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兒矛盾多,三個有效解決辦法,教你和長輩共同教育好孩子

2020-09-24 十安育兒

敏兒今天又氣鼓鼓地走進了辦公室,她說讓婆婆氣得早餐都沒吃就回來上班了。問其原因,原來是婆媳倆因為給寶寶煲的稀飯上是否該放鹽的問題發生了矛盾。

敏兒認為寶寶還不足一歲,寶寶的食物不適宜放鹽。但婆婆認為,不放鹽就沒有味道了,孩子要吃點鹽才有力氣爬。兩人為此爭執了幾句,鬧得不歡而散。

其實敏兒與婆婆之間的問題,也是很多家庭間存在的問題。育兒矛盾普遍存在,不逃避,不深化,積極面對,才能有機會把矛盾解開,才能為孩子創造一個和睦愉快的家庭成長環境。


化解隔代育兒矛盾的三個方法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並不是所有的矛盾都能化解,也並不是所有問題都能找到它的最佳答案。但是只要你肯走出真誠的第一步,你就會發現希望的曙光,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難。下面是化解隔代育兒矛盾的三個小方法,分享給大家:

①首先,要能看到老人帶娃的優點

其實隔代育兒矛盾的產生,關鍵的一點還是只看到了對方的「差」,卻沒看到對方的「好」。無論是年輕父母帶娃也好,老人帶娃也好,都有其自身的優點與缺點。放下成見,取長補短,才是解決雙方矛盾的最佳方法。

當育兒矛盾產生,我想責怪老人的時候,我通常會先作自我檢討,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才能看到老人帶娃的優點。

正如我比較宅,在小區幾年了也沒認識幾個人。爺爺奶奶就不一樣,他們比較愛熱鬧,交際能力也好。他們來小區後,很快就與鄰居們熟悉了,在小區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在爺爺奶奶的影響下,孩子也是很喜歡交朋友,新到陌生環境,他也能很快地交到朋友,融入到新環境中,這一點讓我很欣慰。

隔代育兒矛盾的化解在於發現,發現老人帶娃的優點,肯定老人的付出。老人得到認同,反而會更樂於溝通了,矛盾就是這樣不知不覺化解了。


②其次,說不過的就自己上,用事實說話

很多時候會聽到一些年輕父母埋怨老人帶娃沒帶好,又責怪帶娃方式不夠科學:衝奶不看刻度、衣服穿太多、管飽不管教等等。

真是感覺做個老人也不容易,帶娃辛勞就算了,還要被嫌棄被挑剔。其實,老人有自己固有的觀念和習慣,要他們一下子去改變那是不可能的。說不過就自己上啊,用事實說話,老人看到你的育兒成果,自然也會願意接受你的意見了。

我就是這樣做的,爺爺做菜的時候,每次都把菜切得很長,煮得也不夠軟。孩子根本嚼不動,所以吃得很少。雖然我提醒過很多次,但也許老人沒記住,又或者根本沒覺得這是問題。所以,每次煮菜還是老樣子:長長的、硬硬的。

說多無用,我只好親自動手。單獨為孩子做了一份切得小塊小塊,煮得軟軟的菜譜。看到孫子吃得香香的,爺爺就動心了,開始默默檢討自己。之後做菜時也會考慮小孩子的飲食習慣了。

所以,與其把矛盾糾結在嘴上,不如少說多做,用事實去證明你的育兒觀念是對。老人也是想孩子好的,只要你的方法好,對孩子是有好處的,他們也會樂意接受的。


③再次,愛孩子的同時,也請別忘了感恩父母

隔代育兒矛盾的產生,大多是源自於我們對孩子的愛。因為太愛,所以就會緊張;因為太愛所以想給孩子最好的。一旦現實跟不上預期,我們就會感到失望。甚至於把責任歸咎於帶娃的父母身上,是因為父母帶得不夠好。

其實,養育孩子,年輕父母才是主角,老人只是配角。他們辛苦地帶大了我們,年老了又放下輕鬆的退休生活,幫我們帶孩子。他們辛苦的付出,應該被看到,而不是只有指責與挑剔。

所以,年輕的父母們,請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請別忘了感恩父母。感恩會讓你看到父母身上的閃光點,也會讓你找到化解育兒矛盾的最好方法。

育兒矛盾沒有了,家人相處就會更加和睦,年輕父母和長輩一起共同教育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最有利的。

