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月媽媽育兒記
相信大多數家長頭疼的就是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了,由於現在的作業越來越多,題型也變得越來越豐富,有些題型是家長小的時候沒有見過的,所以在輔導孩子的時候難免會有些吃力,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網上有不少「瓊瑤式」的教孩子寫作業,孩子邊寫邊哭天抹淚,開始懷疑人生。
孩子由於年紀小,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就會差一點,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有些知識孩子難以理解也是正常的現象,家長可就著急了,孩子如果反應慢一點就會認為孩子的智商不如別的孩子,在言語上和身體上就會進行教育。
一位媽媽在像往常一樣在家輔導孩子寫作業,爸爸在一旁「觀戰」,本以為會想每天的戲份一樣,媽媽對孩子發生爭吵,一道題的出現讓媽媽的情緒失控了,但是並沒有對孩子進行言語攻擊,而是不爭氣的跟著孩子一起流著眼淚,媽媽在一旁幸災樂禍的記錄了這個瞬間。
媽媽生氣的原因是因為如此簡單的題目,孩子竟然還不會去做,難怪爸爸要在旁邊替媽媽「開腔」:「照葫蘆畫瓢都不會?」媽媽也實在沒有辦法,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只有自己在一旁默默的生氣流眼淚,孩子見狀估計也是感覺到了自己的「過分」,跟著媽媽一起擦著眼淚做著題。
有很多的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都會遇見這樣的情況,往往家長都不理解孩子,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題,就是想不出來怎麼做,在大人的智商發育程度中,可能會認為這些孩子的題目都是簡單的,但是孩子的智商發育程度還有剛接觸的新鮮知識,可能就會影響孩子對題目的把控,所以家長應該多一點耐心。
1. 家長注意自己的態度
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注意自己的態度,不要因為孩子對知識的不理解和沒吸收,就跟孩子大喊大叫式的輔導,孩子這樣的輔導方式下是很難學會的,而且即使嘴上說會了,實則是害怕家長對自己的態度。
2. 孩子寫完作業在指點
大部分的家長總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進行指點,導致孩子不知是該寫作業還是看寫錯的題,這樣的輔導方法是不對的,不僅不會給孩子的學習帶來效果,還會讓孩子感覺自己的作業做得手忙腳亂。等到孩子將作業都寫完之後,家長再給孩子進行檢查,這樣寫錯的題目都可以一起講解。
3. 鼓勵孩子
當孩子做錯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對孩子進行指責,多多的鼓勵孩子,讓孩子知道做錯了沒有關係,只要將錯的題目改正過來,並且都學會就行,鼓勵孩子多多的做相同的題目,給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讓孩子更加的記憶深刻。
1. 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
家長與老師進行及時的溝通,會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情況,也好「對症下藥」,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讓孩子更加的熱愛學習,因材施教才是硬道理,老師也會積極地給予相應的辦法與家長進行配合,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提高,需要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努力。
2. 了解孩子的心裡
有的孩子表現出比較厭學的狀態,家長在這個和時候不要對孩子進行打罵,要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知道孩子的心裡活動狀態,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源,在進行教育,與孩子成為朋友,而不是盛氣凌人的感覺,孩子會更加的願意對家長敞開心扉。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應該如何與老師相處?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