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0年,日本宣布恢復商業捕鯨!真是因為日本人愛吃鯨魚肉?

2020-12-20 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來源:東方IC

在東京涉谷附近,有一個繁華的美食中心,名叫惠比壽。每年,這裡都要舉行美食節,招攬來自全球各地喜愛美食的遊客。

在美食節上,鯨魚肉是商家們極力推銷的食品。

在東京的新宿,佐藤從父親手中接管了一家居酒屋。在這裡,佐藤也會向食客推薦從三陸沿海地區運來的鯨魚肉。

在佐藤這樣的人心中,鯨魚肉是日本的傳統美食,捕鯨業歷史悠久。但現在吃鯨魚肉的人越來越少了。

對於到底吃不吃鯨魚肉的問題,日本國內紛爭不斷。但背後都涉及日本的一大「汙點」——捕鯨業。

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通過了《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禁止商業捕鯨,日本是締約國之一。但是,這一公約讓日本「鑽了空子」,因為它允許以科研目的進行捕鯨,日本便打著科學研究的幌子,持續在南極海域及西北太平洋捕鯨。

因此,日本的捕鯨業經常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

可今天(12月26日),日本政府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並將在2019年7月恢復商業捕鯨。

時隔30年,日本宣布重啟商業捕鯨

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早有打算。

中國新聞網援引外媒報導稱,在今年9月召開的國際捕鯨委員會大會上,日本提出解除對部分鯨種的商業捕撈禁令,該提案遭到否決。對於這一結果,日本政府官員表示「遺憾」,並暗示日本可能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今天,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宣布,日本將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並將在2019年7月恢復商業捕鯨。據路透社報導,未來,日本的商業捕鯨將在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域內進行,南極海域的捕鯨活動將會停止。因為,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將能重啟商業捕鯨,但將無法進行以加入國際捕鯨委員會為條件的南極海域科研捕鯨。

圖片來源:東方IC

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通過《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禁止商業捕鯨,但允許捕鯨用於科學研究。日本1988年停止商業捕鯨,之後以科研的名義持續在南極海域及西北太平洋捕鯨。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2014年3月,聯合國海牙國際法院還曾裁定日本在南極的定期捕鯨活動並非出於「科研目的」,應當停止。

此後,日本暫停2014年底至2015年初的捕鯨活動,但又在2015年末重啟。

國際公益組織——鯨魚與海豚保護協會對1987年之後,也就是《全球禁止捕鯨公約》通過之後的各國捕鯨量進行了統計。

數據顯示,1987年,日本捕撈了各類鯨魚1082頭。1988年,日本停止商業捕鯨後,數量便銳減至241頭。但在1995年到2000年間,日本捕鯨數量又比此前幾年翻了一倍,從2001年開始,數量持續增長,在2005年甚至達到了1243頭,遠超1987年。

圖片來源:鯨魚與海豚保護協會

日本人真的愛吃鯨魚肉?

如果認為日本大肆捕鯨是為了滿足國內的消費需求,就大錯特錯了。在今天日本人的餐桌上,鯨魚和三文魚的地位懸殊。

今年9月,一個名叫「海豚與鯨魚行動網絡」組織的負責人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日本普通人和鯨魚以及捕鯨業並沒有什麼利益聯繫。」如今,鯨魚肉在日本也越來越不受歡迎了。

2013年,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的一份調查顯示,當年90%的日本人都沒有買過鯨魚肉吃了。

綠色和平組織2015年的調查發現,平均每個日本人一年的鯨魚肉消費只有30克。

世界自然基金會人士表示,日本鯨魚肉市場萎縮,導致整個產業只能依賴於政府的補貼生存。

政府為什麼支持捕鯨?

既然市場需求以及不足以維持捕鯨業,為什麼他們還要在國際上為了捕鯨權據理力爭呢?

在民間,確實有人支持吃鯨魚肉和捕鯨。比如上文說到的鯨魚肉餐館的老闆們。在新宿開居酒屋的佐藤就告訴CNN,日本已經有4000年的捕鯨傳統了。在老一輩眼中,捕鯨被「汙名化」了,他們希望有一天捕鯨不再收到譴責,這樣一來,鯨魚肉價格也會降下來,人們也會逐漸熟悉和接受這種傳統食物。

對於這樣的說法,也有人提出質問,為什麼其他有捕鯨傳統的國家現在不再捕鯨了?

