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肌張力高的原因有哪些?提醒:這3個原因最常見,家長需當心

2020-12-12 快速問醫生

肌張力在臨床醫學上是一種神經性運動障礙疾病,它主要的表現特徵就是人們不可以隨意的進行肌肉收縮,進而身體會出現一些異常的表現,比方說不能隨意的拿起一些物品或者行走的時候肢體僵硬,不協調,甚至是手指不能完全張開。

近幾年來,根據婦科保健院的數據調查顯示,寶寶患有肌張力高的發病率,呈現一種上升的趨勢,這影響了寶寶日常正常的活動,對寶寶的身體健康也存在了很大的隱患。因此,作為家長需要掌握以下容易引起寶寶肌張力高的因素:

1、出生不順利

俗話說生產對於女性而言是如同在鬼門關走一遭,其實對於新生兒而言也是如此。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胎兒不能夠正常地進行出生的現象,也被稱之為異常出生。比方說準媽媽們在生產的時候有難產或者寶寶臍帶繞頸,羊水渾濁等現象都屬於異常出生的範疇,這容易導致寶寶大腦缺氧,進而造成嬰兒的肌肉張力高。因此,這類寶寶在出生之後都需要進行密切的觀察,即便在日後的成長過程當中,父母一旦發現嬰兒異常狀況,也需要及時就醫。

2、神經發育不良

嬰兒神經發育不良也容易誘發肌張力高,大部分嬰兒神經系統發育在降生的初期都是不大完善的,但是這類嬰幼兒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一些神經會隨之完善,因此有一些嬰兒神經發育的缺陷不大的,就不需要過分的擔心。但是有的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出現神經發育有嚴重的不良現象,因此也非常容易造成身體出現一些不良的反應,而肌張力高就是最典型的一種。

3、腦代謝和構造異常

當寶寶的腦代謝和構造出現異常的時候,也會引起自身出現肌張力高的症狀,這類繼發性肌肉張力障礙發病的原因大多跟大腦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因為人體的各項運動都需要大腦進行下達指令,當大腦發育不完善或者結構有問題時,就會影響人體的形態和行為。因此,家長們一旦發現孩子有類似的症狀,就需要及時的治療,能夠減輕甚至治癒。

是否患有肌張力高的寶寶以後都不能恢復健康了呢?醫生這樣說:

每一個人的身體結構大部分相同,但是體質不一樣的,因此患有肌張力的寶寶能否在後期的治療當中痊癒,也是需要看恢復情況的,不是所有的肌張力寶寶都能夠痊癒,也不是所有的肌張力寶寶都不能康復。對於未滿六個月的寶寶來說,此時他們的大腦神經還處在飛速發展的一個狀態,體內的代償能比較強,如果是肌張力高的症狀沒有那麼嚴重,此時通過相對應的康復訓練,藥物治療,寶寶身體內的神經系統還是能夠得到恢復的,他們的康復機率也相對比較大。但是對於年齡比較大,而且發現的比較晚的肌張力高寶寶來說,沒有及時有效的幹預和治療,很容易使寶寶落下腦癱或者殘疾的後果,因此,他們想要治癒的概率也是相對較低的。

總而言之,大腦作為人體的一個總指揮部,如果出現了異常,就會存在一些興奮亢進,無法控制自身肢體的情況,對於寶寶而言,比較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肌張力高。因此,作為養育看護他們的準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仔細的觀察寶寶們的行為和精神狀態,同時也要掌握基礎的一些養護知識和疾病的防禦內容,以能夠幫助父母們在第一時間內發現自家寶寶的一些異常狀況,進而及時的到醫院進行就診,要知道,早發現早治療才有可能得到痊癒。

