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孩子都哭了:這世上有一種劫,叫輔導孩子寫作業

2020-11-02 名校家長

文:佳期如夢

近日,河北保定,一則媽媽帶孩子寫作業的視頻走紅網絡。


視頻裡,胖乎乎的萌娃傷心地抹著眼淚,一旁的媽媽一邊用橡皮擦擦著孩子的作業本,也抹著眼淚。

原來,孩子的媽媽在教孩子寫數學,讓孩子寫一格空一格,講了半天孩子還是聽不明白,還是一格挨著一格寫。


孩子著急哭了,媽媽見狀又氣又心疼,也跟著抹起淚來。


這則視頻引起了廣大網友們的共鳴,有的感同身受,因為家有同款萌娃。


有的表示前怕,因為家裡馬上有娃要加入寫作業大軍了。


有的是看熱鬧心態,估計是還沒娃。

在家長界有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之前,陶虹在《你好,媽媽》節目中,也吐槽陪女兒寫作業簡直就是煎熬,親眼目睹孩子一個小時就寫了三個字。

還有家長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導致心梗住院。

真可謂同一個世界,同樣的孩子呀。


輔導作業一時氣,一直輔導一直氣。說起學習問題,家長永遠有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氣,不斷飆升的血壓,和一再壓制的怒火。


這屆家長真的是太難當了。


為什麼會「雞飛狗跳」?


《中國教育報》曾發布「2018中國家庭教育年度十大熱點」,「陪寫作業症候群」刷屏朋友圈」位列其中。


而在曲阜師範大學大學生家庭教育研究會開展的「小學生家長輔導、檢查孩子做作業」現狀調研中,調查結果顯示,75.79%的家長陪寫作業時情緒暴躁。


家長陪寫作業中出現的親子矛盾,已經成為家庭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一,成為親子關係最大的「殺手」。


為什麼好好的親子關係,因為「作業」,就硬生生的變成了災難片,恐怖片現場呢?


讓家長們崩潰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是初入小學的孩子還沒有適應小學的節奏。


一、二年級,是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過渡時期,這些孩子在學前時,大數的家長秉承「愛和自由「的觀點,加之國家教育部也明確規定,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所以大多數孩子在學前都是「快樂的玩耍」。


然而一旦進入小學,很多孩子還不知道學習是怎麼回事,就要學會安靜地坐在教室專注聽課,要學會規範地書寫拼音漢字,而突然增加的學業負擔和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題海戰術,讓孩子們一時難以適應。


家長一著急,難免就「雞飛狗跳」。


其次是養成了拖延的壞習慣。


跨越了初級的適應階段,但因為一些孩子從一開始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做作業時,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注意力不集中,幾個小時也寫不完一科作業。全靠家長吼和鞭策才能勉強完成作業。


20分鐘的作業要磨蹭到兩個小時寫完,家長們能不上火嘛!


還有一些就是真的不會的。


曾經聽一個小朋友說:「媽媽每次輔導我寫作業,其實我也挺著急的,我也想很快去理解。這些孩子是真的一時難以理解。


一般在小學階段,家長們還能夠輔導孩子,那些在家長看來容易的題對孩子來說就是看不懂,聽不懂,講解的次數一多家長們就著急上火,孩子還一臉懵。


看那些吐槽的基本上都是小學的家長,真正進入初中了,很多家長就輔導不了了,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自然就禁聲了。



三、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


在輔導孩子寫作業之前,每個家長都會幻想,輔導孩子是一件溫馨的事情,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和學習。可是現實的世界卻是相反的。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適當的調整和孩子的相處方式,就可以做到寫作業「母慈子孝」。


首先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多鼓勵孩子。


家長們要保持樂觀積極心態,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多誇獎,做錯的地方,多分析錯誤的原因,對症下藥,讓他下次多注意。


家長們千萬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作業,認為那些自己會的題孩子不會就是沒用心,這樣既會讓自己失望易怒,又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長此以往,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挫敗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多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其自由思考。


輔導孩子寫作業並不一定要守在孩子的身邊。


我兒子以前寫作業總是要求我在,一有不會的就馬上問我。


後來我意識到這樣會讓他產生依賴,進入小學後,我要求他在我下班前先把會的題做完,不會的等我回家再問。


當給了孩子這樣一段獨立思考的空間後,我發現孩子不會的題反而更少了。每次回家我只要檢查和籤字了。


更重要的是孩子覺得非常有成就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了。


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

小侄女的班上有個孩子學習從沒讓家長操心過,很多媽媽向她媽媽取經。


孩子媽媽說,也沒有特別的方法。他家爸爸是建築師,一直在學習考證,媽媽也在考CPA,孩子學習的時候他們就一起複習備考,家裡的學習氛圍很濃厚。


很多時候家長們要求孩子做作業要認真,好好學習,而自己總是在不斷刷劇玩手機打遊戲,行為放縱,那樣孩子也只能有樣學樣。


其實家長的行為比言語更能影響孩子。如果一個家庭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氛圍,那這個家裡的孩子也必定是愛學習,會學習的。


