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教孩子寫作業一起哭,不吼不叫,讓娃愛上寫作業,其實有辦法

2020-10-22 仨個寶寶

都說養娃以後,老母親的崩潰,那真是隨時隨地、說來就來。

前兩天看到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但又感同身受的視頻。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的最高境界——母子一起哭。

提起陪孩子寫作業這個話題,可謂老生常談了。

每當輔導作業,家庭的和睦景象也隨之蕩然無存!

各式各樣的話題也都被頂上過熱搜,對於陪寫作業這件事情,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叫苦不迭。

甚至朋友圈還曾傳出一段子: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嗷嗷喊叫,讓路人恥笑,讓老人血壓升高,讓鄰居不能睡覺!前一秒如膠似漆,後一秒分道揚鑣。

有的時候竟分不清,這到底是喜劇片、倫理片、還是恐怖片。

於是很多佛系父母發話了,既然這麼上頭,就算了吧,兒孫自有兒孫福。



那孩子的作業到底陪不陪呢?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Triplett曾設計一個實驗,結果證明,在有人旁觀的情況下人們工作表現比自己單獨進行時更好。他們在兒童拉釣魚線的實驗中,也證明了有人存在時兒童拉得更賣力。

雖然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對於還在處於被教育階段的娃們,是需要我們引導的,全憑孩子自己悟自己控制,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別說孩子,拿咱們大人來說,有的時候不還總是犯拖延症呢。

那說了這麼多還是需要陪唄!對,需要陪,但是得這麼陪!

陪也有陪的「姿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任意妄為,不然就算你花費大把的精力和時間,效果也會適得其反。

1.陪寫作業而不是盯寫作業

——陪孩子陪的是學習習慣

有的家長為了防止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就搬個小板凳坐在娃旁邊,盯著他寫,自認為這樣效率高。

因為可以看著他一筆一划的寫、一題一題的做。

儘管這樣還總有媽媽吐槽;

盯著他寫,他能磨蹭一個多小時,不盯著寫,那豈不是睡不了覺了。


其實不然,這種方式只會帶給孩子緊張感、壓迫感。

家長嘆一口氣,孩子會想,是不是我哪裡寫錯了;

家長嘖了一聲,孩子會提心弔膽,我寫的不好看?

孩子本應該把所有心思用在學習上,卻總是分神去觀察家長的臉色,注意力自然就不會在作業上。

況且當你盯著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孩子既失去了自主決定如何寫作業、先寫哪課作業的自由,同時也失去了獨立思考、體驗學習的空間,還會讓孩子形成依賴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提到過:

家長陪寫作業,會讓孩子覺得完成作業至少不是他一個人的事,而是他和家長共同的事。

時間長了,會在心理上對家長形成道德綁架,養成依賴性,這特別不利於自我責任意識的養成。

咱們號裡就曾有位「過來人」留言:我們家的孩子寫作業特別依賴人,寫幾個字就問我,媽媽這樣寫行嗎?(之前我總說她字寫的不整齊),不行的話就會讓我幫他擦掉(之前我總說橡皮擦不乾淨還浪費)。

這就是盯寫作業留下的後遺症,孩子習慣了把家長的標準當標準,並且產生了依賴性。



有調查顯示,小學生之所以寫作業難,82%在於學習習慣不好。

由此看來各種「寫作業戰爭」最根本的原因不在於作業和孩子本身,而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

所以比起盯,更好的陪伴方式是,在旁邊不打擾。

我一般會坐在書桌的另一邊寫稿子,或者拿本書讀,當CC求助時,我再給予回應,讓孩子看到學習不是無聊的事,大人也在做同樣的事。

至於寫作業的計劃、順序、方式,如果沒有大問題,不幹擾,可以提建議。

2.陪寫作業而不是幫寫作業

——過程不打擾,寫完再復盤

現在的家長文化水平都高了,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很容易看出哪裡寫得不好,哪裡寫得不對。

既然寫得不對,哪有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寫錯做錯呢?

於是乎,不但要說出來,還要讓孩子改過來。

這也是陪作業的家長血壓猶如過山車的高危階段。


「剛剛明明做過這個題?這個題還寫錯了?」

「這麼馬虎,能不能長點腦子?」

「2+3=幾?你數數你的手指頭!」

怒火中燒,忍也忍不住了!