相關焦點

  • 隔代教育矛盾太多?這四招教你輕鬆破解隔代育兒之痛
    「隔代教育」的出現是因為一些年輕的父母由於沒有經驗,或工作繁忙,或出於其他各種原因,需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家裡的長輩幫忙照顧。但在長輩帶娃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衝突和矛盾。出現這些分歧,主要是教育觀念的不一致和溝通的不順暢。
  • 隔代教育矛盾多,如何處理好?巧用這些方法,解決隔代育兒難題
    當然我們也不要怕老人慣壞了孩子,拒絕老人帶孩子,割斷祖孫之間的親情。不論是與老人同住,還是暫時把孩子寄養在老人家中,我們都要注意和老人協調關係,一切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積極解決矛盾糾紛,爭取隔代教育取得雙贏。老人要多為子女與孩子創造互動條件,要讓子女擔負起父母應負的責任。孩子父母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
  • 隔代教育矛盾多,看不慣又離不開,何不嘗試化解矛盾實現共贏呢
    首先就是千萬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孩子是以後祖國的未來,對孩子進行科學健康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父母長輩教的好,孩子才能學的好,以後才能成長的更優秀。現在80%的家庭中,祖輩都有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中來,這已經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情況,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雙方在對孩子教育上的矛盾。
  • 請長輩帶娃總是有矛盾 隔代教育需要注意點啥?
    環球網01月13日06:30如今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小區裡遛娃的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少見工作日時間有爸爸媽媽遛娃的。所以現在的隔代相處和隔代教育就成了普遍現象,隔代教育的矛盾也慢慢浮現出來。其實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兩代人存在「認知差異」,即對於一種事物會有不同的見解和處理方式,往往會在溝通問題的方式上讓對方產生誤會,上升到「情感」層面,就像蝴蝶效應一樣,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發生,那麼隔代教育的家庭該如何相處呢?1、學會「好好說話」人和人之間的思想差異是非常大的,所以你不說出你的心中所想,有時候別人是不知道你的想法是什麼。
  • 和長輩一起生活,面對隔代教育,家長如何巧妙應對
    記得有一次,所有的親戚都在家裡吃飯,兒子卻不顧及場合將桌子上的果盤打翻,還嚷嚷趕人家走,親戚滿臉尷尬,但是孩子的奶奶卻不以為然,一邊哄著孩子,一邊又多準備了兩盤果盤……」相信在隔代教育這個問題上,不少職場媽媽在帶孩子的問題上和婆婆總會有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矛盾,面對孩子的教育,又沒辦法放棄工作專心帶娃,選擇和長輩一起生活,共同撫養孩子,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巧妙應對帶娃路上遇到的矛盾呢
  • 老人帶娃好處多,3個方法,助你輕鬆化解隔代教育矛盾
    化解隔代育兒矛盾的三個方法但是只要你肯走出真誠的第一步,你就會發現希望的曙光,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難。下面是化解隔代育兒矛盾的三個小方法,分享給大家:①首先,要能看到老人帶娃的優點 其實隔代育兒矛盾的產生,關鍵的一點還是只看到了對方的「差」,卻沒看到對方的「好」。無論是年輕父母帶娃也好,老人帶娃也好,都有其自身的優點與缺點。
  • 孩子上幼兒園天天哭,我爸爸要我打一頓,出現隔代育兒矛盾怎麼辦
    這種情況還真是少見,和一般家庭是反過來的。這位網友疑惑的問:我想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成長有錯嗎? 我覺得首先迫切要解決的問題,不是這件事誰對誰錯,也不是孩子上幼兒園總是哭該怎麼辦,而是要先解決「隔代育兒矛盾」,不過此「解決」非彼「解決」。
  • 如何巧妙化解隔代育兒的矛盾
    作為一位需要和老人共同撫養孩子的媽媽,我也曾踩過一些隔代育兒溝通問題中的坑。這篇文章分享幾個親測非常有效的處理隔代育兒矛盾的方法。雖然這是一篇主要給媽媽看的文章,但是爸爸們也可以轉發給自己的妻子看看。本文僅限於討論媽媽如何處理自身對於老人育兒方式的不滿情緒,而對於另一種情形,即老人對媽媽的育兒方式感到不滿的,我們下次再講。
  • 育兒專家說婆媳不和大多是因為寶寶!隔代育兒問題應該這樣解決
    近日,寶媽陳某因帶娃問題與家裡的婆婆產生矛盾,抱怨婆婆給孩子餵一口水都要經過她的口,還用嘴吸孩子的奶瓶。沒想到婆婆怒懟:喝了會毒死嗎?網友喜聞樂見:懟得好。有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2歲半以下的兒童中,主要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達到60%~70%,3歲以上佔40%,老人成為帶孩子的「主力軍」。隨著養育方式的精細化,教育成本的提高,隔代養育涉及的教育分歧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 教育孩子,長輩才是最懂的嗎?父母如何去判斷
