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被騙,花高價買低配電腦,商家:線上和線下價格不同很正常

2020-12-27 小星志奇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電腦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家家戶戶都有安裝。那麼隨著人們對電腦使用要求的不斷提高,生產廠家的數量急劇攀升,電腦的質量是否能得到保障呢?這個問題成為大多數人買電腦的考慮關鍵因素。性價比是頭等大事,而牌子不再是熱門話題。

日前,河南某大學生小黃因工作需要在一商店內問價諮詢,想要購買電腦。通過和網上對比後,銷售員說線下的電腦是高配版,更貴一點,於是小黃花費5000+購買了所謂的高配版。回家使用後發現並不存在所謂的高配版,與普通電腦使用情況一樣。線上購買價僅為3000+,而小黃到手同一款的所謂高配版卻花費5000+,小黃找到銷售員,銷售員解釋半天無法說明高配的優勢,最後店主出面解釋線上線下價格不同,價錢也有所謂的高低之分,線上無法保證質量,線下的價格就是5000+,最終雙方協商進行了全額退款。

聯想方面負責人出面澄清,官方表示公司想長久發展一定是清澈透明的機制,可能存在個別商家存在抬價,高額銷售的問題,容易擾亂市場秩序,官方會在這方面建立更全的機制,讓市場更透明,消費者才能更放心購買。對於現在的大學生來說,購買東西可能存在不識貨,不懂行情的情況,那麼出現這種問題到底是誰之責?3.15消費者日以來,很多相關情況被爆料,那麼到底怎麼解決,事情又應該由誰來負責,成為現在的一大難題。

現階段網購成為越來越多學生的選擇,如何讓沒有經濟基礎的學生不再受騙,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能把錢花在實處,這是現在社會存在的一大難點問題。有時我們在網上買到的東西便宜卻質量不好,在線下買到的東西質量有保證卻是花費昂貴。綜合現在各大平臺,都有存在保價,保貨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消費者一顆定心丸,再線上多花一小部分錢可以保證質量和價格也是有好處的。

而對於線下商品,確實存在人工費和門店差價,如何能保證商家不抬價,不騙人,就要依靠政府部門出臺的新政策了,在一定意義上可以杜絕某些大概率問題,保證消費者的權益。總之,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某產品,貨比三家,物美價廉才是王道。我們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正品,也不能保證一定價格公道。

但我們能從自身做到,積極應對。保證自己購買正品,不給無良商家有機可乘,保證自己需量購買,不給商販乘機哄抬價格的機會,保證自身不收售假貨,不對社會大環境造成影響。保證消費者權益,從我做起。社會是一個大家庭,為了維護這個家庭的利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之復出努力。

從自身做起,響應3.15的號召,不知法犯法,不造假銷假,不哄抬價格,不欺騙消費者。從實際行動來帶動身邊的人,個人影響力小但可以積少成多,從而塑造一個良好的消費理念和消費環境,為我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提供一點微薄的個人之力。

