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政府扶持下,實體書店歸來

2020-12-19 觀察者網

據《人民日報》1月18日報導,在熬過了歷時五六年關門閉店的低潮期後,實體書店正在迎來一輪新的復甦。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合肥等國內大城市,國有大型書城與民營特色書店紛紛開設新店。在房租成本、工資成本、網店競爭三大不利因素依然存在的今天,為什麼實體書店不但沒有萎縮,反而逆勢而上呢?

「三聯書店決不能離開海澱區。」這是北京市海澱區政府相關領導在得知三聯書店五道口店準備撤離時發出的指示。2014年4月23日,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總店在試營業一個月後正式成為北京第一家24小時書店。鑑於效果良好,三聯書店於一年後在海澱區五道口一座寫字樓裡開設了第二家24小時書店。但是開業兩年來,由於客流不足,五道口店虧損嚴重,幾乎吃掉了書店的全部利潤。迫於壓力,三聯書店準備撤店。但海澱區政府得知後立刻與書店聯繫,要求「三聯書店決不能離開海澱區」,海澱區政府將為三聯另外擇地,在五道口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新建一座書店。

幾乎與此同時,朝陽區政府也對三聯書店伸出了橄欖枝,邀請三聯在北京時尚地標、人氣極旺的三裡屯開設新店,而且免收房租並承擔裝修費用。「我們可以拎包入駐,」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翟德芳說,「在寸土寸金的三裡屯,政府拿出800平方米的房子給我們,還不要房租,這樣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要知道,房租能佔到書店運營成本的60%以上。對書店來說,政府的扶持堪稱『及時雨』。」

(朝陽區三聯韜奮書店,圖源:VCG)

實體書店從業者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普遍表示,目前書店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特別是政府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減輕了書店的經營壓力,增強了發展信心。

南京知名民營連鎖書店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說,從2016、2017兩年來看,實體書店的發展可謂春風化雨、勢如破竹,而這與政府的扶持息息相關。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得到了當地政府低價房租的優惠;先鋒書店在南京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新開的駿惠書屋得到了秦淮區政府的扶持,房租僅為其他商鋪的一半還不到。

2013年以來,面對實體書店倒閉潮,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協調財政部、發改委、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持續推出扶持政策。據統計,僅圖書批發零售環節5年免徵增值稅,每年就為書店減免稅負50多億元;財政部5年累計安排實體書店獎勵資金達6.7億元。

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2016年,北京市拿出1800萬元扶持資金支持71家實體書店發展。上海從2012年至2016年累計已投入6000萬元資金扶持實體書店。近兩年,四川省成都市共投入1158萬元對41家實體書店進行了獎勵扶持,遂寧市在新建文化中心提供最好場地並免徵3年房租讓實體書店進駐。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5個省(區、市) 出臺了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

江蘇新華發行集團副總經理葛駿對記者說,實體書店這一輪的復甦離不開政府營造的日益濃厚的全民閱讀大環境。實體書店不僅僅是賣書的地方,也是傳播主流思想文化、營造文化氛圍、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一環。黨的十八以後,政府對實體書店具有公共文化性質的認識更加深刻,扶持舉措更具體更實在,推動了實體書店的改革創新。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直關心和重視實體書店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就實體書店的發展作出重要批示、給予親切關懷。

據相關人士透露,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對政府扶持實體書店所取得的效果很滿意,免徵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的政策在到期後會得到延續。

