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人醃製酸肉的方法,雞鴨魚肉都可「酸」吃

2020-12-17 不知心恨誰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生產方式有關,侗族也不例外,侗族人生活的地方被譽為「糯稻之香」,所以侗族人的主食是糯米,不論是客人到來,還是舉行大型宗教祭祀活動,都有「無糯不成敬意」的說法。除了糯米之外,魚也是家家戶戶的主要盤中餐,魚的作用很大,侗族人喜歡在水稻田裡養魚,每年的春耕時期將魚苗放進水田之中,魚在水田之中不光能自己存活,還能幫助田地去除蟲害,這樣養出來的魚肉還十分鮮美,可謂一舉兩得。

侗族人自然也有醃魚之法,有醃製幾十年的魚,當老人去世的時候,拿出這條魚作為貢品,就能讓老人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得幸福美滿。魚一般是草魚和鯉魚,醃草魚和醃鯉魚的方法還是大同小異,只是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當地殘餘醃製的婦女當天是不能洗頭的,洗頭代表著食物會變味,是一種不好的象徵。

草魚往往都是要在立秋之後醃製,正好能在過完年醃製完畢,其實冬天醃製是最好的,那時捕到的草魚進入半休眠狀態,肌厚肉緊,春季醃製質量最差,此時草魚大量食草,肚腸糞便多,而且天氣轉暖,容易變質。

草魚的醃製方法很簡單,將魚洗淨,將背魚鰭破開,取出內臟,用筷子將魚兩頭戳通,將顆鹽戳入其中,這裡的鹽是生鹽,不是我們平時用的熟鹽。魚的每一處地方都要搓上鹽,然後將魚肉放置五到六天,待鹽醃進肉裡。之後將糯米煮熟以後,拌勻在魚的表面,然後將魚合成一整條,放入木桶之中,蓋上蓋子,然後用重石頭壓住。

鯉魚醃製的手法和草魚相似,但是會用比較小的桶子。鯉魚可以幹醃,用玉米粉或者糯米粉,將其炒熟後拌勻,再將鯉魚表面的水分烤乾,在罈子里舖上竹竿支架,保持罈子外的邊緣有水,魚才不會變質。

豬肉也可以醃成酸豬肉來吃,每家每戶都會醃製二三十斤豬肉,將肉切成大塊,跟隨自己的喜好切割大小,然後用鹽巴,糯米酒,醃製豬肉,放入壇中,密封好,然後便也是客人隨到隨吃,有的地方會在豬肉表面塗上辣椒粉,更有風味。侗族人一般都養豬,養了一兩百斤,年底殺掉,一些醃製臘肉,一些吃新鮮的,剩下的都會做成酸肉,儲存起來,接下來的一年中,想吃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吃。

還有雞鴨鵝,醃製方法大同小異,將鴨鵝的毛清理乾淨,將內臟取出,切成小塊,用鹽醃製兩到三天,然後加入糯米酒放入壇中,然後用大石頭壓住,將鹽水與糯米飯封口,防止透氣。不過侗族人醃製鴨肉鵝肉還是比較少的,因為本來鴨和鵝就比較少,家裡也不是吃不完,一頓兩頓,一天兩天就差不多了,沒必要醃著吃。

總而言之,侗族人很愛酸吃,有些地方醃製是將放入很多鹽,很鹹,但是侗族人愛吃酸的,他們崇尚「酸神」,相信人類的始祖是龜婆,龜婆生養了一對兒女,兒子叫松恩,他發現將食物藏在溶洞中,食物保存的時間長,味道也更好,於是當地人就封為酸神。直到今天,侗族人的酸魚、酸肉都很有名,很多遊客都慕名而來想要品嘗,這也成為了他們的特色食物。

