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母子倆一起哭?不了解發展特點「硬教」,都挺難

2020-10-21 IF枕邊育兒
  • 文|全文共2123字,閱讀時間約4.5分鐘

刷手機看到一條視頻,看的人心裡挺難受的。河北保定的一位媽媽輔導兒子寫作業,最後氣的兩個人一起哭。孩子的爸爸表示,讓孩子照著寫,都不會,看到媽媽哭,他也嚇哭了。

看到視頻下有很多家長評論,後來我把連結發群裡,有不少媽媽表示,陪孩子寫作業個大難題。還有以前因為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氣到住院的例子,不勝枚舉。有評論說,這父母算是好的,有些直接上拖鞋了。

確實,每家的教育方式不同,有些家長恨得牙痒痒,但也只是自己哭,孩子跟著哭,而有的則動武力了。

不得不說,前者和後者都不是很好的示範,對孩子來說,心理上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對親子關係,也有「負作用」。孩子難和家長和解,或許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很難跟家長有真正的溝通,也更不好管教了。

還有家長說,打算把孩子送去晚託班,這樣可以省事兒一些。畢竟送去了,孩子在班上寫完作業,回家來就不用繼續陪著了,親子關係也能得到改善。不知道你看到這裡,作何感想呢?

為什麼家長要陪著孩子寫作業?

《與孩子並肩的人》作者劉稱蓮在書中寫道:同一個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表現也會截然不同,家長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跟孩子的相處方式,否則就會碰釘子。

你可能會發現,大多數陪孩子寫作業的,都是小學階段的家長。包括上文視頻中的家長,也是孩子處在幼小銜接階段,家長開始陪著孩子寫作業。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孩子在學前階段,是從活動中學習,從遊戲到生活的方式,吸收知識。但等到要上小學,就要從書面上獲取知識了。

對孩子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有些幼兒園,超綱教育,更容易讓孩子養成寫作業困難、寫字慢、寫字難看的習慣。

我家老大剛開始學寫字,我看到他用力的樣子,忍著笑在一旁陪著。孩子跨越中線的能力還差一些,握筆姿勢不是很對,坐姿需要調整……

看他寫字,我在一旁暗暗打著算盤,生怕有哪些沒關注到,還在盤算著,後面怎麼跟他溝通,調整,別從開始就養成壞習慣

孩子剛開始步入小學階段,面對大量的新鮮知識和各種價值觀的碰撞,他們難免會有些迷茫,而一切對他們是新鮮的,包括很簡單的時間管理

以前可能晚會做家庭手工,還來得及。而現在,每天都有新的學習任務,孩子停下來,課程不會停,積壓太久,難免會急躁。包括寫作業,也會不耐煩。再加上家長的催促,孩子壓力更大,寫起來也更難了。

(打好基礎就是正三角,打不好基礎就是倒三角)

有位小朋友跟我分享過他的寫作業心得:「俺媽陪著我寫作業,那哪裡是寫作業啊,比坐牢還難受啊!」

在這些案例中,可以分析出,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困難,主要是不了解,自己到底陪的是什麼?只是坐著?還是指手畫腳?都不是!

陪孩子寫作業:了解發展特點是關鍵

培根說,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就應努力求得好的習慣。

陪伴一:做好時間管理

上圖中的雙胞胎學霸陳定一和陳弘一以676分、679分的成績,分別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他們的父母在聊到孩子的教育中,也說到了輔導孩子的心得:「小學階段很重要,養成習慣,管理好時間,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會更得心應手。」

所以,當孩子打算寫作業了,家長可以提前問下,你打算寫到幾點?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提醒他先去喝點水,吃點東西,或者是上個廁所,然後回來專注寫作業。

提醒孩子管理好時間,他慢慢的會有時間觀念,逐漸的明白,時間的重要性,對自己的事情、時間,有自己的管理方式。

陪伴二:創造專注環境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在身邊可以陪伴,但不要隨意打擾,一會兒遞上水,一會兒削個蘋果,這些幹擾,對孩子來說都是致命的。

還有,桌面收拾整潔,跟學習無關的物品(包括玩具),都收拾起來,不打擾孩子的專注力。

陪伴三:了解發展特點

孩子進入小學階段,他的心智還不成熟。剛離開幼兒園的輕鬆氛圍,進入到對各方面能力都有嚴格要求的「新校園」,對孩子來說,還是很難適應的。

再加上孩子的手部發育還不成熟,握筆的力度、時長,以及運筆速度,都和三、四年級的孩子,甚至成年人沒法比。不必糾結,他寫字的速度,先保證書面整潔即可。

所以,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陪孩子順利完成幼小銜接,適應現在的學習,並培養學習興趣。

這其中包括養成字跡工整、及時完成作業、讀題劃重點的習慣,這些才是最關鍵的。

剛進入一年級的孩子,他的心理是非常複雜的,跟幼兒階段相比較,變化很明顯。周圍的環境陌生,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知識,內心恐慌又好奇。

每次陪孩子寫作業,都是對親子關係的一次考量。家長了解孩子的發展特點(生理和心理),陪伴才能更有效、更輕鬆。

于敏老師撰寫的這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從孩子的發展特點變化,到小學階段應該如何教育孩子,細緻到每一年孩子的變化,以及家長應如何陪伴,結合大量的實際案例,幫助家長迅速領悟,並應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原價35元,現在開學季只要29.9元,不到一頓外賣的錢,就能解決大部分小學家長陪孩子寫作業、育兒的諸多難題,性價比很高了!

