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寫作業,你越吼,孩子越什麼都記不住!

2020-12-12 媽媽孕育兒寶典

1、某平臺最近拋出了一個問題:房子不隔音是什麼感覺?我以為,作為成年人活躍的平臺,網友必定會回答出很多不可描述的事件,讓人浮想聯翩。結果,畫風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樣,獲得比較高贊回答的竟是:房子不隔音,每天定時聽到隔壁訓孩子。

有一個網友說,他在家辦公,鄰居家每天下午五點開始熱鬧,因為這個時候孩子開始寫作業了。家長的聲音從低到高直到穿透了牆壁,再然後,可能就是拍桌子掀凳子的聲音了。家長反反覆覆不外乎:「這個怎麼都寫錯」、「教了你多少次了?啊!」、「做啥啥不會啊?」、「你是豬嗎?」還有一個網友說,他的鄰居每天晚上九點準時訓孩子,因為這是檢查作業時間。家長訓孩子的話語,和小時候他父母訓他的話如出一轍。所以,每次到了九點,他就覺得回到了可怕的童年,有一種被父母盯著寫作業的恐懼感,最後不得不選擇搬家。

前幾天網上也有個熱門視頻,某小區的一個媽媽晚上10點狂吼式輔導孩子學習,整個小區都跟著受教育,媽媽吼完爸爸吼,吼到最後爸爸媽媽都徹底崩潰了。吼孩子式陪寫作業,被吼的孩子受到傷害自不必多說,父母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有人公布了父母陪孩子寫作業的「十大後遺症」,生氣、影響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胸悶、高血壓、抑鬱、心臟不適甚至二胎媽媽回奶等,每條都戳中陪寫作業父母的心。而孩子,也在父母苦口婆心甚至逐漸魔化的陪寫作業過程中,和父母的感情漸行漸遠。陪孩子寫作業這個活,陪得好,就是雙贏,陪不好,就是兩敗俱傷,陪傷娃一千次,自損八百回。

2、2019年《穀雨數據》曾調出了6000多條關於陪孩子寫作業的信息,發現有68%的小學生家長几乎每天都陪孩子寫作業。而這個階段的家長,也是情緒最多的家長。因為不能輸在起跑線,因為智力開發要乘早,因為小學是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

總之,好像錯過了這段時間,孩子這輩子就算毀了,所以當爹當媽的焦慮啊!孩子幼兒園的時候,我還是個佛系媽媽,覺得即使他上了小學,我們仍然能母慈子孝。結果,當他一年級上學期拎著75.5分的試卷回來的時候,當老師反覆暗示我他嚴重拉低了班級平均分的時候,當家長群有家長抱怨自己娃「只」考了98分的時候,我開始焦慮了。人是群居動物,當你看到周圍的人都在為同一件事情努力奮鬥的時候,而你卻還沒有開始,內心不免感覺恐慌。

一恐慌一焦慮,孩子每一個行為都可能成為你的引爆點。

坐姿不佳、作業拖拉、教了不會、說了不聽……你的耐心,在孩子這些行為中不斷失去,最終開啟吼娃模式。恭喜你,你這幾聲吼,孩子大腦基本就是空白了,情緒內耗開始。科學研究證明,人腦同時能調動的信息是有限,當孩子大部分精力都用來應付你的壞情緒時,就無法記住任何知識點。所以,暴怒的你,並非一個好老師,而是一個豬隊友。這也是很多父母越輔導孩子越吼孩子,孩子成績越差的原因。你充滿焦慮的希望,最終可能會變成孩子的絕望。一旦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筆尖上,孩子就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了去寫了。

3、吼孩子最厲害的父母,往往是「直升機」式陪孩子寫作業的父母,他們把「陪」變成了「盯」,錯一個字要立刻改,算錯一道題要立即重新算,甚至寫錯一個筆畫都要中斷重新寫,寫一次作業就像上了一場戰場,效果卻事倍功半。

教育學中有個「間隔效應」,來自於耶魯大學兩位教授的實驗。他們邀請了48名大學生參與測試,每個人需閱讀12篇文章,每篇文章300字左右。而這些學生被分為幾組,第一組是立即反饋小組,就是你做完一題馬上幫你判定,並給出正確答案,而後你繼續做下一道題。第二組是延遲反饋小組,要求你把所有題目都做完後,休息10分鐘,然後檢查並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糾正答案。第二天,再對這些學生進行重複考核,結果發現,延遲反饋小組的成績明顯比立即反饋小組的好。腦科專家分析說,立即反饋的,其實就是想讓孩子短時間內記住大量知識,即便記得住,也忘得快。而延遲反饋,則是將知識分段重複記憶,先來一次完整的學習,沒有學會的部分,再二次重複學習,這樣更有利於長期記憶。

