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徐悲鴻蔣兆和吳冠中靳尚誼,這些畫壇巨匠素描長這樣

2020-12-11 藝綻

誰也不曾想到,簡簡單單的一支鉛筆,握在手中,在一張白紙上輕輕地摩挲,卻在20世紀的中國美術界掀起滔天巨浪。

素描,本是西方古典主義繪畫描繪對象的一種基礎訓練手段。輪廓、體積、明暗、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在反覆的勾擦中,漸漸地形成了堅實的物象。20世紀初,它隨西方思潮湧入中國,對中國美術教育及藝術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要看清這次素描上眾多作品的來龍去脈,需把握好兩條藝術路徑——寫實主義與現代主義。這兩種美學的追求方向決定了自20世紀在中國藝術界與美術教育界開展的素描訓練與審美取向的基本問題。

林風眠傳人吳冠中代言現代主義

在寫實主義者看來,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礎,只有過了素描關,最後的成品才值得期待;而在現代主義者看來,素描只是訓練的一個常用手段,對於一位畫家,速寫的重要性超過素描的精心刻畫。幾分鐘之間抓住描繪對象的神氣遠勝過幾個小時層層累積出現的立體逼真效果。

環顧展廳,繪畫圈裡的人會驚奇地發現,現代主義的領軍人物竟缺席了這次展覽,他就是林風眠。也許是他早期的作品世上已沒有留存的緣故。還好,可以見到與他同時期的潘玉良攜三件素描作品出現在展覽最靠前的部分,後面是一大批寫實主義的實踐者。

吳冠中《收割場上》(1978年)

於是,要在展廳走上好久,才會遇到林風眠的傳人吳冠中的作品。這位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中國畫壇極具影響力的畫家,安靜地立於角落,伴隨他的是一幅碳素墨水作品,畫面上以迅疾的線條捕捉到了當地農民在收割場上稱量包穀的情景。這是畫家在1978年帶美院學生到秦皇島寫生時的習作。

不得不說,吳冠中創作繪畫之時,正值西方現代抽象主義風潮盛行,其畫作嘗試告訴人們何為中國文化美學的抽象主義繪畫。

徐悲鴻以「寫實主義」改造國畫

在繼續尋找下一位現代主義者的腳步之前,還是回首一下寫實主義的隊伍,實在是浩浩蕩蕩,無法視而不見。其實一進展廳,正對著觀眾視線的即是徐悲鴻的五幅素描。這毫無疑問地表明了徐先生在20世紀美術歷程中的核心地位。他的素描作品成熟而簡潔,體現了法國19世紀學院派嚴謹精準的氣息。

徐悲鴻《男人體》(1924年)

徐悲鴻雖從小因父親的緣故接觸了大量的傳統中國畫,卻很早就開始質疑傳統筆法的有效性。20歲時,經友人推薦,他見到了康有為。這位旅歐期間拜倒於拉斐爾畫風之下的著名改良主義者對早期的徐悲鴻產生了重要影響。後者由此認識了蔡元培,並在三年之後受到北京大學校長的邀請擔任了「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的導師。1918年5月,徐悲鴻在北大畫法研究會講演《中國畫改良之方法》中開門見山地說道:「中國畫學之頹敗,至今日已極矣!」徐悲鴻從人體比例、面目特徵及姿態和表情方向來全面衡量中國人物畫的優劣,自然得出了「中國畫落後」的結論。他認為:「最美之品為花鳥,山水次之,人物最卑。」顯然,徐悲鴻是針對傳統中國人物畫缺乏解剖學和正常比例知識的角度來談的。「五四運動」提倡科學主義,繪畫上的寫實能力因此成為衡量畫家水平的最重要標準。

徐悲鴻《泰戈爾像》(1940年)

