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古早味閩南語童謠引熱議 網友集體懷舊追憶童年

2020-12-23 閩南網

  閩南網10月31日訊 一首童謠引發一群讀者的集體懷舊。昨天,閩南網報導的《石獅古早味閩南語童謠 「田」字形能順讀倒讀交互讀(圖)》引起了一股追憶潮,泉州、漳州等地的數十名讀者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暢聊自己與童謠密不可分的童年記憶,並提出在自己記憶深處對這首童謠的不同讀法以及內容有出入,更有資深老師來分享童謠的出處及作者。

童謠見報後引發追憶潮

  遺憾的是,目前還沒辦法完全確定這首童謠的內容、出處及作者,我們依舊期待著熱心讀者的分享。

  閩南童謠是先輩們文思才情的體現,也是兒時記憶的一部分,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兒時記憶正在慢慢消失。讀者們,如果你的腦海中也有一首閩南童謠,不要遲疑,撥打95060告訴我們,我們將一道讓它再度散發古樸的魅力。

石獅的林先生微博上發布的童謠

  【童謠趣】 他們有不同記憶

  對於這首不知名的童謠,讀者們除了暢聊童年記憶外,還對童謠中的一些文字提出了不同意見。

  「秀才趕考當然是進京啦!這童謠裡『才秀進金古學開』中的『金』應該是『京』。」漳州56歲的王先生說,這童謠自己再熟悉不過了。

  「小時候,家裡沒電視、收音機,一到晚上,就愛圍在大人身邊聽『講古』。一次,父親念出了這童謠,就跟繞口令似的,非常有趣,就纏著他學上了。」王先生說,這童謠他現在都可以隨口背出,很肯定這字是「京」。

  今年68歲的葉亞芳來自漳州長泰,「印象中『才秀進金古學開』中的『古』字應是『考』字,趕考的意思。」他覺得這童謠比較勵志,中學時代同學們就都在傳閱。

  同樣來自南安的林先生,今年64歲,他說自己是個還沒退休的老農民,懂得不多,但關於童謠的記憶卻很深。「我要分享的這個童謠,跟你們報導的很相似,只是內容有點不一樣。就是『田』字形圓圈上的內容要改為:王王天子來,白白四雲開,山山相對我,個個狀元才。」

