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以玩2小時手機,卻寫不了20分鐘作業,原因及辦法都在這

2020-09-09 米哈裡EDU


今天的案例特別典型。

有一個小孩,他的爸爸說他可以連續玩2個小時的手機,但20分鐘的作業怎麼也完不成,一會兒想喝水,一會又想撒尿......

相信這樣的場景大家都不陌生,都說不陪學習的時候母慈子孝,只要一陪,一定是雞飛狗跳。

我們發現,很多孩子都這樣,玩遊戲,看動畫片的時候極度認真,叫他十句都聽不見,可只要一寫作業,一看書,你會發現他們整個人的魂都丟了。

那麼我們來解讀一下:

為什麼玩手機可以持續那麼久,並且注意力很集中,而看書寫作業卻總分走神,分心?

同時,究竟要如何破解這個秘訣,這就是本文接下來要闡述的。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做不同的事情,孩子的表現居然差別這麼大,我給出以下兩個理由:

  • 注意力和注意力是不一樣的!

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意注意,這種不需要動用太多的腦力,比如看電視、玩遊戲等等,而另一種是有意注意,這種需要耗費大量腦力,比如學習、思考等等。

那結論來了,人類默認且最傾向的方式就是無意注意,道理很簡單,按照進化的邏輯,越不耗費能量,有越有助於生存。

大腦的這種邏輯很適合遠古時期的人類生存,卻不適合現代人類,但這也沒辦法,人類進入現代文明的時間還很短,比起幾百萬年的人類進化史,現代人還非常年輕。

這就是說,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走神才是常態,專注反而不正常!

事實上,我們的專注時長有一個時間範圍:

5-6歲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為10-15分鐘;7-10歲為15-20分鐘;10-12歲為25-30分鐘;12歲以上超過30分鐘。

只要符合以上的時間範圍,就說明孩子的注意力沒問題,玩手機時間長,僅僅是因為無意注意,不耗費腦力而已。

  • 反饋的機制不同

除了注意力的類型不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不同事情的反饋機制不同。

拿打遊戲來說,反饋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打死一個小怪有獎勵,幹掉一個大怪還有獎勵,事實上,遊戲廠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設計反饋機制,反饋的頻率和程度直接覺得一款玩家的投入程度。

舉個例子:

小時候我們玩瑪麗兄弟,玩三國志,長大玩紅警、魔獸世界,你會發現一個比一個精彩,一個比一個反饋多,如果你玩下當下那種真人實景模擬遊戲,我估計之前的遊戲你都會沒興趣。

道理很簡單,反饋太豐富,太及時,簡直調用了所有的感覺器官。

可是咱回過頭來看看寫作業,閱讀這些事,說真的,反饋真的是太少了!最快你也得花幾分鐘把題目做完,才可以得到反饋。

那結論就來了,一個是無限的反饋,而另一個是反饋嚴重滯後,你覺得孩子最容易投入哪個?當然是前者。

因為人類超喜歡擁有掌控感,你看嬰兒就特別喜歡扔東西,為啥,因為有掌控感,有反饋,你再看退休的老人,特別喜歡沒事找事,為啥,因為有掌控感。

因此,由於事物的反饋機制不同,就導致了我們投入的程度不同。


理解了上面兩個原理後,我們自然就懂得如何操作:一、在學習成長方面,想法子提升反饋的頻次和程度;二、在休閒娛樂方面,想法子降低反饋的頻次和程度,具體做法如下:

  • 基於專注時長設計學習任務,並給與更多積極的反饋

比如,孩子今年八歲,我們就把學習任務拆分成一個個十五分鐘,然後,如果是陪同學習的話,那麼孩子每答對一題,我們就拼命的鼓勵欣賞,全部做完後,我們再給與讚賞和獎勵。

有人說,拿孩子老答錯怎麼辦?我的答案是:「先忽略,不要去管它,等全部做完後再說」,我們的眼睛就盯著亮點和閃光點,把它放大,讓錯誤和缺點無處可藏。

拿我兒子寫作業來說,我會陪著他做作業,哪怕字全寫錯了,我也會欣賞他某一個筆畫寫得好,做算術的時候,只要答對一題,我都會給予積極的鼓勵,你會發現,他越來越認真,越來越想把所有題都做對。


我曾經問過兒子,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有什麼?兒子說,寫作業、拍球、跳遠、跳高......