不要把你的焦慮轉嫁給孩子。


一直從事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知名心理學家徐浩淵老師說:家長給孩子的壓力遠遠大於教師給的,是孩子們學習壓力的主要來源。


而製造這種壓力最簡單的解釋是,家長將自己的焦慮轉嫁給了孩子。


徐老師講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小學生小剛突然跳樓自殺。他留下遺書對爸爸媽媽說,他覺得無論怎麼努力都達不到他們的期望,累極了。


爸爸媽媽常說,他們對他很失望,他不想讓爸爸媽媽再失望,所以想到了死。自殺前,他砸碎了自己的儲錢罐,把攢了幾年的零花錢留給了爸爸媽媽。


他說,他走了,爸爸媽媽不需要那麼辛苦了,如果他留下的錢不夠,爸爸媽媽可以加些錢,「坐坐火車,坐坐輪船,你們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麼辛苦了。」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投射」,其實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一種投射,是把自己的心理需求強加給孩子去實現。


這種情況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孩子不急家長急」,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輔導孩子就「雞飛狗跳」了。

所以家長們在著急上火的時候,想一想到底是誰在焦慮,不要將自己的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


不能將自己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成長是緩慢的,作為家長們要做的是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花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引導孩子,鼓勵孩子,陪伴孩子,讓孩子成長為他想要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媽媽和孩子都哭了:這世上有一種劫,叫輔導孩子寫作業......
    原來,孩子的媽媽在教孩子寫數學,讓孩子寫一格空一格,講了半天孩子還是聽不明白,還是一格挨著一格寫。孩子著急哭了,媽媽見狀又氣又心疼,也跟著抹起淚來。真可謂同一個世界,同樣的孩子呀。輔導作業一時氣,一直輔導一直氣。說起學習問題,家長永遠有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氣,不斷飆升的血壓,和一再壓制的怒火。這屆家長真的是太難當了。
  • 媽媽哭、孩子哭:這世上有一種劫,叫輔導孩子寫作業......
    作者:佳期如夢近日,河北保定,一則媽媽帶孩子寫作業的視頻走紅網絡。輔導作業一時氣,一直輔導一直氣。說起學習問題,家長永遠有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氣,不斷飆升的血壓,和一再壓制的怒火。做作業時,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注意力不集中,幾個小時也寫不完一科作業。全靠家長吼和鞭策才能勉強完成作業。
  • 被孩子氣哭!有一種崩潰叫輔導孩子寫作業
    ,輔導孩子寫作業。,甚至被氣到管自己兒子叫哥。最終,爸爸們紛紛進入了"自暴自棄"的狀態,陪娃寫作業簡直是破壞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有木有畢竟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孩子寫作業、親人兩行淚啊!
  • 「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兩人都哭了」!輔導孩子作業正確打開方式
    輔導孩子做作業,想必成了很多家長的「噩夢」。小谷經常看到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新聞報導,有寶寶被罵哭的,也有家長被氣哭的。這不,有個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兩人都哭了。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1、明確做作業的規矩向孩子明確這些規矩:①寫作業時不能隨便離開座位,不能玩手機、玩玩具。
  • 作業把孩子難哭了,輔導作業把媽媽氣哭了,網友:太真實了
    每個人在學生年代都會有這麼一個慘痛的經歷,就是自己的家長在輔導自己作業時,總是會彼此爭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讓誰,甚至到了問題講不過去的時候,不僅逼哭了大人還揍哭了孩子,這樣的畫面不僅好氣還好笑。這不,就有一位媽媽因為給孩子輔導作業而被氣哭了。
  • 嶽雲鵬輔導孩子寫作業崩潰:有一種「崩潰」,叫陪娃寫作業
    尤其是英語作業,我崩潰了。工資面議。看來嶽雲鵬也被陪孩子寫作業折磨得不輕,恨不得立馬解脫。尤其是那句「我崩潰了」,寫出多少家長的心聲。關於輔導孩子作業這個話題,打開網頁基本都是如下的種種「吶喊」。 每次輔導作業就感覺自己要「爆血管」,「怎麼說他都聽不進去?」「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然後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
  • 媽媽被兒子作業氣哭,網友:輔導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寫作業,更崩潰
    ,而是回到家輔導孩子寫作業!其實在這之前也有不少因為輔導作業而上熱搜的父母們。吳先生怕輔導作業時忍不住打兒子,自創了輔導作業新姿勢:「捆綁式」。……看到這些因為輔導作業而崩潰的家長,有網友吐槽說:「每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都像是在人間歷劫」。
  • 不吼不叫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的情緒ABC理論
    輔導孩子寫作業,是對孩子自主學習的一種輔助行為。然而,你吼叫之後,孩子的狀態並沒有什麼好轉。就像一位媽媽吼叫之後問正在哭泣的孩子:「你哭什麼啊? 寫作業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不過就是寫個作業,你也不過就是輔導個作業,事情的起因發展並不複雜,本也並不需要大吼大叫去應對。
