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年是比較特殊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病毒不僅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對於一些幼小銜接班的家庭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這場戰役給教育帶來了很多的影響,前段時間引起轟動的是推遲高考一個月。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的學生可以通過網課來學習,但是對於幼小銜接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即將上小學,但是沒有得到幼小銜接班的培訓。
大部分父母可能會認為,若是孩子沒能上幼小銜接班,那麼孩子未來可能不能適應小學生活,在學習方面可能也會落後。這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好的影響。
上不了幼小銜接班的最大好處,可能就是省了一筆學費吧。
實際上,就算孩子沒能去上幼小銜接班,父母也不能放任孩子在家裡。相反,父母應該更加重視孩子的學習,特別是孩子的"思維培養"。這有這樣做,孩子才能不受到影響。
那麼,究竟父母應該如何利用好這段時間呢?如何去培養孩子的思維呢?如果讓孩子能夠在上小學之後快速地適應新生活呢?
"思維培養"的六大內容
什麼是"思維培養"呢?簡單來說,就是培養孩子的思維。父母要利用這段時間來培養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做到思維的轉變。即孩子的思維從幼兒園的思維轉化為能夠適應小學的思維。
具體來說,父母應該要培養孩子以下六個方面的思維:
1、自然測量
"自然測量"是父母培養的一個思維層面,它是孩子學好數學的基礎。
通俗一點來說,"自然測量"包括孩子要明白最基本的長度單位,能夠衡量一些自然物品的長度。只有孩子能夠明白外在物體的尺寸,孩子未來才能夠形成自己的"尺寸"。
2、方位測量
有關"方位測量",父母必須要讓孩子能夠辨別基本的方位,比如說"東、西、南、北",這是最基本的;進階一點的是,某某地方究竟是在哪一個方位。
學習"方位測量"不僅僅會讓孩子明白最基本的單位,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認識更多的地方。
3、數字概念
簡單的"數字概念"是孩子學好數學的基礎,從最基礎的認識數字再到進行基本的計算,這對孩子學好數學也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要想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就是讓孩子不斷地背誦數字。實際上,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在下文中,我們會更加具體地為父母講述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4、認識圖形
圖形的認識也是打好數學基礎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小學的時候,孩子會學習簡單的圖形,初中的時候,孩子會學習一些特殊的圖形,高中的時候孩子會接觸立體幾何,以及更加複雜的圖形,比如說圓錐曲線。
學習幾何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數理知識,還能夠增加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
前面四種思維模式都是有關數理思維的培養,數理邏輯是數學的高層次體現,它包括了縝密計算和邏輯推理。培養數理思維並不是簡單的背誦就能夠達到的,它需要孩子付出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推理。
5、語言表達
如果說前面四種是有關於數理思維的培養,那麼"語言表達"則是關於孩子文科思維的培養。父母不能小看了孩子語言表達的訓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甚至要比數理思維更加重要,因為交流表達是一個人生活的基礎。
與人交往、與人溝通,也是需要語言表達能力的。
6、生活能力
很多父母可能會小看"生活能力"的培養,實際上,與"語言表達"一樣,"生活能力"也是孩子生活學習的基礎。
然而,現在教育暴露出來的問題是,很多家長都只花心思在學習上,忽略了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思維,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
如何充分地利用好這段時間,去好好培養以及提升孩子的思維層次,這裡有幾個建議:
1、擁有善於觀察的眼睛,培養孩子的數理能力
從上文的科普中,我們了解到了六大思維中就有四種思維訓練屬於數理思維。
可見,父母很有必要在孩子的數理培養下花心思。在培養孩子的數理思維方面,孩子應該有一雙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眼睛。
實際上,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數學。床是長方形的,西瓜是圓形的,這便是簡單的"認識圖形";兒童床與成年人的床的規模是不同的,兒童的床要小一些,這便是簡單的"自然測量";這個玩具要花費20元,這便是簡單的"數字概念"。
當然還有很多這樣類似的情況,關鍵還是需要父母懂得引導和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引導孩子從生活中去思考和研究數學。
2、避免超前學習,培養數學思維
擁有簡單的數理知識之後,接下來父母就可以慢慢地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有些父母認為培養數學思維,就是要訓練孩子去計算,讓孩子會背數字,會做簡單的計算。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1929年,美國心理學家格賽爾做了一個非常轟動的實驗"雙生子爬樓梯實驗"。這對雙胞胎,一個是從48周開始學習爬樓梯,另一個則是從52周開始,但兩人卻一起在54周學會爬樓梯。
而基於這樣的結果,格賽爾認為:成熟決定個體的發展,且是孩子發展的主要動力,當孩子身體不夠成熟時,就沒有真正的發展和變化。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孩子4歲的時候,父母就開始教給孩子簡單的算術,這時孩子可能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學會簡單的計算。但是,父母在孩子6歲的時候再教給孩子計算。
這時,孩子可能只要花很少的時間就能夠學好。所以,避免超前學習也是很重要的。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教給孩子恰當的內容,孩子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識。
3、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意味著父母要多與孩子多多溝通交流。比起老師的講授,親子之間的溝通交流會更加高效。
其實,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父母能夠藉助閱讀這一個手段,多給孩子念一些繪本。這對於孩子未來寫作、邏輯、歸納表達能力都對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這裡還要提一下英語方面,現在讓孩子學習二外也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學習英語,就是要培養語感和語庫。學習是一件日積月累的事情,絕對不可以過於焦急。
4、不要忽略了生活能力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思維固然重要,但是父母也不要忽略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
很多孩子在升到小學之後,可能會對小學生活有些不順應,從而產生不想上學的想法。這其中孩子思維跟不上小學教育的很少,更多的是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不能適應小學生活。
所以,父母在培養孩子學習思維的同時,不要忘記去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與學習一樣,生活能力也是一點一滴地培養起來的。同樣的,父母可以從生活小事中入手。
父母可以先養好孩子的生活作息,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體育運動也要顧及到。
孩子上不了幼小銜接班也沒有關係,關鍵還是要做好孩子的思維培養工作。做好了這一點,孩子的學習情況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我是小A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