枕邊育兒寄語:

陪孩子寫作業,或許在每個家庭發生的形式不同。但我們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放手"做準備,不是嗎?你是怎麼陪孩子寫作業的,一起聊聊吧!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

相關連結二:

相關連結三:

相關焦點

  • 陪孩子寫作業母子倆一起哭?不了解發展特點「硬教」,都挺難!
    刷手機看到一條視頻,看的人心裡挺難受的。河北保定的一位媽媽輔導兒子寫作業,最後氣的兩個人一起哭。而現在,每天都有新的學習任務,孩子停下來,課程不會停,積壓太久,難免會急躁。包括寫作業,也會不耐煩。再加上家長的催促,孩子壓力更大,寫起來也更難了。
  • 媽媽陪孩子寫作業母子倆一起哭,陪寫作業太難,要養成作業習慣
    一位媽媽正在教孩子寫作業,因為孩子一直出錯,媽媽把孩子教訓一頓,孩子傷心地哭起來,而媽媽則心疼地跟著一起哭。於是,母子倆一起哭著繼續完成作業。陪寫作業實在是太難了,不僅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更是讓孩子委屈大人落淚。
  • 陪孩子寫作業,母子一起哭!寫作業難,是因為你教的角度方式不對
    文/霓裳最近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卻和孩子一起哭了。原來是因為家長覺得很簡單的要求,可怎麼教孩子都不會,結果把媽媽給急哭了。看到這裡,我真是感觸良多。說起來honey學習表現已經很優秀了,作為班長的她常常考全班第一,但是因為她寫作業的速度太慢,也常常會把妹妹妹夫急壞了。妹妹告訴我,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加上honey又寫的慢,每天她都要寫到晚上11點多,導致母女倆都長期睡眠不足。想一想,現在的家長和孩子,都不容易啊。
  • 母子倆做作業「一起哭」火了!娃照顧蘆畫瓢都不會,網友:太難了
    前言陪孩子寫作業是現在很多家長的苦惱,特別是孩子怎麼教都不會的時候,父母也有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甚至還會打罵和訓斥孩子,家長這樣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讓孩子變得很膽小,甚至還會讓孩子不能集中精力去思考和學習,
  • 家長忙著陪孩子寫作業,會害了孩子嗎?
    陪孩子寫作業,不知從何時起,成了家庭中的一個難題,「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從字面上看,是一句玩笑話,實則是許多家庭親子關係的真實寫照。有被孩子氣出高血壓的、有被氣出病的、甚至還有氣到要跳樓的。
  • 寶媽陪娃寫作業,被氣得默默流淚,孩子寫作業到底要不要家長陪?
    ,寫著寫著就又挨到一起了。寶媽肯定不幹啊,又糾正孩子,但孩子寫寫就又忘了。於是這一場拉鋸戰最後變成了母子二人面對面流淚——寶媽被氣哭了,孩子也哭了,可是哭歸哭,當家長的依然要盡到責任啊,於是寶媽一邊哭一邊繼續給孩子改作業。
  •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被作業難住竟與孩子一起哭,爸爸:照著都不會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相信大多數家長頭疼的就是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了,由於現在的作業越來越多,題型也變得越來越豐富,有些題型是家長小的時候沒有見過的,所以在輔導孩子的時候難免會有些吃力,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網上有不少「瓊瑤式」的教孩子寫作業,孩子邊寫邊哭天抹淚,開始懷疑人生
  •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一起哭,不吼不叫,讓娃愛上寫作業,其實有辦法
    都說養娃以後,老母親的崩潰,那真是隨時隨地、說來就來。前兩天看到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但又感同身受的視頻。媽媽教孩子寫作業的最高境界——母子一起哭。每當輔導作業,家庭的和睦景象也隨之蕩然無存!各式各樣的話題也都被頂上過熱搜,對於陪寫作業這件事情,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叫苦不迭。甚至朋友圈還曾傳出一段子: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嗷嗷喊叫,讓路人恥笑,讓老人血壓升高,讓鄰居不能睡覺!前一秒如膠似漆,後一秒分道揚鑣。
  • 放學後,這樣陪孩子寫作業,專治拖拉磨蹭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也是你陪孩子寫作業時的真實寫照嗎?其實,陪孩子寫作業也要掌握方法哦。陪在孩子身邊,寫錯了我會糾正,沒寫好我會讓他擦了重寫。有時候孩子不服氣,還要頂嘴,母子倆再唇槍舌戰一番。時間都浪費在糾正和情緒對抗上了。孩子下午四點都放學了,作業卻寫到晚上八九點。
  • 程莉莎陪兒子寫作業咆哮2小時!陪寫作業的心酸,媽媽看完都哭了
