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關心如何洗寶寶的奶瓶和餐具,包括大人用的餐具,不用洗潔劑感覺洗不乾淨;用了又擔心衝不乾淨。其實,洗碗這件事情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
在諸多留學熱門專業中,化學相關專業的就業率一定是最高的,因為哪怕經濟再不景氣,他們也能靠出神入化的洗碗技能在餐飲業有立足之地。
每個合格的化學相關專業畢業生,匆匆的那年其實都是在洗實驗器材上耗費的。他們學會了各種清洗方法:鉻酸洗液、鹼性洗液、洗衣粉、去汙粉等等。那麼,作為家用人力洗碗機,化學家們在家洗碗的竅門是什麼呢?
首先要明確為什麼洗碗。這裡要提醒過大家,不要把去汙和消毒混為一談。以洗衣服為例,洗的過程重在去汙,讓衣服變得更美觀,而消毒則取決於之後的烘乾或者晾曬過程。消毒皂或者消毒液雖然沒有謠言貼裡面說的那麼恐怖,但是這些產品的消毒功效實在很一般。
洗碗也是一樣,餐具上是沒什麼毒的,也不用消。絕大部分的洗潔劑裡面就三種東西:表面活性劑、水、各種味道的香精。後兩個略過,表面活性劑的作用類似於聯合國秘書長這種和事老,一頭親水,一頭親油,能讓不互溶的水和油混到一起去。說白了,洗潔劑可以看做肥皂水。
洗潔劑的工作也就是去除難溶於水的汙垢,主要是油。不需要消毒殺菌,而是防止飯菜殘留在餐具上滋生細菌。即便是有些洗潔劑裡面加了一些據說可以殺菌的添加劑,比如海鹽之類的,其實效果也很差。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剛吃完的飯碗裡面如果有那麼多菌要殺,不是更恐怖的事情麼?
如何清洗呢?如果你面對的洗碗槽裡面是紅油火鍋,或者是回鍋肉這種級別的餐具,那麼就老實用洗潔劑吧。但如果只是日常飯菜餐具,還有一種好用、安心、簡單的洗碗工具:熱水。
碗碟很難用冷水洗乾淨,其中主要的問題是油脂粘度太高,但是當溫度升高,油脂粘度下降,更容易被水衝走或者擦掉。對於大部分餐具,熱水加上洗碗布就足夠清洗乾淨了,如果你家的餐具經常用熱水洗不乾淨,請反思一下做菜是否太過油膩,這對身體健康不好。
除了清除油脂外,相比冷水,熱水在洗碗上面還有其他的優勢:
1、更容易軟化和清除頑固的飯乾等汙垢;
2、一點點的殺菌效果,因為時間和溫度限制,不會太多,除非你用熱水浸泡或者煮餐具;
3、熱水會比冷水更容易蒸發,因此幹的更快,有助於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
通常來說,水溫越高效果越好。一些國外餐館會用超過70攝氏度的熱水,洗碗工帶上專用手套,洗碗又快又好。但家裡不需要這麼高要求,40度上下就可以,自己感覺一下不會燙手,又能去油就可以,不需要帶手套,也方便用手感知碗是否洗乾淨。
大多數化學實驗室裡判定洗出來的器皿是否乾淨的方法很簡單:用眼看。如果洗完的器皿上面有水紋或者掛著水珠,烘乾完的器皿上面有水印,就是不夠乾淨。反之就是合格的。所以當化學家喝紅酒搖晃看到掛杯,第一反應一定是杯子髒了。
洗家裡的碗比起實驗室裡裝各種奇怪物質的器皿要簡單太多,判斷起來也更輕鬆,洗的過程中用手感受一下是否還有附著物或者油膩,幹了之後看是否有水痕就可以了。
最後提一點,從對水資源保護的角度出發,一直開著水龍頭洗碗是一件很浪費水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如果餐具多到慘劇的地步,就先浸泡在洗潔劑水中,然後衝洗;如果數量不多,可以使用洗潔劑就分階段洗碗,或者不使用洗潔劑用熱水。後者因為效率更高也可以節約用水。
目前北京家庭日均洗碗用水37升,上海家庭日均71升,70%的家庭都是一直開著水龍頭洗碗,還有大量的節水潛力可挖。還有不需要擔心熱水太貴,就算不計算因為效率提高而減少的用水量,一個月也就多花幾元人民幣吧。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和氏璧化工微官網。
關注本微信號,了解更多原材料加工應用及行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