像盯賊一樣盯著孩子,不斷糾正他,甚至吼他,會打亂孩子原有的學習步伐,甚至讓孩子根本無暇思考。近些年,每年高考完畢,各地的高考狀元都會被採訪,有人整理了68位高考狀元的採訪視頻,最後發現,每個狀元的背後,都沒有揮動鞭子的虎爸虎媽。相反,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相對寬鬆和信任,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

這些家長更關注的不是孩子哪個字寫錯了,哪道題做不好,而是更關注孩子是否會思考,遇到「不知道」的時候,是否會自己尋找答案。善於思考的孩子,才會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因為他們急於尋找答案,探索未知。

4、以前和同事下鄉扶貧的時候,村長特意帶我們去了他們村一個「狀元之家」。這家父母沒啥文化,但是他們的兒子,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也是他們縣的高考狀元,而他們的女兒,正在上初中,也是學霸一枚。這對父母說,家裡沒有書香,只有雞鴨成群,村是貧困村,大家也不怎麼重視教育,但他們覺得,知識才是孩子未來安身立命的基礎。

所以父親很早就自己用木材做了書桌,放置在光線最好雜物最少的房間,每天孩子吃完飯稍作休息,就到房間安靜地做作業。這個時候,雞鴨不能進院子,別的小孩過來玩,也被父母溫柔勸退。開始孩子也坐不住,父母不得不坐在孩子身邊,做一些安靜的活,偶爾和孩子搭幾句話,讓孩子不覺得自己是孤軍奮戰。

時間久了,孩子慢慢習慣了,坐在那個位置上,就覺得學習儀式正式開始,心無旁騖。

而村裡別人家的孩子,基本都在飯桌上完成作業,這個時候,可能腳下還有雞在覓食,電視在吵鬧,別人家的孩子在旁邊玩耍……總之給人一種感覺:世界那麼好玩,為什麼偏偏我在苦命地做作業?

就像很多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爸爸媽媽該看電視看電視,該玩手機玩手機,好像全家最苦的就是孩子一樣。沒有孩子生來自覺,讓孩子安靜下來,固定好學習時間,時間久了,自然就成為一種習慣。有了好習慣,才會有好學習,而好習慣是長期累積的一種自主行為,絕非父母強迫能夠獲得。

5、有人說,自從娃上學後,就特別希望自己是白素貞,生下孩子那天就被法海收走,出塔的時候兒子已經是狀元,母子相認執手相看淚眼,上演母子情深。可惜白素貞兒子是文曲星下凡,註定成就非凡,而我們的娃,多數情況下只是一個普通人,無法不教而會無師自通還能文高八鬥。