相關焦點

  • 寶寶肌張力高的原因有哪些,這3個原因最常見,家長需當心!
    近些年來,寶寶肌張力高的發病率逐漸上升。肌張力高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主要影響寶寶的正常活動,比如不能隨意地拿一些物品,拿東西的時候可能會很僵硬,手指不能完全地伸開。在嚴重一些就是影響孩子的行走,行走的姿勢有問題,比如走的時候不會打彎。
  • 寶寶肌張力高的3大原因及3大表現
    引起寶寶肌張力高的3個原因 1、出生不順利 俗話說生產對於女性而言是如同在鬼門關走一遭,其實對於新生兒而言也是如此。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胎兒不能夠正常地進行出生的現象,也被稱之為異常出生。
  • 寶寶肌張力異常的原因是什麼?有這些症狀的寶寶,家長可要當心了
    但因為一些原因,有的人特別是小寶寶,肌張力可能出現有問題,導致「肌張力過高」或「肌張力過低」;這兩者也都叫做「肌張力異常」。有的患兒甚至表現為下肢伸直、內收交叉,呈剪刀狀;3個月以後,把寶寶放在床上,捏住雙手把寶寶拉坐起,如果頭還是明顯往後仰或拉起時屁股離床身體挺直;4個月以後,手扶嬰兒站立硬的平面,腳一直內扣和踮腳。
  • 寶寶肌張力高是不是腦癱?家長很擔心!
    肌張力,顧名思義指的是「肌肉的張力」。臨床上60%-70%腦癱患兒表現為肌張力,但肌張力高不一定都是腦癱造成的,遺傳性的痙攣性截癱也可表現為肌張力高。應在患兒安靜不哭鬧的情況下檢查肌張力高,此時家長要注意了!
  • 寶寶的肌張力高了?低了?這到底怎麼回事?
    這表現在當我們身體放鬆的時候,會感覺很自然,肌肉不緊張僵硬,但也不「軟塌塌」的,總之自我感覺會比較舒適。但因為一些原因,有的人特別是小寶寶,肌張力可能「過高」或者「過低」,這就有問題了,叫做「肌張力過高(Hypertonia)」或「肌張力過低(Hypotonia)」;這兩者也都叫做「肌張力異常」。
  • 肌張力高究竟是什麼?有這些症狀的寶寶可要當心了
    一提到肌張力高,很多家長都會感到害怕。近些年,寶寶肌張力高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前段時間有位寶媽正得意於寶寶會站,雙腿繃得直直的,顯得很有「勁力」,全家都高興的不得了。去體檢一檢查,醫生說是「肌張力高」,於是向我諮詢:寶寶看著挺機靈的,沒啥事兒啊,為啥醫生就說肌張力高了呢?
  • 肌張力異常會影響寶寶運動發育!有這些症狀的寶寶,家長需留意
    導讀:肌張力異常會影響寶寶運動發育!有這些症狀的寶寶,家長需留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肌張力異常會影響寶寶運動發育!有這些症狀的寶寶,家長需留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關於寶寶肌張力的問題
    通俗一點就是指寶寶的「力氣太大」 肌張力高表現為:寶寶特有勁兒 經常是身體挺的倍兒直 小胳膊小腿「掰都掰不動」 肌肉發緊發硬、被動活動阻力增高、活動不順暢等肌張力的異常主要有3種形式:肌張力偏低、肌張力偏高、肌張力障礙 肌張力異常 無論是偏高還是偏低 大多與神經系統病變有關 是一種病理狀態 常見於神經系統發育遲滯、腦神經損傷、小腦損傷、脊髓疾患、各種肌病等情況
  • 小孩肌張力高的治療方法?
    但因為一些原因,有的人特別是小寶寶,肌張力可能「過高」或者「過低」,這就有問題了,叫做「肌張力過高(Hypertonia)」或「肌張力過低(Hypotonia)」;這兩者也都叫做「肌張力異常」。如果寶寶是這些情況,首先寶寶自己就會感覺不舒服,因為他/她的身體肌肉,始終不對勁,要麼肌肉太緊張,要麼肌肉太鬆弛。
  • 新生兒如何判斷肌張力過高?肌張力異常的原因是什麼?
    用在嬰兒身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讓寶寶在入睡之後身體完全放鬆的狀態下,我們打開他的小手掌所受到的阻力,如果阻力過大也就是很難打開他的小手那麼可以推論孩子的肌張力是比較高的。嬰兒肌張力異常表現為肌張力高或者低,而肌張力異常是會引發孩子健康問題的,當然肌張力異常有可能是先天也可能是後天的,那麼我們可以從這信號判斷孩子的肌張力問題。