相關焦點

  • 商家線上線下差別供貨 網絡專供價格便宜質量縮水
    不過,不少市民發現,衝著品牌下手,到手的卻是「網絡專供款」,價格是低了,質量和實體店相比卻縮水了。  據了解,線上線下差別供貨現象十分常見,為了避免兩種銷售渠道打架,不少廠家都會生產專供電商渠道的「專供款」。
  • 大學生暑期兼職難防「暗箭」:線上線下雷區多
    大學生網上兼職「刷單」被騙,網絡維權再次入陷阱;  西安倆女生暑期打工被騙,諮詢公司收押金後關門;  合肥大學生暑期兼職遭遇「黑中介」,要工作先付押金;  ……  傳統印象中,一說起大學生兼職,人們會想到的是家教、促銷。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大學生兼職類型也五花八門。可是,在這五花八門背後,卻是各種「暗箭難防」。
  • 這些高價低配的平板電腦,有一群人直呼真香
    但大家是否曾經留意過一些廣泛分布於商場專櫃、書店等線下渠道,以步步高、讀書郎等品牌為主的學生平板?這些平板低配高價,但銷量其實並不小「步步高點讀機,哪裡不會點哪裡,So easy,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有關學習機的印象,大多數人應該是停留在了這段「單押 X4」的廣告詞之上。
  • 買iPhone花錢一樣服務不同 客服:線上線下購機服務有別
    他聽朋友說,購買手機的同時購買Apple care+的客戶可享折價換新機的服務,不料蘋果直營店的工作人員告訴他,線上、線下購買有差別。「我在官網買的手機,一分錢沒少花,為什麼服務有差別?」對此,蘋果客服回復稱,因線上線下系統和渠道不同,因此提供的服務也不盡相同。律師表示,區別服務屬商家自主經營決策範疇。
  • 簡單聊聊,大學生的第一臺電腦,該如何挑選?
    如果你買了新電腦,玩遊戲覺得卡,多半是顯卡太新,驅動優化沒跟上,你耐心等倆月,更新了新的驅動,也許就能解決。選擇顯卡,同樣儘量買今年的新款,原因大家都懂。第三個層面,是內存。這個就不用多說了,雙通道16G內存就足夠,儘量一步到位。Up個人經驗,那些買低配筆記本,說日後再升級內存的人,絕大多數,最後都懶得動了。
  • 線上線下誰更便宜?記者將多種商品價格進行對比 結果出人意料
    一瓶一升裝的舒膚佳沐浴露,線上旗艦店的價格是34.5元,在超市只需29.8元就可以帶走;農夫果園飲料官網報價35元3升,超市的價格為14.1元3.6升。 除了日用百貨,一些價格稍貴的「大件」商品也拿出比線上更低的價格。記者在某電商平臺對比超市同款商品,一口容量為7.6升的蘇泊爾巧易旋壓力鍋,超市比線上便宜13.5元。
  • 大學生花1000買二手遊戲電腦,玩幾天就不能開機了!
    這位客戶買的電腦是二手遊戲本,是在網上買的,買回來玩了幾天遊戲,今天再次開機就發現電腦沒反應了,自己以為是充電器壞了,於是就帶著電腦到我這邊配充電器了,結果配上了我給的充電器,電腦仍然是不能開機,然後客戶就讓我給電腦看看是怎麼回事?
  • 同樣一件衣服,線上買和線下買有啥不一樣?原來有這3點貓膩!
    同樣一件衣服,線上買和線下買有啥不一樣?原來有這3點貓膩!現在網際網路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我們逐漸由傳統現金支付變為行動支付,購物習慣也從實體店轉向了網購。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發現了,在網上購物,確實會比在實體店便宜一些,那同樣一件衣服,線上買和線下買會有什麼不一樣?原來有這3點貓膩!1. 線上銷售成本低在服裝這一行業,衣服的成本是比較低的,相對來說利潤空間也會比較大。而電商和實體店相比,節省了租賃店鋪和僱傭勞力的費用,成本就進一步降低了。
  • 線上線下買手機差別大,套路深,看完你就明白了!
    現在不要說只是一些衣服生活用品,大至電子產品,大型家電甚至是奢侈品也選擇到網上買,就比如手機,現在選擇上網買的就非常多!線上線下買手機差別大,套路深。這可不是在亂說,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卻是大部分是不願上街的,網上購物成為了一個選擇。而手機產品作為現在人們生活的必須品,實際上更新換代也是非常的快。
  • 電商特供:線上線下兩副面孔
    商家壓成本很早的時候,小編在商場買東西曾經聽售貨員提起過走電商的貨跟下線不一樣,有專門的工廠負責,當時小編雖感到疑惑但是沒有深究。看到最近爆出「電商專供」,才發現裡面貓膩太多。一提到專供,大家的印象都非常好,你想啊,中國人口千千萬,這東西專門給我們定製的,是不是倍兒有面,而且少則精,專供出精品,這大概是很多人的印象。
