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正在與傳統行業加速融合 日常生活場景加速落地

2020-12-19 中投顧問

  記者日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海口等多地調研了解到,人工智慧正在與傳統行業加速融合,並已經開始進入快速、大規模商用化階段。與此同時,一批優秀的人工智慧企業正在飛速發展。在業內人士眼中,人工智慧沒有產能和市場的極限,隨著與傳統行業的加速融合,人工智慧能夠重塑所有傳統行業。

  智慧交通等領域推進迅速

  提到人工智慧,機器人、智能汽車、智慧交通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用領域。調研發現,這些領域人工智慧的商用化進程的確很快,並且業內企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

  汽車盲區是安全駕駛的重要隱患,深圳騰視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研發生產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通過視覺識別技術提示盲區裡的人或物體。同時,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還可以監測並上報駕駛員疲勞駕駛、抽菸、打電話等違章行為。

  「去年我公司視覺識別的收入約為4000萬元,其中30%來自海外。今年海外收入幾乎全部損失了,僅靠國內市場,我們的收入反而增長至6000萬元至7000萬元。」騰視科技創始人兼總經理謝兮煜說。

  「科大訊飛的語音交互系統僅僅用了五年時間,就在1000多個車型、2300多萬輛車上實現了應用。2019年,每兩部汽車中就有一部具備了語音交互功能,而科大訊飛車載語音的市場份額佔到67.8%。」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吳曉如說。

  「未來,不需要按鍵,汽車就可以隨時分辨駕駛者是在和汽車說話,還是在和旁邊的乘客說話。汽車通過『察言觀色』,可以了解每個人的喜好,給每個人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吳曉如說。

  海口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副局長梁勁松介紹,海口市「城市大腦」人工智慧信號燈利用視頻分析結果,並結合高德實時數據,獲取每個路口精準的交通流數據,從而實時評估路口信號燈運行效率,根據擁堵情況自動設置紅綠燈的放行及等待時長。通過人工智慧信號燈的應用,濱海大道8個紅綠燈路口綠波帶早晚高峰期的停車次數從原來的9次甚至更多,縮減到5次;行程時間從原來的12分鐘甚至更長,縮減到9分鐘。

  在機器人領域,達闥科技是一家發展十分迅速的公司。該公司專注於雲端機器人的研究與開發,生產的機器人XR-1連接雲端智能大腦,在各個關節安裝了柔性執行器,結合視覺、聽覺、運動感知模塊,使機器人可安全感知周邊環境,完成抓取、收拾、運動等動作,與人類進行交互。這款機器人可以從事禮賓、接待員、商務指引、老年護理、銷售等工作。

  「一個智能服務機器人,在某些領域的某些功能可以代替一個人的角色,而且成本至少減半。」達闥科技創始人CEO黃曉慶說。

  日常生活場景加速落地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不僅體現在機器人、智能汽車等「高精尖」領域,更為重要的是,它正在與多個稀鬆平常的傳統行業融合。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場景,正在被人工智慧改變,比如食堂、超市、服裝店等等。

  此前,惠州學院的中苑食堂每逢用餐時間便人潮洶湧,每個打飯窗口都擠滿點菜和付款的學生。該校引進視覺結算系統後,學生只需將餐盤放於結算臺上,系統通過圖像識別,自動完成價格結算。菜品識別和結算時間縮短至0.5秒,「打飯難」成為歷史。

  惠州學院的這套食堂視覺結算系統來自廣州樸食投資合夥企業,該公司研發的系統已經被中國移動(杭州)、富士康集團、三一重工、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170餘家單位的大型食堂採用。2018年該公司實現收入1944萬元,2019年收入迅速增至4500萬元,如今的項目估值達到1.5億至2億元。

  如今,許多著名品牌的線下門店、大型商場超市等都應用了視覺新零售解決方案。廣州圖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人工智慧科技公司,該公司首席市場官韋光介紹,應用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後,每個缺貨的貨架會被自動拍照,所拍攝照片會被智能拼成一張完整的圖像,提示管理人員哪些貨品需要補充。同時,每個顧客入店後的行動軌跡、拿取商品動作,甚至目光停留位置都會被記錄,通過人工智慧分析不同顧客的喜好,以及不同價位和特點的貨品適合放置在什麼位置,從而幫助經營者決策貨品陳列方式,做到「千店千面」。

  「安踏、OPPO、華為、屈臣氏、沃爾瑪、名創優品等多家旗艦店和商超連鎖店都採用了我們的視覺新零售解決方案。」韋光表示,人工智慧與零售行業的融合已經比較常見。

  不斷擴展沒有「天花板」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政策的強力支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要求「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可以預見,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潛力無限。

  「當前,萬億傳感器隨時隨地收集數據,人工智慧解析海量數據,這正在改變世界經濟和人類社會。世界已經進入了智能化與綠色化、網絡化、全球化相互交織的時期。」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說。

