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丨老貓
隨著「豬瘟水餃」沸騰網絡,三全食品正在經歷最為嚴重的危機。
早在2013年,三全食品就曾成立養殖種植基地,原則上實現原料自給自足。不過,該工廠已停產兩年,早已「豬去舍空」,而三全目前的豬肉供應商,也供應包括已爆出豬瘟的雙匯。
2月18日早間,三全食品發布公告稱,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的灌湯水餃疑似批次包括,20190113H的1000g灌湯豬肉水餃、20181111H的500g灌湯豬肉香菇水餃、20181129H的500g灌湯豬肉芹菜水餃。
隨後,三全食品天貓官方旗艦店、京東自營旗艦店以及蘇寧超市中自營商品,均下架同款「三全灌湯水餃」。此外,大型商超歐尚和大潤發方面,也已下架所有三全豬肉水餃。
據悉,此次涉事的生產廠家是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代碼為H。該公司成立於2007年,註冊資本3000萬元,主要從事速凍食品、糕點的生產和銷售等業務,是三全食品的全資子公司。
豬瘟水餃追本溯源,還是源頭把控出現問題。早在2013年,三全食品就曾出資2000萬元,成立鄭州全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專門為自己提供原料。據媒體報導,鄭州全生農牧科技產業園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建成年產40萬噸飼料加工、年出欄150萬頭生豬養殖、年產30萬噸有機肥生產和萬畝有機蔬菜種植產業園。
不過,目前鄭州全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早已停產,「豬去舍空」。據《證券日報》報導,當地工廠工作人員稱,「大概2017年7月,豬賣完後就停產了。這裡以前一年大約能出欄4萬頭至5萬頭豬,不過大多也都是賣到外地去,三全自用的很少。」
難道是水餃滯銷,成豬產量供大於求,才進行對外出售的?
實際上,三全的水餃銷量並不低,甚至可以說是三全的支柱產業。自2006年以來,三全食品的餃子收入及利潤構成就接近40%,2011年,水餃業務收入更是突破10億元。
據公司2017年報數據顯示,三全食品水餃營業收入為19.85億元,湯圓營業收入為15.44億元,粽子營業收入為2.67億元,面點及其他營業收入為14.48億元,水餃依舊是三全的支柱產品。照此計算,2018年三全餃子有望突破20億元銷售大關。
那麼,專門成立的農牧公司,不僅已停產兩年多,養殖的生豬還大多對外銷售,年銷近20億的三全水餃,原料從何而來?
實際上,三全所使用的豬肉,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雙匯等知名肉製品企業。就在2018年8月份,雙匯發展由於受到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鄭州雙匯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廠曾被鄭州市政府劃定為疫點並實施封鎖,封鎖時期為6周。
業內人士表示,「雙匯作為國內大型的豬肉製品企業,出現非洲豬瘟事件,而且還是三全食品的豬肉供應商之一,如果三全食品不嚴格把關,那麼三全豬肉餃子出現豬瘟病毒在所難免」。
截至2月20日午時,三全食品股價為7.36元/股,下跌2.65%,總市值59.6億元。而這也不是三全股價首次下跌,早在事件爆出的2月15日,三全食品股價就曾下跌3.58%。
想探索更多好玩資本故事,也可關注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