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科普」心理學之人格 | Personality

2020-12-23 文都比鄰

人格,一提到這兩個字,人們往往迅速聯想到「人格分裂」、「雙重人格」、「多重人格」等心理學名詞,即使大家可能並不明白它們確切的含義,對它們的了解也往往停留於字面含義。

電影《搏擊俱樂部》

那麼,人格到底是什麼?不同人格的人在日常生活與社交中有怎樣不同的表現?人格與性格又是什麼關係?

人格(Personality)一詞最初源於古希臘語Persona,指的是古希臘戲劇演員在臺上表演時所戴的面具。現代心理學將其引申為「人生的面具」,這包含了兩個意思:

是指一個人在人生舞臺上所表現出來的種種言行,遵循社會文化習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應,是人格所具有的外殼。是指一個人由於某種原因不願展現的人格成分,即面具背後的真實自我,這是人格的內在特徵。

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生活中我們總會碰到一些人聲稱自己是雙重人格,他們常常為此向親戚朋友尋求各種幫助。對此,往往是聽者嗤之以鼻,而說者卻表現的煞有介事。

為什麼有如此多人都曾產生過相似的感覺呢?通過上述介紹,我們知道人格分為兩部分,一是內在人格,這部分人格往往是和諧、穩定而健康的,如果它出現了分裂,那麼就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人格分裂,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是需要向專業的精神病醫師求助的。二是人格外殼,是我們按照社會文化要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如今複雜多樣的社會為每個個體都戴上了多幅面具,久而久之人們忘記了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因此就會產生「多重人格」的錯覺,但這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格分裂」,也許多花時間獨處就可以解決問題。

那麼,現代心理學是如何定義「人格」的?

彭聃齡在《普通心理學》中對人格的定義是: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獨特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典型心理品質。

它具有以下幾個本質特徵:

1. 獨特性:一個人的人格是在遺傳、成熟和環境、教育等先後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所以每個人的人格都是不一樣的。

2. 穩定性:在行為中偶然發生的、一時性的心理特徵,不能稱為人格。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生理的成熟和環境的改變,人格也可能產生或多或少的變化。

3. 統合性:人格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識的調控。這一特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否則就會出現上述「人格分裂」的情況。

現在再讓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人格與性格到底是什麼關係?

人格是一個複雜的結構系統,它包括許多成分,性格就是其組成之一。除性格以外,人格結構還包括氣質自我調控等方面。

人格的結構

(一) 氣質

1. 定義: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即我們平時所說的脾氣、秉性。

2. 特點:人的氣質是天生的,無好壞之分。

(二) 性格

1. 定義:性格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徵,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並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

2. 特點:性格是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同時也受個體的生物學因素的影響。性格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異。

(三) 自我調控系統

1. 定義:是人格中的內控系統或自控系統,具有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其作用是對人格的各種成分進行調控,保證人格的完整、統一與和諧。

2. 子系統:

①自我認知: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

②自我體驗:是伴隨自我認識而產生的內心體驗,是自我意識在情感上的表現。③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在行為上的表現,是實現自我意識調節的最後環節。

著名的「大五人格因素」——人格的海洋(OCEAN)

O——開放性:具有想像、審美、情感豐富、求導、創造、智能等特質。

C——責任心:顯示了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克制等特質。

E——外傾性:表現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質。

A——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從、謙虛、移情等特質。

N——神經質(情緒穩定性):具有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衝動、脆弱等特質。

大五人格

人格測驗

(一)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MPI)

MMPI共有566個項目,包括10個臨床量表:疑病、抑鬱、癔病、精神病態、男性化-女性化、妄想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輕躁狂、社會內向;3個效度量表:說謊量表、詐病量表、校正量表。

(二) 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量表(16PF)

16PF能在約45分鐘內測量出16種主要的人格特質。包括16種人格因素: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恆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實驗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

(三) 艾森克人格問卷(EPQ)

EPQ由4個分量表(P、E、N和L)構成,用於測量受測者在精神病(P)、外傾性(E)和神經質(N)三個人格維度上的特徵。L是說謊量表,用於識別受測者回答問題時的誠實程度。

(四) 羅夏克墨跡測驗

這是一種投射測驗,用大量類似上圖的墨跡圖片對各種精神病人進行測試,讓受測者對所看到的的墨跡圖內容進行自由聯想,主試根據受測者的所有言語反應來解釋受測者的人格特徵。

(五) 主題統覺測驗(TAT)