我想你知道為什麼會是這樣。

  • 好壞感覺的相互遷移

前面說了,積極的,感覺好的反饋容易讓一個人上癮,同樣,消極的,感覺不好的反饋也容易讓一個人放棄,那具體要怎麼做呢?

兒子喜歡玩吃雞遊戲,對此我不反對,小孩子嘛,當然要玩,只是別讓他沉迷就好。


於是,我每天都讓他吃一局,但前提是,他得先寫一頁紙的字或者算術題,你想吃,那就得認真寫,要麼就別吃,這就是規則。


第二,如果願意多學一定的時間,那麼就可以置換一定的遊戲,但前提是不能疊加,必須分批獎勵,過期作廢。


結果你會發現,學習的時間變長了,興趣變大了,而遊戲反而沒有之前那麼著迷了。

為什麼會這樣?

你看,想玩遊戲是嗎?可以,先完成一些學習任務,這就相當於,把遊戲的好感覺遷移一部分到學習中來,因為只要學習,就可以玩,同樣,想多玩是嗎?可以,自己去多學點,這就相當於,把學習中的壞感覺遷移一部分到遊戲中來,因為多玩就意味著得多學。

這麼一操作,即滿足了孩子玩的需求,又解決了學習的必要,真正實現了反饋的遷移。

有人說這不是變成了交換嘛,其實,同樣一件事情,可以是交換,也可以規則、可以是闖關遊戲,就看你如何去說,去應用。

我給出的建議是:我們內心認定是什麼,孩子就會把它當成是什麼,只要你不認為是交換,那麼你的決策和思路通常也不是交換。

最後,需要強調一下:

我們怕的不是孩子玩遊戲,偶爾玩下其實是OK的啦。

我們最擔心的是孩子沉迷其中,一旦習慣於這種快速且及時的反饋,那麼他未來就很難忍受學習讀書這種慢反饋的事情。

因此,把遊戲碎片化、區間化、附加條件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在學業成長方面,我們要增加孩子的好感覺,給他多提供積極的反饋,讓他儘可能習慣這種慢反饋的模式。

