筍賦》,品賞著山谷的精美書法,也禁不住饞涎欲滴了。

伴君如伴虎,誠非虛言。和握有生殺大權的皇帝相處,做臣子的機智靈活應變是必修的功課。有一次宋太宗趙光義就問大臣蘇易簡:稱得上珍貴的食品中,哪種最珍奇?想想皇帝什麼美味沒吃過,這問題可不好回答。聰明博學的蘇易簡卻給了智慧的回答:食無定味,合口的就是珍品。我心裡以為醃菜汁最美味。這下輪到皇帝驚訝了,沒想到蘇大臣居然說醃鹹菜的湯汁最美味,太匪夷所思了!太讓人大跌眼鏡了!於是追問原因。於是,蘇易簡就說了自己有天晚上喝酒大醉後半夜醒來,走到院子裡看到雪裡露出的醃菜缸,僕人也沒叫,自己就著醃菜缸舀了幾杯子就喝,感覺即使是天界的神廚用鸞鳳做的菜餚也比不上這醃菜汁……說得太宗皇帝笑著連連點頭讚許。

蘇易簡說醃菜汁最好喝,其實也和朱元璋皇帝當年窮困饑渴時喝到「珍珠翡翠白玉湯」,一直覺得「珍珠翡翠白玉湯」美味無比的故事堪有一比。

什麼食物最珍貴、最美味?合口的就是美味,飢餓時吃到的食物最美味。

相關焦點

  • 當吃貨遇上書法家:黃庭堅《糟姜帖》,書札裡的美食和美意(上)
    黃庭堅流傳於後世的書札裡,所寫內容也很豐富,有茶事、美食事、香事以及其它家務瑣事。黃庭堅是個吃貨,是個才華橫溢的吃貨,收到好友送的糟姜、銀杏,吃貨黃庭堅心下那個歡喜呀,當然要有所言說,感懷朋友的情義。來而不往非禮也。
  • 名人也愛茶丨文人喝茶的那些事兒
    喝茶在中國流行幾千年,煮茶品茗的趣事軼聞也留下不少。「我有茶,你有故事麼」鼻祖一定是蒲松齡,在路口擺茶攤換得一部《聊齋志異》;吃貨汪曾祺遇上不好的茶,統統拿去煮茶葉蛋;林語堂喝茶,先要有聊得來的人,還得有舒服的環境,講究!
  • 著名書法家楊再春向田春超口傳親授
    楊再春:字墨人,1943年8月生,河北省唐山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央電視臺書法系列講座主講、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他曾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美國、瑞士等國家和地區多次舉辦個人書法展覽和講座並出版專著30餘種。
  • 筆弱常臨名法帖;詞窮重讀古詩歌
    唐代的「禁中書法」是什麼概念,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那些法書基本上都被李世民搜羅進去了,很有可能弘文館中教授所用法帖都是右軍真跡,至少是三大教頭的臨摹或者自己創作的作品,再差也是馮承素、諸葛貞他們的硬黃摹本吧。
  • 法帖臨摹:唐後學習書法的無奈之舉
    因此,古代法帖的複製印刷的質量可以說是下真跡半等,品種之豐富,質量之上乘是任何一個古人不能夠夢見的。同時,教學方式、方法的科學性使得書法的教育和教學也有異於古代。  還有第三,博物館的開放使得普通大眾都能夠觀看到古代難以接觸到的古典法帖真本。這一切的條件決定了我們這個時代定會超越古代,甚至已經有聲音肯定我們的書寫技巧已經超越了古人,比如說宋人。
  • 一封只有84字的隨手書信,憑什麼被譽為「法帖之祖」?
    故宮有一間屋子,叫做「三希堂」,是清朝乾隆皇帝親自命名的書房。顧名思義,屋子裡有三件稀有的寶貝,它們分別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貼》和王珣的《伯遠帖》。這三張法帖之所以珍稀,是因為它們代表了魏晉書法的最高成就。但即便如此,舉世公認的「法帖之祖」,也並非它們中的一個,而是西晉陸機的《平復帖》。
  • 茅盾:真正的書法家,從來不是職業
    這件事放一般人身上,也就當做有驚無險的一件平常事。 可到了要強的茅盾這裡,他覺得是端正自己對書法態度的機會,自此以後,他寫字一筆一划,端端正正,從不草率,直至80多歲高齡,寫回憶錄,還用毛筆正楷書寫,字跡清楚俊秀。
  • 他是日本的一流書法家,得到了筆法真傳,這字在中國也少有人及!
    前些年到日本,見到了一些日本的書法家,也目睹了和聽聞了一些他們的學書經歷,跟中國人對比,他們對於經典法帖臨摹的精細程度要遠遠超越了當代的中國書家,儘管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精細顯得有些偏執。在書法史上的筆法傳統在魏晉時期乃是高門大姓之間傳承,到了唐代則是在一些身居高位的文人官員那裡流傳,因為在印刷術和拓片並不流行的時代,筆法一直是每一個書法家諱莫如深的高深秘訣。空海和尚的筆法乃是韓方明所授,所以對於空海和尚的書法來講,我們幾乎可以將其看作是唐朝人的真跡了。
  • 日本頂級書法家寫的字,深得中國書法的精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古代的一些書法家,在他們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你得首先是一個文人,在讀書上有一定的成績,或者是考取了進士入朝為官,或者最次也得是個秀才出身,而書法則是讀書之餘事,這樣的人才可以稱之為一個「書法家」。
  • 一代美食達人——蘇東坡!那些不為人知的美食故事
    >一:大文豪也是大美食家的蘇東坡蘇東坡作為北宋的一大文人,不僅擁有著非凡的文採,而且他所做出的可不僅僅是文學上的貢獻,他更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大吃貨,一生更致力於發現美食與烹調美食,關於他和美食的那些事,可真是說不完道不盡吶!
  • 學草書竟然和學英語差不多,背會這兩本法帖,你就入門了
