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年來,愛積食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家長的認知中,總以為積食就是孩子吃多了撐著了,一部分家長為了緩解孩子的積食情況,就直接餓孩子兩頓,但好景不長,孩子依舊會積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篇文章會為家長們揭開一會,建議家裡有孩子的抽出兩分鐘看完。
1、 小兒積食是什麼
很多家長認為積食就只是消化不良而已,其實積食要比消化不良嚴重得多。小兒積食多是由進食量不合適、飲食習慣不恰當等主要原因,導致食物堆積在脾胃,引起脾胃運作失常。
2、 小兒積食後會怎樣
小兒積食常常伴隨脾虛。較常出現的病症便是反覆發燒、感冒、"上火"、挑食厭食、愛無理由哭鬧、愛夜醒等。等積食拖久了就會出現過敏體質、不長肉、發育遲緩、精神差、貧血,等嚴重後還會引起肺炎、哮喘,甚至影響一生。積食並非小事!
3、 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積食呢
1. 口中有異味,剛睡醒後表現更為明顯
2. 挑食、厭食、進食時間長
3. 容易吃幾口就叫飽,或者給人種永遠吃不飽的感覺
4. 大便幹、溏稀、前幹後軟、粘連馬桶
5. 愛哭鬧、脾氣差
6. 鼻梁有青筋、愛長倒刺、睡覺嚴重露縫
4、 孩子總積食要怎麼辦
1. 消食是重點工作
孩子總積食,多半體內積食還未"根除",較好的方法便是食療調理。像是常見的柳果刺鋅等消食水等,最適合 愛積食的孩子。首先,這類屬藥食同源,沒有藥物的副作用,對身體是沒有傷害的。
其次,這類消食水可以"從根治本"解決積食,主要還是裡邊的食藥材,柳果、雞內金、山楂、麥芽等,科學配比後消食效果真的不錯。然後,柳果刺鋅消食效果全面,裡面的茯苓、金銀花等,對小兒積食煩躁、夜醒、積食發炎、上火、便秘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最後,將食療設計成柳果刺鋅消食水的性態,能更好的被孩子身體吸收,像是片狀等,都不及消食水。
2. 健脾是日常工作
做好消食,在孩子不積食情況下就可以健脾了。
很多孩子頓頓不給吃飽,孩子很容易積食,這很可能是天生脾虛,健脾工作得抓緊了。日常建議家長們"消食水+小兒推拿",就能慢慢養好脾。用於健脾的話消食水就不用喝多,一周1-2次即可。
平時也給孩子添加些健脾的食物,常見太子參、蓮子、芡實等。
3. 日常護理是基本工作
要想保證消食水發揮最大作用,做好日常顧護是基礎。這就包括控制好日常的飲食、飲食習慣、合理運動等等。像是吃飯吃7分飽、不"喝夜奶"、控制零食量等,都需要日常做好。
另外,孩子的情志也直接影響脾胃的健康與否。建議家長們不打不罵,以正確的方式與孩子溝通,這樣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是有幫助的。
最後,以上三方法,家長們都不可以過度依賴其中單一的一種。三種方法相結合,進行綜合護理才是有效的。像孩子積食了就餓一頓,雖然能讓脾胃得到暫時的休息,但本質上看就是"掩耳盜鈴",容易讓積食再出現,還易引起其他腸道疾病。
結語:可以看出孩子吃飽吃撐並不是積食的唯一來源。先天原因、餵養習慣、飲食喜好等等都會引起小兒積食。所以家長們平時不是餓一頓就能解決孩子的積食問題,而是要優化孩子的飲食結構、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好預防工作,用消食水及時調理積食,才是治根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