的確,同樣是捕鯨,日本比其他國家走得更遠,他們的捕鯨船深入到南極。可這並不是他們的傳統。

據BBC報導,上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的物質匱乏時期,鯨魚成為日本的最大肉類食品來源。在1964年,日本甚至捕殺了24000多頭鯨魚。但如今,在鯨魚肉已經沒有多大市場的情況下,捕鯨船拿著納稅人的錢,打著科研的旗號,繼續在南極活動。

目前,很多上了年紀的日本人吃鯨魚肉,只是為了「童年的味道」,因為他們小時候,肉就是指鯨魚肉,根本沒有牛肉和豬肉。

既然如此,為什麼日本政府還要支持捕鯨呢?

2014年9月,日本自民黨捕鯨議員聯盟的議員們在食堂舉行鯨魚料理品嘗會,維護日本的鯨魚飲食文化(圖片來源:東方IC)

2016年,BBC一位駐日本的記者寫了一篇文章:

最近,我參加了一位日本政府官員的私人會議。會議上,日本政府表示計劃恢復(商業)捕鯨。我問他,恢復商業捕鯨沒有任何意義。

這位官員的回答令人驚訝。

他說:「在南極捕鯨不是日本的傳統,而且有損日本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國內對鯨魚肉的需求也很小。

