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機看到一條視頻,看的人心裡挺難受的。河北保定的一位媽媽輔導兒子寫作業,最後氣的兩個人一起哭。孩子的爸爸表示,讓孩子照著寫,都不會,看到媽媽哭,他也嚇哭了。
看到視頻下有很多家長評論,後來我把連結發群裡,有不少媽媽表示,陪孩子寫作業個大難題。還有以前因為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氣到住院的例子,不勝枚舉。有評論說,這父母算是好的,有些直接上拖鞋了。
確實,每家的教育方式不同,有些家長恨得牙痒痒,但也只是自己哭,孩子跟著哭,而有的則動武力了。
不得不說,前者和後者都不是很好的示範,對孩子來說,心理上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對親子關係,也有「負作用」。孩子難和家長和解,或許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很難跟家長有真正的溝通,也更不好管教了。
還有家長說,打算把孩子送去晚託班,這樣可以省事兒一些。畢竟送去了,孩子在班上寫完作業,回家來就不用繼續陪著了,親子關係也能得到改善。不知道你看到這裡,作何感想呢?
為什麼家長要陪著孩子寫作業?
《與孩子並肩的人》作者劉稱蓮在書中寫道:同一個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表現也會截然不同,家長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跟孩子的相處方式,否則就會碰釘子。
你可能會發現,大多數陪孩子寫作業的,都是小學階段的家長。包括上文視頻中的家長,也是孩子處在幼小銜接階段,家長開始陪著孩子寫作業。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孩子在學前階段,是從活動中學習,從遊戲到生活的方式,吸收知識。但等到要上小學,就要從書面上獲取知識了。
對孩子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有些幼兒園,超綱教育,更容易讓孩子養成寫作業困難、寫字慢、寫字難看的習慣。
我家老大剛開始學寫字,我看到他用力的樣子,忍著笑在一旁陪著。孩子跨越中線的能力還差一些,握筆姿勢不是很對,坐姿需要調整……
看他寫字,我在一旁暗暗打著算盤,生怕有哪些沒關注到,還在盤算著,後面怎麼跟他溝通,調整,別從開始就養成壞習慣。
孩子剛開始步入小學階段,面對大量的新鮮知識和各種價值觀的碰撞,他們難免會有些迷茫,而一切對他們是新鮮的,包括很簡單的時間管理。
以前可能晚會做家庭手工,還來得及。而現在,每天都有新的學習任務,孩子停下來,課程不會停,積壓太久,難免會急躁。包括寫作業,也會不耐煩。再加上家長的催促,孩子壓力更大,寫起來也更難了。
(打好基礎就是正三角,打不好基礎就是倒三角)
有位小朋友跟我分享過他的寫作業心得:「俺媽陪著我寫作業,那哪裡是寫作業啊,比坐牢還難受啊!」
在這些案例中,可以分析出,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困難,主要是不了解,自己到底陪的是什麼?只是坐著?還是指手畫腳?都不是!
陪孩子寫作業:了解發展特點是關鍵
培根說,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就應努力求得好的習慣。
陪伴一:做好時間管理
上圖中的雙胞胎學霸陳定一和陳弘一以676分、679分的成績,分別考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他們的父母在聊到孩子的教育中,也說到了輔導孩子的心得:「小學階段很重要,養成習慣,管理好時間,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會更得心應手。」
所以,當孩子打算寫作業了,家長可以提前問下,你打算寫到幾點?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提醒他先去喝點水,吃點東西,或者是上個廁所,然後回來專注寫作業。
提醒孩子管理好時間,他慢慢的會有時間觀念,逐漸的明白,時間的重要性,對自己的事情、時間,有自己的管理方式。
陪伴二:創造專注環境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在身邊可以陪伴,但不要隨意打擾,一會兒遞上水,一會兒削個蘋果,這些幹擾,對孩子來說都是致命的。
還有,桌面收拾整潔,跟學習無關的物品(包括玩具),都收拾起來,不打擾孩子的專注力。
陪伴三:了解發展特點
孩子進入小學階段,他的心智還不成熟。剛離開幼兒園的輕鬆氛圍,進入到對各方面能力都有嚴格要求的「新校園」,對孩子來說,還是很難適應的。
再加上孩子的手部發育還不成熟,握筆的力度、時長,以及運筆速度,都和三、四年級的孩子,甚至成年人沒法比。不必糾結,他寫字的速度,先保證書面整潔即可。
所以,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陪孩子順利完成幼小銜接,適應現在的學習,並培養學習興趣。
這其中包括養成字跡工整、及時完成作業、讀題劃重點的習慣,這些才是最關鍵的。
剛進入一年級的孩子,他的心理是非常複雜的,跟幼兒階段相比較,變化很明顯。周圍的環境陌生,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知識,內心恐慌又好奇。
每次陪孩子寫作業,都是對親子關係的一次考量。家長了解孩子的發展特點(生理和心理),陪伴才能更有效、更輕鬆。
于敏老師撰寫的這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從孩子的發展特點變化,到小學階段應該如何教育孩子,細緻到每一年孩子的變化,以及家長應如何陪伴,結合大量的實際案例,幫助家長迅速領悟,並應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原價35元,現在開學季只要29.9元,不到一頓外賣的錢,就能解決大部分小學家長陪孩子寫作業、育兒的諸多難題,性價比很高了!
枕邊育兒寄語:
陪孩子寫作業,或許在每個家庭發生的形式不同。但我們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放手"做準備,不是嗎?你是怎麼陪孩子寫作業的,一起聊聊吧!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
相關連結二:
相關連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