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的《漁歌子》,魏承班的《漁歌子》,都不如他的漁歌子

2020-12-23 最美詩畫

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漁父樂」「漁父詞」「秋日田父辭」等。

1、《漁歌子·荻花秋》

五代:李珣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上片寫景。開頭三句點明時間、地點,是地處瀟湘的橘子洲的秋夜,荻花臨風,美景如畫。下片寫人事,主要寫詞人的隱逸生活及其樂趣。隱在民間,雲水就是家鄉,蓬舍就是住所,經常吃的是家常的魚羹稻米飯。杯中斟滿美酒,架上擺滿書籍,開懷愜意,其樂陶陶,絕不把名利掛在心上。

2、《漁歌子·柳如眉》

唐代:魏承班

柳如眉,雲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夢魂驚,鐘漏歇,窗外曉鶯殘月。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

這首詞寫少婦閨情。上片寫天曉時少婦的容貌。「柳如眉」三句連用三個比喻極言少婦之美;「夢魂驚」三句點明時刻,寫少婦夢被驚醒所見所聞——「窗外曉鶯殘月」。下片「幾多情」三句追敘「落花飛絮清明節」時與少年郎分別時依戀的情狀。「落花飛絮」一句,情景交融,盪氣迴腸。後三句寫少婦之怨。

3、《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唐代宗大曆七年(772)九月,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張志和駕舟往謁,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水美,他們即興唱和,張志和首唱,作詞五首,這首詞是其中之一。