  • 線上or線下 買電動車哪種渠道更靠譜?-電動車,購買,渠道, ——快...
    1、明確車型查報價 線下渠道更便宜很多消費者在明確了購買意向後,會在網上做了一番功課的,他們在多個電商平臺上查閱了該車型的報價,同時也通過貼吧等社交平臺查詢到了更多用戶在不同區域線下實體店的最終購買價格,通過比較發現,線下渠道的價格往往都會比線上渠道便宜百元左右甚至更多。
  • 網上買車險靠譜嗎?線上線下買車險有什麼不同?
    截至2020年5月份,保險公司在中國大陸網上銷售車險比率僅佔線下車險銷售額的1%-3%,而在美國,車主網上買車險的比例已經佔到整個行業的30%-50%,英國網上買車險的車主達到45%左右,鄰國日韓網上買車險車主也已達到41%和20%,是我國的幾十倍以上。
  • 線上線下家具價格為何相差那麼大?
    網上的家具和線下的家具價格的確會有比較大的差異,不是因為線上和線下的產品有真偽之分,其實價格相差較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運營成本線上商城也是要花錢的,運營維護都是要專人負責,而且也需要向商城繳納一定的費用,不過這個費用和線下實體店要繳納的費用相比要少了很多,線上商城售賣產品的成本肯定是要低很多的。
  • 線上線下激戰 實體店這些優勢或許更「香」
    電商世界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而線下實體店又是怎樣的表現呢?11月5日,記者走訪了臨沂市一些大型商場、超市和品牌專賣等實體店發現,大部分的店家都從原來的冷眼旁觀變成了主動出擊,低折狂歡、滿百返現、線上同價等活動層出不窮,甚至有些優惠力度遠超部分網購平臺在「雙11」的大動作。
  • 線上和線下購買家電有什麼區別?
    對於大型家電來說,線上與線下的唯一區別就是線上型號多一點——除此以外,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我們從大家最關心的:服務、型號與價格來分析。 服務
  • 實體店應對「線上選線下買」:數位化生存
    當網店生意紅火,實體店不僅客流銳減,而且還要應對一些「線下選、線上買」,只看不買的「打樣」族。與百貨商店、家電賣場、超市等「抱團」應對不同,更多實體商業中的中小企業就顯得勢單力薄。實體店真的要淪為網店的試衣間嗎?未必。
  • 當下到底是該線上買手機還是線下買手機呢?
    線上買手機還是線下買手機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爭論的問題,今天給大家說說我的看法。首先,體驗方面,雖然網際網路購物的市場在線下實體之上,但是對於用戶體驗來說,線上是不能和線下相比的,線上購買時,我們只能參考一些廠商提供的產品樣機的圖片和資料等來評判,這其中還是商家的決定性更大。圖片甚至可能是經過後期美圖處理過的,已經脫離了產品本身真實特性,而且手感完全體驗不出來。
  • 「A貨」「原單」充斥線上線下 是重品質還是重品牌?
    原標題:「A貨」「原單」充斥線上線下 是重品質還是重品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用上外貿貨是一種生活品質的體現。如今,「外貿」不僅沒退出舞臺,並且發展成為線上線下齊頭並進之勢。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真正的「原單」「尾單」外貿貨其實並不多,反倒是各種仿造大牌的「A貨」唱主角,為何消費者還如此買帳?
  • 線上和線下買手機有多大差別?實體店的優勢明顯,早懂少吃虧
    這導致許多粉絲在電腦前排隊搶購小米手機,這引起了其他手機品牌廠商的模仿。長期以來,「在網上還是在實體店購買手機」一直存在很多爭議。一些人認為在網上購買手機會更便宜,而另一些人認為實體店有更多的質量保證。那麼到底哪一個更好呢?網上購買的手機一開始就有價格優勢。
  • 家裝建材線上買還是線下買?主材這樣選,省錢30%
    無論缺不缺錢,我們都不應該花冤枉錢。現在網購這麼流行,幾乎每一個人在裝修時都會考慮,能不能通過網購降低自己的裝修成本。對於建材來說,有些東西是不建議網購的,但是也有非常適合網購的。我們今天就來總結一下,不同的建材應該通過什麼渠道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