相關焦點

  • 北京161家實體書店獲資金扶持
    北京161家實體書店獲資金扶持本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施芳)為緩解疫情對實體書店的影響,北京市快速啟動實體書店扶持項目,首批扶持資金已於近期發放。共有161家書店獲得項目資金扶持,其中有13家書店因被評為「2020年度北京市最美書店」、94家書店因被評為「2020年度北京市特色書店」而受到獎勵。據了解,北京市今年把扶持實體書店的重點放在房租補貼上,並適當擴大補貼覆蓋面,增加補貼書店的數量,著力解決房租這一實體書店在疫情期間面臨的最大成本負擔。
  • 扶持實體書店,除了「最美」還要「接地氣」
    根據《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今年,北京市大力開展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目前已順利完成並圓滿結束。2019年,共計有239家北京實體書店獲得2019年度實體書店項目扶持,其中包括特色書店85家、最美書店10家、最具影響力書店2家,扶持資金近1億元。
  • 北京:扶持實體書店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
    她建議,政府要加大對實體書店的扶持力度,有條件的各區都可以配備大型書城,使之成為所在區域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她還透露,今年北京發行集團旗下的王府井圖書大廈和西單圖書大廈都將進行大規模改造。加大對實體書店扶持力度龍曉雯介紹,北京每萬人擁有實體書店不到1家,這一指標明顯低於倫敦、紐約、東京、巴黎等世界城市。分布也不均衡,城六區書店較多,其中又以東城和西城最為密集,郊區書店較少,回龍觀、望京、天通苑這些新建大型社區,書店也比較少。
  • 北京市出臺政策加大對實體書店扶持資金力度
    本報訊 為做好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工作,北京市委宣傳部2月26日下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的緊急通知》。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書店經營造成的嚴重衝擊,北京市提前啟動2020年實體書店扶持項目,從2月26日開始組織項目資金申報工作;加大扶持資金力度,加強實體書店房租成本補貼,在獲評企業作出承諾的前提下,對其預撥3月至6月的房租補貼;擴大特色書店(最美書店)評選範圍,進行精準補貼,推動書店向特色化、精品化、專業化方向轉變。
  • 北京「組合拳」扶持實體書店 推動「萬人一書城」建設
    (抗擊新冠肺炎)北京「組合拳」扶持實體書店 推動「萬人一書城」建設  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王野霏在1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實體書店確實面臨資金壓力,北京市將採取「組合拳」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  「倒閉,現在還不能這麼講。」
  • 扶持實體書店,夯實城市文化基礎設施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根據北京實體書店聯席會議辦公室披露的數據,2019年北京市共計有239家書店獲得實體書店項目扶持,其中包括特色書店85家、最美書店10家、最具影響力書店2家,扶持資金共計近1億元。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實體書店增加了285家,同比增長28.1%。
  • 扶持政策精準發力 賦能成都實體書店發展
    今年4月23日,第25個世界讀書日當天,成都發布了「建設書香成都,發展實體書店」的三年行動計劃,要在2022年建成「中國書香第一城」。該計劃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便包括對實體書店的財稅金融支持。在這一計劃發布後不久,新修訂的《成都市實體書店扶持資金管理辦法》正式出臺。與往年相比,今年的相關政策扶持種類更多、扶持力度更大、扶持門檻也更低。
  • 國家有關部委研究制訂實體書店綜合性扶持政策
    針對中國實體書店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訂綜合性扶持政策,並從7月開始先期開展實體書店扶持試點工作。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管理司司長王巖鑌稱,將從稅收、財政、用地及規範市場等方面綜合考慮,為實體書店的發展儘可能提供最大支持。這一次試點扶持對象包括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的民營書店和國營書店,主要針對民營書店。  對於實體書店的扶持政策其實已醞釀多年。2011年,原新聞出版總署就曾與中宣部、住建部共同出臺《關於加強城鄉出版物發行網點建設的通知》。
  • 成都市2020年實體書店扶持資金開始申報了!