據《唐書·張志和傳》載:志和居江湖,自稱江波釣徒,每垂釣不設鉺,志不在魚也。憲宗圖真,求其人不能致。嘗撰《漁歌》,即此詞也。單調體,實始於此。

相關焦點

  • 《漁歌子》最經典的七句古詩詞,美的不止桃花流水!
    《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漁父樂》《漁夫辭》,原唐教坊曲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此調最早見於唐朝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後來李珣、孫光憲等詞人用過此調。出自唐代魏承班的《漁歌子·柳如眉》。這首詞寫少婦閨情。「幾多情」三句追敘「落花飛絮清明節」時與少年郎分別時依戀的情狀。「落花飛絮」一句,情景交融,盪氣迴腸。後三句寫少婦之怨。三、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
  • 十首經典《漁歌子》,桃花流水美人歸
    漁歌子·釣得鯿魚環賣錢【明】劉基釣得鯿魚環賣錢,瓷甌引滿看青天。芳樹下,夕陽邊,睡覺蘆花雪滿船。▶得魚舉酒看天,漁翁疏放兀傲之態可掬,這也是詩人自己心態的寫照。劉基早年對社會黑暗的不滿,晚年對統治者高壓的畏懼,使他看透官場的汙濁,希望早日得解脫,過著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
  • 李珣的兩首漁歌子,文筆灑脫豪放,讀完心情舒暢至極
    其實憂愁和快樂都是相對的,錦衣玉食不一定幸福,粗茶淡飯也許快樂圍繞。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絢爛花朵,總會凋謝;笑口常開,青春常在。辛棄疾就曾有句名言,「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五代時有一位才子,也有相似的感受。下面分享的是李珣的兩首漁歌子,文筆灑脫豪放,讀完心情舒暢至極。
  • 千年詩人夢,一首漁父歌:《漁歌子》
    另外一種說法是,張志和的哥哥張松齡曾寫過一首《漁父》,勸志和回到官場,但他無意於彼,於是做此《漁歌子》回復。《漁父》(唐·張松齡)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松檜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另外四首分別是:《漁歌子》(唐·張志和)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霅溪灣裡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
  • 詞牌/漁歌子《人生八雅》
    【漁歌子 *人生八雅*】 【漁歌子 琴】一曲高山對月彈, 子期無語靜聽弦。 風瑟瑟,水潺潺, 任憑十指話前緣。二 【漁歌子 棋】一紙平分兩座城, 大軍持守各西東。 追將帥,堵卒兵。 江山盡在掌中贏。 三 【漁歌子 書】 一筆飛花氣勢雄, 指尖旋轉縛蒼龍。 山挺峻,水奔騰, 墨香世界韻無窮。
  • 【小馬學詩詞】漁歌子
    【小馬學詩詞】第二節 漁歌子【簡介】始於唐代的詞體之一,也稱「漁父」、「漁父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後人據此填詞,成為詞牌名,是文字最少的詞牌之一。詞譜】平仄平平仄仄平(韻腳)平平平仄仄平平(韻腳)平仄仄仄仄平(韻腳)平平仄仄仄平平(韻腳)【詞例】1、唐代詩人張志和《漁歌子
  • 你還在讀古詩《漁歌子》嗎?
    女兒每天都有背誦唐詩的任務,今天打卡的內容是張志和的《漁歌子》。島主於是糾正「這《漁歌子》可不是唐詩,它是唐代流行的教坊名曲!」女兒有些疑惑,在她看來這就是一首古代人寫的詩。《漁歌子》 唐 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乍看全文的確會誤以為這是一首詩,那麼我們怎麼知道這是一首唐代的教坊名曲呢?要看《漁歌子》裡的「子」字,這裡的「子」就是曲子的意思。
  • 張志和《漁歌子》考
    因為張志和是著名畫家,畫名更著於詩名,所以唐及五代論畫著作也都有關於他的軼事及寫作《漁歌》的記載。南宋中期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說:「玄真子《漁歌子》,世止傳誦其『西塞山前』一章而已。」後世選本也都只選這一首,宋代著名詩人蘇軾、黃庭堅、徐俯都曾對這一首加以隱括,(見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水光山色漁家風範》)以致許多讀者只知有一,不知有五。這首詞使我們看到了壯美的西塞山的另一面貌:柔美、靜謐、自在、隨意。直至今日,在西塞山東西兩側江灣一帶,仍常見到這一柔美靜謐的美景。
  • 詩詞朗讀: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漁歌子:詞牌名。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刺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真卿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詞牌《漁歌子》即始於張志和寫的《漁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簡稱。西塞山:浙江湖州。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 古詩詞《漁歌子》創新教案設計和解析
    為此,在(漁歌子》教學設計中,我以「詩象」和「對話"為中介,努力實現古詩詞感悟模式的突破試想。1.以「象」悟情。情來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難生成的。三、依學定教,學習《漁歌子)1.詞中有樂:(1)詞牌名入手,了解「漁歌子」這- 詞牌名相關知識。聽古曲(漁歌子).說說自己的感受,再讀詞。(2)依據詞的音律,指導學生讀出節奏美。
  • 品讀《漁歌子》,眼饞那風景,更饞那肥美的鱖魚
    長大了,吃魚的時候總會想起有關魚的詩詞,而張志和的《漁歌子》,無疑是最常出現在我這樣的吃貨的腦海中的一首。而且他的這首《漁歌子》的景色,是他自己親眼所見,我筆寫我見。煙雨的江南,正值暮春,春雨連綿後的時節裡,作者看到了遠處的青山,近處的漁翁,在煙雨中顯得如此縹緲。
  • 【古詩微課】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9首《漁歌子》
    漁歌子:詞牌名。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刺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真卿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詞牌《漁歌子》即始於張志和寫的《漁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簡稱。
  • 2018鄭州小學語文必備古詩詳解及練習題:漁歌子
    2018鄭州小學語文必備古詩詳解及練習題:漁歌子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1、直譯:西塞山下,白鷺掠過,桃花盛開,春水初漲,鱖魚更是肥美。
  •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漁歌子》教學設計可以這樣寫
    教學目標: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誦並默寫這首詞.,誇他:酒酣興起,或擊鼓,或吹笛,舞筆飛墨.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詞人張志和在《漁歌子》畫了哪些景物?6、老師配樂朗誦,學生想像畫面7、指導朗讀,小聲,拖長音調8、師介紹:張志和,自封為煙波釣徒,他最喜歡這種垂釣生活,於是盛情寫下了《漁歌子》。可是他的哥哥張松齡擔心他在外面留連忘返,惹出麻煩,於是寫了一首《和答弟志和漁父歌》,也是採用漁歌子的詞牌寫的。
  • 張志和《漁歌子》詩賞,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接著張志和父母都相聚離世,張志和也就借守孝的原因,開始主動脫離官場。在三年孝期滿之後,他為了逃避唐肅宗的尋訪,便告別親友,遊山玩水去了。這一隱居就是十年(湖州隱居五年,會稽東郭隱居五年),《漁歌子》就是在湖州城西漁隱時候寫下的。
  • 古詩詞鑑賞-《漁歌子》唐.張志和
    【注釋】漁歌子:詞牌名。西塞山:浙江湖州。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鱖(guì)魚:淡水魚,江南又稱桂魚,肉質鮮美。漁翁頭戴青色鬥笠,身披綠色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連下了雨都不回家。【詩人簡介】張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祁門縣燈塔鄉張村庇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志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漁歌子
    漁歌子 (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詩詞欣賞《漁歌子》
    0微博Qzone微信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詩詞欣賞《漁歌子》作文領航 2018-04-15 07:59:46漁歌子唐 張志和西塞山[注釋]①漁歌子:詞牌名。②西塞山:在今浙江吳興縣西。③白鷺:白鷺絲。④鱖(guì)魚:俗稱桂魚,一種扁平、口大、鱗細、黃綠色的魚,味道鮮美。
  • 陸遊很高明的一首詞,只其中一句,就抵得上張志和《漁歌子》全篇
    公元773年,41歲的玄真子張志和好友們一起乘船造訪湖州刺史顏真卿,他們在船上飲酒作詩,張志和寫下了《漁歌子》五首。因為是即興所作,當時似乎沒有人意識到一篇神作已經問世,而張志和第二年就在湖州溺水而亡,於是這首詞便一度散失。
  • 春天已經到了,尚未來得及賞景的朋友,不如先來讀首詞吧!
    春天已經到了,尚未來得及賞景的朋友,不如先來讀首詞吧!現如今社會發展迅速,人們的情緒表達也更加直觀爽快。懷才不遇的失落之情、與心愛之人分離的痛苦之情、遠走家鄉的思鄉之情還有觀賞美景之後的讚嘆之情等等,都是動人唯美的。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這一位詞人,他將賞景的喜悅、思鄉的抑鬱寄託於山水,傳達給讀者。接下來我們就學習一篇五代詞人李珣的詞,讀完之後你們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