    近日來我們常常能收到家長們的吐槽: 「我家娃寫作業從來都不讓人省心,一會兒不盯著他就雞飛狗跳,天天都磨蹭到很晚。」 「最近每天都盯著兒子寫作業,感覺長此以往兒子對大人會產生依賴,可不盯著他作業就瞎做啊!」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 「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兩人都哭了」!輔導孩子作業正確打開方式
    輔導孩子做作業,想必成了很多家長的「噩夢」。小谷經常看到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新聞報導,有寶寶被罵哭的,也有家長被氣哭的。這不,有個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兩人都哭了。有的家長說要陪,有的家長說不要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首先要明白,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父母多盡一份力,孩子就多一份優勢。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要不要陪」,而在於「陪什麼」、「怎麼陪」。
  • 媽媽被兒子作業難哭!被家庭作業支配的家長太難了
    最近有一段標題為"媽媽被兒子的作業難哭了"的視頻引發了網友熱議,視頻中,一位媽媽一邊抽泣著一邊拿著鉛筆在幫孩子演算習題。  母子兩都抽泣著不作聲,媽媽在作業本上寫寫畫畫一會兒後就把作業本推到孩子面前
  • 「簡單育兒」放學後,家長這樣陪孩子寫作業,專治拖拉磨蹭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也是你陪孩子寫作業時的真實寫照嗎?其實,陪孩子寫作業也要掌握方法哦。有時候孩子不服氣,還要頂嘴,母子倆再唇槍舌戰一番。陪孩子寫作業,他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動性,更難建立。
  • 爸爸陪寫作業生氣動手,致孩子耳鼓膜穿孔!家長陪寫作業,到底是陪什麼?
    氣到心梗、一拳錘到桌上致手骨折、半夜陪孩子寫作業吼得整個小區人都在聽教訓······各種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輪番「上演」。其實,不只是家長感到心累,不斷承受著父母狂風驟雨式斥責、吼叫的孩子,心理也有很大壓力。那天看到一則街頭採訪小學生的視頻,其中一個小女孩的話讓人心疼:「其實我也想很快理解那些題,希望爸爸媽媽能多點耐心,不要老吼我。」說完忍不住哭了起來。
  • 爸爸陪孩子寫作業,夫妻鬧離婚;媽媽陪孩子寫作業,媽媽血壓升高
    昨晚,大學室友劉明打電話和我訴苦:大意是他陪孩子做作業,夫妻鬧離婚;媽媽陪孩子做作業,媽媽血壓升高。原來,家裡一年級的神獸歸籠後,各種課後作業也隨影而至。一直幫帶孩子的外婆由於家裡有事回老家了。孩子媽媽由於學歷不高,就把陪孩子寫作業的重任交給了讀過大學的他。
  •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母子一起哭!網友:送輔導班,能多活幾年
    ,最後媽媽和孩子一起哭著寫,兩個人默默流淚,堅持寫作業的樣子,雖然很有戲劇性,卻讓人深有共鳴。,孩子就只會哭,我氣的也哭,後來送輔導班了,放完學直接去寫作業,回家之後書包不許往外拿,最近身體恢復多了,能多活幾年。」
  • 輔導12歲孩子寫作業,母子一個出走一個報警,網友:都在「渡劫」
    中國教育報微信、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周刊聯合騰訊教育推出了「作業焦慮」的調查問卷。數據顯示,58%的家長每天輔導孩子做題,90.8%的家長輔導作業時跟孩子發過火,55%的家長輔導作業時打過孩子,73.4%的家長對陪寫作業感到筋疲力盡。輔導孩子寫作業有多崩潰?
  • 「百樹雲課堂」放學後,這樣陪孩子寫作業,專治拖拉磨蹭
    陪在孩子身邊,寫錯了我會糾正,沒寫好我會讓他擦了重寫。有時候孩子不服氣,還要頂嘴,母子倆再唇槍舌戰一番。時間都浪費在糾正和情緒對抗上了。孩子下午四點都放學了,作業卻寫到晚上八九點。,孩子壓力越大與兒子一起考上研究生的宿管阿姨原夢園,曾經也是一個盯著孩子寫作業的家長。
  • 這樣陪孩子寫作業,母慈子孝
    有些孩子不做作業時不喝水不上廁所,一旦打開作業本,就會隔幾分鐘去喝一杯水,再隔幾分鐘又要去上一次廁所,反正就是事多。看到此情此景,一旁陪寫作業的父母,也總是各種提醒:寫作業前,就要把水喝好,以後考試的時候,中途是不可以喝水的;為什麼老是上廁所啊?這個習慣不好;坐好!
  • 孩子寫作業怎麼就那麼難?這4招專治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
    陪娃寫作業又上微博熱搜,近日河北保定一段媽媽輔導兒子寫作業被急哭了的視頻引起大家的關注。視頻中,媽媽與兒子一同抽泣著。原因是寶媽對兒子說,寫字要注意空格,孩子怎麼也不明白,就哭了。讓她陪娃寫作業……陪娃寫作業,人間修羅場被娃氣哭算什麼?畢竟有的家長直接被氣出心梗!前段時間,深圳一位45歲的家長劉先生輔導三年級的兒子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