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可以做完的作業,硬是1個多小時才寫完,孩子的動作讓人慌

2020-12-14 書之研

這個周六,看到一個孩子寫作業的場景,實在讓人發慌和心焦。我細細觀察了下,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這個孩子擦眼睛3次,扣鼻子2次,發呆走神2次,東張西望2次,離開座位3次,不時哼哼歌2次,而真正用在做作業上的時間還不到20分鐘。

這將意味著什麼呢?很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注意力缺失。

《當代認知心理學》指出,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一個人要進行正常有效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就必須懂得選擇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信息,排除無關刺激信息的幹擾和影響。

注意力是孩子學習活動中的基礎,如果注意力渙散,那麼,做作業需要花費的時間不僅多,還容易造成拖延的毛病。在課堂上對於老師講的關鍵信息,孩子也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01那造成孩子的這種注意力渙散或者缺失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孩子注意力的缺失大多都是被父母破壞的結果。

生活中很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當孩子一個人在搭著自己心愛的積木,正玩得津津有味的時候。這時媽媽來了,問孩子要不要喝水,或者說別搭積木了,我們出去玩吧。

要不就是孩子正專心寫著作業,媽媽突然來一句「你這裡做錯了」,猛地把孩子嚇一跳。又或者父母坐在旁邊監督著孩子寫作業,這種種的不經意中的行為都實實在在的破壞了孩子的注意力。

在心理學上,注意力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兩種。一個人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形成需要一個發展過程。

人在出生後的最初一段時期內,只有無意注意。在教育培養下,隨著語言的發展和生活經驗的增長,有意注意才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學齡前和學齡初期的孩子的無意注意佔優勢,注意力容易隨外界事物的變化而轉移。

有些家長不了解孩子無意注意佔優勢的心理特點,要求孩子老老實實的坐著不停練字或者做枯燥的計算題等等,孩子總是難以做到。如若家長老是這樣要求著練,將破壞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被破壞,首當其衝的就是學習困難。從長遠看,注意力的缺失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工作和生活,它還將影響孩子的未來。

蘇聯切列巴霍夫曾在《和青年談讀書》中說:

「天才――首先是不知疲勞的、目標明確的勞動,在一定事物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孩子不一定要成為天才,但在一定事物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還是要有的。因為只有有了注意力,知識的陽光才能灑進孩子心靈的窗戶。

02那對於注意力缺失的孩子,家長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呢?

第一,注重孩子的腦營養。

俗話有說,一日三餐勿吃飽,一生無病活到老。吃飯只吃八分飽,不宜吃得太過飽,這應該是所有人的共識了。因為吃得太飽,除了會加重腸胃負擔,對一個人的精神和智力也會有所影響。

腦力活動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在緊張的學習時期,家長需讓孩子多吃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第二,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關心孩子睡眠的質和量。每天睡覺時間不宜晚於10點。

張文宏醫生在《開學第一課》中說道:

「每天睡足一個香甜的好覺。你休息了,免疫系統才能更好的休息。所以要求小學生每天要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初中生要保證9個小時的睡眠,高中生要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

科學家研究也發現,晚上21點到凌晨1點是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期。當孩子進入深度睡眠以後,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就會進入高潮期。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段,就難以補回來。因此,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讓大腦和身體都休息好,為孩子的注意力保駕護航。

第三,多喝水,少喝飲料。

水是生命之源。清晨起床洗漱後,喝上一杯溫開水,可以順腸道,清宿便。

保證孩子每天有1.5升的飲水量,多喝礦泉水或溫開水,少喝或不喝飲料。

第四,多鼓勵孩子,不打疲勞戰。

多鼓勵,多給予孩子心理暗示,可以增強孩子自信心。發現孩子進步的細微處,當家長看到孩子能夠安靜地坐下來集中注意力學習時,要及時地鼓勵孩子,認可孩子的努力。

不讓孩子連續埋頭做作業幾小時,防止學習單一化,不打疲勞戰,設定個學習節點,到點就換做其它作業,或者停下休息一會,秉承勞逸結合的學習方式,該休息時一定要休息。

第五,營造一個專門用來學習的場域。

在這個學習場域裡,只做跟學習有關的事情,並且還要排除幹擾因素。在學習環境的周圍不要有噪音,書桌也不宜太靠近窗口 ,以免孩子無法專心學習。

一位猶太母親說:「注意力是通向知識世界的窗戶,沒有它,再多的知識也無法進入孩子的心靈」。

愛迪生也說:「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能夠將你的身體與心智能量鍥而不捨地運用在同一個問題上而不會厭倦」。

這種種話語無不是在表達著注意力對於一個人的重大作用。

注意力是寶,尤其在這信息和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裡,注意力已成了稀缺資源。廣告、視頻,還有遊戲,說到底都是在搶佔著人們的注意力。越往後,注意力越能決定著一個人在某一個領域所能獲得的成就。孩子亦如是。