更多關於育兒的技巧和套路,請,查看過往文章,也可關注私信米哈裡EDU,一同探討育兒的絕招。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米哈裡EDU所有,歡迎轉發分享並註明出處!讓我們一起探討孩子的、,。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希望我的一點火苗,可以點燃你的思潮,讓你的愛豐富孩子的大腦!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太拖拉?教你幾招,讓作業時間從3小時秒變30分鐘
    「每天一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讓他們放下書包,趕緊去寫作業,那個磨蹭拖拉勁兒。本來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沒有三個小時是寫不完的。」彤彤表示生無可戀。媽媽們會說:「家裡啥事都不用他們操心,安心寫作業就行,可是就連這一件事情都做不好。」還有寶媽擔心孩子寫作業過於拖拉,如果不趕緊寫,就不知道要寫到幾點了。《從每天盯作業,到真正管學習》的作者提到,陪孩子寫作業的各種崩潰和發火,已經嚴重影響到家長的身心健康。
  • 孩子放學該先玩還是寫作業?
    hello,大家好,我是悅悅老師~對於孩子寫作業困難的問題相信讓很多家長都十分頭疼吧。孩子到家書包一扔,就開始進入電視、手機、遊戲的時間,不到睡覺前的那一刻都不會動筆。因此,很多家長開始採取強制的措施。到家就看著孩子寫作業。但是,我們仔細思考一下,這種方式一定是正確的嗎?
  • 「玩不夠2小時,不準寫作業!」網友:就應該讓孩子多出去浪
    近日一位父親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兒子每天不玩夠2小時,不準寫作業!據了解這位父母是湖南長沙人,今年46歲,有一個9歲的兒子,在這個人人報班學習的暑假,這位父親為了保護孩子視力,沒有報任何學習班,而是教孩子各種戶外運動,如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並且明確規定:每天沒玩夠2小時,別想寫作業!
  • 孩子專注力能有多差?娃獨自在家寫作業,寫了2分鐘,玩了6分鐘
    寫作業是學生的義務,所以很多家長理所當然的認為,孩子很認真的寫作業是應該的,是必須的,覺得孩子出現獨自一個人寫作業,寫2分鐘,玩6分鐘是很荒謬的事情,但是專注力很差的孩子在寫作業中這是常態。,出於安全考慮,夫妻雙方決定在家裡的客廳安裝一個攝像頭,平時只有孩子在家的時候就開著攝像頭,連著兩個人的手機,時不時可以看一下攝像頭,保證兒子的安全。
  • 放學後別催孩子寫作業,先花20分鐘做這5件事,比催100次更管用
    「趕緊寫唄!快點寫唄!」昨晚去鄰居家,看到她正一邊輔導作業一邊罵孩子。老公一邊勸她對孩子多些耐心,一邊走到房間,親自輔導作業。沒想到,朋友剛坐下跟我聊了幾句,她老公就咆哮起來,沒過幾分鐘就傳來孩子的哭聲。孩子挨打了!她老公灰頭土臉地走出來說:「一個字寫了擦,擦了寫,十分鐘都寫不好一個字,不揍他一頓不解氣!」
  • 孩子十點半還在寫作業,為何作業這麼多?老師:這鍋我不背
    當孩子寫作業到深夜時,很多家長肯定會像我這般,下意識地將責任推給老師。但仔細想想,小學生能布置多少作業呢?大都是較為簡單的一些題目或是學習任務,既然老師不背這個&34;,孩子為何經常寫作業到很晚才結束呢?主要有這兩個原因。
  •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一起哭,不吼不叫,讓娃愛上寫作業,其實有辦法
    1.陪寫作業而不是盯寫作業——陪孩子陪的是學習習慣有的家長為了防止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就搬個小板凳坐在娃旁邊,盯著他寫,自認為這樣效率高。因為可以看著他一筆一划的寫、一題一題的做。儘管這樣還總有媽媽吐槽;盯著他寫,他能磨蹭一個多小時,不盯著寫,那豈不是睡不了覺了。
  • 孩子玩手機停不下來,沒收不是辦法,可以這樣做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過孩子玩手機的問題,在9月9日發布的文章裡提到許多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由於疫情原因在家上網課從而導致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依賴度增加,許多家長為此感到很苦惱,原文連結已放在文章中,家裡有中學生的家長可以查閱以下。
  • 初三叛逆期孩子玩手機、上課睡覺、不寫作業?解決方法在這裡
    文:哲媽說教育經常都聽說,叛逆期的孩子很難教,打不得,說不聽,任意妄為、膽大包天,令家長們傷透了腦筋。最近我就遇到有一位家長向我諮詢:自己的兒子讀初三了,上課睡覺,不寫作業,每天晚上玩手機玩很晚?家長說什麼都聽不進去,問我該如何是好。我是這樣回復她的:到了初三的孩子仍然在上課期間睡覺,晚上不做作業,手機玩得很晚,可以說是完全不把學習當做一回事了,相信孩子心目中也已經沒有了初中畢業後繼續讀書的念頭了。作為家長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子女會產生這樣的結果,但是事情發生到這一地步,也不得不接受。
  • "孩子學習5分鐘,玩手機2小時",為這頭痛的父母,該看這文章
    ,不催著學習根本就不會主動去,一學習就各種瑣事,一會說口渴,一會又上廁所,你看她玩手機的時候,兩個小時都能不動一動的!"很快,就有家長表示同意,並且還有的家長表示自家孩子也有類似的"症狀",有的甚至勸說無果,最後索性"放棄治療"了。要我說,孩子學習出問題很正常,但有問題就要想辦法去解決,可千萬別輕言放棄說"棄療"家長就回答:"那到底怎麼樣才能解決孩子,學習五分鐘,玩手機兩小時的問題呢?
