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復的那些赫赫有名的先輩——慕容皝、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

2020-12-23 心向青史

《天龍八部》中的「南慕容」一心想興復大燕,而這個大燕便是十六國時期的燕國。

十六國時期,指的是北方從西晉滅亡到北魏一統北方的一段歷史時期,其名來源於北魏史官崔鴻編撰的《十六國春秋》。

當時的北方其實遠不止十六國,而在這些政權中,燕國舉足輕重,慕容氏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北燕五個政權,同時誕生了一批十六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比如本文要寫的慕容皝、慕容俊、慕容恪、慕容垂。

之所以選擇這四個人,是因為這四個人決定了大燕的歷史走向,了解這四個人,便可以理清慕容復想要興復的大燕歷史。

1、慕容皝建立前燕

十六國時期的開端是劉淵建立的前趙和石勒建立的後趙在中原爭霸。

前趙與後趙

公元329年,後趙石虎滅前趙,一統中原。

此時的鮮卑族據遼東,並未參加中原大戰。鮮卑分慕容、宇文、段三部,且慕容部內亂不止。

公元336年,慕容皝起兵討伐慕容仁,一統慕容部。

公元337年,慕容皝稱燕王,史稱「前燕」。

前秦與前燕

公元342年,後趙石虎二十萬大軍徵討前燕,被慕容皝擊敗,從此前燕解除了來自中原的壓力,定都龍城(今遼寧朝陽)

隨後,慕容皝東破夫餘及高句麗,攻滅宇文部鮮卑,成為遼東霸主,奠定了慕容氏進入中原的基礎。

2、慕容俊(儁)入主中原

公元348年,慕容皝去世,次子慕容俊繼位。

公元350年,慕容俊主動進攻後趙,破幽州,遷都薊城(今北京),從此前燕開始進入中原。

與此同時,後趙在石虎死後陷入了內亂,車騎大將軍苻洪脫離後趙控制,在關中建立前秦。

石遵的養子大將軍冉閔在鄴城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冉魏

公元352年,慕容俊南下冀州,在廉臺與冉閔決戰,此戰,慕容恪生擒冉閔,將其斬於遏陘山。這一年,慕容俊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元璽」。

公元357年,慕容俊遷都鄴城(今河北臨漳),入主中原。

3、慕容恪開疆拓土

公元360年,慕容俊去世,傳位於太子慕容暐,由慕容恪輔政。

慕容恪,慕容皝四子,慕容俊的弟弟,是慕容氏的曠世名臣和最強的名將。

慕容恪在其父慕容皝之時便領兵出徵,並在公元344年滅鮮卑宇文部,在公元345年破高句麗,在公元346年破扶餘,奠定了前燕獨霸遼東的基礎。

公元351年,慕容恪隨其兄慕容俊破冀州中山,開始與冉閔爭霸中原。

公元352年,慕容恪在廉臺之戰中佔山冉閔,冉魏亡。

公元354年,慕容俊以慕容恪為大司馬、侍中、大都督、錄尚書事,封太原王。

慕容俊去世後,以慕容恪為太宰、錄尚書事,行周公事,總攝朝政。

慕容恪一生戰功赫赫,其輔政時期前燕擊敗前秦,佔領洛陽,前燕版圖達到最大,與前秦、東晉三分天下。

4、慕容垂建立後燕

公元367年,操勞過度的慕容恪去世,去世前慕容恪推薦弟弟、慕容皝第五子接替自己輔政。

然而,此時的皇帝慕容暐並不信任這個小叔叔慕容垂,他信任的是慕容評。

慕容評是慕容皝的弟弟,慕容垂的叔叔,他既無侄子慕容恪的領導才能,又嫉妒戰功赫赫的另一侄子吳王慕容垂,於是悲劇發生了。

公元369年,東晉大將軍桓溫大舉伐前燕,慕容垂在枋頭之戰中大敗晉軍,斬首三萬。慕容評深忌慕容垂,欲殺之。

慕容恪之子慕容楷知道後勸慕容垂先下手為強,慕容垂不忍,只好出奔前秦。

前秦苻堅本來最忌憚的前燕將領便是慕容垂,如今慕容垂前來相投,苻堅大喜過望。

公元370年,苻堅派王猛率軍滅前燕,慕容暐逃出鄴城,試圖返回遼東的根據地龍城,中途被前秦軍抓獲。

從此,前秦一統北方。

前秦東晉

公元383年,苻堅不顧王猛臨終勸阻執意討伐東晉,兵敗淝水,前秦四分五裂。

公元384年,慕容垂集合鮮卑餘部興復大燕,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史稱後燕。

公元385年,苻堅被羌人姚萇所殺,姚萇在關中建立後秦。

慕容垂建立後燕後,南徵北戰,北敗北魏,西滅西燕一統慕容氏,基本上恢復了前燕的版圖。

5、大燕結局

公元396年,慕容垂在擊敗北魏後,病逝於還軍途中,年七十一歲。

慕容垂的去世標誌著燕國開始衰亡,之後其子慕容寶能力有限,後燕內亂迭起。

公元397年,北魏進攻後燕,將後燕攔腰截斷,北為北燕、南為南燕。南燕的建立者是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德,而北燕的建立者則是漢人馮跋。