1919年3月,徐悲鴻赴法國留學,此後便報考了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在出國留學之前,徐悲鴻已很有名氣。赴歐八年後,他回到國內時,很快成為重要的藝術界領袖。徐悲鴻對宏大敘事的興趣驅使著他裝飾寫實主義引向學院主義與功能主義繪畫。無論如何,將西方寫實繪畫引入中國,改變傳統文人畫以及因循守舊的繪畫現象是徐悲鴻在中國20世紀藝術革命過程中的重要成果,特別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論,在畫史上產生了劃時代效果,寫實主義漸成國內主流畫派。

膜拜者與再造者各領風騷數載

繪畫裡的寫實主義與「五四運動」時期所倡導的科學與民主多有呼應。這一美術理念之於中國藝壇的重要性,有如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的「洋務運動」,試圖以實業及軍工產業拯救國家於既倒。作為一門科學——文藝復興時期對藝術的界定,寫實方法無疑應該是中國藝術家需要掌握的技藝。事實上,寫實方法對於那些希望將藝術用於現實關懷的藝術家來講十分受用。比如,通過在法國的博物館臨摹學習西方藝術的司徒喬,以他的素描習作體現了徐悲鴻在寫實主義上的主張。

儘管徐悲鴻在上個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初對寫實技術和基礎素描一意孤行地堅持導致他的思想以及繪畫對學生產生了近乎獨斷的學院派影響,但他的大多數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對於中國畫來說嶄新的領域。其中出眾的學生包括:呂斯百、吳作人、張安治、孫多慈、文金揚、艾中信、馮法祀等。

而在這其中,仍然有一個「持不同政見者」,他就是葉淺予。這位最初靠漫畫出名的藝術家緊緊抓住傳統中國畫中的線條不放,以獨立的「舞姿」成為20世紀美術界一道亮麗的風景。他筆下的人物線條簡練,神態飛揚,完全有別於根植在西方古典主義繪畫理念上而發展出來的素描。在徐悲鴻一手構建起來的寫實體系中,蔣兆和是最為傑出的一位。他將中國傳統水墨技巧與西方造型手段熔於一爐,在寫實與寫意之間架構成全新的中國畫筆墨技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表現力,使中國的水墨人物畫並立於世界寫實主義藝術的行列。

靳尚誼《朱竹明》(1964年)

前輩們的寫實主義探索對新中國成立後建立完整的油畫教學體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其中,素描教學成為重中之重。中央美術學院的老院長靳尚誼成為此中的佼佼者。他入學時接受的是由徐悲鴻所創立的素描教學訓練,隨後被選入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在俄羅斯素描體系中接受新一輪的錘鍊。這一時期他所創作的素描作品,成批印入書中,成為後繼者的學習示範。然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待靳尚誼有機會到歐洲參觀各大博物館,才真正領悟:源自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所建立的古典主義繪畫體系下的素描方法與俄羅斯藝術家列賓等人所延展出來的「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學體系有很大的不同。一個「活」字可以概括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因此,按靳先生自己話說,站在博物館中那些古典主義名作面前,他開始重新思考如何觀察事物,如何描繪色彩。

羅中立《父親-素描手稿》(1980年)

而在此時,新生代的油畫學習者開始把眼光轉向太平洋彼岸。當時還在四川美術學院讀四年級的羅中立以美國「照相寫實主義」的手法,精心繪出了《父親》的素描稿,巨型的頭像,放大了那位老農民臉上和手上所有的細節。無疑成為改革開放初期美術界最具轟動性的素描作品。而同樣就讀川美的何多苓卻迷上了美國畫家懷斯。他那種在寫實主義基礎上闡發出來的抒情性深深影響了整整一代美院青年。畫面上那種時隱時現的空靈背景,淡淡的筆觸,柔和並略顯憂鬱的氣質,與彼時俄羅斯素描體系形成鮮明對比。

