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點二十分,剛下課的我吃完晚餐,正要離開上完課程的公司。負責教育訓練的春慧繃繃繃地跳過來問問題。
「老師,工作上,我總喜歡從會做又喜歡做的事情開始著手,但是這些通常都不是」青蛙」,以後,我每天要努力面對不會做又不喜歡的事情,用一個個行動向前推進。」春慧急切地分享上課的心得。
「很棒,注意我們要學會把青蛙Slice,切成一片片再吃,如果切成我們容易入口,簡單漂亮的形狀,這樣我們吃青蛙的時候,也可以很快樂。」我想起兒子吃土司麵包,都要用模具壓出」恐龍」的形狀,然後快樂地一口氣吃完。
「我知道了,就像是」把酸檸檬做成檸檬汁」,在青蛙加工的過程中,可以變成我們喜歡的口味,一口一口吃下去。」不愧是做教育訓練的,春慧的反應非常快。
最近在幾家企業展開了時間管理讀書會的培訓計劃,一個月一次,辦三次讀書會,藉由事前閱讀,客制化地課程,讓時間管理的概念融入公司的全體同仁當中,讓這方面的能力提升,而主管更是扮演關鍵的角色,除了自己也要在這幾個月中進步,更要找出公司時間管理系統可以改善的地方,帶領全體同仁,高效前進。
這篇文章就是這個讀書會系列的第一場,以下是我的心得...
(1) 對同仁的授課內容
聽過永錫演講的人相信對」青蛙」兩個字耳熟能詳,以前的演講除了有」先吃了那隻青蛙」的概念說明,更有」八頁小書」紙本的演練,借著了解吃青蛙的FAST原則,套用到自己的時間管理工具中(客制化)。
其實吃青蛙講的就是」每日行動計劃」
而這次進入企業中則不同,公司主管有很強的工具能力,也有GTD的理論基礎,,在訪談的過程中,他提到公司內正在推行」無紙化」,因此他希望我不用八頁小書(紙本)舉例而用iThoughts這個公司每個人都有的工具來做為」先吃了這隻青蛙」的示範。
嗯,這真是一個挑戰
準備過程中,我設計融入iThoughts使用的FAST原則,還特別幫學員製作了」每日行甕動計劃」範本,讓大家可以在課堂上演練。整體來說,我的收穫是很大的,因為了我建立了用iThoughts管控」每日行動計劃」,也就是說,除了Omnifocus管控行動清單(吃蝌蚪)數位外,我的」每日行動計劃」(吃青蛙)的方法也數位化了。
F,就是青蛙(Frog),代表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因此,我設計了一個視覺化的繪文字」🐸」,在這個Mind Map分之後,寫下每天要吃掉的1─3隻青蛙。
A:就是Actions list的簡稱,我又稱為蝌蚪,因為若是拖延行動不做,有一天蝌蚪就會長大成青蛙,要花更多時間去處理。
我自己是用Omnifocus來管理行動清單,只要把其中有關今天的清單,反白拖拉到iThougts中,就形成每日行動計劃中的行動清單,再分配到不同的」場合」,以便批次處理。
主管課後分享了一句話讓我很受用,他說管理「又要管理得細,又要有效率,而這兩者是可以並存的」,iThoughts是吃青蛙工具,讓我們每天不怕大事情,但是Omnifocus則是管理大量的小事情,讓蝌蚪不會變成青蛙,能夠有效率管理青蛙,處理蝌蚪,就是時間管理的黑帶高手。
S:也就是Project Support,也有Slice the Project的意思,一方面,每天的青蛙常常是大任務的一小部分,要參考Project Support(任務補充資料,可能是一些文件、檔案),才能決定下一步行動。
除此,用Mind Map分析任務(iThoughts),等於把任務拆解成更加小片(從青蛙變蝌蚪),並從中找出適當的下一步行動(先吃哪一隻蝌蚪),向前推進。
iThoughts是Mind Map的App,一方面可以用超連結的方式,連結不同的文件及檔案(Project Support),另一方面,針對某個任務,可以再製作Mind Map,把任務切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Slice the Project),更方便找出關鍵的下一步行動。