相關焦點

  • 石獅古早味閩南語童謠 「田」字形能順讀倒讀交互讀(圖)
    閩南網10月30日訊 石獅人林先生近日在微博上曬出了他的童年遊戲——一首閩南語童謠,能順讀倒讀交互讀,「田」字形的25個字生生被玩出了一首七言詩和一首五言詩。此微博一出,立即引來眾人關注,網友們都贊此遊戲高超、帥氣、有內涵,還有網友讀出了不同的詩。
  • 閩南童謠繼承人教小記者學童謠 過別樣記者節
    閩南網11月11日訊 膾炙人口的閩南童謠,曾陪伴著一代代閩南人走過美好的童年。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很多童謠已經失傳,令人心痛。連日來,本報記者報導的《古早味的閩南語童謠》引發一股追憶潮,讀者們紛紛一起來曬古童謠、探尋如何傳承。
  • 晉江市第三屆幼兒園閩南童謠、中小學生閩南語講故事比賽圓滿落幕...
    伴隨著小學高年級組獲獎名單出爐,為期兩天的晉江市第三屆幼兒園閩南童謠、中小學生閩南語講故事比賽決賽正式落下帷幕。4個組別、192組選手輪番登臺,用閩南語講述動聽故事,帶來了一場與眾不同的視聽盛宴。  「晉江中小學生用閩南語講述節糧故事,為光碟行動代言,助力晉江創建文明城市,值得點讚。」晉江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泉州現閩南語「神翻譯」廣告牌 引網友學者質疑
    泉州現閩南語「神翻譯」廣告牌 引網友學者質疑 qz.fjsen.com 2013-07-30 08:10  陳瑩鈺 尤燕姿 謝明飛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泉州:重唱記憶中的閩南童謠
    在輕快而充滿趣味的歌聲裡,腦中浮現出的是童年時那片藍瑩瑩的天,那方綠油油的田,那隻越跳越遠的青蛙,那群已經散落天涯的小夥伴,還有伴隨著一首首歌謠漸漸遠去的,無憂無慮的童年。  然而,當人們插上童謠的翅膀追憶童年時,這對「翅膀」卻在時代風雨的拍打下日漸衰弱。
  • 閩南語童謠20首,太好聽了!
    閩南童謠,是以閩南方言進行創作和傳唱的兒童歌謠,它流行於閩南、臺灣和東南亞華僑華裔的居住地。閩南童謠是閩南歌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老百姓集體創作智慧的結晶。閩南童謠內容豐富多彩,充滿童趣,又能在潛移默化中增長兒童的知識。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閩南語童謠大賽舉辦 傳承閩南文化
    為了讓孩子們能進一步深切感受閩南童謠的藝術魅力,弘揚民族精神,近年來,在翔安區政府部門的倡議、支持下,在翔安區,有不少像馬巷中心小學這樣的學校一直致力於引導更多的孩子學習閩南童謠,讓閩南童謠在校園中唱響。不僅如此,閩南語童謠大賽、閩南語童謠專場演出等在翔安區時常舉辦。
  • 蒼南童謠 火螢姑(閩南語)
    蒼南童謠 火螢姑(閩南語)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⑤茶香香,酒紅紅:茶很香,酒很紅的意思,典型的閩南語。  ⑥坐不過,坐樹椏:坐不下。椏:閩南語音讀leì  ⑦尻川:尻,閩南語音讀kāo;川,閩南語音讀be,屁股。  ⑧副:閩南語音讀biè。  ⑨初:閩南語音讀da,幹。
  • 石獅古早味美食探店,那一口難忘的鄉愁,都在這家老字號裡!
    這是一周來吃的第n家石獅小吃吧,感覺石獅是個寶藏城市,隨便一挖都是好吃的,接地氣的古早味更是吃不膩~這家店在石獅當地也小有名氣,吃的就是古早味。門面不大,長方形,廚房在中間,也是比較奇特的布局~擺放著不少老物件,真的是滿滿的回憶~都是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為主,談不上熱情,但是一口閩南話倒也親切(石獅腔我居然有點聽不懂)以小吃為主,糯米類其實挺佔肚子的,點單的時候本想多嘗試幾種,服務員一直提醒都是甜的,你們點太多吃不下
  • 點燃天真照亮童年 李少白童謠文學亮相「亞洲童謠之夜」
    星辰在線8月2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勳)童年的歌謠猶如美妙的詩,美麗的畫,富有詩情畫意。在人生起步的階段,童謠作為兒童文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正確塑造兒童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積極的涵養作用。8月19日至21日,第14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在長沙順利舉行。
  • 用閩南語講故事 為光碟行動代言
    視頻中的他們,落落大方,或搖頭晃腦念起閩南童謠,或用流利的閩南語講述動聽的閩南文化故事,仔細一聽,內容與當下熱門話題——「節約糧食」息息相關。  確定故事內容、取景、拍攝……這一系列動作都是為了參加晉江市第三屆幼兒園閩南童謠、中小學生閩南語講故事比賽。主辦方提醒,初賽將於12月18日截止報名,有興趣參加的同學快快投入創作,提交視頻報名,「秀秀」你的閩南語。
  • 網友追憶敲鑼叫賣麥芽糖 童年裡的叫賣聲知多少
    城市裡遠去的叫賣聲  網友追憶敲鑼叫賣麥芽糖,那些童年裡的叫賣聲,你知道多少?  閩南網12月2日訊 麥芽糖還是童年的味道,可叫賣麥芽糖的鑼聲,許久沒在耳畔響起,一群小孩圍著小攤買糖的情形,也已一去不復返了。
  • 上屆一等獎獲得者 再戰閩南語講故事比賽
    晉江新聞網12月15日訊  上周末,備受關注的「晉江市第三屆幼兒園閩南童謠、中小學生閩南語講故事比賽」迎來了投稿高峰期,晉江中小學學生、幼兒園小朋友用閩南語與大家分享了節糧小故事,為光碟行動代言。主辦方提醒,海選將於本周五截止,還未提交報名視頻的選手抓緊啦!
  • 漳州新聞網《童聲童謠》帶你...
    薌城區實驗幼兒園小朋友們表演閩南童謠《嘀嘀嘀》當前,閩南語保護前景不容樂觀。特別是青年一代中,有不少人不太會說閩南方言。採訪中,許多父母表示在家很少和孩子講閩南話,甚至有些父母對閩南語並不熟練,雖支持孩子們講閩南語,但卻並不懂得如何教會、教好孩子說閩南語。家長林先生是「90後」,上小學時,正是普通話推廣最熱的時候。
  • 長春現「教室主題」餐館 助食客追憶童年
    長春現「教室主題」餐館 助食客追憶童年7/8) "← →"翻頁 吉林省長春市近來出現一家懷舊
  • 泉州僅30%父母教過孩子童謠 專家呼籲多接觸閩南語
    月7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劉燕婷 李曉蓉 黃曉燕 田米 文/圖)膾炙人口的閩南童謠,曾陪伴著一代代閩南人走過美好的童年。這位耄耋老者為何對童謠如此痴愛?用他的話說,「擔心童謠沒落,擔心童謠沒了傳承」。為此,他還培養了兩名徒弟。前天,我們探訪了師徒三人,還原了他們保護和傳承童謠中鮮為人知的故事。
  • 泉州市晉光小學東海校區承辦2017年 海峽兩岸(泉州)閩南童謠暨少兒閩南語主持大賽初賽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少年兒童事業發展的講話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精神,全面推進少年兒童綜合素質教育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樹立少年兒童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海峽兩岸少兒文化藝術交流,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12月2日至3日,由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臺辦、臺盟泉州市委會、泉州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優樂多杯」2017年海峽兩岸(泉州)閩南童謠暨少兒閩南語主持大賽初賽
  • 福建石獅打造食品貿易港 僑鄉「古早味」拼單出口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石獅4月19日電(記者 孫虹)「從事食品行業二十幾年,在出口方面比較受困擾,尤其是海外華人華僑回來帶特產,如果量大就很麻煩。」伍氏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伍維民19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石獅國際食品城藉助全國首個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的「東風」,可以輕鬆實現小批量食品快速出口,有助於石獅、泉州乃至全國的食品「走出去」。走進中國石獅國際食品城,一間間商鋪正在緊鑼密鼓地裝修。自今年3月底正式啟動招商以來,這裡已有100多個商戶、50家龍頭食品企業籤約入駐。
  • 【「優樂多杯」閩南童謠集體項目初賽】本周:第一、三賽區
    (文章最末有重要通知及評規則 )〖★第三賽區閩南童謠初賽★〗時間:2017年12月2日 14:30-17
  • 名小吃串成童謠大家唱 幼兒園將傳承推廣閩南語
    泉州童謠傳習所首堂教學公開課吸引上百老師觀摩;  其他幼兒園也將逐漸開課,傳承推廣閩南語小朋友用小卡片串起各色泉州小吃  本報訊「泉州、泉州,蚵仔煎;安溪、安溪,炒米粉;洪瀨、洪瀨,滷雞爪;深滬、深滬,有魚丸……」幼兒園裡傳來首首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