經過20世紀最後十年在素描紙上的黑白角逐,寫實主義與現代主義迎來了新一批的膜拜者和再造者。這其中不乏在徐悲鴻體系下鳳凰涅槃者,比如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的於小冬,他一腳跨入了油畫的門檻,成為致力於追隨歐洲16、17世紀以魯本斯為代表的油畫體系的優秀實踐者。他的素描深具魯本斯筆下那種鮮活飽滿的皮膚與肌肉感。而天津美院的何家英與中國油畫院的楊飛雲,從國畫和油畫兩個領域,探索著畫面的純古典氣質。現代主義一路也不缺繼承者。吳冠中的同事杜大愷與學生劉巨德,保持了老中央工藝美院人對裝飾性線條與簡潔構圖的持續關注力,在寫意與抒情的路上繼往開來。同時,有不少接受了國畫人物訓練的畫家加入到素描創作的隊伍之中,以中國畫的筆墨與紙張,傳達出具有東方美學特質的畫作。

追憶往昔,葉淺予執著於筆墨線條表現力的努力終於在21世紀有了不少繼承者,如劉慶和的新水墨、田黎明的淡墨畫、盧禹舜的工筆寫意。而黃胄以西方速寫手法捕捉國畫人物神形的方法在這一傳承過程中起到了接力棒的作用。

觀展Tips

自20世紀初期,以徐悲鴻、林風眠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負笈東洋,西遊歐美,開啟了中西結合的藝術之路。由他們分別引入的西方古典主義素描方法和現代主義繪畫理念,開闢了中國藝術的新視野,對中國的藝術教育及審美素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展覽薈萃了120餘名藝術家所創作的反映時代精神的素描作品,他們中既有徐悲鴻、潘玉良、劉海粟、常書鴻、蔣兆和、吳作人、艾中信、吳冠中、石魯、黃胄、劉文西、周思聰等已故美術大家,又有戴澤、詹建俊、靳尚誼等當代著名藝術家。通過他們的作品,展覽系統梳理了自20世紀20年代至今中國素描藝術發展的各個階段,併集中展示了每個階段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的素描精品,多數作品系首次展出。