  • 孩子手機APP上寫作業,這事你咋看?
    源自德國,全球共享中國兒童思維教育基地國際思維教育資源整合平臺最近一段時間,小編身邊的一些朋友被孩子用APP做作業困擾,就拿李姐的孩子奇奇說吧,奇奇今年上一年級,有時寫作業要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每次使用電子產品寫作業,動不動就得半個小時。李姐平時都不讓她看電視和手機,就怕小小年紀戴上眼鏡。
  • 「必須玩2小時才能寫作業」!虎爸的另類帶娃:只為給娃護視力
    每天必須在戶外玩2個小時,沒玩夠不能寫作業!近日長沙虎爸另類帶娃的新聞一出,網友們沸騰了:這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爸爸,哈哈!:每天必須保證2個小時的戶外運動,不玩夠,不能寫作業! 這樣的現狀真的不容樂觀,說到近視,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孩子電子產品看多了,誠然,電子產品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影響,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原因。
  • 手機監控曝光孩子寫作業的問題!告訴你訓練孩子專注力的簡單辦法
    ,寫作業時也總是走神,粗心大意,坐不到幾分鐘就起來到處走,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成績自然上不去……其實,有類似問題的孩子不在少數,其根源在於這些父母忽視了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前段時間,有個家長把自家孩子獨自留在房間裡寫作業,然後偷偷用手機攝像頭錄下了他寫作業的情景,笑翻了一眾網友。大家紛紛驚呼:「這不就是我家熊孩子的日常嗎?」從視頻中可以看到,爸爸對兒子說了句:「趕緊寫吧,兒子。」就轉身走出房間。然後,孩子就在鏡頭前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怎麼辦?沒辦法,這就是人生
    前一陣子貓爸的一位朋友跟我抱怨:她女兒今年上一年級,現在她拿這個孩子真的沒辦法了,去年上學的時候每天晚上寫作業都是一場難關,寫作業之前先找作業,找到作業了先削鉛筆,好不容易要寫了,還要再上個廁所…… 最後終於正式開始寫了,孩子眼睛就看著書發呆,一問就說不會寫,媽媽給她解釋她還不認真聽,問記住了嗎
  • 孩子玩手機不寫作業,爸爸一巴掌讓孩子用這種方式道歉,家庭破碎
    導讀:孩子玩手機不寫作業,爸爸一巴掌讓孩子用這種方式道歉,家庭破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玩手機不寫作業,爸爸一巴掌讓孩子用這種方式道歉,家庭破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運動連作業都不配寫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時間不夠就不能寫作業!8月26日,「爸爸要求兒子每天在戶外玩2個小時」,以425萬觀看次數,在百度的熱門搜索列表中排名第五,讓我們不禁呼喚:這樣的好爸爸再多一點吧爸爸為了兒子有個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視力,規定「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要是小美當時能有這麼好的爸爸也不至於近視了!
  • 【榆林博瑞智】孩子寫作業慢的七大原因及對策(建議仔細看)
    三、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人就是這樣,對於喜歡的事、有趣的事都願意快點做;而對於枯燥的事,不那麼有趣的事,則能拖則拖,孩子如此,大人也如此,這是人的天性!所以,對於這類不大喜歡寫作業的孩子,父母要多想辦法,儘量調動孩子的寫作業興趣,比如:通過遊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
  • 20分鐘可以做完的作業,硬是1個多小時才寫完,孩子的動作讓人慌
    這個周六,看到一個孩子寫作業的場景,實在讓人發慌和心焦。我細細觀察了下,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這個孩子擦眼睛3次,扣鼻子2次,發呆走神2次,東張西望2次,離開座位3次,不時哼哼歌2次,而真正用在做作業上的時間還不到20分鐘。這將意味著什麼呢?很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注意力缺失。
  • 作業5分鐘,拖拉2小時,教你5招專治孩子磨蹭
    寫作業拖拉幾乎是所有孩子的通病,明明5分鐘就能寫完的作業量,孩子能拖拉2個小時才動筆。 好不容易孩子動筆了,屁股就坐不住了,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摳摳手指頭,一會兒玩橡皮擦。 針對孩子磨蹭、拖拉的問題,很多家長已經放棄治療了,任由孩子發展。
  • 皮劃、艇滑雪、野外生存,不玩2小時不讓寫作業,這是別人的童年
    大部分人的童年,都是在各種各樣的作業、功課、興趣愛好班中度過的,特別是現在的孩子們,他們的學習壓力真的是太大了。但是長沙這位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卻跟別人不一樣。也許你看完之後,會羨慕這個9歲的小朋友。這位父親對自己9歲的孩子是這樣要求的:每天必須玩2小時,不然不許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