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據日本讀賣新聞6月29日報導,日本6月30日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停止在南極和太平洋北部用於科學目的的捕鯨活動,並將開始在自己的專屬經濟區內進行鯨魚的商業捕鯨。
被捕殺的鯨魚正被拉上日本捕鯨船「日新丸」,尾門上方橫幅「根據《國際捕鯨限制條約》進行的合法研究」(澳大利亞政府 圖)
日本6月30日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日本捕鯨船將於7月1日從山口縣的下關市和北海道的釧路市出發,這是日本31年來首次恢復商業捕鯨。
報導稱,商業捕鯨將從7月1日起在日本領海和專屬經濟區(EEZ)開始,主要針對三種鯨魚,但限制了捕獲數量的上限。日本水產廳將以「100年也不使鯨魚枯竭的頭數」為捕撈量,並將很快公布。
讀賣新聞報導截圖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日本原本可以在6月30日正式宣布允許對自已水域內一定種類的鯨魚進行捕撈。然而,日本當局決定推遲到7月1日,等6月28-29日在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結束以後再行宣布。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國際捕鯨委員會於1948年成立,日本於1951年加入。1986年,該組織通過《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禁止締約國從事商業捕鯨。
在IWC決定暫停商業捕鯨後,作為傳統的捕鯨大國,日本自1988年後也停止了商業捕鯨,但仍以「調查科研」的名義從事大洋捕鯨。同時在一部分沿海地區還殘存小規模捕鯨,捕捉對象是沒有列入IWC管轄範圍的小型鯨。
去年9月,日本在WC年度會議上提議重啟商業捕鯨,但遭到大會否決。日本在去年12月宣布將退出IWC。
據日本共同社6月24日報導,在北海道網走附近鄂霍茨克海進行的日本最後一次「科研捕鯨」24日結束了計劃的所有日程。1987年開始的日本國內「科研捕鯨」持續約32年告終。日本政府30日將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7月1日起重啟商業捕鯨。
據日本水產廳介紹,「科研捕鯨」是IWC決定暫停商業捕鯨後,於1987年在南極海、1994年在西北太平洋開始的。雖然遭到了反捕鯨國的強烈批評,但力爭重啟商業捕鯨的日本政府為計算重啟時的「恰當捕撈配額」而持續進行了調查。到2018年度為止捕獲了小鬚鯨和塞鯨等總計1.7萬頭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