  • 寶寶肌張力異常是病嗎?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肌張力異常?
    相信應該很多的家長對肌張力這個詞並不陌生吧,在兒寶體檢中會有這麼一項。如果醫生查出寶寶肌張力異常,很多寶媽寶爸就會開始焦慮擔心,寶寶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寶寶會不會是腦癱?會不會是唐氏兒?會不會得哪些疾病?等等。那麼,今天兒科醫生就來帶各位寶爸寶媽詳細了解一下肌張力。
  • 寶寶是勁大?還是肌張力高?徵兆有哪些?
    目前腦癱幹預方法有了較大改進,出生6個月前開始正確幹預,80%可達到基本正常,因此早期發現肌張力高是早期幹預的重要基礎。媽媽在家可以做個初步簡單的觀察:1、寶寶出生後是不是愛哭鬧;吐奶頻繁;不容易哄睡,哄睡了稍有動靜便會驚醒?
  • 五個月寶寶就會站立?可能是肌張力高
    可今早帶寶寶體檢,醫生卻說孩子肌張力「高」,要做康復訓練,這可急壞了寶兒媽。寶寶看著挺機靈的,吃得好,睡得香,沒啥事兒啊,為啥醫生就說肌張力高了呢?網上查查更嚇人,還說可能跟「腦癱」掛上了鉤,這可如何是好?肌張力是什麼指肌肉處在靜止鬆弛狀態時的緊張程度。肌張力是維持身體各種姿勢及正常運動的基礎,以多種形式表現出來。
  • 嬰兒頸部肌張力高 嬰兒頸部肌張力高表現
    嬰兒頸部肌張力高小兒時期容易出現肌張力高的情況,而肌張力高會影響到小兒的正常生活,例如,小兒換尿布時兩腿不易分開,下肢呈剪刀狀等,對肌張力高的情況要及時的治療,那如何判斷寶寶肌張力高?
  • 瀘州錦欣兒保科提醒:寶寶力氣大,警惕肌張力過高
    ,當做到俯臥位和立位檢查時,林主任發現寶寶俯臥抬頭「特別好」,俯臥懸垂全身挺直,達到6個月發育水平,家長在一旁自豪地說:「我們家洋洋力氣很大!」通過詢問了解到,寶寶平時愛哭鬧、睡眠少,經常打挺,四肢較硬,穿脫衣服都很費勁。經過詳細診斷後,林主任告訴家長寶寶力氣大其實是肌張力過高的表現,因為肌張力過高引起全身肌肉僵硬,寶寶感到不適不懂表達,只能哭鬧。肌張力是什麼?
  • 肌張力異常會影響寶寶運動發育!有這些症狀的孩子可要小心了
    說到肌張力這個詞,相信大多數寶媽寶爸都不陌生。門診有很多家長,一聽寶寶「肌張力異常」,就擔心緊張的不行,不斷地問我:寶寶肌張力異常嚴重不?是否是腦癱?寶寶肌張力異常是病嗎?通常情況下,肌張力高,往往與腦癱、脊髓損傷有關;而肌張力低,常常是唐氏綜合症的症狀表現,但這並不等於有這些表現就可以斷定是腦癱或者唐氏症候群。1.不能一聽到肌張力高或者低,就下判斷。正常新生兒由於神經功能發育還不完善,仍處於生長發育階段。
  • 「我家寶寶肌張力高,網上查,說是腦癱」
    有些爸爸媽媽在網上得知,肌張力高是腦癱的表現,就不淡定了,到處求醫、用藥、各種治療。這種情況並非少數,在我們的後臺以及微信群、門診經常會遇到被診斷為「肌張力高」、「腦損傷」的寶寶。但是,根據面診或者視頻諮詢發現,這類寶寶大多是正常的。
  • 新生兒肌張力高是腦癱?這謠言可以詳細說說
    新生兒有一些「很可怕」的症狀,比如寶寶躺在床上,脖子發挺,腳腕發緊。有些家長喜歡上網查詢關於寶寶的不正常症狀,並且對號入座自己嚇自己。據說,肌張力高的寶寶都是大腦出現問題,是腦癱的前兆,是真的嗎?當然不是。
  • 寶寶雙手肌張力高,會不會是腦癱?
    自從疫情之後,我們偶爾也要和主任坐門診,門診就經常遇到一些焦慮的家長,一進門診就問「醫生,寶寶飛機手!」,「我的寶寶肌張力高!」近段時間,只診斷了5個智力有問題的寶寶,其中兩個是自閉症,另2個是精神發育遲滯(智力低下),1個腦癱的寶寶。如何如何確定寶寶沒有腦癱和智力問題呢?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複雜,希望家長們花幾分鐘時間研讀完這篇文章,就能學會鑑別問題寶寶和正常寶寶,解決自身的焦慮。
  • 寶寶剛兩個月,醫生說寶寶肌張力高該怎麼辦
    首先,肌張力的診斷需要有經驗的兒科醫生在寶寶身體完全放鬆的情況下從這幾項檢查來定,比如膕窩角、內收肌角、足背屈角的角度來定,一般下肢肌張力高的寶寶通常有這樣的表現,肌張力增高主要表現為肌肉較硬,被動運動時阻力增加,關節活動範圍縮小,家長較易觀察到的表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