「那為什麼停止捕鯨呢?」另一位記者問。

這位官員只是回答說:「這背後有一些政治原因。」

據BBC報導,曾在綠色和平組織工作了10年的一位日本籍人士認為,正是因為捕鯨業是政府在運營,相關部門裡的人才會竭盡全力讓這個行業存在下去。這可能就是那位官員說的「政治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新聞網、CNN、BBC等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痴迷於「鯨魚料理」,商業捕鯨有著嚴密的產業鏈
    本文獨家供稿騰訊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2019年6月30日,日本宣布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次日,日本商業捕鯨正式重啟,就此,時隔32年,捕鯨作業再次不受約束、肆無忌憚。
  • 日本捕鯨產業明年將被恢復,無數生命面臨滅頂之災……
    終於日本撕去科研的偽裝,展開他們渴望已久的血色行動。當地時間本周三,日本政府不顧其他國家的反對,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計劃從明年7月起重啟商業捕鯨。時隔30年重啟商業捕鯨,日本政府這一行為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
  • 日本退出捕鯨會 鯨魚肉能吃嗎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官房長菅義偉26日在記者會上正式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日本廣播公司(NHK)報導稱,日方明確將於明年7月,時隔30年重啟商業捕鯨活動。據此前報導,在25日上午的內閣會議上,日本政府以非議案形式報告了退出方針,似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閣僚同意。
  • 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將開始商業捕鯨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讀賣新聞6月29日報導,日本6月30日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停止在南極和太平洋北部用於科學目的的捕鯨活動,並將開始在自己的專屬經濟區內進行鯨魚的商業捕鯨。 日本捕鯨船將於7月1日從山口縣的下關市和北海道的釧路市出發,這是日本31年來首次恢復商業捕鯨。 報導稱,商業捕鯨將從7月1日起在日本領海和專屬經濟區(EEZ)開始,主要針對三種鯨魚,但限制了捕獲數量的上限。日本水產廳將以「100年也不使鯨魚枯竭的頭數」為捕撈量,並將很快公布。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不止為了經濟收益,還有海洋強國夢
    7月1日,日本正式重啟商業捕鯨,8艘捕鯨船已先後從北海道釧路港及山口縣下關港出海,前往日本專屬經濟區域內進行捕獵。目前,首條被日本捕獵的小鬚鯨已在船隻靠岸後被當場開膛破肚、放乾鮮血,並運輸至港口工廠,以備魚市拍賣使用。這是日本時隔31年後,首次啟動商業活動性質的捕鯨行為。
  • 冰島將在2020年停止捕殺鯨魚|鯨魚|捕鯨|國際捕鯨委員會|冠狀病毒
    冰島最近宣布,其長期的年度捕鯨活動即將結束。由於擴大了禁漁區,冠狀病毒的社會疏離規定,對賞鯨的興趣增加以及對日本的出口下降,這是它們今年不打獵的原因動物權利倡導者所慶祝的這一決定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利潤的。鯨魚的肉,油,骨頭和baleen(鯨魚嘴裡的角蛋白板用來過濾水中的小蝦)已經被獵殺了數千年。
  • 昱見|當慣乖寶寶的日本,為啥要為了捕鯨惹歐美生氣
    日本26日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定於明年7月在日本領海和專屬經濟區恢復商業捕鯨。這是日本時隔大約30年恢復這類捕鯨活動,招致反對捕鯨的國家和機構批評。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在記者會上宣布退出決定,說定於今年結束以前正式通知委員會,意味著日本明年6月30日將終止成員資格。
  • 又捕鯨!日本港口1天捕7頭鯨魚,研究人員稱搞研究
    4日起,日本以八戶港為據點開始了所謂的「調查捕鯨」,第一天就捕獲了7頭鯨魚。日本研究人員稱「是為了收集數據」。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青森縣八戶市的八戶港是日本「調查捕鯨」的一處據點。4日是正式開始捕鯨的第一天。
  • 保護藍鯨H5在中國刷屏 日本卻重提解禁商業捕鯨
    從現代捕鯨開始的年代起,就對藍鯨競相濫捕,在高峰期的1930~31年度,全世界一年就捕殺藍鯨近3萬頭。196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宣布藍鯨為禁捕的保護對象。未開發前藍鯨至少有20多萬頭,現在估計最多有13000頭。根據國際捕鯨委員會1989年發表的統計報告說,藍鯨現在只有200~453頭倖存者。這是根據在南半球經過8年的調查得出的,已經瀕臨滅絕。
  • 鯨魚肉庫存太多 將走進日本學校食堂菜單?
