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偉教授在做化學實驗
戴偉教授在做化學實驗
懷化新聞網訊 9月5日上午,北京化工大學教授、英國皇家化學會北京分會主席戴偉(David G.Evans)教授受邀來到懷化市鐵路第二中學,在「科技列車懷化行」活動——科普達人秀的舞臺上帶來了一場主題為「化學是什麼」的化學科普講座,為師生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科技盛宴。
一開場,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酷似肯德基上校的外國老爺爺戴偉教授與臺下觀眾互動演示了點燃生日蠟燭不同的方法,令孩子們興趣盎然。
在實驗臺上,戴偉教授將葡萄味兒的美年達倒入不同的杯子,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倒進不同杯子裡的美年達變成了水、牛奶、奶昔……之後又在七個盛有透明液體的杯子裡都倒入另一種液體,神奇的化學彩虹出現了,這個過程讓孩子們充滿好奇,現場接連響起陣陣掌聲。
隨後,戴偉教授利用液氮的冷凍、低溫效應和重鉻酸銨分解的火山噴發模擬實驗,讓學生們明白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基本區別。
當看到從液態氮中取出的嬌豔玫瑰花伴著噼噼啪啪的聲音被捏碎以及結成冰塊的香蕉,讓學生們嘆為觀止,再一次感受到了化學的神奇魅力!
記者了解到,戴偉教授1996年來到北京化工大學進行合作研究後,一直定居中國。他曾獲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功勳外教」獎,並被英國皇室授予大英帝國官佐勳章。2011年以來,戴偉將自己的工作重心從科研轉移到科普工作中來。
這些年來,戴偉教授一直帶著幾個箱子,裝著各類器材和試劑,奔波於中國各地的城市和鄉村,向那裡的孩子們演示各種有意思的化學實驗,一年中,他能跑遍二十多省份,五六十所學校。
戴偉教授告訴記者,每年他要做100多場科普,對象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的學生都有。
同時,戴偉教授也是一位網紅洋教授。2018年開始,他通過短視頻、快手、抖音、嗶哩嗶哩等平臺來傳播科學知識。截至目前為止,吸引了300多萬粉絲,單條視頻最高閱讀達到1500萬。
採訪中,戴偉告訴記者,他在跟學生們交流的過程中發現,跟英國孩子每個星期做幾次實驗相比,中國孩子做實驗仍然太少。很多孩子在好奇心最強的年齡錯過了接觸化學實驗的機會,他覺得非常可惜。
戴偉提醒老師,要不斷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早接觸有意思的實驗,保持對科學的興趣。
同時,他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對科學、對實驗感興趣,就要多花時間培養。他說,有些家長擔心花精力在科學實驗上,會影響學習數學、英語等課程,但事實卻是,化學實驗反而能幫他們提高成績,有不少孩子都喜歡化學,長大了也想做化學家。
「我對他們說,化學離不開數學,也離不開英文,要努力學習英語和數學,這樣才會實現化學家的夢想。」戴偉說。(記者 陳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