可是,孩子不想寫對嗎?

他又何嘗不委屈。

但有的時候,腦子並不能轉過彎來,或者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

寶寶剛開始接觸大於號小於號的時候,就真的很讓我頭疼。

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就是分不清。

當時,真的是恨鐵不成鋼,最後我用了一個最笨的方法,告訴CC:

大於號和小於號就像是一條張著大嘴的魚,哪個數大,這條魚就要吃掉它,那大嘴怎麼才能吃掉它呢?

大嘴要在數大的方向!

對了!聰明!

至此以後再也沒有分不清過。

這就是一個學習方法的問題。

要是因為這個指責孩子,不但知識仍然掌握不了,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時間長了會讓孩子對作業、學習產生抵抗反感,那孩子又怎麼會愛上學習呢?

所以說,對於這一點我堅持的原則就是,過程不打擾,事後再復盤。

也就是說,在孩子注意力還在的時候,不評論,最後再看哪個題錯了?哪個字寫得不是很好。



3.陪寫作業而不是軍式管理

——彈性的應對策略更適合孩子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最初陪娃寫作業,很容易陷入的一個僵局是,明明孩子已經很明顯的表現出了專注力分散、情緒牴觸、甚至反抗,已經沒有辦法繼續高效學習了,但我們就是不肯退一步,偏要執拗的讓娃「堅持」持續不間斷的完成。

你相信嗎?孩子最初對於寫作業這事兒都是興致勃勃的,他們會帶著一種完成老師布置任務的使命感去看待作業,是完成過程中的不順利(自己的能力不足+父母給予的不愉快壓力),讓孩子開始牴觸這件事。

所以,怎麼讓寫作業的快樂持續呢?

實操性非常強的一套辦法——觀察孩子的情緒、彈性的調整任務的時長和難度。

1、如果比較高漲,攻克難點。

寶寶一般不愛寫拼音,那麼在她興趣高漲的時候,我們就寫拼音,難一點的任務,長一點的時間,她在這種狀態下都能接受,培養韌性。

2、如果比較低落,先寫簡單的。

寶寶喜歡數學,一做數學題就開心,簡單的任務,可以幫助他找回些自信和樂趣。

3、如果完全牴觸,好,只開個頭,就寫一行/練一遍。

有時候非常牴觸就是不想寫作業,好,那就只寫一行。

這點是我自己總結的經驗,有的時候我也會犯懶,刷起淘寶就不想工作,拖延著不願放下眼下的娛樂。

那麼我會告訴自己,好吧,我只工作10分鐘,處理一件事,完了就回來。

但其實,一旦開始,只要進入了工作狀態,就會忙得停不下來了。

聽上去感覺很像自己給自己下套,但是如果沒有這「只工作10分鐘」的決定,我當下確實很難從那個享樂的狀態裡出來。



所以後來我也這麼引導,就想玩過家家, 一分鐘都不想讀英語?