相關焦點

  • 10分鐘能寫完的作業,孩子硬要拖1個小時,幫娃戰勝拖延症只需4招
    明明10分鐘就能寫完的作業,孩子硬要拖個1個小時。前一秒孩子還在寫作業,下一秒孩子卻玩起了橡皮……很多父母都特別不理解,為何孩子在學習時、寫作業時有「拖延症」,每天在寫作業時,都要媽媽催促十幾遍「趕緊寫」。作業是一拖再拖,有的孩子甚至寫到10、11點。
  • 5年級小學生因作業沒寫完,扔掉書包:3條法則教會孩子時間管理
    原來小孩今年上五年級,因假期貪玩作業沒寫完,眼看就要開學了,老師要求沒寫完作業的學生要上講臺檢討。小孩不想上講臺,就趁候車時趁母親不注意,偷偷把書包丟在了站臺的草叢裡。清點無誤後,民警通過動車車遞的方式把書包交還給了孩子。並寫字條轉告鼓勵這個孩子:聰明才智要用到學習上,作業沒寫完可以補,不要再做「傻事情」了。
  • 家長得了「作業恐懼症」?2小時才寫完「半道題」!
    家長的難處家長的「作業恐懼症」家長一到晚上輔導作業就煩躁不安?家長得了「作業恐懼症」?因為自己的孩子用2小時才寫完「半道題」!而且並不是一兩個家長有這樣的感覺,家長群體普遍感覺自己陪著孩子寫作業就像戴著緊箍咒一樣。中間的那位家長還覺得自己是不是瘋了?有時候邊講邊罵,2小時就像幾分鐘一樣就划過去了,而孩子的作業本依然大面積空白。
  • 孩子專注力很強,執意要做完作業才吃飯?紫格尼克效應要警惕
    父母突然把孩子正在做的一件事情打斷,孩子往往會心心念念,總是想著再回去做這件事情。不管是玩耍抑或是寫作業,都會產生類似的效果。有的父母覺得挺好的,這說明孩子專注於一件事情。比如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喊他們先停下來吃個飯再寫,但是孩子執意要寫完作業才去吃飯。
  • 孩子可以玩2小時手機,卻寫不了20分鐘作業,原因及辦法都在這
    有一個小孩,他的爸爸說他可以連續玩2個小時的手機,但20分鐘的作業怎麼也完不成,一會兒想喝水,一會又想撒尿......相信這樣的場景大家都不陌生,都說不陪學習的時候母慈子孝,只要一陪,一定是雞飛狗跳。我們發現,很多孩子都這樣,玩遊戲,看動畫片的時候極度認真,叫他十句都聽不見,可只要一寫作業,一看書,你會發現他們整個人的魂都丟了。
  • 孩子寫作業太拖拉?教你幾招,讓作業時間從3小時秒變30分鐘
    曉敏站起來收拾東西說:「去接熊孩子放學,不知道今天的作業多不多。」「可別提孩子作業,簡直是我們家的噩夢。」彤彤說道。「真的是,一寫作業,全家雞飛狗跳,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曉敏一臉的無奈。「每天一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讓他們放下書包,趕緊去寫作業,那個磨蹭拖拉勁兒。本來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沒有三個小時是寫不完的。」彤彤表示生無可戀。
  • 暑假倒計時,孩子的作業寫完了嗎?
    這個暑假比較短,但暑假作業依然和原來差不多,快要上學的孩子慌了,總覺得上學的日子遙遙無期,卻突略了「光陰似箭,時不待我」。暑假作業沒有寫完的孩子有的是忙著補課去了,有的是慣性把作業留到開學前兩天才動。也有的孩子暑假作業一發下來立馬就寫,早寫早完事。
  • 高一作業比高三還多?不熬夜怎麼能寫完?
    作為一名重點高中老師,先來吐槽一下高中的作業多的問題:這真不是老師的問題,而是我們的教育體制的問題!一、高一作業竟然比高三還多!高一的作業太多了,如果讓學生都做完,每天12點很難上床睡覺,而這只是基礎的作業而已。
  • 輔導作業成世紀難題,其實你需要抓住幾點,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相信這個家長只是眾多家長輔導孩子的映射,很多家長每次在輔導自己孩子作業的時候,大部分家長剛開始都是很有耐心的在那教,輔導到後面,就繃不住了,尤其是看到孩子在做題時摳摳手指,發發呆,本來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硬是拖到一個小時,而且作業寫得慘不忍睹。
  • 寶媽吐槽每天花3小時輔導孩子寫作業:交上去全對,老師做啥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上學後就輕鬆了?許多過來人會回答:想多了!孩子上學後,不僅金錢壓力猛增,就連精神壓力也在暴漲,因為輔導娃寫作業,血壓分分鐘就會飆升,寶爸寶媽的狀態能好嗎?
  • 寶媽吐槽每天花3小時輔導孩子寫作業:交上去全對,老師做啥