公元410年,東晉劉裕滅南燕。

公元436年,北魏滅北燕。

北魏

至此,慕容氏的五個燕國全部滅亡,北魏一統北方,雖然北魏也是鮮卑,但卻是拓跋氏。

慕容復一心想興復大燕,但始終做不了慕容垂。

相關焦點

  • 慕容世家之慕容儁離世
    打下了廣固之後,慕容儁繼續開疆拓土。在前燕進入中原後,居住在漠北草原的敕勒日益強大,不斷侵擾中原,公元357年,慕容儁派慕容垂等人率軍進攻塞北敕勒。慕容垂大敗敕勒,斬敵達十餘萬人,獲得馬匹牛羊無數,安定了北部邊境。立了大功的慕容垂回到京城,等待他的可不是封賞。
  • 慕容垂-慕容熙(後燕):十六國戰神慕容垂的隱忍與歷史機遇
    十六歲起,隨父親慕容皝上戰場,南徵北戰,屢立戰功。受到父親喜愛,但也被哥哥慕容儁隱隱妒忌。到了三十多歲的中年,哥哥慕容儁在位,便遭到刻意打壓。改名風波前面講過,僅僅名聲上受點愚弄還則罷了,但皇后可足渾氏煽風點火,把慕容垂恩愛嬌妻段氏,誣陷以巫蠱之事。慕容儁趁機發作,將段氏下獄拷問,直至折磨致死。
  • 慕容垂的「規矩」:為何終其一生慕容垂都未與苻堅一戰?活得坦蕩
    來看一下傳奇雄主慕容垂的「規矩」——  慕容垂與慕容氏——仁至義盡與恩斷義絕  慕容垂是前燕開國皇帝慕容儁的弟弟,不過慕容垂從小就不被這位雄才大略的哥哥喜歡,就連慕容垂這個名字,都是因為慕容儁不喜歡他原本的名字給改的,兩兄弟之間的關係可見一斑了。慕容垂和慕容儁的父親慕容皝還在世時,兩人關係還沒有鬧僵,但等到慕容儁繼位之後,便開始處處針對慕容垂。
  • 拓跋珪與慕容垂之間經過了怎樣的鬥智鬥勇
    (拓跋珪)由於北方復國者眾多,所以拓跋珪在北方仍然處於競爭劣勢,而且此時他還面臨著一個極其強大的對手,這個人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都有很大的威望,他就是後燕開國君王——慕容垂,也就是前燕開國君王慕容皝的第五個兒子
  • 《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的祖先到底有多牛——大燕帝國的曾經的輝煌
    337年,燕王慕容皝實控疆域及周邊形勢圖慕容皝的政權非常強盛,文有封弈、陽鶩,皆有經世之才,武有慕容翰、慕容恪、慕容垂等,皆有將帥之風,雄兵二十萬,為其四處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慕容皝的功績主要有三:首先,慕容皝聯合後趙夾攻段氏鮮卑建立的遼西公國。
  • 名將隕落:慕容垂對拓跋珪的最後一戰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後燕國力雖然受損,但它的國主,可是慕容垂啊。或許有人認為我誇張了慕容垂的能力,不過他十三歲投身行伍,執掌兵權以來,行軍打仗,何曾輸過?慕容恪是他哥哥,桓溫曾敗在其手,與王猛同朝為官,謝安也打過,前秦覆滅,他轉頭佔據關東七州, 重建後燕,這能力非常人所能及!天下英豪,我都見過!而慕容垂也絕對是能夠扭轉戰局的最關鍵人!
  • 《天龍八部》慕容復想復什麼國? "慕容"是什麼意思
    原標題:《天龍八部》裡慕容復想復什麼國? 「慕容」是什麼意思?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有個人物叫慕容復,他和喬峰齊名,稱為「南慕容」。因為慕容世家生活在江南姑蘇燕子塢,又稱為「姑蘇慕容」。他整天想的就是復國,那麼,他想復的是什麼國呢?他的祖籍是不是姑蘇呢?
  • 慕容鮮卑同室操戈
    段氏公主嫁過來後生了三個兒子,慕容皝(huang)、慕容仁、慕容昭,慕容皝雖是他的第三個兒子,卻是嫡長子,所以在慕容廆去世以後,慕容皝繼承了他的事業。慕容廆有十個兒子,他前腳剛離開人世,後腳兒子們就上演了一出鮮卑版的九王奪嫡。
  • 探秘: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慕容復帝王身世如何?大燕國到底是啥樣?