    米芾臨《十七帖》北宋僧人惠洪的《冷齋夜話》中記錄了一段當時的書法家張商英書寫草書的趣事:張丞相好草書而不工,當時流輩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侄錄之。當波險處,侄惘然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也?」
  • 吳玉如:我不是書法家,文人會寫幾個字,沒什麼了不起!
    說到吳玉如,歷來文人雅士對他評價很高,啟功曾評價吳玉如是董其昌後無第二,三百年來一大家,可見吳玉如先生的書法造詣絕非一般水平。書法家王遐舉對吳玉如也有著很高的評價,看了吳玉如的書法之後,他這樣說:品在王王羲之、顏真卿之間。
  • 書法家董其昌行書《邵康節無名公傳並程朱贊》有「顏骨趙姿」之美
    董其昌,是明代後期著名的書畫家,不光書法上有建樹,在繪畫上也是翹楚,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在書法上有「邢張米董」之稱,繪畫上有南董北米之說。在璀璨的中國書法史上董其昌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一位書法大家,對前人的法帖日夜臨池並吸收精華,其書風也是和趙孟頫差不多,也是以妍美秀雅為主,飄逸空靈,也是值得我們臨摹學習的書法範本。
  • 著名書法家朱守道作品賞評
    兼任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六屆理事,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第九屆全國文代會代表,全國人大機關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北京世紀名人國際書畫院副院長、《名人名家書畫報》總編輯。在全國書法競賽中獲金、銀等多項獎。
  • 蘇軾:發明羊蠍子的吃法,用楊梅包粽子,是位名副其實的吃貨
    > 一提到蘇軾,大多會想起他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畢竟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及神宗朝改革的反對派。 蘇東坡與鮮美的東坡肉 其實,蘇東坡不僅文學方面造詣頗深,還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吃貨,就像和他齊名的東坡肉一樣,其實,那也是有故事的,那時正值東坡同志官場逆境,不幸被皇帝貶到黃州,如果是一個新奇很高的官僚或者文人,絕對是一路失意。
  • 重慶有什麼好玩的和有什麼美食
    重慶有什麼好玩的,很多來重慶旅遊的人之前都要琢磨一番,對頭重慶面積很大,而且旅遊景點非常多再加上重慶是一座網紅旅遊城市,今天來扒一扒重慶熱門景點。重慶熱門商圈你肯定不能錯過了,比如解放碑,觀音橋,體驗重慶的都市繁華,和購物的樂趣,而且美女帥哥也特別多,朝天門的兩江遊和長江索道你也可以去看看,都說重慶是座山城,城市很有層次感,特別重慶夜景非常漂亮,兩江遊可以盡情欣賞重慶夜景的美。
  • -西晉書法家陸機
    大概是在五一假期之前,小編帶大家欣賞過現存最早的名家法帖真跡,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平復帖》。而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些關於這個《平復帖》的創作者西晉書法家陸機的事。小編不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書法家究竟是誰,但是小編所知道的最早的是「篆書鼻祖」秦國的李斯。在他之後,還有東漢的「草書之祖」張芝、三國曹魏的「楷書之祖」鍾繇、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作者西晉的陸機。再接下來才是我們最熟悉的那些王家的或是與王家有關係的那些書法家。
  • 美麗的四川成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美食呢?
    來到寬窄巷子當然就是來品嘗成都的美食最好的地方啦,這個地方附近不僅有很多景點,重要的還是有很多美食呢。小夥伴們來到這裡就可以盡情享受成都的美食啦,裡面有很多好吃的。成都,聊起成都,小惠子就會想到火鍋,四川火鍋,想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成都作為四川的省會,肯定是美食的聚集地呀。成都的火鍋,以麻辣最為出名。
  • 著名女書法家鄭少英老師專訪報導
    《大美天津.書畫百位名家採訪行欄目》第十五期---著名女書法家鄭少英老師專訪報導。      自《大美天津.書畫百位名家採訪行欄目》開播以來,受到國內外及天津市和各省市的書畫收藏家和書畫愛好者的關注與諮詢。天津書畫藝術網與天津文學藝術網聯合努力尋找天津知名書畫名家,並推出實力派書畫名家,展現天津當代書畫名家的風採與作品。 著名女書法家鄭少英專訪報導視頻著名女書法家鄭少英書法作品欣賞視頻
  • 千年前的人物趣事,竟然讓酒店老闆主動免單500塊,感謝蘇東坡
    沒想到千年前的人物趣事,讓我們省下了一頓飯錢,只能再次感謝酒店經理,感謝蘇東坡。你是不是也會有疑問,還有這麼好的事兒?為啥我沒遇到過?蘇東坡不是詩人嗎?他還有啥故事?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裡向人們呈現了一個全面的蘇東坡,也概括了他的人品:「蘇東坡是個好人」。很多人只知道他詩寫的好,有很多流傳千古的詩歌,他散文寫的好,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