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天賦能決定一個人的能力嗎——如何發展自己的偽天賦能力

2020-11-05 單華偉


這是單華偉的第一百五十三篇原創文章

天賦的神話

我們常說的所謂「天賦」,好像是一定存在的,最簡單的一個例子,長得高,長得帥,長得漂亮……這些都是直觀可見的。

在智力水平上,也肯定有人生來就很高,經過對大量雙胞胎(包括同卵和異卵)的調查研究以及其他的實驗,心理學家得出了結論——智力的遺傳力,也就是智力測驗分數可歸因為遺傳因素的變異,是50%

但是,這並不是說「你的智力,一半由你爸媽的智力水平決定」,——這是很多人的誤解,而統計學的嚴謹之處就在於此,這個統計結果表明的是『 我們能夠把群體內智力變異的50%歸為遺傳 』或者『 人們之間的差異在50%的程度上,能夠歸因於基因 』。

遺傳力永遠不能用來說明個人情況,他只適用於說明人們之間為什麼會存在差異。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有10根按照1米、2米、3米……的規律,一根比一根長的棍子放在那裡,你統計出來平均高度是5.5米,但裡面卻沒有一根棍子是5.5米的。仔細想想,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

而那些我們看到的,聽說的,孩子隨父母一起聰明的例子,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當中有還有很多環境、教育、飲食的因素是被我們忽視了的,另外,那些父母輩都不怎麼「聰明」,從農村走出來的商界名流,以及眾多實現了階層跨越的聰明人,顯然被說「孩子隨父母一起聰明,所以基因決定聰明程度」的人有意忽視了。

音樂家和歌手的子女也走上音樂道路,不是因為他們從基因裡繼承了父母的「音樂細胞」,而是他們從小受到極好的音樂教育,並且培養了對音樂的熱愛。

而偏遠地區的人智商測試得分往往比城市地區的人得分低,更多的也是環境而非基因因素,城市中的孩子能更早的接觸多門語言,學習更多的知識,有更好的老師和教育資源……是經濟和階級的不平等,造成了智力的不平等。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智力最終發展成什麼樣子,涉及的因素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無數的機會來塑造、優化自己的大腦,而那些運氣不太好的人,也會被無數次傷害……


自我實現的預言

當大家一口一個智商,天賦的時候,心裡的想的不過是要找到一個一針頂破天,決定這個人一生成敗的大招。

但很抱歉,從我們上面的分析你能看到,並沒有這樣一個東西。

這時有人可能會說,那也許我們可以這樣鼓勵一個人,說他「有天賦」,幫助他形成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提高他的自信呀。

首先,從人道的角度考慮,這是不應該被提倡的,因為這會讓老師對學生,人對人區別對待,會讓人的自信心受到打擊,會讓家長給孩子設定過高期望……這些後果都是不可想像的。

只要設定了一個叫做「有天賦」的東西,那就必然會有「沒有天賦」,即使同等的鼓勵,人之間還是會形成「是不是真的有」或者「是高還是低」的懷疑,本來好好的,為什麼要憑空給人這樣一層如此沉重的心理負擔?

其次,不管這個人是不是相信自己有天賦,從此他都將以天賦為自己成就的核心標尺,因為我們都是這樣鼓勵他的——取得成功後注意不到自己的長處以備下次保持,失敗後不反思吸取教訓反而怨天尤人,說是自己天賦不夠,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的人才嗎?


發展你的「偽天賦」

筆者的觀點已經表達得很明確了:我們以為的很多所謂「天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生就有的稟賦,而是後天形成的。

不過,前文談的,多半是環境、教育、飲食這樣一些培養因素,都是由父母或者社會控制的,我們自己能不能決定一定變量,發展一些屬於自己的「偽天賦」呢?