他需要我們精心經營,多番啟發,才能從蹣跚學步,舉步維艱,到健步如飛,玩轉學習。吼是一種焦慮,更是一種催促,是責備,是否認,它會讓孩子對學習知識望而卻步。一個知識點不會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他逐漸失去獲得知識的信心和勇氣。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千萬不要吼,越吼越不會做
    我有沒有跟你說過,要好好打草稿,你這樣寫誰看得清楚?」「你在幹什麼?跟你說了要這麼做,你愣在那裡幹什麼?」「重新寫啊,重新算一遍,這樣不對。」而且本來孩子有思路的,結果家長一吼,她就被嚇住了,心裡難受,都想哭了,怎麼還有心思再寫作業。那位母親還說,她知道,她一開始也是跟孩子好好說的,但是孩子不理她,她就急了。說實在的,我一聽這話心裡就在想,她那裡有好好說話了,明明一開始就在呵斥她。
  • 為什麼陪孩子寫作業你越吼,他越寫不好?背後的道理很實在
    疫情在家不知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但是對於我來說,感受最深的就是左邊鄰居娃彈完琴,右邊鄰居家的玩古箏又想起來了,然後晚上準點父母檢查作業,孩子就開始挨訓了。 前一段時間還好,可是沒有過多久右邊鄰居的父母罵孩子的聲音越來越大,最後直接父母雙吼起來了。
  • 陪娃寫作業崩潰?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禍!孩子注意力的關鍵在哪?
    網上有各種各樣的陪娃寫作業視頻刷屏了,網友更是對陪娃寫作業這件事做出了精確點評:「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談作業雞飛狗跳」。的確,陪娃寫作業真的是一件特別令人崩潰的事情,那種感覺經歷過的都懂。對於家長們來說,陪娃寫作業寫到崩潰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有一種特別明顯的就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 「如何教孩子寫作業才能不被氣死?」 「不存在的」
    其實,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天才,但在一些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下,越教越難管。慢慢變成:軟硬不吃、說什麼都不聽;經常哭鬧、尖叫、發脾氣;經常頂嘴,甚至撒謊;膽小、自卑、自信不足;沉迷手機電視、不愛學習,寫作業拖延。
  • 你越吼,孩子越差勁!這樣的方式才最簡單有效
    明明知道這麼做無用,但我們就是習慣這麼做…… 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上進、學好,關心孩子的出發點是不容置疑的,可有時候也確實是頭疼:孩子就是油鹽不進,好說歹說就是不聽。 於是,我們一氣之下就會吼孩子、罵孩子,可是時間一長,孩子真的變成了個「皮賊」,越罵越不聽話,甚至還學會了頂嘴。這或許是無數家長最煩心的事兒了。
  • 這些家長不適合輔導孩子寫作業,陪得越多,傷害越大
    我們小時候的作業都是自己做啊,爸媽都在客廳看電視的呀,為什麼我們當了爸媽還要陪娃寫作業?據相關研究表明,目前最傷害家庭關係的事情就是輔導孩子作業。為了解決問題於當下,寄希望於未來,我們只好「冒險」陪娃寫作業——1、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輔導孩子作業上的難題尤其一年級新生,如何正確的坐、握筆、寫字?家庭作業應該從哪入手……一切都是新鮮而笨拙的,甚至連安靜地在書桌前坐20分鐘,對孩子來說都是件困難的事。
  • 你越大吼大叫,教育的效果越差,聰明的父母都知道「低聲教育」
    其實媽媽們有自己的苦衷,因為不大吼大叫孩子根本不聽呀。讓我們來還原這樣一個場景:早上,媽媽們早早起來做好了早餐,叫孩子起床吃早餐、上學,第一遍媽媽溫柔的在孩子耳邊叫到:「寶貝,該起床了。」孩子「嗯」了一聲,幾分鐘後你看還沒動,第二遍你又叫:「寶貝,起床了,再不起來要遲到了。」孩子又「嗯」了一聲,轉個身又睡了。過了十分鐘,你看真的快要遲到了,沒想到你辛苦做的早餐孩子可能根本沒時間吃了。
  • 嶽雲鵬被陪寫作業搞瘋!快看解鎖陪娃寫英語作業的「正確姿勢」!
    家長們就不得不陪孩子寫作業,英語字母、音標要讀準確、記熟練,英語單詞要聽寫、要默寫,還要檢查對不對,句子、課文要朗讀,讀幾遍,最後要家長籤字。解鎖陪娃寫英語作業的「正確姿勢」不過現在的孩子確實越來越難帶了!如果你也在受嶽雲鵬式「陪娃寫英語作業」的折磨,不妨這樣做!
  • 孫儷吼孩子一時爽上熱搜,你越吼孩子越差勁
    那時候的我其實真的希望媽媽能抱抱我,溫柔的跟我說:讓妹妹多玩一會,等她回家了你就可以獨享了。如果這樣說我一定會大方的讓給她,可每一次等來的都不是這樣的理解。「哎,你怎麼又在牆上畫呀!說了多少次了?」 閨蜜小美剛衝完寶寶在廁所擠出來的泡泡,又看到孩子拿著畫筆在牆上作妖。她一把奪過畫筆,忍不住朝孩子大吼。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背後原因太扎心!當家長的一定要看