  以北京為例,人工智慧產業已發展成為北京新的經濟增長點。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北京人工智慧相關產值規模達1700億元,同比增長13.3%。2020年上半年,雖然疫情產生不利影響,但北京的人工智慧產業依然逆風增長,相關產值規模達950億元。

  「北京人民對於科技的接受能力非常高,也為企業快速發展保駕護航。北京已經在17個人工智慧領域領跑全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潘鋒說,目前北京人工智慧相關企業數量約1500家,佔全國的28%,居國內首位。截至2020年6月底,北京人工智慧企業融資總額已超過3000億元,誕生了32家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正在逐步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產業生態體系。

  從全國來看,據艾瑞諮詢測算,2022年國內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573億元,複合增速達58%,產業將持續快速增長。

  在業內人士眼中,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可以不斷擴展,因此沒有發展的「天花板」。佳都集團旗下的佳都科技是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公司,其主要業務包括智慧城市、城市交通大腦、智能軌道交通等,其中,智能軌道交通領域的市場業務規模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人工智慧產業必須與行業不斷融合才能取得發展,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開拓更多的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應用場景豐富了,與行業融合的程度加深了,人工智慧的市場就擴大了。從這個層面來講,人工智慧產業能夠重塑所有傳統行業,並且沒有市場規模的極限或者產能極限。」佳都集團執行總裁李旭說。

  通過調研可以發現,將人工智慧僅僅看成一個產業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未來,人工智慧將成為一種基礎設施,進而深刻影響和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