完全可以,方式有很多,熟練、習慣、積累與跨界……總之,去學習。

外國人總認為中國人口算能力驚人,因為他們沒法像我們這樣背一個朗朗上口的乘法口訣表;

大家都覺得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天賦異稟的人,卻不知道他們中很多人都是每天學習十多個小時,沒有任何社交和娛樂,連個人衛生都部分放棄了的,努力的普通人。

也許,有一些先天的因素,你叫他智商也好,天賦也罷,在影響著我們的能力發展,但它們絕對不會決定我們的能力上限,心理學研究表明,智商在120以上,也就是說只要你智商基本正常,智商這個因素在你的成功中發揮的作用其實已經很少了。

當然,在某些頂尖的領域,比如高新科技創業、諾貝爾獎級別的科研競爭,高端的,能在藝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創造……在這些地方,超越普通人的智商是基礎,但同普通人的競爭一樣——只要你的智力允許你進入這個賽場,那智力並不會決定你的能力和成就上限,是智力、教育、學習、積累以及更多的偶然因素,所有的一切,共同決定你的上限。

此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競爭永遠不是單維度的,兩個人面對面扳手腕一樣的競技很少在真實世界發生,要扳手腕,缺少技巧和臂力,你肯定贏不了,但若要完成一個任務,你有千萬種方法和維度把它完成。

就算真碰上和扳手腕一樣的單項能力競爭,也沒有人限制你找別人替你完成(外包),你還可以給自己的手臂裝上一個機械輔助設備,甚至你可以直接棄權認輸,在其他地方把比分拉回來。

道理很簡單:也許在某個標準下,你所有的能力加起來都沒有別人強,但把某一件事做好,需要的能力是多元的,你有可能因為一項沒有被放到考核標準中的能力把任務完成了;即使在這個領域不行,你也可能在另一個領域中做出比別人相比之下更高的成就。

簡單理解,如果你是一頭獅子,就別去和海豚比遊泳,也許你甚至都不應該去和任何動物比賽跑,你不應該和任何動物比任何東西,你是獵食者,去捕獵吧。


後記:我講的黑童話,你聽懂了嗎

實際上,本文在『 天賦 』這個話題上,基本上是偏題的,我更多在談的,其實是『 能力 』。

細心的人會注意到,我總在不斷轉移主題,從第一小節開始,雖然是在澄清大家對天賦的誤解,將那些大家誤以為是天賦的東西還原到其本來面目,但這已經是把話題轉移到能力的形成上了。

在文章中,我也反覆陳述,先天智商和天賦的差距是真實存在的,但能力的形成是非常複雜的過程,天賦並不決定一切,並且由於過度強調天賦會造成不必要的惡果,所以我們應該對這個詞保持高度警惕。

整篇文章中,我一直對那個叫做天賦的東西左躲右閃,但在某一天,在某個時刻,有個天賦異稟強大到妖孽的人,有個被父母培養得極好的人出現在你生命中,你會發現這樣一個殘酷的事實:有時候,在一個方面強到極致,真的可以一針頂破天。

但是這些東西,並不需要我專門去講,有的道理,打擊面太廣,你我心知肚明就好。

而我最後還是選擇講出來,是因為我不希望大家看完我的文章後,產生一種不必要的傲慢,只相信後天努力,不然當你看到某些真的天賦異稟的人,你會被嚇到,無法理解,或者認為別人一定是作弊,代筆……

人群中,有極少極少一兩個極個別的人,真的就是這樣,生來就是人傑,英豪,龍鳳。

我們需要對某些神秘的東西保持敬畏。

我講的黑童話,你聽懂了嗎?


說明

更多認知升級、思辨思考的內容,請參考我的『 個人成長體系01:認知與自我 』專欄

我是單華偉,專欄作家,全網同名發文,這是我的第一百五十三篇原創文章(各平臺更新不同,所以我發文不一定是按順序來的),所有從別處參考的內容都會在文末標出,沒有標註的部分,那便是個人所思所想,歡迎轉發和分享我的文章。

本文受維權騎士版權保護,任何包括但不限於圖文、音視頻形式的侵權行為將被追責,商業轉載與合作請私信聯繫。


參考書目:

戴維.邁爾斯. 心理學(第9版)[M].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3.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智商能決定一個人的能力嗎——智商與智力的密碼
    、能力水平的全部嗎?一個人的智力和天賦與他的能力是直接對等的嗎?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加德納(Gardner,1998)這個傢伙甚至還假設了一種「存在智力」,即思考關於生命、死亡和存在等重大問題的能力……) 回到我們一開始對智力的定義:從經驗中學習,解決問題,運用知識適應新情景的能力——從這個角度看,各種千奇百怪,什麼都想解釋,但貌似最後好像什麼都沒有解釋的智力理論反而是好事,因為我們能看到一種很好的傾向,那就是心理學認為人的智力是非常多元的
  • 天賦?努力?-決定成功的主要因素
    決定一個人的成功或者有所成就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是天賦?還是後天的努力?前段時間與一位在國外生活多年朋友談到西方教育和國內教育的一些差異,提到在西方教育並沒有強調努力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偏向個人的天賦能力,自然發展;而國內教育更多的是強調要努力,只要你努力了就能夠向成功的更進一步。
  • 如何自覺天賦,發展自己的事業?心理學家教你幾招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天賦,有的人先天運動神經發達,能夠較快展現運動能力,上限也較高,並且在成長過程中逐步發現自己的獨特性。有的人先天擁有高吸引力的容貌,這讓他在職場和情場如魚得水,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 天賦才是決定一個人的上限,怎樣找到自己的天賦
    人的天賦能力本身具有「隱性」,就像是一個被埋藏在地下而從未被打開過的寶藏一樣,雖然裡面蘊藏著巨大的潛能,若沒有外界環境的輔助,這種天賦能力可能永遠不會由「隱性」轉化為「顯性」。但是這種天賦能力一旦被喚醒和激發就會釋放無限能量,就象一座永遠取之不盡的金庫並伴隨終身。但天賦如果不能被有效地挖掘,天賦能力也會退化,泯然眾人。
  • 天賦天註定?非也,天賦人人有。普通人把天賦變能力的3個建議
    昨天和同事聊天的時候,談到天賦這個詞。同事說,A真是厲害,報表做得又快又好,自己一看到數據就眼花繚亂。然後又說羨慕我文筆好,領導總是誇我文字功底好。先不說A是不是天生就是對數字敏感,就能夠做好數據報表工作,單說我。我是天生的就能寫好文章的嗎?並非如此。在學校裡,早期的時候我的語文成績很差,基本都是在倒數幾名內。
  • 如何提升銷售能力——銷售需要天賦,但也不要高估天賦
    我在《銷售行業認知》裡提到過銷售能力是可以在不同的場景、理解對象的需求、建立有效的聯繫、形成一套價值方案、並能有效傳達、最後讓對方接受你的想法的能力。這種瞬間黑客般識別、攻心的能力,就是頂級的銷售能力。這需要天賦嗎?需要。不過,這完全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訓練,達到一種比較接近的高水平。
  • 如何確認自己是否有繪畫天賦?
    那到底什麼樣的人,才算是有繪畫天賦呢?記得臺灣作家劉墉說過,如果一個人學什麼都比別人快,這只是小天賦,如果一個人在碼頭扛了一天的麻袋,很累了,可是每天晚上回到家裡他都還有堅持去做一件事,而這就是大天賦。於是我在想一個人在很累的情況下,是什麼在支撐他堅持還要去幹別的事情呢,一定是強烈的欲望和堅強的毅力,那麼這種欲望與毅力是怎麼獲得呢!
  • 音樂天賦包括什麼?如何發現自己的音樂天賦?
    很多有對音樂有興趣並有音樂學習意願的朋友都問過:自己到底有沒有天賦?「天賦」究竟是什麼?從字面上講,是天生就具備的能力。這種能力能讓人更快更好地通過學習去掌握某種技能。音樂天賦都包括些什麼呢?1.耳朵的感知度高。
  • 通過做飯,看一個人的天賦.
    我屬於天生肢體協調能力較差的人,跟動手有關的事情都不擅長,包括做飯。我母親廚藝很高,心靈手巧,卻一直沒能教會我做飯。在異國求學時,我曾勉強做熟過幾頓飯。回國以後,身邊總有人會做飯,加上外賣也無比方便,我基本又不會做飯了。總之,在做飯這件事上,我是極其缺少天賦的。
  • 心理學: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心理學: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性格!1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千百年來,人們都在苦苦追尋著答案。很多人認為他的成功是他的天賦造就的。但愛因斯坦晚年的時候,卻這樣評價自己:「我自己並沒有特殊的天才。好奇,著迷,頑強的耐力,加上自我批評,這樣的性格使我達到了現有的境界。」摩根、愛因斯坦,兩位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卻都毫無例外地重視性格的作用。由此可見,性格因素對一個人事業成敗具有多麼大的影響。
  • 黃冠傑: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天賦,並發展他的天賦?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精靈,父母總想為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做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情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天賦,並發展他的天賦呢?關乎創新和教育天賦的發現,天賦的發展與培養,這本就是一個創新+教育的課題。未來充滿太多未知,未來競爭又極其激烈,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制勝,讓孩子脫穎而出,讓孩子成為人,成為他自己,做最好的自己,這即是教育最本質的表達,也是教育孩子最高華的呈現。