相關焦點

  • 侗族人喜歡的醃酸肉,生肉醃製一年後直接吃,你敢吃嗎
    侗族人喜歡的醃酸肉,生肉醃製一年後直接吃,你敢吃嗎?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漢族的人數最多,其他少數民族的人混居在漢族中間。比如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侗族人就是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的部分地區,在其他國家可能少數民族的人會受到歧視,但是在我們中國,各族之間相處的非常融洽。如果說其他民族的平時的穿著是一樣的,那麼侗族人平時的穿著也具有侗族自己的特色,而且他們的飲食習慣,風俗習慣都和漢族地區差別很大。
  • 酸菜、酸魚、酸肉,侗族和苗族兩個愛吃酸的少數民族
    酸菜侗族的飲食習慣中酸菜是必不可少的一樣美食,侗族的家家戶戶中都醃製了酸菜。侗族的一年四季都備有酸菜,在侗族的餐桌上酸菜也是佔據著C位。在侗族的日常所吃的蔬菜中,大部分都是酸菜,所以無論是在早餐、中餐、晚餐你都會看到酸菜。不過在侗族的飲食習俗中,酸菜並不是只有一種表現的形式,因為侗族會利用酸菜做很多充滿食慾的菜品。此外侗族也還會用酸做很多的美食,比如在條件好一點的侗族家庭裡,他們家可能就不止有酸菜了。在蔬菜上他們可能還有酸黃瓜、酸豆角、酸蘿蔔。在葷酸中可能有酸魚、酸鴨、酸肉、這樣的特色酸味菜也是很多人都沒有品嘗過的。
  • 糯香的侗族是酸酸的味道
    幾小時後,蓋子掀開時,香氣撲鼻的糯米會讓人忍不住用手就抓來吃。難道手抓糯米飯是這樣來的嗎?待大家圍坐一桌時,吃一口糯香的糯米,所有的勞累都一鬨而散了!不喜歡吃這麼平常的糯米?好的,聰明的侗家人會拿各種顏色鮮豔的蔬菜汁來製作多色的糯米飯,讓你邊欣賞邊享受美食。豈不美哉?
  • 侗不離酸,侗族不僅吃食離不開酸,交友辦婚禮都要有「酸」
    大家好,我是小編黑黑的老黃學文化,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侗族人民的另一個生活習俗「侗不離酸」。侗族的人都說,住宿不離開山,走路不離開衣盤,穿不離褲帶,吃食不離開酸。這是對侗族人民在生活當中衣食住行真實的反映。
  • 貴州黎平:侗族人的家常菜,簡單而又複雜的飲食文化
    侗族人靠山吃山,飲食多元化,除了自家種的瓜果鮮蔬外還有滿山遍野的野生食材。餐桌上最常見的待客美食烤魚、血紅、牛癟、醃魚、醃肉、白切肉,白切雞等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侗家人平日吃什麼?!其中醃製食品是侗族最具特色的食物之一,別看醃魚醃肉都蓋滿辣椒,其實所有醃製過的食物經發酵都是"酸"的。侗族酸菜分別為"幹"跟"溼"兩種,幹的是用蘿蔔菜曬乾醃製作,而溼的則是用小白菜在涼水裡醃製發酵而成。
  • 《風味人間》侗族「酸」出來的美食,壇藏5年才吃,是待客尚品
    《風味人間》介紹了侗族的一種美食,是使用他們獨特的「酸」的方法製作出來的,壇藏5年才會拿出來吃,是絕佳的待客尚品。《風味人間》經常走近少數民族聚居區,帶觀眾領略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和特徵,讓觀眾感受到少數民族獨特的風土人情和罕見的珍饈佳釀。
  • 《酸食志》:中國最能吃酸的是貴州人?
    所以我一直以為,將酸食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的,非貴州人莫屬。更讓人佩服的是,貴州各地都有自己當家的酸。鹽酸、醃酸、蝦酸、香酸、臭酸、米湯酸、毛辣酸、酸菜酸、糟辣酸、酸筍酸、酸蘿蔔酸,哪個酸都讓人入口驚嘆,回味無窮。還有一個重要特點,貴州之酸,無一例外,都與辣相配。酸辣是貴州飲食的主調,這也是與山西之酸的重大區別。貴州酸食的豐富,不去親身體會,是難於理解的。
  • 侗族"合攏宴"要吃"轉轉菜" 一家菜碗人接人傳過去
    一「酸」永流傳  侗族自古便有「侗不離酸」的說法,他們自己亦稱:「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撈躥」。過去,酸食冠於侗家菜餚之首,日用菜餚百分之七十都是酸味。與其說它具有經濟性,不如說它具有簡便性。因為酸食不要熱炒便可食用,所以每家每戶都置有五、六個之多的酸罈子:一個酸水壇,一個醋水壇,一個醃菜罈,一個醃魚壇,一個醃肉壇。
  • 媽媽醃製的酸蘿蔔清脆爽口,吃出了肉的感覺,居然是因為「它」
    媽媽醃製的酸蘿蔔清脆爽口,吃出了肉的感覺,居然是因為」它「。生活中,我們喜歡吃的菜品很多,數不過來,不管是炒制的,還是涼拌,多的說不完。但是關鍵是要看怎麼做。例如湖南的酸蘿蔔就是當地的一道特色的醃製食品,還有來自韓國的泡菜,都是非常出名的。
  • 臘肉、燻肉、鹹肉、醃肉、風乾肉、酸肉相關技術資料彙編
    .pdf一種發酵風乾鵝肉及其加工方法.pdf一種發酵鮮肉的加工工藝及產品、設備.pdf一種口味獨特的臘肉的製作方法.pdf一種可加工調料的醃肉器.pdf一種可在線調味的燻肉生產裝置.pdf一種可多層組裝的臘肉烘乾機用臘肉架.pdf一種可常溫保藏的即食臘肉及其加工方法.pdf一種可組裝風乾肉晾掛架
  • 年貨送禮推薦:想吃特色地方菜就選侗族醃魚
    天氣一冷,我就喜歡吃魚,不像是別人那樣打火鍋,我就是獨愛各種魚菜,今天向大家推薦一道我超愛的美食——侗族醃魚,來自黔東南貴州侗族的特色美食。紅彤彤的顏色有木有很誘人?酸酸辣辣的味道超級的開胃哦~想吃特色年貨真的必不可少~噹噹當,這就是我跟你們的侗族醃魚,很大的一隻,選自黎平稻花魚用罈子醃製而成,還是很衛生的。這條酸魚,從外到魚肚都被紅紅的辣椒包圍,打開肚子,看看這一肚子的辣椒,是不是胃已經發抖?別怕,沒有那麼辣,辣的程度一般人都能接受的。
