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帶孩子來到諮詢室,是因為學校老師、醫院醫生的要求和建議。
我們問了在中小學當老師的朋友們:學生的哪些問題讓老師最為擔憂和焦慮?
得到最多的回答是:拒學厭學、情緒障礙(抑鬱、焦慮)、人際關係問題、考試焦慮、網絡成癮等;還有比較特殊的進食障礙,多見於青春期少女,特別是厭食症對身體損害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
「孩子發出那麼大的動靜,ta也很累啊。只不過是當ta小小聲的時候,一直不能被聽見,才最終需要走到用症狀來發聲這一步。」
作為老師,更希望的是在孩子小小聲的時候,就能聽到ta、幫助ta。
這些「走投無路」帶孩子來到諮詢室的家長們,通常只給治療師3~4次機會,如果看不到任何改變他們就再也不來了。
而孩子會認為治療師和父母是一夥的,隨便敷衍你,甚至說謊。你很可能連建立起諮訪關係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要幫助到這個孩子。
這時,家庭治療的優勢就顯得尤為突出:
不太依賴建立關係,可以直接著手幹預;
直接觀察到家庭成員的相處模式,從中你就可以獲得非常多的信息,找到治療突破口;
不存在誰去窺探誰的秘密的情況,每個家庭成員都平等地參與和知道治療室發生的一切;
有心理教育的作用,可以直接引導行為方式的改變,這是很多家長需要和想要的。
《兒童青少年家庭理論與實踐》這門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如果你正苦惱於孩子學業、情緒、社交、行為方面等問題,這門課可以為你打開全新的視角,結合自己家庭的現實情況來理解孩子問題背後的意義,聽懂孩子症狀的訴求,反思並找到解決方法。
🌟作為老師,
你承擔著「集體養育者」的角色,需要不帶偏見地、對孩子抱有同情心和好奇心,也需要面對孩子背後的家庭;當你學會了從家庭治療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問題,你就有能力在孩子出現小問題的時候及時幹預,從而預防大問題的出現。
🌟作為心理諮詢師/社工,
如果你有家庭治療的基礎,這門課聚焦於青少年普遍問題,你可以深入地、有針對性地學習與青少年家庭工作,掌握在臨床工作中的明確路線;
如果你沒有家庭治療的背景,你能快速掌握家庭治療基本理論,學會從家庭治療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問題,提升你的諮詢能力,也可以為深入學習家庭治療奠定基礎。
與個體治療不同,家庭治療是多方會談,談話內容和方向不僅是諮訪雙方,也是家庭多成員和治療師之間多方視角的參與,治療師的思考和語言也不同於個體訪談,如果說動力性治療是跟著感覺走,那麼家庭治療恰恰是順著理論走。多方會談中,治療師如何能夠開展談話,讓家庭成員都能夠有興趣,願意參與討論,最終達成不同程度的和解,取決於治療師對家庭治療理論熟悉程度,也取決於把理論變成臨床對話的能力。本課程一共十個主題,通過五個類別的臨床家庭治療案例:拒學+拒治療
進食障礙
情緒障礙
考試焦慮
青少年人際關係障礙
導師將講解如何把理論變成家庭治療臨床探討,讓你獲得不一樣的思考,對家庭治療地圖瞭然於胸,在臨床工作中有一條明確的路線,掌握不一樣的治療語言。家庭對於他們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家庭治療就是要發掘每個成員對同一問題不同的歸因和邏輯序列。我們將用三個主題,由兩個身心症疾病(進食障礙)的家庭治療,展示治療師的臨床工作步驟:
第7-8講:如何挑戰家庭成員既有的歸因方式
第9-10講:如何幫助家庭把症狀和家庭關係聯繫起來
第11-12講:如何讓家庭第一次獲得不同視角,從無明到有明
葛 毅
葛毅老師精通精神分析+家庭治療,常年在心理治療一線工作,積累大量案例和豐富實踐經驗。她師從國際家庭治療大師李維榕,2015年至今每月接受李維榕老師案例督導,是你入門家庭治療最好的領路人之一。1.2020年11月30日起,每周一、四晚18:00前更新。2.課程為視頻錄播形式,每講課程約為45分鐘,共計20講,配有中文字幕。【課程價格】
7月29日(周三)下午15點
群內48小時早鳥價開售
↓↓↓↓↓↓↓↓↓↓↓↓↓↓↓
唯一的報名入口
私信你的任一糖心理客服、顧問
(微信好友列表,搜索「糖心理」)
新用戶請添加下方客服!!
老用戶不要重複添加客服,否則會造成處理緩慢
【友情提醒】
1.本課程報名費用,一經繳納,將不再接受任何原因退費,但可以在開課前辦理轉讓;
2.所有課程的轉讓,一定要先聯繫客服。確認後,雙方結清費用,並通知客服為接收方辦理補報名手續;
3.如果課程的轉讓方是會員,接收方是非會員。接收課程方,需要按此課程的最低會員與非會員差價,補給客服;
4.為了防止倒賣,課程不得以任何原因加價轉讓。客服有權拒絕為加價課辦理轉讓手續;
5.課程為實名制報名,報名後只能由本人上課,且中途不得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