  • 馮唐:如何辨認自己有天賦
    「辨認天賦」,是辨認自己有什麼樣的天賦,今天講講天賦。知道自己是塊什麼料很重要,你有什麼天賦,或者有什麼相對特殊的能力,類似於你是一個什麼樣的食材,頂級食神談論最多的是什麼?食材,食材,食材。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其他加工,包括我們講這七十課成事的修行,都是你後天的養家餬口和錦上添花。
  • 一個人的天賦決定下限,努力決定上限
    有的孩子生下來就很聰明,有的孩子就很「笨」,這就是天賦吧!所說的能力是上限與天賦是下限也有道理。下面就把我當老師時的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吧。升高中時他勉強考上高中,雖然很少玩遊戲了,但玩性不改,學習成績有所提高,但他升大學只考個三本,而班長一直很能力考上了重點大學。同學們集會時,有的同學說:「要論天賦你是絕對的聰明,要論努力,你一半的精力都沒放在學習上,哥們,研究生見吧!」他聽後簡直是五味雜陳,搖搖頭說:「但願如此吧!」
  • 心理學: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測出你的天賦所在
    心理學: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測出你的天賦所在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心理的學科,嚴格的來說,在人格心理學中人的性格並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不同的社會經歷、教育方式、生活方式會讓人形成不同的性格。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你想知道你的天賦是什麼嗎?從下圖中你看到了什麼?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音樂天賦呢?
    真正的音樂天賦就是對節奏和音符一種特有的超乎常人的敏感.所謂音樂天賦,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樂感,二是音色,三是音域。其中樂感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有音色和音域方面的天賦,而沒有樂感的天賦,不可能在唱歌方面有所發展。
  • 認識自己,從自己大腦的天賦開始|個人天賦測試
    直到有一次他去做分享,分享完之後,有觀眾舉手問他,如何增強自己設計的能力。 他認真地想了很久,說:「其實,設計是一個老天爺賞飯吃的能力,無法靠勤奮去習得。」 那時候,我在想,阿樂真的是很驕傲的設計師,都不給年輕人一點鼓勵。但是,見識了很多有天賦的朋友之後,你就會發現,他們在自己擅長的方面真的就像開了外掛一樣。
  • 天賦造職場核心競爭力?不,是習慣
    天賦是令人豔羨的特質,很多人將工作的傑出成就歸因於天賦,認為天賦造就了這些傑出成績。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你是不是有這樣的困惑,眼看著自己快要35歲了,卻依然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換句話說,似乎沒有什麼核心競爭力?你焦慮,你惶恐,你不知道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更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今天這篇文章,是結合了過往不計其數的諮詢案例做的一些總結和思考,希望能給到你全新的啟發和幫助。
  • 普通人如何找到自己隱藏的天賦?
    雞湯文灌輸人們一個思想,每個人都有天賦,也是感興趣的工作,一旦找到就會成功。因而太多人希望或者說做夢,終有一天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像小說電視劇電影的故事,主角偶然間,被發掘出一項天賦,賽車天賦、黑客天賦、炒股天賦等等,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走向成功之路,踏上人生之巔。想想都有點小激動。
  • 馬體鋼: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
    重點要說明的是,我哥平時也就上課聽一下,下課就從來不自己抽時間看看課本,作業也是十來分鐘就可以全部做完,然後就出去玩去了!你能想像這是一件多麼鬱悶的事情嗎?自己那麼努力、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在學習上,但是成績一直很不理想。而我哥卻輕描淡寫地「敷衍了事」,學習成績卻一直都很好!
  • 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
    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在他們小的時候就有一定的自省意識,能夠發現自身的天賦。今天的這篇文章,我想就如何發現自身的天賦和愛好,結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經歷,做一個探索研究式的梳理和記錄。如何發現自己的熱愛?或者如何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賦。幾歲開始去嘗試各種東西?怎麼安排?怎麼觀察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