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北京牛小,你第一個會想起什麼?
搜遍網上,答案幾乎都是史家小學。可不只是因為這段時間疫情期間史家小學的萬平老師給年輕班主任的一封信火遍全網。
其實當初為家裡孩子搜索牛校資料時,這所小學給人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了,我幾乎把這所學校「扒了個底朝天」。
一般來說劃分北京牛校的檔次,有一個非常簡單粗暴的衡量方法,那就是看周邊的房價,比如史家小學周邊的「學區房」就達到12萬/平,怎麼來說也得是王者段位了。
不過,這種衡量方法還是有點過於粗暴直接了,而且還有一些現實問題沒有考慮到。比如史家小學,其實全稱是史家胡同小學,而這條胡同還被人們起了個稱號:「一條胡同,半個中國」。
或許對於我們大部分家長來說,能夠掌握第一手教育動向,提供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大概這才是希望孩子能進入這些牛校的根本原因。
今天推薦的這套由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學副校長親自審閱的《你好,小學數學》,我們的爸爸媽媽都可以準備一套,帶孩子體驗一下牛校的這種教育模式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這套書覆蓋1-6年級小學數學所有的知識點,對學生主修的數學知識點進行了完完整整的歸納和分析。
這套書的背景相當不凡。
有著21年資深數學老師,曾是全國Top3的數學機構奧數競賽高級講師,當之無愧的帝都奧數名師董翠玲,傾盡其幾十年的教學經驗,將最核心的知識點和方法,撰寫在這本書中。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曾有著八項科研大獎獲得者的周立偉院士, 親自對書中的知識點進行校對。
周立偉院士
由頂尖大學的教授、有著二十幾年教學經驗的頂尖名師,頂尖小學的副校長聯合親自操刀編撰審閱,相當於把國內最優質、最專業老師的黑板書搬回了家!
而且,這套書不僅是背景很牛,內容也非常厲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提到的這次貫穿幼升小到高考的歷史性教改。
顧明遠教授
「三十年高考實踐證明,偏題、怪題選拔的人才上限不高。」
「從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勵每個學生增加各學科知識的寬度、廣度而不是深度。」
看到這套書時,第一反應就是這條新教改政策。這套書最大的特點也正是在於它打破了學科邊界,特意設置了23個知識小課堂,幫助孩子搭建數學、物理、生物、語文等多種學科的立體知識網,充分調動孩子運用多學科的知識,真正理解知識!
外有分量,內有含量,低年級可以用它提前了解未來要學的東西,高年級可以把它當做鞏固、複習寶典。專業性、趣味性、邏輯性一樣不落!
簡直是讓孩子學好數學,從小打造知識體系的超強助攻!
1
對於小學生,這是一套極佳的知識點搜索庫、複習提綱。
相對於市面上的其他小學書籍來說,這套書既不是教材也不是練習冊,而是難得的市面上有的提綱總結和知識點匯總。
採用孩子喜歡的故事漫畫方式,把1-6年級所有的知識點做了總結提煉,非常有底氣地建議大家:值得人手一套!
我把它叫做小學數學的《新華字典》,孩子學得不糊塗、家長輔導更清晰!
對於鞏固學習,梳理知識點這個方法絕對能幫助孩子掌握80%以上的內容,加上一定量的練習,基礎知識可以獲得特別好的複習效果。
而區別於大部分繪本科普書,這套書考慮到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認知程度,通過精心設置、科學編排,由淺入深,帶領孩子循序漸進走進數學世界。
全套10冊書的目錄
他按照數學體系來分冊,把一個主題總結完整和不斷深入。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把這個主題下的所有小知識點逐步擴展、融會貫通。
難點在於需要孩子勇於挑戰一些還未知的知識點。
比如,我們的固有思維,讓我們往往以為一年級孩子不懂二年級的乘法,二年級的不懂三年級的概率。
其實孩子的思維是開放的,可以接受很多概念,只是在難度上受到知識面和基礎認知的影響。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本書裡面如何講分數,我相信學齡前4歲的孩子也能理解這個概念。
理解不代表要讓孩子學會運用和複雜的計算,但在早期讓孩子有個認知,幫助他認知整體數的概念幫助極大。
孩子早期因為知道了分數,在算除法的時候,自然就有了用分數替代餘數的概念。
溫馨提示:每一冊的難度都由淺及深,要根據孩子的實際年齡,有不同的要求,但因為都是漫畫故事,孩子理解起來相對容易。
2
讓孩子學會自學,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數學知識點圖譜。
我特別特別特別推薦讓孩子從小學會串聯知識點,形成自己的知識圖譜。
這不僅僅是梳理複習的高效方式,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由淺及深、整體去構建知識圖譜的能力。
比如《統計與概率》這冊,光看目錄會擔心低齡孩子不理解。
但打開裡面的內容,就會發現用了孩子能完全理解的故事和能力做成了統計表、統計圖。
書中還設置了23個知識小課堂,幫助孩子搭建數學、物理、生物、語文等多種學科的立體知識網。
比如這個物理小課堂,解釋了飛機為什麼怕撞鳥。
這樣的小學科還有很多,成語故事、生物小知識等等。
現在孩子的學習,很大一個問題是孩子的學習是零散的,語文是語文,數學是數學,生物是生物,物理是物理,其實這些知識都是可以相互打通的,只有打通了,才能融會貫通,真正理解知識。
21年資深教師董老師說:孩子的認知其實是隨著我們給他的體系建立的,科學的數學思維是在幾大主題下層層遞進難度,一開始讓孩子對體系有認知是很重要的。
3
「搞笑」漫畫+「好玩」故事,孩子不再覺得數學是天書,理解學習更容易。
美國知名心理學機構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通過文字獲得的信息,一般只能記住20%,但是經由圖像的信息,卻可以記住80%。
這也是《你好,小學數學》備受推崇的原因,大量精美的漫畫、插畫幫助孩子更好地消化與記憶。
比如,應用題裡經常考到的年齡問題。我相信不管家長們講解多少次,很多孩子這次會了,下次還是會被繞暈。
用漫畫加故事來講就不一樣了,比起課堂的規矩和約束,有人物、有場景、有故事、不枯燥,孩子更容易理解和記住。
書中通過畫室奇遇、鱷魚劇院、俄羅斯方塊等故事,分別講述點線面、角、圓、矩形的面積、圖形變換等數學知識。
像下面這樣漫畫加搞笑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對圓的概念以及圓的必要條件,會理解非常透徹。
大力士麥大叔,把圓形車輪變成了橢圓▲
圓心的位置有多重要,看看麥大叔騎車的樣子就知道了▲
圓心位置的錯誤,還讓麥大叔體驗了一把車輻條(半徑)不相等的自行車,結果他差點栽到牛屁股上▲
4
對於家長,這是一套讓我們迅速知道所有小數數學知識點的紅寶書。
這10冊書,對於成年人來說,1個小時就可以清楚了解每一冊的要點,看完10本書,對於整個小學階段孩子要學習哪些概念,掌握到哪些難度,一目了然,輔導起來再也不糊塗。
而且每一冊書在末尾都有兩頁的「數學知識小課堂」,對於沒空的家長來說,迅速瀏覽這兩頁就掌握了所有知識點!
而且對孩子家長都倍感頭疼的應用題,這套書花了整整三冊進行歸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