  • 輔導孩子如渡劫!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輔導孩子如渡劫!#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山東東營,一位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由於布置的題目比較多,孩子又不懂,最後媽媽和孩子直接打起架來,一氣之下,媽媽把書本都扔了,家裡一片狼藉,孩子趴在地上嗚嗚大哭,媽媽也躺在床上痛苦不已。
  • 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看看她是如何做到遠程輔導孩子寫作業
    因為生活所迫,我和先生不得不遠走他鄉,為生活奔波,所以很少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雖然也有遠程輔導他寫作業,但往往是雞飛狗跳的場景: 「你看,這個橫要橫直,豎要豎直,這麼簡單你都不會?」看著兒子寫字七扭八歪,在視頻另一頭的我忍不住呵斥孩子。「我寫不直!」
  • 媽媽因為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你會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發火嗎?
    每天在「雞娃」群裡,很多媽媽兩三句話就會扯到陪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上來。有很多媽媽困惑地問:「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有的媽媽問:"現在孩子上小學,還能輔導一下,等孩子上中學了,咱們還能輔導得了嗎?輔導不了啦又該怎麼辦?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被氣哭!家長的壞情緒,對孩子的殺傷力有多大
    前幾天,河北保定一位媽媽給幼兒園兒子輔導作業被氣哭的視頻走紅。孩子爸爸稱,孩子正在上幼兒園,媽媽教孩子寫字,讓孩子空格寫,可是孩子怎麼都學不會,非要挨著寫,急得直抹眼淚。媽媽看孩子哭,又生氣又心疼,也忍不住和孩子一起哭了起來。
  •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一起哭,不吼不叫,讓娃愛上寫作業,其實有辦法
    都說養娃以後,老母親的崩潰,那真是隨時隨地、說來就來。前兩天看到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但又感同身受的視頻。媽媽教孩子寫作業的最高境界——母子一起哭。每當輔導作業,家庭的和睦景象也隨之蕩然無存!各式各樣的話題也都被頂上過熱搜,對於陪寫作業這件事情,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叫苦不迭。甚至朋友圈還曾傳出一段子: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嗷嗷喊叫,讓路人恥笑,讓老人血壓升高,讓鄰居不能睡覺!前一秒如膠似漆,後一秒分道揚鑣。
  • 輔導孩子作業,媽媽出家?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輔導孩子寫作業有多讓人頭疼,打著吊瓶都要輔導孩子作業,看把家長給氣的,筆都扔了...,一名年輕媽媽劉豔芳因為陪女兒寫作業煩惱增多,修習佛理後頓悟,在山南法理寺出家。: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正處困境。此情此景和成千上萬被「作業焦慮」困惑的家庭如出一轍,難怪鄭敏感嘆道:「爸媽輔導作業的日常,哭笑不得!」。
  • 輔導孩子作業,媽媽出家?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有的家長輔導作業,氣到錘桌子錘到骨折更有媽媽身殘志堅,打著吊瓶都要輔導孩子作業有網友在評論中留言笑稱:「法號慧解,會解,這是對題目的執念啊。」還有網友對圖中家長陪娃讀書的情緒感同身受,表示自己每天在家輔導孩子寫作業同樣很焦慮。
  • 給孩子輔導作業氣哭老母親,網友:才幼兒園就哭,上小學怎麼辦?
    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媽媽的崩潰。想起之前也看過的類似一個事件:一媽媽輔導作業,兒子崩潰大哭,孩子拉著爸爸說換個媽媽行不行?其實陪低年級孩子做作業,家長應儘量放平心態,把重點放在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上。
  • 無數家長吐槽:有一種「絕望」叫陪孩子寫作業
    人們常說「小兒難養」現在養孩子不僅僅是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那麼簡單,更要注重培養他們全面發展,而這通常也是對人父母的考驗。相信作為父母不可避免的就是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們面對作業時千奇百怪的答案讓無數家長吐槽「絕望」。小莉家的孩子今年上二年級了,一天放學後,小麗像往常一樣輔導孩子作業。
  • 這樣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成績提升得快
    你家孩子是否有這樣的言行:不願意寫作業,寫作業效率低下、馬虎大意、做著不審核題目做後又不檢查……這些問題普遍存在我們生活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孩子學習問題也是一樣的!面對孩子輔導問題,家長該如何出手輔導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成績快速提升呢?
  • 爸爸陪孩子寫作業,夫妻鬧離婚;媽媽陪孩子寫作業,媽媽血壓升高
    昨晚,大學室友劉明打電話和我訴苦:大意是他陪孩子做作業,夫妻鬧離婚;媽媽陪孩子做作業,媽媽血壓升高。原來,家裡一年級的神獸歸籠後,各種課後作業也隨影而至。一直幫帶孩子的外婆由於家裡有事回老家了。孩子媽媽由於學歷不高,就把陪孩子寫作業的重任交給了讀過大學的他。
  •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被作業難住竟與孩子一起哭,爸爸:照著都不會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相信大多數家長頭疼的就是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了,由於現在的作業越來越多,題型也變得越來越豐富,有些題型是家長小的時候沒有見過的,所以在輔導孩子的時候難免會有些吃力,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網上有不少「瓊瑤式」的教孩子寫作業,孩子邊寫邊哭天抹淚,開始懷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