    許多過來人會回答:想多了!孩子上學後,不僅金錢壓力猛增,就連精神壓力也在暴漲,因為輔導娃寫作業,血壓分分鐘就會飆升,寶爸寶媽的狀態能好嗎?,拖拖拉拉地硬是沒寫完!老師哪管得了這麼多,孩子是自己的,想讓孩子好點就要多點付出,我家孩子寫作業就讓人很省心,花不了多少時間!
  • 半小時能寫完卻要磨蹭三四個小時?這個毛病不止你家孩子有
    提及孩子寫作業這件事,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感觸:明明一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卻能寫三四個小時!近日,家住鄭州的宋女士給考學君發來微信稱,她的孩子患有嚴重的「拖延症」,寫作業時總是找各種理由,明明一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卻能寫三四個小時。面對孩子的「拖延」,宋女士心急如焚,期間,她也想了很多的辦法。
  • 做作業9分鐘,發呆敲桌就用了7分鐘?deadline讓孩子快速寫完作業
    結果讓這位爸爸大吃一驚,一共9分鐘的作業時間,孩子發呆、敲桌子、玩牆、拍門,一共用了392秒,大概7.5分鐘,然後真正做作業用了148秒,大概2分半鐘。網友看後總結到,孩子一寫作業痛不欲生。陪孩子做作業的父母不知道,作業不重要,學習習慣才重要,網友也反饋說,如果能教讓孩子寫得快的方法就好了
  • 不要再問孩子「作業寫完了嗎?」後果很可怕
    不是「作業」出了問題而是「愛」出了問題很多父母一回到家,看到孩子第一句話是:「作業寫完了嗎?」這句話折射出中國多少父母愛的蒼白,愛的能力的缺失。孩子在內心中吶喊:「你們愛的是我還是我的作業?」換位思考,這就是孩子每天回到家裡聽到「作業做完了嗎?」「怎麼還不去寫作業!」的真實心情和「討厭父母」就是「討厭學習」的後果。
  • 孩子寫作業,陪還是不陪?3個方面做好了,孩子獨立高效完成作業
    於是,跟他約定了以下幾條:1、每天放學回家後,定好鬧鐘休息20分鐘後再寫作業;2、保證在1-2個小時內(有特殊情況的除外)寫完作業;3、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沒完成也不能再做了,要自己承擔沒完成作業的後果。
  • 孩子寫作業拖拉,家長這樣做,立竿見影
    疫情後開學兩周啦,不少家長來諮詢我們,孩子寫作業那叫個費勁啊,要怎麼辦?拖拖拉拉就是不好好做,中間無數次發呆、走神、吃東西……兩三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做完。好不容易完成了,一看表,10點了,什麼興趣愛好,練琴、看故事書、拼樂高,統統都只能取消。
  • 放學後別催孩子寫作業,這樣做更管用!
    其實,放學後先別急著催孩子寫作業,先花20分鐘做這5件事,才能事半功倍。先關心孩子,再關心作業朋友說,她接孩子時隨口問了一句:「你作業寫完了嗎?」小姑娘就炸毛了:「你為什麼不先問問我在學校過得好不好?作業比我還重要嗎?」「作業寫完了嗎?」大概是所有小學生都聽過的靈魂拷問。
  • 【榆林博瑞智】孩子寫作業慢的七大原因及對策(建議仔細看)
    2、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症。3、學習基礎差——學習沒有興趣,學習有困難。4、被逼無奈——故意磨蹭。5、時間觀念差——不會管理時間。6、注意力不集中——無關動作多。7、協調性差——感統失調。一、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 孩子作業太多,是熬夜寫完還是早上再補?麻省專家揭曉正確答案
    寶媽點頭感慨:是啊,自從上了初中,孩子的作業是越來越多了,還好在我的堅持下,他在睡覺前把作業寫完了,否則肯定要拖到今天早上!,有一陣子作業特別多,我看她晚上實在是困,就讓她第二天起來補作業。,晚上熬夜不如早起,早上孩子的大腦是最清醒的,可能晚上一個小時都想不明白的問題早上十分鐘就解決了。
  • 作業5分鐘,拖拉2小時,教你5招專治孩子磨蹭
    寫作業拖拉幾乎是所有孩子的通病,明明5分鐘就能寫完的作業量,孩子能拖拉2個小時才動筆。 好不容易孩子動筆了,屁股就坐不住了,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摳摳手指頭,一會兒玩橡皮擦。 針對孩子磨蹭、拖拉的問題,很多家長已經放棄治療了,任由孩子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