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藍鯨H5在中國刷屏 日本卻重提解禁商業捕鯨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刷屏>>

昨晚,一則H5在朋友圈刷屏了。

刷屏的《自白》H5是一個以「捕鯨」為核心的,呼籲保護瀕危動物的公益性H5,畫面用互動條漫的形式展現,內容大意是說一個家庭被怪獸獵殺,只剩一個小孩存活,最後一個反轉表示,其實瀕危動物就相當於這個倖存小孩,而人類就想是那群怪獸。

看完這支H5,我的心路體驗,簡直可以用「震撼」這個詞來形容,看前半段時,還認為,這是個和小女孩有關的欺凌事件,而看完整支H5後,我才發現,這並不是欺凌事件那麼簡單的事情,而是一個物種對另一個物種的屠殺!這裡,被屠殺的對象是鯨魚,而下此狠手的,就是我們自己!

可以說,這支H5一經上線,就引起了大規模的轉發,很多朋友不僅轉發了作品,還專門為H5撰寫了文案,可見,大家是真的被故事所打動了,誰能想到,故事中描述的怪物,竟然是我們自己呀!

鯨落>>

全球鯨的數量就剩4000頭左右

「鯨落」指的就是鯨魚在深海中死去,它的屍體會慢慢沉入海底反哺海洋的其他生物,維持生態系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鯨在世界性分布,以南極海域效量為最多,主要是水溫5~20℃的溫帶和寒帶冷水域,有少數鯨曾來遊於黃海和臺灣海域。藍鯨是最重要經濟種之一,脂肪量多。國際上規定用藍鯨產油量作換算單位,即1藍鯨=2長鬚鯨=2.5座頭鯨=6大鬚鯨。從現代捕鯨開始的年代起,就對藍鯨競相濫捕,在高峰期的1930~31年度,全世界一年就捕殺藍鯨近3萬頭。196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宣布藍鯨為禁捕的保護對象。

未開發前藍鯨至少有20多萬頭,現在估計最多有13000頭。根據國際捕鯨委員會1989年發表的統計報告說,藍鯨現在只有200~453頭倖存者。這是根據在南半球經過8年的調查得出的,已經瀕臨滅絕。

禁止捕鯨以來,全球鯨的數量基本保持不變,大概3000-4000頭。南大洋鯨種群的數量在750-1200頭之間,該種群遷移的方式還沒良好理解。在北大西洋生活著兩個鯨種群。第一個位於格陵蘭,紐芬蘭,新斯科舍和聖勞倫斯灣。估計有500頭左右。第二個更靠東,藍鯨還出現在更遠的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菜葉網。科學家不清楚這些鯨在哪裡過冬。整個北大西洋的種群數量在600-1500之間。人類對藍鯨種群的恢復造成威脅,多氯聯二苯化學品會在藍鯨血液內聚集,導致藍鯨中毒和夭折,同時日益增加的海洋運輸造成的噪音,掩蓋了藍鯨的聲音,導致藍鯨很難找到配偶。

孤行>>

日本再提解禁商業捕鯨遭多國反對!日方:國際組織不尊重意見多樣性!

國際捕鯨委員會10日起在巴西開會,日本提議解除對部分鯨種的商業捕撈禁令,理由是它們的種群數量足以支持恢復商業捕撈。眾多反對捕鯨的國家反對這一提議。一名日本政府人士告訴共同社記者,如果提案沒有獲得通過,日方「不排除採取一切辦法應對」的可能性。共同社解讀,這意味著日本政府可能考慮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30多年來,日本以「科研」名義在大肆捕鯨。 其實「科研」只是日本商業捕鯨的遮羞布。就研究成果而言,日本1987年開始「調查捕鯨」至今,能夠查閱的相關論文寥寥無幾,而大量鯨肉卻作為食品出現在日本市場上。更令人驚愕的是,捕鯨背後滲透著巨大的政商利益。