    慕容復想要光復的朝代歷史上叫做前燕,是鮮卑族人南下建立得一個政權。公元342年慕容皝戰勝了後趙的數十萬軍隊,戰勝了中原勢力,在龍城建都立國。前燕曾和前秦一起瓜分了整個北方公元348年,慕容皝死亡,他的兒子慕容儁繼承了皇位。慕容儁上臺後便率大軍侵略了後趙,佔領了幽州並且把都城遷建在了薊。
  • 為什麼威震天下的「南慕容」慕容復混得如此失敗?
    可與北喬峰齊名的南慕容最後落了一個眾叛親離,瘋瘋癲癲的下場,怎麼混得如此失敗?01完成大業任重而道遠慕容家傳武學深厚,鬥轉星移更是震古爍今。可慕容復和眾多江湖好漢不同,有著重大的祖傳遺志要完成。為了完成光復大燕的遺志,慕容公子犧牲得太多,連貌美如花的表妹都沒有時間來欣賞,太敬業了。
  • 激蕩四百年:慕容翰心念故國故意放水,慕容皝歷時三年平叛成功
    情況危急,慕容皝派慕容汗和封奕等人前往援救柳城。出發前,慕容皝告誡慕容汗道:「敵人士氣正盛,不要和他們硬拼決勝負。」慕容汗是慕容皝的九弟,他自恃驍勇,以一千多騎兵為前鋒,直赴柳城。封奕勸他不要冒進,慕容汗不聽,結果在牛尾谷被段蘭迎頭痛擊,死亡過半。封奕整頓陣列盡力苦戰,這才免遭全軍覆沒。
  • 尋找「慕容」啟事
    風雲馬上,曾經的「十六國第一名將」慕容恪中原逐鹿叱吒北國,創鐵甲連環馬名垂戰史;續鮮卑英雄血誰與爭鋒,更有文治武功蓋世奇才堪比諸葛風範……惟有他才是中華第一「常勝將軍」。    今天,我們尋找依舊駐守夢想的「慕容」,與我們一起「夢回龍城」。
  • 激蕩四百年:慕容垂遭忌被迫逃亡前秦,苻堅惜才不聽王猛之言
    慕容垂大敗桓溫,從襄邑返回鄴城後,向朝廷上奏稱:「將士捨生忘死,建立戰功,將軍孫蓋等人衝鋒陷陣,應該受到獎賞。」
  • 前秦大亂苻堅被殺,慕容垂登基稱帝,代王拓拔珪建立北魏
    龍驤將軍劉牢之及慕容垂戰於黎陽,王師敗績。夏四月丙辰,劉牢之與沛郡太守周次及垂戰於五橋澤,王師又敗績。壬戌,太保謝安帥眾救苻堅。五月,大水。苻堅留太子宏守長安,奔於五將山。六月,宏來降,慕容衝入長安。秋七月,苻丕自枋頭西走,龍驤將軍檀玄追之,為丕所敗。旱,飢。丁巳,老人星見。八月甲午,大赦。
  • 令狐、東方、諸葛、慕容…那些高大上的複姓起源是什麼?丨如是講堂
    比如歐陽鋒、歐陽克,比如令狐衝、東方不敗、慕容復、慕容博,再比如皇甫閣、司徒橫、西門觀止、西門吹雪等等,這些名字響亮好聽,別有意境,人物要麼籠罩著主角光環,要麼是一等一的高手。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複姓究竟起源於何處呢?先來看看幾個我們耳熟能詳的。令狐這個英氣逼人的姓氏,最早出自姬姓,後來由魏姓所改。
  • 慕容家絕學鬥轉星移與明教絕學乾坤大挪移孰弱孰強?
    然而在這麼多驚世絕學裡有這麼兩部絕學,功效極其相似,這兩部就是天龍八部裡慕容復使用的鬥轉星移和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使用的乾坤大挪移!先來看一看這鬥轉星移,這門絕學是慕容家家傳絕學,姑蘇慕容世家震懾江湖就憑藉的這門絕學,鬥轉星移這門功法乃是慕容家老祖慕容龍城所創,相傳當年慕容龍城創出這門絕學之後,世間再無敵手,這門絕學深諳借力打力之道,其奧義便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慕容博這個大陰謀家為什麼還能善終?
    慕容博一生的悲劇,源於一場鏡花水月的復國夢。當然,造成這一切悲劇的還是他的家庭教育。若不是他的先人給他灌輸了太多復國思想,他也不至中毒如此之深。繼而又將這種思想傳承給了他兒子慕容復,導致他兒子也泥足深陷。慕容復最後瘋了,慕容博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是,那時候的慕容博已在少林寺出家,度自己去了,顧不上慕容復了。不說慕容復了,還是說說慕容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