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作文課可以這樣上
對於每一個語文老師而言,作文課是一個困惑。它簡單卻又複雜,省事卻又麻煩。常常是老師布置一個題目,學生在每周兩節的作文課上完成。很簡單很省事,至於效果如何,先不做考慮,反正這樣的一種模式是大家普遍認可並施行的。至多是變一些花樣,比如學生互評互改、優秀作文展示欣賞之類的後期工作。
然而,作文課果真就是這樣就可以嗎?每個有困惑的語文教師一定也這樣問過自己。大家都是就簡單去繁雜,兩節作文課就讓學生寫去就可以了,豈不知作文是運用語言的藝術,也是最富有個性的學習和創造活動。這個創造過程,集中了其全部的生活體驗、感知、情感、想像、思維、駕馭語言的能力,它是內心世界的真實體現。要上好作文課,學好寫文章,不是那麼簡單的,需要我們下一番功夫,有一定的方法和模式。
其實,作文課可以這樣上:
有說有寫
葉聖陶先生說過:「作文與說話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說話的經驗裡可以得到作文的啟示。」因此,對於書面語言並不太豐富的中小學生來說,指導習作時,教師應留出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思考,用自己的語言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談談所見、所聞、所感,這樣有利於學生做到「我口說我心」,為寫出富有個性的作文做好必要的鋪墊。同時,教師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群體優勢,引導學生針對同學口述的習作素材,相互評點,相互補充,進而從中汲取營養,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從中交流語言、學習語言、發展語言,又有利於避免同類問題出現在不同學生的習作中。這樣的模式,看似會出現雷同作文,但到了真正作文的時候,特別是考場上的時候,就顯出效果來了,甚至能盡顯個性風採。
讓學生充分地說出心裡話,學生認識就比較清晰了,思維也比較敏銳了。這時候,教師再引導學生不拘形式,不受條條框框限制,把真情運用手中的筆書寫出來,做到字字吐真情。
有講有評
作文教學中,教師的講評是必要的。只是,這個講與評,也需要針對學生實際,做到有效。
先說講,其實更準確地應該是引導和指點。關鍵是審題和構思,在謀篇劃局上進行淺顯易懂的指導。這個不宜在作文課上長時間的講,因為單純講這些方法,學生不一定能體會,更別說運用了。我們要在平時的語文課上,在講課的過程中,針對選材、結構、寫作方法、修辭運用等結合課文,進行必要的引導。許多老師講課就是講課,只是告訴學生這一課的結構是什麼,寫作方法是哪些,單純而孤立地講這些,其實無論是對本課的理解還是對於作文教學,都是一點效果都沒有。應該在講這些的時候,引導學生體會這些作文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說,講課不僅是在讓學生理解這一課,而要始終把寫作教學聯繫起來。語文課和作文課是分不開的。
再說評。其實是包括欣賞和點評兩方面的。前者起示範作用,而後者則注重了交流。可以互相評和自我評。這是學生作文交流的一種延續,只不過互評時話題更明確,精力更集中。自評則是談在聽取了別人的意見後自己的收穫或得到的啟發,另外在評的過程中也可採用重點評和分組評等方法,評價的過程中包含了學生的思想動向,知識的掌握情況,語言的表達能力等。對學生來說,又是一次語言能力的訓練和知識水平的提高過程。 另外,我們常見的是教師的評價,包括批語。這裡要重點說一下。對於學生的習作,教師的評價不要單純地論好壞,也不要只注重語言、結構、中心的集中與否。而應該是一種探討式或回應式的交流。在指出錯別字和不通的語句之後,更主要的是針對習作的內容和思想,和學生進行一番交流。和他們探討文中的思想,回應他們文中的情感。這或許才是更重要的。
有讀有仿
寫文章都是從讀文章開始的,即有了紮實的語言基礎和較為豐富的詞彙之後,才能開始寫文章。所以說,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個也和講一樣,不能僅僅局限於一兩節的作文課,關鍵還是平時的功夫。當然,讀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選取適合的好文章來讀,哪些適合朗讀以便培養語感,那些適合默讀和瀏覽以便積累詞彙豐富思想,都是要分清楚的。在作文課上的讀,更多的是欣賞,針對本次作文內容,有目的地給學生讀一些或讓學生讀一些相關文章,也是有必要的。
當然,模仿也是必要的。小孩子學說話就是從模仿開始的。那麼,學生習作也是一個道理。在敘述語言上,在結構安排上,可以仿照一些優秀文章進行練習體會。但實際情況是,我們的學生大都是模仿作文書上的事例,甚至照抄作文書上的文章,這是一個最糟糕的習作習慣,不能說有百害無一利,也一定是弊大於利的。那些市面上所謂的優秀作文書大多是為迎合市場而粗製濫造的東西,剛開始習作的小孩子可以拿來一本模仿一下,但要長期依賴作文書,一說寫作文必定翻看作文書,那永遠也不會提高作文水平。限制了學生寫作個性、僵化了寫作思維,更降低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欣賞水準,還談什麼靈性和個性?所以說,無論是閱讀還是模仿,更多的還是要一些層次較高的美文才好。
有賽有爭
作文課要上好,在形式上也要多樣。比如可以引入競賽類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比較和競爭,激發其內心的激情和潛力。而且,通過競賽的形式,在普遍關注全體學生的基礎上,可以激發那些有寫作天賦的學生,讓他們有更優異的表現,在習作上有長足的進步。競賽的形式可以靈活安排,可以是徵文比賽,可以是限字或限時作文,甚至可以是說話類作文。無論是那種形式,都可以更大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寓寫作學習、技能訓練、語言開發於生動活潑的形象教學之中,達到激發學生創作欲望,促進思維發展,提高作文能力的效果。也能極大地改變學生不同程度的「愁」「怕」「厭」等習作心理,為我們開闢了一條新的作文教學的途徑。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作文就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內心和思想,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因此要把寫作訓練結合學生心理和能力的發展程度以及習作的基本規律,進行合理的規劃,真正上好作文課,從而改變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循規蹈矩般的不作為,改變學生作文普遍假話、空話、套話,內容空洞、千人一面,寫作材料雷同的現象;改變作文教學普遍存在的費時、費勁,低效的教學現狀,真正讓學生作文水平達到應有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