2010年5月,澳洲向國際法庭提起訴訟,指日本以科學研究為名捕殺鯨魚,只是掩飾捕鯨的商業目的。

2014年3月31日,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法庭裁定,日本未能就其所聲稱的科學研究項目,證明須要在南極獵殺大量鯨魚,所以判決日本敗訴。國際法庭下令日本對其科學研究計劃作出改革前,應停止發放捕鯨許可。國際法庭的這項裁決是終審裁決,具有法律約束力,各方皆不得上訴,而日本表示會尊重國際法庭的裁決。

為科研目的捕殺的鯨魚最終的確都上了餐桌

屠鯨>>

19和20世紀初開展的捕鯨活動一度將這種巨大的哺乳動物逼到了滅絕的邊緣

到了上世紀60年代,隨著捕撈方法的改進和船隻容量的增大,捕鯨行為顯然不能再放任自流了。因此有了暫時停止捕鯨活動的禁令。如今,鯨魚數量受到嚴格監控,雖然大多數種類仍處於瀕危狀態,但有些鯨魚、如日本主要捕撈的小鬚鯨,並不在瀕危範圍內。

傳統的捕鯨法使用魚叉殺死鯨魚,這種死法緩慢又痛苦。但現代捕鯨者希望能讓鯨魚即刻斃命,通常使用可爆炸魚叉。但保守主義者認為,這種方法仍需耗費很長時間,才能讓鯨魚死去。澳大利亞政府曾公布了2008年拍攝的一段視頻,記錄了一條日本科研船捕殺一條鯨魚的場景。鯨魚保護組織「海洋牧羊人」(Sea Shepherd)指出,這條鯨魚用了20多分鐘才死去。

但支持捕鯨的人認為,這些只是例外而已,任何屠宰場都可能發生這種意外情況。但他們的主要觀點是,反對對未瀕危鯨魚進行可持續捕撈的想法極為偽善。工業化肉類生產也會把豬、牛、雞養在差勁的環境中,這些動物從出生起、一直到被屠宰為止,一生都在這裡度過,但捕鯨者反對者照樣會買豬肉或牛肉。還有捕鯨者辯稱,與其把動物養在小籠子裡、讓「被吃掉」成為它們唯一的命運,殺死一頭野生動物要道德得多。