T:就是Time的簡稱,介紹了iPhone內建App」提醒」,一方面可以用iThoughts輸出工作事項,一方面也可以用Siri輸入提醒事項,讓我們運用SWEET原則,優雅地,切換不同地場合,往下一個行動前進。
很棒的是,iThoughts可以將Mind map的次分支(下一層)自動成為」提醒」中的備忘(Note),可以讓我們行動時有更多的參考資料。
我也簡介了番茄工作法,每天的青蛙經過拆分後,可以估計需要多少番茄鍾可以將之吃下,用iThoughts把大青蛙切割成幾個小塊,番茄鍾進行時,更加能夠讓自己專注。
除FAST原則外,也介紹了收件匣及檢視的概念,讓大家在第一堂課就對GTD的基本術語有基本認識。
收件匣:用iThoughts for iOS設備來做收件匣很方便,因為可以使用Doddle手寫塗鴉(或者就手繪一張Mind Map)在iThoughts任何一個分支當中。除了Doodle,用桌面版的iThoughts輸入文字,放入收件匣,也非常快捷方便。
這樣番茄工作法進行時,有零辛的想法,或外界打斷,可以快速收錄到收件匣中,繼續番茄鐘的專注。
檢視在iTHoughts中很容易,完成每日工作計劃後,隔天就可以先檢視,記錄在自己的日記之中,並把這天的Mind Map收集起來。每周檢視時,就可以依次看上七天的每日工作計劃,看看選得青蛙對不對,用番茄鍾搭配Project Support來吃青蛙的狀況如何,行動清單做了哪些事情,整個系統有沒有漏洞,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課程後段,並進行了約10分鐘的Q&A,回答同仁的問題,基本上來說,雖然沒有機會做分組活動,但是同仁的吸收很不錯,明天開始,就要在Trello中進行課後練習,這部份也很讓人期待。
(2) 和企業團隊領導人的溝通
這位企業領導人其實非常了解GTD,並且已經用Trello這個協同作業服務,貫徹在200人的公司團隊裡,公司的主管都配備了iPAD,裡面都有Trello、iThoughts、Goodreader三大重要APP,並用Line組成了學習圈。
由於他本身是部落格的讀者,推動GTD+Trello一年多後,邀請我到公司演講,我提出了利用三次讀書會的方式,每次課前閱讀時間管理書籍,每次上課針對一個主題。為了做好溝通的工作,還先到公司進行訪談,了解需求。
課前兩天,也約定和領導人一對一訪談,先完成整個課程的投影片,彼此也在閱讀及討論後,決定第一堂主軸是」用iThoughts管理好每日工作計劃」(吃青蛙),並且以」專注、檢視、無紙化」作為貫穿三堂課的主軸。
這次給企業團隊的時間管理培訓,由於主管非常理解時間管理系統(青蛙、GTD、番茄工作法等),推動得很順利,課後還一對一討論團隊時間管理,繼續向前推進。
總結
當自強號由中壢回到臺中,我看到春慧從Line傳了一張相片給我,是她下班時在附近小店買的」青蛙」吊飾,她說要放在身邊,提醒自己要勇於面對青蛙,一口一口吃下去,而第一隻青蛙是下周的研究所口試...
很高興企業內的同仁,在一堂課後,立刻就能吸收,並運用到自己工作及生活中。
根據我的經驗,企業內的時間管理改善有三個要點
首先,要提高同仁的時間管理能力,這樣主管才能安心交辦事情。
其次,主管要提升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因為同仁的能力提升,主管持續精進,就更能幫助同仁,形成良性循環。
最後,主管要提出企業的願景,讓優秀的同仁有依循的方向,一起帶著企業團隊前進。
這樣的操練,需要時間,因此預計用三個月來完成,我的角色,從時間管理講師,慢慢轉變成時間管理顧問,這樣的改變,嗯,滿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