好,我們只讀一頁。

她會覺得這個主意聽上去還不錯,至少,媽媽就不會一直在耳邊念了。

然後真正讀起來,身體和大腦都進入了「工作」狀態後,再去談其他就很好談。

經常我就會說,「還有一個單詞發音不太準,這句話再來一遍吧?」

然後,「這頁讀完了,下一頁也很簡單誒,只要3句話,要不也讀一下吧?」

然後,就不知不覺讀完了。

讀完後,再給一個大大的獎勵,你也太棒了,原本咱們只準備讀一頁,沒想到一下子讀完一本!這下你在玩過家家可沒人在你耳邊念了。

慢慢的孩子也能學會這種「開啟狀態轉換」的儀式感,也能體會到,「既然開始寫了,不妨就趁熱打鐵完成它,然後再去玩」帶來的愉悅體驗。


寶寶幼兒園中班的時候,老師開始教古詩,並要求家長把視頻反饋到群裡。

我帶著寶寶複習一小時都念不對,要麼少一字、要麼錯一字、要麼少一句、要麼顛倒了順序。

我從最初的超強耐心,到沒耐心,最後到完全失去耐心大吼:你到底怎麼回事啊?一共就4句話,說了一個小時了還說不對?」

姥姥見我氣鼓鼓,說道,讀了那麼久,她的專注力早已經不在那了,她只是為了討好你、不希望你生氣而機械的跟著你一遍遍重複,你這麼強求沒有任何意義。

我的親娘啊,總是這麼一針見血。

那一刻我便懂了,陪寫作業的主角不是家長,我們不能逼孩子寫作業如我們所願,而是應該如她們所是。



陪寫作業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穩定好自己的情緒,沒有之一。

一旦大人情緒不穩定,孩子滿腦子想的都是,媽媽生氣了,我該怎麼辦?而不是,我要怎麼記住這首詩?你的情緒動一旦動搖了她的安全感,她就已經沒有辦法理智的思考了。

怎麼調節情緒,就買一送一再附贈一招:降低期望。

其實,我們對於孩子所有的情緒激動,都是源自期望沒有達成,也就是說家長的期望和孩子的實際表現存在落差。

比如30道題,如果期望值是全對,那麼就算是對了29道也會很生氣,因為你只會看到那1道題明明不應該錯!或者本來看娃對了25道題也挺開心,結果回到家看見班級群裡有很多全對的,也容易生氣。

我也是經歷過才明白,眼下這些讓你焦頭爛額的學習內容,不用很久、只需要3個月或半年,孩子都能學會給你看,幼兒園和低年級的孩子,比get知識更重要的是產生興趣和培養學習習慣,這二者甚至值得你用降低期望值來交換。