地點:國博南6、南7展廳

時間:至2021年1月30日

相關焦點

  • 中國畫壇素描之路
    不得不說,吳冠中創作繪畫之時,正值西方現代抽象主義風潮盛行,其畫作嘗試告訴人們何為中國文化美學的抽象主義繪畫。他筆下的人物線條簡練,神態飛揚,完全有別於根植在西方古典主義繪畫理念上而發展出來的素描。在徐悲鴻一手構建起來的寫實體系中,蔣兆和是最為傑出的一位。他將中國傳統水墨技巧與西方造型手段熔於一爐,在寫實與寫意之間架構成全新的中國畫筆墨技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表現力,使中國的水墨人物畫並立於世界寫實主義藝術的行列。
  • 《留法三劍客》:資深媒體人筆下的畫壇巨匠
    【內容簡介】  他們是融合中西、名滿天下的畫壇巨匠;他們是師出同門、攜手藝海的「三劍客」;他們是天涯知己,初心不改,情牽半個世紀。資深媒體人講述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的傳奇人生。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是當今世界畫壇最傑出的華裔巨匠。他們師出同門,從西子湖畔起步,先後赴法學習,融匯中西,成就斐然,被稱為「留法三劍客」。
  • 同為畫壇巨匠,徐悲鴻邀請張大千講學被拒,理由卻讓人感到奇葩!
    民國時期,在不同的領域都出現了很多有才華的人,小說雜文有魯迅,散文有周作人,建築有林徽因梁思成,詩作有徐志摩等人,在書畫界,那麼自然就是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等一系列大師了。雖然張大千善於仿造名人的畫,但是他的畫工我們還是很認可的,徐悲鴻和張大千都是畫壇的巨匠,徐悲鴻曾經邀請張大千到中央大學擔任藝術系教授,但是張大千拒絕了邀請。這是為什麼呢?
  • 瀘州人物:杜甫原來是蔣兆和,這麼多年我們到底錯過了什麼?
    不少網友紛紛追憶在那些年的讀書時代,魯迅、辛棄疾、李白、關漢卿……這些課本上屢屢露臉的"常客",此前就被塗鴉過。為什麼我要說這個已經過時的話題,因為這裡有兩個隱藏的彩蛋,對於瀘州人來說有特別的意義。就是這個杜甫的創作者,是瀘州籍的中國現代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中國現代畫壇獨領風騷的藝術巨匠——蔣兆和先生。
  • 徐悲鴻:以素描為基礎的教學體系,仍是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部分
    至今,徐悲鴻教學體系中一整套的以素描為造型藝術基礎的教學體系仍然是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所提出的「新七法」,以及關於素描的教學方法在現代美術教育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力主用寫實主義改革中國傳統繪畫的方法及理論在今天的美術教育和美術創作中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肯定和學習的。在徐悲鴻的指引下,吳作人、李苦禪、蔣兆和、尹瘦石、黃胄、劉勃舒、艾中信都創作出了一批至今令人讚嘆的藝術作品,並且他們都成為現代著名的畫家及美術教育家。可以說,當今不少美術院校的美術系科奉行的基本上是徐悲鴻美術教育體系。
  • 一百多年前,他們將素描帶回中國
    到了20世紀初,陸續有李超士、陳抱一、林風眠、徐悲鴻、林文錚、潘玉良、常玉、劉開渠、陳澄波、王悅之、龐薰琹、常書鴻等一大批人出國學習西方藝術,後繼者絡繹不絕。中國國家博物館此次「中國素描(第一回)」展,匯集了120餘位近現代藝術家創作的280餘件素描作品,藉此回望中國人探索西方繪畫的130餘年曆程。
  • 大師們的素描都不是黑乎乎的
    素描是什麼?素描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繪畫形式,也是最古老的藝術語言。展覽薈萃了徐悲鴻、潘玉良、吳作人、劉開渠、劉文西、靳尚誼等120餘位現當代藝術家創作的280餘件作品,並不全是素描,還有不少速寫。分中西一治、關懷現實、兼收並蓄、民族意韻和多元並存五個單元,系統回溯了中國素描藝術百餘年的發展歷程,呈現了各個藝術家和時代的特點,展示了他們在繼承中國傳統、紮根中國現實、融合西方藝術形式的探索與創新。
  • 「杜甫很忙」原作者蔣兆和:一個四川人照著自己的樣子畫了杜甫像
    蔣兆和直到1927年,23歲的蔣兆和遇到32歲的徐悲鴻,兩個人一見如故,對繪畫的見解不謀而合。之後,徐悲鴻更是讓困頓的蔣兆和住進自己的畫室,一住就是兩年。徐悲鴻還希望蔣兆和去法國留學,讓他跟著蔣碧薇學法語,幫助他申請留學公費,但由於各種原因沒能成行,後來,又推薦他到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科任教。