相關焦點

  • AI遇上新基建,鈦靈AI算法市場促人工智慧加速落地
    從2017年「人工智慧元年」到2018年「人工智慧商業化元年」,誕生70餘年的人工智慧經歷了三次浪潮,卻從未與商業落地如此之近。 不過,人們所期待的「顛覆性應用」和「大規模商業落地」並未出現,商業化變現之路異常艱難。據統計,2018年有90%的人工智慧公司陷入虧損。變現乏力的窘況加速了資本市場的轉冷,70%的公司在當年沒有拿到新的融資,舉步維艱。
  • 5G+VR推進智慧醫療加速落地
    原標題:5G+VR推進智慧醫療加速落地   10月20日,2020世界VR
  • AI如何加速數據智能與零售行業深入融合研究【白皮書】
    《AI如何加速數據智能與零售行業深入融合研究白皮書》是玄訊快消智研中心基於第一部《AI數據智能需求白皮書》的基礎上,在完成了對AI數據智能概念的提出背景誕生以及定義的詮釋,並且具體全面剖析了完AI數據智能在快消零售行業的應用需求後,本次《AI如何加速數據智能與零售行業深入融合研究白皮書
  • 數字科技讓旅遊業「蝶變」 加速跨行業融合實現「乘數效應」
    業界認為,網際網路技術能有效推動旅遊業與多行業融合和相互促進,有望實現「乘數效應」,助力旅遊市場加速復甦,站上數字經濟紅利「風口」。數字科技讓旅遊業「蝶變」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5G商用將帶動超過8萬億元的信息消費,其中旅遊是重要的垂直行業應用場景之一。新基建提速、文旅融合日益加深、垂直行業應用場景進一步豐富,旅遊業在遭受新冠疫情重創後正加速恢復。
  • 人工智慧語音加速落地,這條賽道上有哪些玩家?
    人工智慧的爆發,起初,可謂是「獵奇」,形形色色的機器人、多品類的新奇產品衝擊著用戶的感官。近兩年,人工智慧逐漸走向理性,走向「實用」,走向「傳統」,對教育、醫療、金融等傳統行業帶來服務效率上的提升,造就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在疫情防控期間,人工智慧這個詞是不容忽視的。
  • 跨產業AI賦能者深蘭科技「四駕馬車」業務布局加速落地
    從前期全國疫情防控與醫療救治,到科學防疫、復工復產,疫情以某種方式加速推進了新基建的快速產業化落地,如上海人工智慧企業深蘭科技推出的貓頭鷹智能測溫機器人以及影像輔助診斷都得到了快速應用,既減少了勞動量,又使相關工作的效率及準確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 人工智慧加持,大盒子智能洗車助力傳統洗車行業轉型升級
    我們為什麼總是這麼鍾愛人工智慧呢?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作為『新基建』的重要一環,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進一步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並創造新的強大引擎,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不遠的將來,人工智慧技術將滲透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
  • 三大通信運營商與中關村籤約 加速5G應用場景落地
    該協議旨在進一步構建互利共贏的合作生態,加速5G商業化落地進程,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據了解,我國5G融合應用正從探索階段進入落地階段。在行業應用領域,智慧醫療、新聞媒體、智慧城市、車聯網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的應用已成為5G先鋒應用領域。與此同時,三大通信運營商也在頻頻發力,推動5G縱深發展,積極搭建5G精品網絡,打造專網技術體系,提升5G服務各行各業的能力。
  • TigerGraph:圖分析加速AI場景落地
    作為首個致力於通過圖算法和圖分析使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民主化和加速發展的行業會議,本屆峰會已經吸引了超3,000人註冊報名,其中包括來自《財富》世界 500強的100多家公司的數據科學家、數據工程師、架構師、業務和IT高管。
  • 人工智慧如何加速新舊動能轉換?
    近年來,由於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加速與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拉動經濟增長的潛能不斷釋放。「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全球經濟增長持續低迷,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成為各主要國家尋找新的增長點、培育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
  • 寶寶樹加速年輕家庭全場景智能服務布局 推出AI服務哭聲翻譯器
    隨著2017年國家首次將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戰略,產業迅速崛起,氣勢如虹。尤其在各行各業頭部企業率先探索布局的大背景下,基於自身技術與特點的應用場景被視為發展的重中之重,「落地」成了繞不開的話題。
  • 人工智慧應用加速 千億市場規模 AI獨角獸前景可期
    原標題:人工智慧應用加速,千億市場規模,AI獨角獸前景可期
  • 捷信集團加速線上化轉型 打造新生態金融場景
    今年捷信加速腳步大力發展數字科技,更好的為客戶服務「賦能」。牢牢把握消費金融領域的需求,持續發力新經濟打造新生態、新場景,為客戶打造更好的普惠金融服務,為消費金融領域升級做出自己的貢獻。  加速線上化轉型 提升服務可獲得性  為了進一步擴大服務人群,捷信基於對行動支付用戶繼續下沉趨勢的深刻洞察,發布「2023戰略」,以數位化轉型為利器,打造「線上+線下」的多場景深度融合的創新型全渠道服務體系,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
  • 騰訊雲發布區塊鏈TBaaS白皮書 加速區塊鏈技術落地行業場景
    白皮書系統介紹了騰訊雲區塊鏈TBaaS平臺的設計原理及相關行業解決方案,並首次全面闡述了騰訊雲以「區塊鏈+」連接行業生態的構想。  白皮書指出,騰訊雲區塊鏈TBaaS平臺以雲計算平臺為依託,專注於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不同的業務場景,幫助用戶更低門檻、更高效地構建區塊鏈服務,推動自有產業轉型升級,為客戶創造全新的產品、業務和商業模式。
  • 助力AIoT新基建,澎思科技加速人工智慧普惠化|愛分析訪談
    智慧城市已成為新基建落地的重要載體。 傳統智慧城市建設存在「重硬體輕服務」的弊端,新基建則更加強調技術賦能業務場景,注意城市的精細化運營與智能化管理,助力城市數位化轉型。AIoT將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一環,將廣泛滲透於智慧城市各個場景,好比城市的「五官」感知外部的變化。
  • 人工智慧大規模商用打破產業「天花板」
    記者日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海口等多地調研了解到,人工智慧正在與傳統行業加速融合,並已經開始進入快速、大規模商用化階段。與此同時,一批優秀的人工智慧企業正在飛速發展。在業內人士眼中,人工智慧沒有產能和市場的極限,隨著與傳統行業的加速融合,人工智慧能夠重塑所有傳統行業。
  • 後疫情時代,超融合市場加速迭代
    2020年,作為戴爾科技集團唯一一款由中國團隊獨立研發、本土製造、暢銷全球的超融合產品,VxRail 憑藉其在超融合領域前瞻性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工匠級別的生產製造,以及專業服務團隊,剛問世不久就已經在全球超融合市場取得矚目成就!  目前,Dell EMC VxRail 超融合平臺已廣泛應用於全球的金融服務、智能製造、醫療衛生等多個行業。
  • OpenEdge全面開源 百度雲加速雲端技術變革行業
    12月6日,在2018 百度雲ABC Inspire企業智能大會上,百度副總裁、百度雲總經理尹世明向現場嘉賓介紹了百度雲ABC能力的持續升級和戰略落地,並正式宣布由百度雲打造的智能邊緣計算平臺OpenEdge將全面開源,這不僅是中國首個全面開源的邊緣計算平臺,更意味著百度雲ABC技術正在持續引領業界。當天,百度還成立了ABC企業智能聯盟,旨在攜手生態合作夥伴,更快更好加速人工智慧應用落地。
  • 人工智慧產業加速發展 應用前景廣闊
    人工智慧是引領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各國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舉措,力促人工智慧技術和應用與傳統經濟融合,助推人工智慧產業加速發展。
  • 【觀察】浪潮為深度學習「謀篇布局」 加速人工智慧中國落地
    每一個行業都在向人工智慧靠攏。」 確實如此,人工智慧主要是讓機器完成人為設定的任務,可分為運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三個層面;而數據挖掘、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新技術深刻影響著人工智慧發展,更成為了未來技術升級的新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