畢竟,陪寫作業真正的意義只是扶上馬送一程,現在的陪伴是為了以後的不陪伴,現在的雞飛狗跳是為了以後的母慈子孝。

相關焦點

  • 陪孩子寫作業,母子一起哭!寫作業難,是因為你教的角度方式不對
    文/霓裳最近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卻和孩子一起哭了。原來是因為家長覺得很簡單的要求,可怎麼教孩子都不會,結果把媽媽給急哭了。看到這裡,我真是感觸良多。兩人才進書房沒一會兒,就在裡面吼起來了。說起來honey學習表現已經很優秀了,作為班長的她常常考全班第一,但是因為她寫作業的速度太慢,也常常會把妹妹妹夫急壞了。妹妹告訴我,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加上honey又寫的慢,每天她都要寫到晚上11點多,導致母女倆都長期睡眠不足。想一想,現在的家長和孩子,都不容易啊。
  • 媽媽哭、孩子哭:這世上有一種劫,叫輔導孩子寫作業......
    作者:佳期如夢近日,河北保定,一則媽媽帶孩子寫作業的視頻走紅網絡。,讓孩子寫一格空一格,講了半天孩子還是聽不明白,還是一格挨著一格寫。: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做作業時,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注意力不集中,幾個小時也寫不完一科作業。全靠家長吼和鞭策才能勉強完成作業。
  • 輔導作業不需要崩潰!不願寫!不會寫!寫得慢!孩子不愛寫作業,媽媽怎麼辦?
    是否有無奈、生氣、力不從心、難以自控甚至想放棄的感覺?因為寫作業的問題,一些媽媽經常被氣到崩潰!大吼,咆哮,甚至一度情緒失控!不過任憑媽媽耐心教導也好、大發脾氣也好,孩子還是絲毫沒有變化,他們就是不願寫、不會寫、寫得慢,怎麼管都起不到多大作用!
  • 媽媽和孩子都哭了:這世上有一種劫,叫輔導孩子寫作業
    原來,孩子的媽媽在教孩子寫數學,讓孩子寫一格空一格,講了半天孩子還是聽不明白,還是一格挨著一格寫。: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做作業時,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注意力不集中,幾個小時也寫不完一科作業。全靠家長吼和鞭策才能勉強完成作業。
  • 媽媽和孩子都哭了:這世上有一種劫,叫輔導孩子寫作業......
    原來,孩子的媽媽在教孩子寫數學,讓孩子寫一格空一格,講了半天孩子還是聽不明白,還是一格挨著一格寫。孩子著急哭了,媽媽見狀又氣又心疼,也跟著抹起淚來。有的表示前怕,因為家裡馬上有娃要加入寫作業大軍了。在家長界有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之前,陶虹在《你好,媽媽》節目中,也吐槽陪女兒寫作業簡直就是煎熬,親眼目睹孩子一個小時就寫了三個字。
  • 不吼不叫陪寫作業的4個秘訣
    》,今天我們進入不吼不叫陪寫作業的4個秘訣。是不是學校如果不留作業,孩子和家長之間就不會出現問題了呢?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夠讓我們不吼不叫去陪孩子寫作業呢?這件事,我覺得還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因為你進入的學校不一樣,遇見的老師不一樣,那麼孩子遇見的作業,就會不一樣,作業這件事,你真的沒有辦法去比較。
  • 「如何教孩子寫作業才能不被氣死?」 「不存在的」
    孩子與作業與母親的三角循環最近,就有一條「中學生邊打點滴邊寫作業」的新聞,迅速爬上熱搜。讓無數網友感嘆:果然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真的好自覺。這樣的新聞,每出一次,就刺痛一次父母們的神經。路邊寫作業的小孩更不提層出不窮的「被氣出心梗的媽媽」、「被孩子氣哭的180cm壯漢」……
  • 孩子不寫作業怎麼辦?打罵是下策,手把手教你讓娃愛上學習
    有位媽媽因為輔導孩子過於氣憤,絕望地把頭鑽進冰箱裡,讓自己冷靜下來;有位爸爸因為孩子背錯乘法口訣,崩潰地拿起了掃把:"九九四十五,你生氣不?";還有家長因為怎麼教孩子都不會寫,硬生生被氣得誘發了心梗……除了怎麼教也教不會之外,孩子寫作業磨蹭,甚至不寫作業,也是困擾我們已久的一個大難題。但很多家長都表示:打也打過、罵也罵過,但孩子還是不愛寫作業,這可咋辦?
  • 程莉莎陪兒子寫作業咆哮2小時!陪寫作業的心酸,媽媽看完都哭了
    3倍; 91.2%的家長都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每天陪寫高達78%;陪寫作業已成為親子關係的「一大殺手」,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 媽媽是陪寫作業的主力軍,由媽媽陪讀的家庭佔調研總數54.21%。
  • 媽媽陪孩子寫作業母子倆一起哭,陪寫作業太難,要養成作業習慣
    一位媽媽正在教孩子寫作業,因為孩子一直出錯,媽媽把孩子教訓一頓,孩子傷心地哭起來,而媽媽則心疼地跟著一起哭。於是,母子倆一起哭著繼續完成作業。陪寫作業實在是太難了,不僅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更是讓孩子委屈大人落淚。
  • 嶽雲鵬輔導孩子寫作業崩潰:有一種「崩潰」,叫陪娃寫作業