    眼睛裡看到5,腦子裡想的是5,嘴裡說出來是6,手裡寫下來是7。問什麼都明白,一做題錯一半。一學字立刻會,第二天忘一多半……吼不吼?來,明天要背古詩了,給媽媽背一遍」「一片孤城萬仞山!」吼不吼?吼孩子這事兒,就和人擠痘痘一樣,都是「明知不可為」但總是忍不住「為之」。玩笑歸玩笑,但父母喜歡用吼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卻是實在是不應該,很多父母吼孩子,是想通過吼叫讓孩子知道自己生氣了,從而乖乖聽話。可最終卻發現,我們越吼孩子越不聽話。
  • 你越吼孩子越「沒出息」,還總是不聽你的話!如何打破這「怪圈」
    文/山爸爸育兒記多數媽媽都是「虎媽」,不寫作業母慈子孝,寫作業就雞飛狗跳,平時也控制不住脾氣,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其實都是想讓孩子能有「出息」,但是越大吼越「沒出息」,孩子還總是不聽你的話,明明是為了孩子好,卻沒得到想要的結果。
  • 你越吼,孩子越笨!別讓你的脾氣,毀了孩子一生
    作者:爸媽錦囊,大米媽當孩子不聽話,或者出錯時,你會怎麼做?我想很多父母通常都是通過大聲吼罵孩子,來使他聽話。可這樣做,你的情緒是發洩了,卻讓孩子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而且吼罵孩子,不僅會造成他性格上的缺陷,還會讓他越來越笨。
  • 你越吼,孩子越差勁,這樣做,比說一千句還管用。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越大越不好管!10個月歲以內最好管,因為只需要照顧好身體就行了, 可是等孩子上小學了,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了,家長和孩子的內戰就要開始了。前幾天孩子放學,一些家長聚在一起,沒聊兩句,話題很自然的就轉向了孩子,大家正七嘴八舌的討論著,一旁的阿姨突然插話:「真羨慕你們,家裡孩子都聽話。我家那小子拿我說話當放屁,說急了就跟我喊,有時候真是把我氣壞了,我覺得他才是家長。
  • 什麼才是陪娃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有家長在網絡上吐槽,陪娃寫作業現場充滿了「血雨腥風」。的確,對於持「孩子事無小事」觀念的中國家長來說,找到陪娃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既迫在眉睫又意義非凡。每次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陪娃寫作業的視頻,河北石家莊的年輕媽媽小靜都能看到自己和孩子的「影子」。「氣到笑,笑到哭,每次都是一場『戰爭』。」
  • 陪娃寫作業引發1.3億網友圍觀:前世作了什麼孽今生陪娃做作業
    "教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全世界的爸爸媽媽都面對同樣的問題。""就說陪寫作業有多難吧,擠兌得外國人都說了中國話了。"似乎只要涉及到陪娃做作業,血壓飆升分分鐘的事。南京就有位年輕媽媽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因為孩子磨嘰沒及時完成,自己又太心急,孩子沒啥事,自己倒先氣得中風進醫院了。
  • 家長們要搞清楚你越是對孩子大吼孩子越不聽話
    罵也罵了,孩子就是不聽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孩子可能在課上做這些小動作:1.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容易走神,愛有小動作;2.學習效率低,作業拖拖拉拉,做題慢;3.記憶力差,單詞,課文記不住;當我們第一次大聲斥責孩子的時候,孩子確實很害怕,會表現得很老實、很聽話。可是大聲訓斥的次數多了之後。孩子就會習慣這些大強度的「刺激」,看似在聽你吼,其實注意力早已經游離到別處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吼什麼。
  • 你越吼,孩子越差勁!這麼做,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早上都收拾好了準備去學校,你著急的不停催,他卻還在慢吞吞繫鞋帶;你讓他自己做作業,半個小時過後,作業本上一個字都沒寫;帶他去商城,你在買東西,千叮嚀萬囑咐他一定要跟緊你,不要亂跑,誰知一轉頭,人沒影兒了……」
  • 陪娃寫作業暴露夫妻危機,臨沂「80後」學霸媽媽忍無可忍後提出離婚
    本期故事的主人公趙雪瑩(化名)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因陪娃寫作作業夫妻產生分歧,忍不可忍後矛盾激化,導致家庭破裂。夫妻的感情竟然如此脆弱?陪娃寫作業真的會讓夫妻關係惡化,甚至是走向離婚嗎?關於陪娃寫作業的話題早已不再新鮮,但是層出不窮鮮活事例讓更多的父母感同身受。
  • 越吼孩子越不聽話!簡單5步,比你吼一萬遍都管用
    吼孩子這事兒,和擠痘痘一樣,「明知不可為」但總是忍不住「為之」。 昨天我被糰子氣的眼冒金星,沒忍住吼了他。 有那麼一瞬間,我都想這破「皮夾克」我不要了,愛誰要誰要吧。
  • 你越吼孩子越笨!喜歡高嗓門說話的家長,別怨孩子聽不進去話
    ,反應遲鈍,怎麼說他都聽不進心裡,那可能是你的高嗓門已經影響了孩子智力。同時,緊張的情緒也會導致孩子無法思考,思維能力下降,什麼都做不好。比如孩子在寫作業,父母吼孩子,大聲的質問孩子這道題應該填什麼,這時候孩子大腦是空白的,這根本就不是在輔導,對孩子來說更像是一種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