國際捕鯨委員會前任挪威代表團主管拉爾斯·瓦洛(Lars Walloe)表示,捕鯨和「捕殺森林中的其它大型哺乳動物,如鹿、駝鹿、麋鹿等等」沒有什麼區別。

「我們捕殺它們都是為了取它們的肉。我認為捕殺小鬚鯨和麋鹿沒什麼不同,只要做法人道就行。」

相關焦點

  • 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將開始商業捕鯨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讀賣新聞6月29日報導,日本6月30日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停止在南極和太平洋北部用於科學目的的捕鯨活動,並將開始在自己的專屬經濟區內進行鯨魚的商業捕鯨。 日本捕鯨船將於7月1日從山口縣的下關市和北海道的釧路市出發,這是日本31年來首次恢復商業捕鯨。 報導稱,商業捕鯨將從7月1日起在日本領海和專屬經濟區(EEZ)開始,主要針對三種鯨魚,但限制了捕獲數量的上限。日本水產廳將以「100年也不使鯨魚枯竭的頭數」為捕撈量,並將很快公布。
  • 時隔30年,日本宣布恢復商業捕鯨!真是因為日本人愛吃鯨魚肉?
    時隔30年,日本宣布重啟商業捕鯨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早有打算。中國新聞網援引外媒報導稱,在今年9月召開的國際捕鯨委員會大會上,日本提出解除對部分鯨種的商業捕撈禁令,該提案遭到否決。對於這一結果,日本政府官員表示「遺憾」,並暗示日本可能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 日媒:日本北海道室蘭或再次成為商業捕鯨據點
    日媒:日本北海道室蘭或再次成為商業捕鯨據點 2020-05-27 18:20: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何路曼 責任編輯:何路曼
  • 日本人痴迷於「鯨魚料理」,商業捕鯨有著嚴密的產業鏈
    本文獨家供稿騰訊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2019年6月30日,日本宣布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次日,日本商業捕鯨正式重啟,就此,時隔32年,捕鯨作業再次不受約束、肆無忌憚。
  • 重開商業捕鯨:有美國吸引「火力」,日本政客藉機回饋故鄉
    12月26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宣布日本將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將於明年7月重新開始商業捕鯨。對於日本來說,國際協調是其戰後修復和提升國際形象的重要環節,為了重開商業捕鯨甚至不惜退出國際組織難免給人一種一意孤行的印象,恐將對其國際形象產生負面影響。即便如此,日本國內仍然有強大的推動力使其作出這樣的選擇。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不止為了經濟收益,還有海洋強國夢
    7月1日,日本正式重啟商業捕鯨,8艘捕鯨船已先後從北海道釧路港及山口縣下關港出海,前往日本專屬經濟區域內進行捕獵。目前,首條被日本捕獵的小鬚鯨已在船隻靠岸後被當場開膛破肚、放乾鮮血,並運輸至港口工廠,以備魚市拍賣使用。這是日本時隔31年後,首次啟動商業活動性質的捕鯨行為。
  • 抵制商業捕撈,鯨魚最美的逝去是「鯨落」|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頒布《禁止捕鯨公約》,近一年後,日本卻假借科學研究名義,行商業捕撈之實。近日,日本重啟商業捕鯨,商家公開售賣鯨魚肉。血腥的捕鯨活動一旦重啟,必將導致鯨魚數量急劇減少,甚至物種的滅絕。
  • 日本即將重啟商業捕鯨,「科研」的遮羞布也不屑於用了
    6月14日,位於日本東部南房總市(Minamiboso)和田町(Wada)港口的捕鯨漁船停泊處。攝於2008年6月4日,短鰭領航鯨躺在太地町(Taiji )的捕鯨船上。多艘漁船停泊在和田町港口,該處是日本其中一個捕鯨基地。位於南房總市的P-man餐廳,餐牌上列出各式美食,包括了鯨魚肉料理。42歲的P-man餐廳老闆Yoko Ichihara在廚房準備油炸鯨魚肉塊。Ichihara的餐廳提供許多獨特的傳統鯨魚小食,例如油炸鯨魚肉、烤醃鯨魚扒和味噌生鯨魚肉粒。圖中為油炸鯨魚肉配醃漬蔬菜套餐。
  • 日借科學之名大肆捕鯨 驚動國際卻不屑一顧[圖]
    IWC主席弗裡德·奧裡根說:「整個科學捕鯨問題事實上是一個騙局,是偽裝的商業捕鯨。他們正在進行的致死性研究事實上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弗裡德·奧裡根說:「他們做的這種致死性研究只是創造了一個鯨肉市場。」   用「金元外交」獲捕鯨同盟   IWC是二戰後在英國劍橋成立的,現有61個會員國,中國也是會員之一。
  • 不顧國際社會譴責31年後 日本首次商業捕鯨即收穫千噸鯨肉