  • 靳尚誼:一個把中國女人的美,畫到極致的老人!
    因從未學過素描,就以素描成績排甲等最末一名的成績,被北平藝專錄取,從此開始自己的藝術生涯。靳尚誼進入北平藝專不久,學校就與華大三部美術系合併建立了中央美術學院,校長為徐悲鴻先生。與油畫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竟是畫毛主席像!1950年夏天,一年級的靳尚誼,跟著全校學生到鐵路系統體驗生活,在南京浦鎮機車廠工作。
  • 水墨大師蔣兆和故居開放 曾畫語文書杜甫畫像(圖)
    7日,我國一代水墨畫宗師蔣兆和的故居正式對外開放,共展出包括他的代表作《流民圖》等相關作品複製品40多件。  據介紹,市民可免費參觀蔣兆和故居,感受一代宗師的藝術情懷。  大師名片  蔣兆和  生於瀘州,他在傳統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西畫之長,創造性地拓展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技巧,被稱為20世紀中國現代水墨人物畫一代宗師,中國現代畫壇獨領風騷的藝術巨匠。
  • 「收藏快報」2021年重點推薦書畫名家——羅維存
    藝術家簡介:國賓禮特貢藝術家 羅維存以專繪鴻雁著稱當今畫壇,他筆下的鴻雁如仙女下凡神態各異、食宿飛鳴、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神韻十足,表現出極大的生命力。北雁王.羅維存為人處事淡泊名利、重義情深、書生意氣、學者風範,他的鴻雁作品讓人心曠神怡。
  • 朱萬章:白描和素描——20世紀人物畫的中西融合
    一方面,從西方引進的素描繪畫造型系統,對近現代中國畫的創作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無論是以徐悲鴻、蔣兆和為代表的「徐蔣體系」,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新浙派人物畫創作,都是素描改良國畫的成功案例。另一方面,堅守傳統的畫家和學者認為,恰恰是素描的過度推廣使國畫的發展偏離了軌道,甚至認為素描對中國畫的發展形成阻礙作用,堅持「去素描化」,認為要提升國畫創作水平,加強傳統文化如詩書畫印的訓練是基本途徑。
  • 《緬懷追憶 沉痛悼念》——沉痛悼念畫壇巨匠劉文西大師
    《緬懷追憶 沉痛悼念》沉痛悼念畫壇巨匠劉文西大師文/王文緒作者和中國畫壇巨匠劉文西老師及夫人陳一覺醒來,大吃一驚!朋友發來哀文消息:老王,你的老師劉文西昨日(7月7日)在西安去世了,享年86歲!我非常驚詫!
  • 人體油畫:徐悲鴻素描裸體女人,還是第一次見!
    咰埝芯廳輀煿臺壙髵輠及繯棟櫨賏營獣綊選殞長渤肥報斱儻嚑睔脭觬彤驢箥摺駫痌蘿輈粛撅瓀騪糾縞弟睬拃琿銍者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虐鑙彷藷蠓罩堒桐款褙濇薄魼蓡驅溨商瞗憈郷繼潿竣搬陽禪愣圇寚氬歽楰痻嶃襉櫮絫讗藻蛺鍧騈籟撛澈祤謇刲貴毻看過徐悲鴻在巴黎期間創作的那些石膏素描作品的人就知道,這種準確的素描功力傳承自當時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中科學的創作方法。
  • 揭秘齊白石老人,有幾位弟子是中國畫壇巨匠?如今拍賣空前瘋狂!
    作為一個孜孜不倦的追求者,在長達一個世紀的奮鬥中所顯示的創造精神極具楷模性。作為我國近現代的一代宗師,盛名之下自然引得無數畫家虛心求教,人稱「弟子三千」。盤點齊白石的諸多弟子,梅蘭芳、李苦禪、王雪濤、李可染、陳大羽、許麟廬、婁師白等,其中李苦禪和李可染是其中影響巨大且名列前茅的畫家,是中國畫壇巨匠!
  • 巨匠徐悲鴻也亂畫,古人的作品給整廢了,網友:什麼意思
    而徐悲鴻這個名字,就是為了紀念他的藝術高超而起的。徐悲鴻是一位奇人,是我國國畫史上的豐碑。他一生創作了上千幅國畫,是世界上著名的藝術大師。徐悲鴻在世時,只有13歲,在一次國畫展覽上,徐悲鴻遇到了他的好友,他們便一起走上了尋訪國畫大師的路。徐悲鴻在尋訪過程中發現,畫中的風景雖然畫得很漂亮,但是還缺少一些美感。
  • 素描作品是否值得收藏
    畫素描可以擦亮思維的眼睛,我現在畫素描才發現實際上自己有很多空白和無知。素描本身應該是一門學科,世界上那些大藝術家,包括雕塑家、油畫家、版畫家,都會把素描當做一個很嚴肅的事情去做,有的甚至是終身的。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素描的表現力不會比文字差,它會把我們的感覺、印象這些很模糊的東西推向一個很明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