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取名很講究,都在用這幾個字,現代人卻不敢再用
文/歷史的光束
在古代,取名幾乎是信手拈來。而在現代卻讓大家頭疼不已,想要自己的孩子名字與眾不同,又想要名字優美文雅。常常為了取一個好名字翻字典,查詩詞,借鑑電視劇裡主角的名字。那麼問題來了,取名對現代人來說為什麼這麼難呢?這裡小編先跟大家分享一下那些好聽的名字由來吧。
小編先給大家說一個現代人很熟悉的明星,任賢齊。他的名字出自《論語》裡:見賢思齊。小編小時候知道這個人的時候,對任賢齊這個名字其實也沒多大感覺,就是覺得他唱的歌超好聽,《心太軟》《傷心太平洋》等等。(說起這些名字,他的歌聲又在小編腦子裡響起來。)直到讀書時,讀到見賢思齊就突然對任賢齊這個名字恍然大悟,瞬間覺得他爸媽好有文化啊。
在古代呢,父母給孩子取名往往都包含了對孩子的期待,美好祝願。但是現代人卻往往以跟風為主,像這些已經上高中的 子軒、子萱、雨涵、宇涵。小編覺得他們的父母被臺灣小說荼毒太深了,還有一大批俊熙、若熙、燦烈、等等韓國電視劇風格的名字。放幾十年前就是,建國,衛國,保國,可這些名字好歹包含了些當時人們對美好中國的期望。
其實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名字風格,雖然雨涵子軒爛大街,但也能體現出當時的流行文化。隨著資訊時代的高速發展,大家文化水平的提高,跟風的減少了,父母有自己想法的在增多。雖然不會再像前幾年那樣,一個班級四五個子軒,一個兒童門診五六個子涵。
不過在當下,隨著獨生子女陸續結婚生子,女性的社會地位的也逐漸提高。各大幼兒園,兒童診所又出現了奇葩的名字現象,父母姓氏組合的4個字名字。小編很難理解這種形式的名字,如果你是個女權主義,直接爭取用女方的姓來取名好了,女方父母有錢直接買斷孫子的姓氏,或者乾脆再生個二胎老大老二分別一個姓。反正能用這種姓氏組合的家庭,奇葩也多。
其實呢在古代有很多農民的孩子是沒有正式名字的,直接按排行老幾來取名。還有因為孩子出生體弱多病,直接在名字裡包含病字,像大家熟悉的霍去病,劉病已。這樣的名字很直觀的可以看出,他們小時候常常生病,父母期望平安長大,雖然現代人不會再用「病」這個字,但是大家可以借鑑一下哦。如果希望孩子長得美,長得帥,學業有成,就查查古人用哪個字來表達。希望大家都能想出一個滿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