    父母工作忙,沒辦法照看孩子,家裡的長輩退休在家無事可做,把孩子交給老人家照顧,緩解了老人的無趣,也解決了孩子無人照看的麻煩。但這也造成隔代教育的普遍性已經超過親子教育。為此兩代人的教育理念經常因為孩而發生碰撞。
  • 「不幫你帶孩子了,你自己來吧」隔代教育的痛,扎了無數媽媽的心
    於是,無論是自己請求還是主動,上一輩的父母都會成為幫忙帶孩子的對象。然而上一代的教育觀念和現代育兒千差萬別,這就導致很多媽媽和老人在育兒方式上產生矛盾和衝突。隔代教育真是既讓人氣惱又沒辦法。更可怕的是,長此以往,不但影響了自己跟老人之間的關係,孩子最後也沒教好。02為什麼會出現隔代教育的矛盾?隔代教育的矛盾,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解決。通常事情變得不可收拾,是因為我們走錯了方向,用錯了方法。
  • 隔代教育問題增加,如何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4個方法建議收藏
    文 | 小言聊育兒(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本文約1779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隔代教育的現象普遍存在於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爺爺奶奶被迫教育孫子輩,這一系列的問題常常會讓家長非常頭疼,而且很多年輕家長會發現,孩子常常會以家中長輩作為靠山,提出各種無理要求,而這些問題都是因為隔代教育產生的負面影響,所以,很多年輕家長寧願自己辛苦也不想把孩子交給長輩。三、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該怎麼做?
  • 隔輩愛,是孩子的福氣,別讓隔代育兒矛盾,破壞了祖孫情
    能同時得到父母和祖輩的愛,是孩子成長中一種莫大的福氣。父母應該積極支持與成全,主動與老人取得共識,別讓隔代育兒矛盾,傷了祖孫情。 隔代育兒,矛盾在所難免。但只要大家的出發點都是一致,都是為了孩子好。那還有什麼矛盾是不可以化解的呢?做好這三個方面,讓隔代育兒變得更科學:①心態上:放下優越感,學會感恩 年輕的父母通常比祖輩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在信息發達的時代,年輕父母要獲得育兒資訊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 擔心老人「帶壞」孩子?讓人頭疼的「隔代育兒」矛盾,如何化解?
    很多家庭中,父母要上班,老人是帶孩子的主力軍。如果說有什麼事情讓人苦惱,那麼兩代人之間的養育觀念衝突,肯定位列前茅。在享受老人幫忙帶孩子便利的同時,因為育兒理念、生活習慣的不同,時不時的吐槽隔代養育成為寶媽們的共同心聲,有的家庭甚至上演育兒大戰。
  • 老人帶孩子,隔代教育發生矛盾時,建議從三個方面化解
    眼下,80、90後在社會上成了主力軍,一個個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當結婚生子後,新的問題就擺在了面前,而且這個問題需要在短時期內得到解決。年輕的父母當然知道,孩子在3歲前還是父母陪伴著好,問題是社會在飛速發展,職場競爭激烈,如果不時刻學習充電都有被淘汰的危險,何況為了帶娃直接退出職場呢?
  • 不良的隔代教育:把孩子教成了「熊孩子」?你是否也在為此頭疼
    隔代教育有多尷尬?再來看一個事情。小姚在公司受批評,回到家自然沒法開開心心的,母親看她沒什麼心情,臉還臭臭的,以為是女兒對自己不滿意,瞬間也覺得不開心的。自己辛辛苦苦在家幫女兒帶孩子,回來還一副嫌棄的樣子,媽媽覺得太難受了。其實,這都是沒有溝通好才導致的一些誤會。隔代教育往往產生更多的家庭矛盾。
  • 孩子一頓飯引爆一場婚姻危機,「隔代育兒」的矛盾該如何規避?
    ,真實地再現了千萬家庭中隔代育兒的各種矛盾。如果孩子的父母與老人的育兒觀念長期不一致,不僅容易產生家庭矛盾,還容易養成孩子的壞習慣,甚至會導致孩子成年後失去對某些事物應有的判斷能力。比如,在宮蓓蓓教育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要看平板電腦」時,孩子的爺爺卻在旁邊反駁,「孩子看動畫還能多吃點飯。」有了老人的助威,孩子不但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威脅道:「你不讓我看,我就不吃飯。」
  • 讓老人帶孩子前要慎重!隔代教育中的危害你不可不知!
    不過上一代的教育觀念跟現代的育兒理念千差萬別,這就導致許多媽媽和老人在育兒方式上容易產生矛盾和衝突。雖說我們都很感恩長輩們的付出和犧牲,但卻又不可免的擔心孩子受到不正確的教育。其實這種擔心,真的不是空穴來風。
  • 婆婆帶孩子有哪些槽點?別矯情了!隔代養育的3個好處你知道嗎?
    隔代育兒的分歧和矛盾是必然的,但也並不是不能解決的矛盾。1.尊重。尊重長輩,有話好好說,平和地說,微笑著說。在指出老人家不好之處時先讚揚肯定,「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說我家吧,我自己的親媽,前不久給我兒子餵飯還給孩子玩牙籤,我也只能笑著說:「媽,還是你有辦法,給個新玩意他吃飯就乖了。不過牙籤還是很危險可能會戳到眼睛,找個其它的玩具可能會更好一點。」
  • 讓老人帶孩子前要慎重!隔代教育中的危害你不可不知
    近幾年,老人便成為了城市和農村帶娃的主力軍,隔代育兒的教養方式也已佔據了主流。不過上一代的教育觀念跟現代的育兒理念千差萬別,這就導致許多媽媽和老人在育兒方式上容易產生矛盾和衝突。很多網友反映,家裡的長輩對於孩子是否是扁頭有很深的執念,他們總有很多自己的辦法讓孩子的頭睡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