    ,到底有多「崩潰」昨天午休時,聽同事麗姐吐槽自家孩子寫作業…… 麗姐家女兒今年讀小學三年級,開學已經一個多星期,原本覺得孩子送進學校裡,「普天同慶,萬獸歸籠」,家長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誰知崩潰的陪讀生活又開始了…… 昨晚,娃從七點開始準備寫作業,攤開書醞釀情緒10分鐘,削鉛筆10分鐘,沒寫幾個字,就開始吃水果,喝牛奶,寫上不一會又開始玩橡皮,玩尺子,玩自己的手指……屎尿還特別多,上廁所的頻率是平時的幾倍,明明一個小時就能寫完的作業,非要拖到10點鐘…… 麗姐說,氣急了真想揍她一頓,這個時候爸爸趕緊上場,,誰知老爸也從一開始的心平氣和
  • 那些讓人看哭的小學生作業:孩子寫作業不在狀態?4個方法扭轉
    作為一名小學生的媽媽,最最最糟心的體驗,莫過於盯著孩子寫作業。那場面,分分鐘能把你氣哭,又能把你氣笑了。對於家有孩子的父母來說,陪孩子寫作業絕對是最抓狂的一件事。年級越低,輔導作業越不易。你們一個個地不認真聽講,連只「龜」都搞不定,讓老師先哭一會兒。烏龜:當一隻龜而已,我也太難了……02、老師:我真的不想知道這麼多關於你媽媽和帥哥之間的故事……你就不能寫點別的嗎?媽媽:就這麼點喜好,被熊孩子抖落得人盡皆知哇。
  •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母子一起哭!網友:送輔導班,能多活幾年
    ,最後媽媽和孩子一起哭著寫,兩個人默默流淚,堅持寫作業的樣子,雖然很有戲劇性,卻讓人深有共鳴。:「我以前也這樣,我輔導作業的時候跟河東獅吼一樣,孩子就只會哭,我氣的也哭,後來送輔導班了,放完學直接去寫作業,回家之後書包不許往外拿,最近身體恢復多了,能多活幾年。」
  • 陪娃寫作業,你越吼,孩子越什麼都記不住!
    家長反反覆覆不外乎:「這個怎麼都寫錯」、「教了你多少次了?啊!」、「做啥啥不會啊?」、「你是豬嗎?」還有一個網友說,他的鄰居每天晚上九點準時訓孩子,因為這是檢查作業時間。家長訓孩子的話語,和小時候他父母訓他的話如出一轍。所以,每次到了九點,他就覺得回到了可怕的童年,有一種被父母盯著寫作業的恐懼感,最後不得不選擇搬家。
  • 小學生姐姐教弟弟寫作業被氣哭,這事兒太難了
    最近網上有個很火的視頻。媽媽下班到家,發現姐弟倆全都痛哭流涕,還以為兩人打架了。原來姐姐只是好心,看媽媽平時教弟弟寫作業經常著急上火,想到長姐如母,於是決定姐代母職,幫媽媽減輕點負擔,給弟弟默寫。弟弟也委屈地不行,說:平時我倆不吵架的。姐姐給我說,有什麼不會寫的主動問她,她教100遍都願意……(小朋友,你還是太年輕啦。有位姓張的大俠說,他媽媽講過,女人都是騙人的,越是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你看,不需要100遍,只要5遍,姐姐就能從溫柔的小姐姐變身為暴躁的霸王龍咯。)
  •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被作業難住竟與孩子一起哭,爸爸:照著都不會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相信大多數家長頭疼的就是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了,由於現在的作業越來越多,題型也變得越來越豐富,有些題型是家長小的時候沒有見過的,所以在輔導孩子的時候難免會有些吃力,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網上有不少「瓊瑤式」的教孩子寫作業,孩子邊寫邊哭天抹淚,開始懷疑人生
  • 有一種「幸福」,叫陪娃寫作業
    女兒回憶起那段,感覺我那時對她來說就是「惡魔」,可見影響有多深。所以,經常聽到寶媽在陪娃寫作業時高聲呵斥孩子,我就有跑過去叫她停住的衝動。我想大聲告訴她:不能太心急,必須慢慢來!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在學習、作業這些事上,我們更該因材施教,做好引導。
  • 不吼不叫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的情緒ABC理論
    你以為他應該安心認真地完成所有作業,他卻東張西望、丟三落四;你以為他應該集中精力去寫作業,他卻注意力渙散……當這眾多的「你以為」完全不受你控制地變成了「他卻」,眼瞅著自認為可以掌控的孩子變得如然而,你吼叫之後,孩子的狀態並沒有什麼好轉。就像一位媽媽吼叫之後問正在哭泣的孩子:「你哭什麼啊?
  • 打敗作業小怪獸?——不,媽媽,我喜歡寫作業
    陪娃寫作業,在這個時代,儼然已經成為危害家長們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吼吼,可不是危言聳聽。平時母慈子孝,歲月靜好,一到孩子寫作業,情緒外漏操,現在開始——抓狂!煩!吼!氣!旋轉!(頭暈)~ 跳躍!(心臟砰砰)~ 我不停歇。。。。。。
  • 到底如何對付不愛寫作業的娃?我兒子就是一個「做作業困難戶」
    我兒子有一個響亮的外號:「寫作業困難戶」,我給起的,因為他寫作業太費勁了,我兒子還不是寫作業磨蹭或是不會寫,而是就是不開始寫,天天晚上teng著不寫作業,回家了先說餓,吃東西,吃完東西又得看看課外書,擺弄擺弄玩具,看看動畫片。這麼說吧,周五學校留的作業都得teng到周日晚上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