    原標題:成都市2020年實體書店扶持資金開始申報了!   2020年4月23日,第25個世界讀書日當天,成都發布了「建設書香成都,發展實體書店」的三年行動計劃,要在2022年建成「中國書香第一城」。   該計劃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便包括對實體書店的財稅金融支持。
  • 劉明清:網絡時代 我們為什麼還要扶持實體書店?
    也許有人會問,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在疾風快馬般的生活節奏下,市場競爭的激烈足以讓人窒息的環境中,既然買書、讀書,乃至獲取知識都可以在網上實現,我們還會需要實體書店嗎?為什麼還要花大力氣去扶持實體書店呢?難到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懷舊情結,還是要做一些「面子工程」?答案是否定的。
  • 四川扶持實體書店 不僅要有數量還要樹立品牌
    四川扶持實體書店 不僅要有數量還要樹立品牌 2016年10月25日 08時26分
  •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2012年1月9日 20:18來源:東方網 作者:魯琳 選稿:楊洋   東方網記者魯琳1月9日報導:近來,實體書店生存狀態更是每況愈下
  • 北京順義區推出實體書店扶持獎勵政策 最高獎勵不超過500萬
    ,可持續經營,本年度內未受到各級行政、執法部門處罰且無其他違法記錄的實體書店。   扶持方式包括租金補貼、獎勵和政府購買服務,具體措施如下:   公告在補貼方面提出,對符合功能定位和區域布局的特色書店和社區書店給予房屋租金補貼。
  • 北京市就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發出緊急通知,相關政策解讀來了
    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委宣傳部2月26日就2020年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發出緊急通知。該緊急通知提出16條措施,如預撥3月至6月的房租補貼,擴大特色書店(最美書店)評選範圍,進行精準補貼,推動書店向特色化、精品化、專業化方向轉變。
  • 各地出臺政策扶持 實體書店線下復工線上自救
    正式宣布公司旗下135家實體書店已經全部恢復營業。就在同一天,北京2020年第一批獲得本年度資金扶持的168家實體書店名單向社會公示。經歷兩個月的艱難抗疫,實體書店用恢復營業來迎接春天,而線上閱讀也成為疫情期間書業亮點。
  • 北京今年首批獲扶持實體書店、特色書店、最美書店公示名單來啦
    為落實《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依據北京市《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年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資金項目申報工作於2月26日啟動。經過項目申報、項目初審、項目勘驗、項目覆審、項目終審等環節,3月20日,北京2020年首批獲扶持實體書店、特色書店、最美書店名單開始公示。
  • 實體書店喜迎政策春雨——各地出臺措施扶助實體書店
    提出對實體書店將給予資金扶持,並通過「文金惠」「文創保」等形式提供金融貸款服務。2月26日,北京市緊急出臺相關政策,將原計劃4到6月啟動的2020年實體書店扶持項目,提前到2月26日開始項目資金申報,首批扶持資金3月底前到位。對獲評企業預撥3月至6月的房租補貼。擴大特色書店(最美書店)評選範圍,推動書店向特色化、精品化、專業化方向轉變。
  • 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雖然在線下開設實體店面,但是需要根據收入來源確定歸屬類型,回歸線下開設的實體書店,不能將其完全視作為一個獨立運營的實體書店看待,還是需要將線上、線下合併看待。同時,這些品牌的線下實體書店可以基於統一採購獲得比一般實體書店更為有利的圖書折扣。部分新模式書店品牌表述自己的模式優越、抗風險能力強,但這些書店品牌銷售的主要產品不是以紙質的圖書為主,而是以內容或會員為主。
  • 疫情下實體書店加速轉型突圍重生
    只有1/5的書店線上線下全部復工,基本正常運營。    疫情下新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模式,給實體書店帶來新變化,推動了線上線下加速融合。例如,北京圖書大廈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優勢,提供服務電話、自有網站、第三方平臺網站、微商城等多種選書購書方式,在讀者下單選購圖書後,採取非接觸式快遞送書上門服務和團體採購專人專車送書服務等,最大限度滿足讀者購書需求。
  • 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虎嗅網
    部分線上線下同時設店以及新模式的書店品牌,不要急於表達模式的優越性,先擺好自身定位。線上線下同時設店的書店品牌,實質上還是網絡的出版物分銷商。雖然在線下開設實體店面,但是需要根據收入來源確定歸屬類型,回歸線下開設的實體書店,不能將其完全視作為一個獨立運營的實體書店看待,還是需要將線上、線下合併看待。同時,這些品牌的線下實體書店可以基於統一採購獲得比一般實體書店更為有利的圖書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