這也是一種投射測驗,用於窺探受測者的主要需要、動機、情緒、情操和人格特徵。它的基本原理是向受測者呈現一系列意義相對模糊的圖卡(如上圖),並鼓勵他們按照圖卡不假思索地編述故事。人們在解釋一種模糊的情境時,總是傾向於將這種解釋與自己過去的經歷和目前的願望相一致;在面對圖卡講故事時,受測者同樣利用了他們過去的經歷,並在所編造的故事中表達了他們的感情和需要,而不論他們是否意識到這種傾向。

看完本文後,大家是否對人格一詞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如果對上述的測驗感興趣,可以在網上試著做一下,這些高信效度的權威測驗能夠幫助你更好的了解自己。

相關焦點

  • 知乎「非常想問」科普大賽首期啟動 心理學圓桌解密情緒熱詞
    這些有趣的問題都可以在心理學中找到答案。近日,知乎「這才是心理學|非常想問」科普圓桌上線。據悉,此次圓桌是「致知計劃之科學季」——「非常想問」科普徵文大賽的首個分會場。圓桌內收錄了如「好奇心的動機有哪些?」、「人們為什麼喜歡驚喜?」、「只要內心夠強大就不會得抑鬱症?」等生活中常見問題,眾多心理學專家與網友在此交流探討,用通俗有趣的語言暢談心理學話題。
  • 人格心理學:洞悉人性的 27 堂課
    家榮格把人格形容為一個浩瀚而神秘的系統,認為「人生最大的探險就是內心世界的探索。這種探索是一項終生的事業」。人格心理學不僅在心理學的學科體系內部有重要地位,在關於人的所有生命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中也處於基礎性的位置,能夠讓我們對人類社會的運轉方式,多一份靈性的洞察。
  • APA與APS之惑:心理學的「劍氣之爭」
    大體而言,致力於科研的學術群體與關注臨床的應用群體之間的緊張關係是多數分合背後的原因,這也正是我們所謂的心理學的「劍氣之爭」。多次分裂的歷史反映了心理學長期面臨的自我同一性挑戰。APA剛成立時,它的成員有著多樣的訓練背景、興趣以及職業。
  • 《心理學第三勢力》
    由馬斯洛創立,以羅傑斯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和其它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並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並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稱為自我實現。​​
  • 容易衝動、發脾氣、太「作」,是不是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前些日子,她和相戀 6 年的男友分手,並且因為「被拋棄」而悲憤交加。此後經常因為瑣事發脾氣與家人爭吵,感到十分痛苦。她上網搜索後,懷疑自己有邊緣型人格障礙,想通過問診確定。和小雪聊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她從小就是個「急性子」、「暴脾氣」,可以說這是天生的性格。她這樣的性格並沒有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所以算不上邊緣型人格障礙。
  • T型人格 type T personality
    Type T personality is a personality type that regularly seeks out thrilling or dangerous experiences.T型人格指喜歡尋求刺激、冒險經歷的人格特徵。
  • 這個「暗黑人格」測試告訴我,我的腹黑程度超過了一般人
    題圖:《哈利 · 波特與死亡聖器(下)》如何解讀「暗黑人格(Dark Triad)人格測試」的結果?它對日常生活有哪些參考價值?之前,學堂君與知乎共同推出了「大五人格」測驗,而這次的暗黑人格,看似與大五人格十分不同,卻也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同屬人格特質論——都使用幾個維度來描述人格。
  • 「知識科普」心理學之記憶 | Memory
    記憶是一項複雜的大腦機能,除了對其生理基礎的研究之外,對記憶的定義和看法,現代心理學也有著不同的觀點。其中最為主流的觀點是認知心理學的記憶理論:認知心理學把記憶看成一系列彼此區別,但又相互依賴的記憶系統,一般可分為感覺登記(感覺記憶/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在信息加工模型中,感覺登記指知覺的刺激消失之後保留非常短暫(不到1秒)的心理表徵(表象,聲音等)。
  • Personality,成功者的密碼
    Personality這個單詞在劍橋英語詞典的解釋:the type of person you are, shown by the way you behave, feel, and think:例如:She has a very warm personality.
  • 輪到你了黑島沙和黑暗三角人格分析:接納自己的人格陰暗面,是你成熟的開始!超準光明黑暗人格測試題,暗黑心理測試題,人格陰暗面測試
    本文將從黑島沙和黑暗三角人格分析,來看這部影視的人物設定,透視黑暗人格測試的意義,以及黑暗三角人格的分析方法,直視人格陰暗面的問題。在黑島沙和前傳中其溫馨正常的家庭環境,表述該角色的的反社會性並不與後天的環境有關,這並不符合行為主義的環境決定論的觀點。