  • 教大家怎樣快速醃製酸蘿蔔,2小時後就可以吃了,做法簡單又好吃
    酸蘿蔔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美食,它那種脆爽酸甜的味,可以直達心底,讓人胃口大開。酸蘿蔔老鴨,酸蘿蔔炒肉,酸蘿蔔蘸辣椒,都是非常好吃的。很多人喜歡酸蘿蔔,但是不知道怎麼醃製,或者知道醃製,但是醃製的時間太長,很難等。
  • 雲南特色酸木瓜煮稻花魚,魚肉細膩鮮美湯汁酸爽可口,越吃越開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對於雲南的特色美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像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去雲南旅遊,肯定也會品嘗到當地的特色美食啦,像臘排骨鍋、過橋米線、餌絲、酸湯魚等都是雲南名菜。而且雲南是一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所以這美食的口味也是很特別的,大多都以酸辣為主,感覺會越吃越開胃呢。
  • 雞鴨魚肉都得有 上海人的年夜飯有哪些講究?
    另外,銀絲芥菜也被叫作如意菜,這是祖籍寧波的新上海人最中意的,配上胡蘿蔔、黑木耳、冬筍,甜甜酸酸,又很有嚼勁,既開胃又解膩。做這道菜時,最好要先放上兩三天等薺菜葉變黃後再加工,金黃的菜葉在餐桌上更有暖暖的色彩感。  雞鴨魚肉都得有  講完了素菜再說葷菜,雞鴨魚肉都得有。
  • 醃製酸豆角,用清水還是花椒水?教你正確做法,豆角酸脆入味
    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家人時不時便會出現食慾不好的情況,在食欲不振的時候我便會做一些泡菜或者是下飯醬,讓家人吃飯也能特別香,而酸豆角是我經常會做的一種,將豆角經過一番的醃製,酸脆入味特別好吃,而且這樣還延長了豆角的保存時間,在醃酸豆角的時候當然也需要技巧,尤其是醃酸豆角的水一定要用對了,否則豆角不僅不好吃,而且還容易變壞,很多人在醃製酸豆角的時候不是用清水便是用花椒水,但其實這都不對,想要酸豆角醃製成功
  • 這道酸臘肉是侗族「待客佳品」,味道美味還很香,網友:想吃
    這道酸臘肉是侗族「待客佳品」,味道美味還很香,網友:想吃,相信大多數吃貨朋友們都聽過一句話,這句話就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小愛覺得這句話一點錯都沒有。五十六個民族裡面人數最多的就是漢族,當然也有一些是少數民族。
  • 現代人吃菜有懷舊感,雞鴨魚肉吃膩了,喜歡吃清蒸菜乾了
    現代人吃菜有懷舊感,雞鴨魚肉吃膩了,倒喜歡吃清蒸菜乾了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美食吧。第一個來說說青大頭、葉青、腰緊、頭大為秋冬常食蔬菜。現代人吃菜有懷舊感,山珍海味、雞鴨魚肉吃膩了,倒喜歡吃清蒸菜乾了。蒸前放黃酒、菜油、鹽、白糖(少量),蒸熟加味精拌勻即可。菜:青大頭洗淨,大的一開四。鍋中放底油燒熱,推入青大頭偏癟後加醬油、糖、燜油,如滷不多要加些開水,火候到,放些味精即可。如和五花肉一起,味道更佳。
  • 酸豆角怎麼醃製好吃?兩種方法值得收藏
    豆角就是我們平時所吃的豇豆,對於豇豆大家可能一點都不陌生,因為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變換著各種角色,也就是說它的做法多種多樣,而且幾乎可以和所有的蔬菜一起食用,它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美味的體驗。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酸豆角的醃製方法,一起來看一下吧!
  • 【新春走基層】一大波侗族美食來襲!快看春晚貴州分會場肇興侗寨最...
    侗族的常見食料不少於五百種,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長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無不取食。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很強的生存適應能力。  無菜不酸。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離酸」的說法,他們自己亦稱:「三天不吃酸,走保打倒竄。」在侗家菜中,帶酸味的佔半數以上,有「無菜不醃、無菜不酸」的說法。  歡騰的宴席。
  • 專做酸豆角32年的大媽,教您2種最正宗的醃製方法,絕對酸脆爽口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人公劉大媽,今年63歲了,專做了32年的酸豆角,差不多半輩子都花在這上面了,今天受到胡師傅的邀請,我將教給大家2種最正宗醃製酸豆角的方法,酸脆爽口。2.醃製豆角時,酸豆角必須全部浸泡在水中,不然露出來的會發黴!3.製作酸豆角時,必須要絲毫無縫的封存起來,漏氣了,也會發黴!4.醃製好的酸豆角,取出來吃是嗎,也必須用乾淨無油的筷子挑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