    日本此前一直以「科學調查」的名義進行捕鯨活動,但是由於持續虧損,負責捕鯨的財團法人「日本鯨類研究所」(鯨研)決定採取措施改善收支情況,除了向個人及外食產業銷售外,還將直接賣給日本學校的食堂。日本目前的鯨魚肉庫存約有4000噸,相當於日本一年的鯨魚消費量。日本國內銷售的鯨魚肉除了調查捕鯨所得的鯨魚肉外,還有一部分來自日本沿岸的小規模捕鯨活動,居酒屋及學校給食中並不常見。
  • 不顧國際社會譴責31年後 日本首次商業捕鯨即收穫千噸鯨肉
    央視網消息:時隔約3個月,日本商業捕鯨團於4日返回山口縣,完成捕鯨,共獲鯨肉一千多噸。這是日本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執意重啟商業捕鯨活動以來的首次捕撈行動。時隔31年 首次商業捕鯨即收穫千噸鯨肉這是日本31年來首次進行商業捕鯨。此次返回下關港的是日本近海商業捕鯨團的母船「日新丸」號。船上裝載的是1058噸鯨肉。據日媒報導7月1日,「日新丸」號及另外兩艘捕鯨船從下關港出發開始展開捕鯨作業。
  • 重開商業捕鯨:有美國吸引「火力」,日本政客藉機回饋故鄉
    12月26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宣布日本將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將於明年7月重新開始商業捕鯨。對於日本來說,國際協調是其戰後修復和提升國際形象的重要環節,為了重開商業捕鯨甚至不惜退出國際組織難免給人一種一意孤行的印象,恐將對其國際形象產生負面影響。即便如此,日本國內仍然有強大的推動力使其作出這樣的選擇。
  • 日本即將重啟商業捕鯨,「科研」的遮羞布也不屑於用了
    6月14日,位於日本東部南房總市(Minamiboso)和田町(Wada)港口的捕鯨漁船停泊處。攝於2008年6月4日,短鰭領航鯨躺在太地町(Taiji )的捕鯨船上。太地町以捕獵鯨魚及海豚而聞名,當地每年有一半時間都有捕獵活動,2010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海豚灣》拍攝了當地漁民殘忍捕殺鯨豚的經過。多艘漁船停泊在和田町港口,該處是日本其中一個捕鯨基地。位於南房總市的P-man餐廳,餐牌上列出各式美食,包括了鯨魚肉料理。42歲的P-man餐廳老闆Yoko Ichihara在廚房準備油炸鯨魚肉塊。
  • 深度| 產業並不大 日本為什麼要犯眾怒重啟捕鯨?
    同為IWC成員的澳大利亞就對日本恢復商業捕鯨的決定感到"極其失望"。國際海洋守護者協會創始人Paul Watson直言,日本由此成為了「海盜捕鯨國」。其實近年來,日本人對鯨魚肉的年均消費量早已大不如從前,人均食用鯨魚肉也僅為30克。但也就是市場規模如此小的產業,卻讓一向不是任性的國際組織成員的日本,寧犯眾怒也要恢復捕鯨。
  • 為什麼日本人非要吃鯨魚肉?
    對鯨魚肉的特殊情結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出現糧食危機,同時物流保存技術有了進一步發展,鯨魚肉成為代替短缺的牛肉、豬肉的重要肉類,鯨魚肉排、鯨魚肉咖喱等逐漸走上人們的飯桌。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鯨魚肉」及其他魚類製品被視為價格低廉替代品的代名詞,成為日本人飲食生活中獲取蛋白質的重要食材之一。
  • 驚:日本吃鯨魚肉乃家常便飯
    第二環———銷售  2006年日本鯨類研究所銷售了3435.8噸鯨肉,上市的鯨肉總量為1035噸,比1995年增長了65%。但與此同時,鯨肉需求不旺已導致日本鯨肉庫存連年增加。2004年,日本鯨肉庫存達到2704噸,是1999年的近兩倍。1999年至今,日本市場上的鯨肉售價下跌了近三分之一。
  • 日本開售首批鯨肉,每100克38元人民幣
    當地時間2019年7月8日,日本大阪,當地超市出售小鬚鯨肉。視覺中國 圖日本於今年7月1日重啟商業捕鯨後的首批鯨肉於近日開始上市銷售。報導還稱,4日青森縣及宮城縣的市場也進行了鯨魚肉的拍賣,仙臺市中央批發市場則出現了標價每公斤1.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55元)的鯨魚部位。另據日本共同社8日的報導,位於大阪市北區的日本阪急百貨店梅田總店8日在鮮魚賣場銷售日本重啟商業捕鯨後首次進貨的鯨肉,同時還舉行限定數量的品嘗活動。
  • 日本人為何要吃鯨魚肉?捕鯨果然只是個藉口,背後目的令人膽寒
    日本是一個島國,海產豐富,因此日本人民普遍喜歡食用各種魚類,由於日本獨特的飲食文化,許多日本人喜歡吃各種刺身。除此之外,他們還喜歡吃一種特有的食物,這種食物在很多人看來是難以想像的,那就是鯨魚和海豚肉。
  • 日本一快餐店「頂風」而行 公開叫賣鯨魚肉漢堡
    中新網6月24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正當國際捕鯨委員會譴責日本以科研為藉口的大規模捕鯨計劃,日本一家快餐連鎖店竟然推出鯨肉漢堡包。   這家開在北海道的連鎖店共有10家分店,其經理聲稱,用「科研」捕鯨計劃下所捕殺鯨魚的肉製成漢堡包很受顧客歡迎,每天可賣出
  • 日媒:日本北海道室蘭或再次成為商業捕鯨據點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援引《北海道新聞》報導,2019年,日本時隔約31年重啟商業捕鯨。日前,由小型捕鯨企業組成的日本小型捕鯨協會,圍繞把北海道室蘭市作為新的作業據點一事,正在與當地漁協等進行磋商。之後,室蘭近海可能成為漁場,最快在6月捕撈卸貨。資料圖:當地時間2019年7月1日,日本北海道釧路港,一頭剛剛被捕獲的小鬚鯨被起重機吊到卡車上前往魚肉市場。  據報導,從明治到大正時代,捕鯨在室蘭盛行,到戰後不久為止,該地一直是捕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