  • 人格心理學的目標
    其實不是,他們會說,心理學是為了讓特定現象的理論描述更令人信服而對因變量進行精確操作的科學,比如在一個方形廣場中找到一個圓環需要花費多少毫秒。如果這樣的心理學研究關注點會使人感到乏味的話,那心理學就太糟糕了,雖然科學並不因為有趣才會有價值。幸運的是,大多數人格心理學家所關注的問題都是人們想知道的一些有趣問題(Block,1993;Funder,1998b)。
  • 「知識科普」心理學考研之普心七大學派
    知識簡介(一)構造主義馮特是構造主義的奠基人。行為主義認為心理、意識和靈魂是主觀的東西,不可捉摸,又不能加以觀察、測量和證實,作為研究對象,永遠不可能躋身科學之列。由於它的主張過於極端,因而限制了心理學的健康發展。
  • 碰到恐怖情人「先認輸」!專家:小心被動攻擊性、邊緣性人格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節目透露,「時間就是渣男最好的試金石」,並舉例戀愛過程中應該小心的兩類人,「一種是邊緣性人格,一種是被動攻擊性人格」,男女之間相處應特別小心呵護對方自尊,不要給對方造成錯覺。▲李玫瑾表示有兩類人需要特別小心。
  • 心理諮詢師:如何識別人格障礙?| 知識專欄
    本專欄講解幾種常見的人格障礙類型,以及和他們相處的原則。本節介紹基本知識。「硬核」。我們很難從心理學的角度談論如何改變他們——如果輕易能治好他們,世界大同就不遠了。人格障礙患者有異於常人的思維方式、情感模式和行事風格,僵化固定,且持續時間長,難以改變,會影響到當事人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功能。但人格障礙又不是一種「精神病」,也就是說,這種人和我們日常所說的「瘋子」是不一樣的。
  • |大五人格|personality|...
    Each of these studies measured trends i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在一項2000年發表在《心理學公報》期刊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52項對個性的縱向研究,這些研究跟蹤調查了從幼年到70歲出頭各個年齡段的參與者。每項研究都測評了「大五人格」的傾向。「大五人格」包括外向性、親和性、責任心、經驗開放性和情緒穩定性,這些人格特質是個性研究的重要基礎。研究人員發現,相對來說參與者的「大五人格」水平在每個十年內通常都是穩定的。
  • 人格心理學之人格特質理論
    雖然希波克拉底的生物學知識或許並不準確,但是他是身心聯繫這一觀念最初的提倡者,也是第一個將人格進行分類的學者。2. 現代心理學的人格分類現代心理學擁有多個人格分類體系。2.1 人格與氣質現代心理學雖然已經摒棄了體液說,但依然保留了其最基本的概念:生理現象的確會影響人的基本人格。人腦中確實存在著調控人格基本方面的結構。
  • 「人格心理學」工作中的A-B型人格,你屬於哪種?
    A—B型人格理論是由福利曼和羅斯曼提出來的。近年來,人們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壓力的關係的時候常使用這種人格類型。A型人格:敵意、競爭、性情急躁、富於上進心、有苦幹精神、過分的時間緊迫感、外向、語言舉止敏捷、社會適應性差。這種人格事業心特別重,易於取得事業成功,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鋒芒畢露。比如歡樂頌中的安迪就是A型人格。
  • 「人格心理學」你是什麼人格?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大五人格,這是塔佩斯等人發現的人格中五種相對穩定的因素。第一種,開放性。包括想像、審美、感情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第二種,責任心。顯示了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克制等特質。第三種,外傾性。
  • 黑暗人格測試,黑暗人格核心測試題,測測你的陰暗心理測試分數是多少?
    與他說話,聊天,聊來聊去都是他自己的那點事;每每說到一件事,他總能說出一番他自認為的「陰謀論」;即使沒有共情能力,也能從不著邊際的話題中找到樂子、甚至吐槽的槽點。有過如此經歷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這種人相處,會感覺到其容易主觀判斷事情,而且總是看到一件事情的黑暗面。
  • 心理學理論之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對人格進行全面而深刻研究的心理學家,他的「人格三結構」理論是第一個完整的人格理論。他不僅注意到了人格的多層次性,而且率先提出了人格中的欲望、動機等非理性的無意識因素的存在和影響,這大大豐富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他的研究深入了人的內心世界,直面了人性的真實,這比以往的心理學對人的內心世界的認識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