    央視網消息:時隔約3個月,日本商業捕鯨團於4日返回山口縣,完成捕鯨,共獲鯨肉一千多噸。這是日本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執意重啟商業捕鯨活動以來的首次捕撈行動。時隔31年 首次商業捕鯨即收穫千噸鯨肉這是日本31年來首次進行商業捕鯨。此次返回下關港的是日本近海商業捕鯨團的母船「日新丸」號。船上裝載的是1058噸鯨肉。據日媒報導7月1日,「日新丸」號及另外兩艘捕鯨船從下關港出發開始展開捕鯨作業。
  • 澳海洋守護者協會"追逐"日本捕鯨船 保護鯨魚
    中國網1月7日訊 據英國《衛報》網站1月6日報導,三艘海洋守護號艦艇自南極起一直「追逐」一艘日本捕鯨漁船,還上傳了一個視頻,視頻中顯示,在日本捕鯨漁船的甲板上有四隻被殺的小鬚鯨。綠黨表示,應該和日本政府直接商議這個問題。「六年多來環境部長一直在號召不要再捕殺鯨魚,現在是該付諸行動的時候了。」一名綠黨議員表示。
  • 深度| 產業並不大 日本為什麼要犯眾怒重啟捕鯨?
    一部紀錄片《海豚灣》曾將日本和歌山縣的太地町(Taiji)推上風口浪尖,社會批判該地區漁民大肆捕殺海豚。十年過去了,由於日本政府在去年作出了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的決定,這裡的漁民們又開始對即將來臨的7月商業捕鯨「蠢蠢欲動」。
  • 日本捕鯨產業明年將被恢復,無數生命面臨滅頂之災……
    終於日本撕去科研的偽裝,展開他們渴望已久的血色行動。當地時間本周三,日本政府不顧其他國家的反對,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計劃從明年7月起重啟商業捕鯨。時隔30年重啟商業捕鯨,日本政府這一行為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
  • 昱見|當慣乖寶寶的日本,為啥要為了捕鯨惹歐美生氣
    日本26日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定於明年7月在日本領海和專屬經濟區恢復商業捕鯨。這是日本時隔大約30年恢復這類捕鯨活動,招致反對捕鯨的國家和機構批評。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在記者會上宣布退出決定,說定於今年結束以前正式通知委員會,意味著日本明年6月30日將終止成員資格。
  • 又捕鯨!日本港口1天捕7頭鯨魚,研究人員稱搞研究
    4日起,日本以八戶港為據點開始了所謂的「調查捕鯨」,第一天就捕獲了7頭鯨魚。日本研究人員稱「是為了收集數據」。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青森縣八戶市的八戶港是日本「調查捕鯨」的一處據點。4日是正式開始捕鯨的第一天。
  • 冰島將在2020年停止捕殺鯨魚|鯨魚|捕鯨|國際捕鯨委員會|冠狀病毒
    根據《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由於全球捕鯨船隊的效率提高,據估計,在1900年代初期,捕撈的鯨魚數量超過了前四個世紀的總和。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成立於1946年,目的是防止過度捕撈導致該行業崩潰。通過加入萬國表,成員國同意所制定的規定。在最初的規定未能制止鯨魚種群的減少之後,國際捕鯨委員會於1982年要求暫停捕鯨,該禁令於1986年實施,以制止所有商業捕鯨。
  • 商業捕鯨即將重啟 日農相:承諾守護食鯨文化
    (觀察者網訊)力爭維持食用鯨肉文化的日本跨黨派國會議員每年例行舉行的集會 ---- 「守護捕鯨傳統與食文化會」,13日在東京永田町的憲政紀念館舉行。由於日本將於6月底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為了能從7月起成功恢復中斷31年的商業捕鯨,相關人士在享用鯨肉料理的同時確定將團結一致。
  • 遭環保人士圍堵 日本暫停南極捕鯨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日本某政府官員日前表示,由於捕鯨船隊母艦受到態度強硬的反捕鯨團體的追捕,將暫停本年度在南極海域的捕鯨活動,並可能下令捕鯨船隊返航。海洋守護者協會常規的反捕鯨活動引發了日本民眾的不滿。
  • 為什麼日本人非要吃鯨魚肉?
    捕食鯨魚由來已久日本的魚食文化可以說是島國的地理特性以及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據文字記載自從天武天皇(673~686)頒布肉食禁令以來,直到明治時期解禁牛肉為止,千餘年來,日本民族一直靠魚蝦過活至今的。而作為海洋中最大的魚類---鯨,以其高蛋白低卡路裡的美味自然也躲不過島國人民的捕捉。
  • 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是什麼樣的組織?  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是一個全球性組織,負責對捕鯨活動的管理以及對鯨的保護。目前國際捕鯨委員會大約有40個成員,但並非都是積極的成員。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的下一屆大會將於2003年的6月在德國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