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計數是小學數學常見的題目,從一年級開始就有數線段、三角形、正方塊等計數問題。此類題目不但能考察孩子的觀察力,另外也能鍛鍊孩子們的空間思維,歸納總結等能力。正確的計數方法要做到不重數,不漏數,按照一定的次序,有條理地去數,並總結規律和方法。今天我們就常見的幾類圖形計數的問題進行分析,並總結其規律和技巧,希望同學們學了之後,在日常做題的時候能靈活運用。
例題1.數一數,圖1、圖2、圖3、圖4各有幾條線段,並總結其計數方法。
題目分析:1、圖1比較簡便,同學們一眼便可以看到,這個圖只有一條線段,我們標記為線段1(圖上紅筆標註)。
2、圖2獨立線段有1和2兩條,有(1,2)兩條獨立線段合併成一條的線段有1條,所以圖2共有1+2=3條線段。
3、圖3獨立線段有1、2、3,3條線段;由兩條獨立線段合併成一條線段的有(1,2)、(2、3)這兩條;由三條獨立線段合併成一條的線段有(1,2,3)這一條。所以圖3共有1+2+3=6條線段。
4、圖4獨立線段有1、2、3、4,4條線段;由兩條獨立線段合併成一條的線段有(1,2)、(2,3)、(3,4)這3條線段;由三條獨立線段合併成一條線段的有(1,2,3)、(2,3,4)這兩條;由四條獨立線段合併成一條線段的有(1,2,3,4)這一條線段。所以圖4共有1+2+3+4=10條線段。
通過上面4個圖形的分析,同學們發現什麼了嗎?怎樣數一條直線上線段的條數呢?我們首先將一條直線上的獨立線段標上號碼,假如一條直線上有n條獨立線段,我們將他們標號為1,2,3,4,5,……n,則這條直線上所有線段的條數是:1+2+3+4+5+……+n。
掌握了上面的方法,趕快把下面的練習1做一做吧。
練習1.數一數,下面圖形各有幾條線段。
例題2.數一數,圖1、圖2、圖3各有幾個三角形。
題目分析:上面這三個圖形,屬於規則圖形,結合上一題,我們來分析一下,看能發現什麼相同之處?
1、圖1,先將每一塊進行標號(圖中紅筆所示),然後根據構成三角形的塊數進行分類計數。
一塊:1,2,3,有3個。
由兩塊構成:1+2,2+3,有2個。
由三塊構成:1+2+3,有1個。
圖1共有:1+2+3=6(個)三角形。
2、圖2,同樣先把每一塊進行標號(圖中紅筆所示)。
一塊:1,2,3,4,有4個。
由兩塊構成:1+2,2+3,3+4,有3個。
由三塊構成:1+2+3,2+3+4,有2個。
由四塊構成:1+2+3+4,有1塊。
圖2共有:1+2+3+4=10(個)三角形。
3、圖3自己動手做一做吧。
通過以上三個圖形的計數,你發現了什麼規律?自己動手記錄下來吧。
上面我們分析的都是一些簡單的,有規則的平面圖形的計數,後續再為大家講述不規則平面圖形的計數方法和技巧,請持續關注。
下面我們就考試中經常出現的立體圖形計數題目進行分析。
例題3.數一數,圖1、圖2各有幾個正方塊。
題目分析:上面兩個圖形的計數,我們通常用分層法來數,將每一層的數算出來以後,再把每一層的數加起來就是總數。
1.圖1,先將圖形層數標號(圖中紅筆所示),再分層來數。
一層:有1個。
二層:1(上一層個數)+2(本層能看到的個數 )= 3(個)。
三層:3(上一層個數)+4(本層能看到的個數 )=7(個)。
圖1共有:1+3+7=11(個)正方塊。
2.圖2,跟圖1一樣也用分層法來數,先將每一層標號(圖中紅筆所示),再分層來數。
一層:1個。
二層:1(上一層個數)+2(本層能看到的個數)=3(個)。
三層:3(上一層個數)+3(本層能看到的個數)=6(個)。
四層:6(上一層個數)+4(本層能看到的個數)=10(個)。
圖2共有:1+3+6+10=20(個)正方塊。
此類題目的重點在每一層的數,是上一層的數加上本層能看到的數。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按這個方法把下面的練習做一做。
練習2.數一數,下圖中各有幾個正方塊。
以上類型的圖形計數,是平時練習或考試中經常出現的題目,希望同學們認真閱讀,掌握此類圖形的計數方法和技巧,後面文章中還會為大家介紹其他類型圖形的計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