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戲學練原則和方法(一)

2021-02-22 中國健身氣功協會

要想真正掌握五禽戲,既要會學,還要會練,學練得法,方能管窺其中健身養生之奧妙。學練五禽戲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方法,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練五禽戲首先要選擇學習內容、制定學習目標,然後對學練內容進行及時的評價和反饋,以便自我調整和控制,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得法」是指習練者在特定的學習環境中,在教師指導下,按照一定的計劃,進行學習或自學自練的方法。第一,閱讀法。習練者閱讀有關健身氣功、五禽戲等方面的書籍,獲得更多的基礎理論知識,擴大知識面,提高文化素養。在此期間,習練者可以把自讀、自思與其他習練者的交流相結合。第二,模仿練習法。習練者對教師所做的示範,在大腦中留下的印象要儘快地在合適的環境下模仿練習,形成動作定型。儘管此時的動作定型還不是太標準,但自學模仿的過程會使自己的動作標準化過程加快。第三,自我反饋練習法。五禽戲功法是比較注重自我感悟的,習練這套功法到底能給身心帶來怎樣的變化,自己要經常反饋。在反饋中,才能夠對五禽戲功法做出正確的評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比較法。習練者在一起學練,相互比較,弄清楚動作的正確與錯誤,達成共識,不僅能提高技術水平,而且能明確自己今後的努力方向。第五,觀察法。習練者要經常觀察別人的五禽戲動作,取長補短,或者通過觀看錄像,或者對著鏡子觀看自己的動作等來獲得技能上的進步。第六,討論法。由於習練者對教材、教師等所授知識的認知不同,可能會造成對功法動作和功理的不同理解。這時習練者可以在一起共同討論,以交流心得,互相啟發,共同進步。

調身是初學者入門的階梯,是對練功時基本身型和肢體運動的調控,也是調心和調息的基礎。此階段主要學習五禽戲的基本動作及功法,通過教師的正確示範和講解,使習練者建立正確的運動表象,而後再通過學練進一步掌握動作基本姿勢及方向路線,建立動作的基本概念,做到姿勢正確、方法清楚、動作舒展、輕緩柔和。在調身階段,習練者對動作缺乏控制能力,練習時動作容易不協調、緊張僵硬,比如在做「起勢調息」時,容易出現動作路線 「稜角分明」、聳肩抬肘等錯誤動作。因此,在學練中要經常運用比較法、自我反饋法等,及時糾正錯誤動作,以求動作細節、方向路線變化的正確性。當然,對於學練方法,因人而異,循序漸進,要根據習練者的體質狀況來安排合適的運動量。練習時注意把握好動作的速度、步姿的高低、幅度的大小、鍛鍊的時間,由淺入深,建立良好的動作定型和規範標準。

教師應發揮好主導作用,教是為學練服務的,所以應不斷強化,嚴格要求,通過反覆的練習,使習練者對所掌握的動作進一步鞏固。對複雜動作,可採取分解練習,為習練者以後的學練奠定基礎。如「猿摘」,先進行上、下肢分解的模仿練習,再逐漸過渡到完整動作的自我反饋練習,不斷提高動作質量。對「熊運」等強調內動的動作,可重點運用比較法來加深對動作的理解。如兩掌在腹前劃立圓,因為動作緊張,與腰腹配合不好,往往貼在腹前運轉粘滯;但只要腰背、兩肩放鬆,與腰腹運轉同向,兩掌運轉就能圓活自如。將兩者練習進行比較,抓住松活自然這個要點,就能很快掌握動作。

五禽戲調身的正確性,還要把握以下兩個原則:第一,五禽戲是仿生導引功法,動作要與名稱相符。如虎撲,包含了前撲和下撲兩個過程,因此必須有向前伸展和向下按撲。第二,五禽戲具有健身功效,招式需要符合健身原理。如鹿抵,要求腰脊能夠加大旋轉和側屈,起到強腰補腎的作用,因此步型的固定、兩臂的擺動、兩眼的視線都要與之相符。

在弄清動作方向路線的基礎上,要強調動作的細節,要求動作準確與工整,力求技術動作的規範性。另外,還要養成多看、多問、多思、多想的好習慣,注意從日常生活中、從書籍文章中、從電視錄像中、從交流感悟中汲取營養,提升境界。對五禽戲而言,不僅要留心單個的、靜止的動作,還要注意動作的方向、路線以及動作與動作之間的動態銜接。比如鹿抵,不僅要注意觀察身體朝向的變化,還要注意上下肢的運行路線特點和左右式動作之間的過渡、連接,以確保完整動作的準確規範。

相關焦點

  • 健身氣功五禽戲教學法(一)
    東漢名醫華佗根據古代導引、吐納、熊經、鳥伸之術,研究了虎、鹿、熊、猿、鳥五禽的活動特點,並結合人體臟腑、經絡和氣血的功能,編創了一套具有民族傳統文化風格特色的導引術——五禽戲。五禽戲寓醫理於動作之中,寓保健康復效益於生動形象的「戲」之中,這是五禽戲區別於其它導引術的顯著特徵。
  • 來套「新五禽戲」吧!
    別忘了,其實還有一種很重要、很古老的中醫內容,那就是中醫運動導引,其中最著名的有五禽戲、太極、八段錦等。可能大家會覺得這些功法太枯燥、難度太大,不好學。那麼這套「新五禽戲」一定會讓你耳目一新,它既融合了舞蹈的柔美,又結合了拳操動作,保留了導引的功效,增加了趣味性和觀賞性。話不多說,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 享樂吧攜手華佗五禽戲傳人華一 推廣中醫藥文化
    習練華佗五禽戲,調身心,通經絡,潤五臟,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讓非遺融入大眾生活」是當下非遺傳承的使命和責任。享樂吧APP攜手中國非遺形象大使、國家級非遺華佗五禽戲59代傳承人華一助力非遺傳承,分享健康生活方式,據了解,華一一直致力於華佗五禽戲的普及推廣,2015年發起「跟傳承人學非遺」行動,2016年為國家體育總局代言、2017、2018代表中國非遺符號華佗五禽戲亮相紐約時代廣場。
  • 五禽戲與藏象學說之調心
    這裡的「心」指大腦,說明人的思維活動和情緒變化都能影響五臟六腑的功能。因此,在練習五禽戲時要儘可能排除雜念,做到心靜神凝。正如《莊子》中關於「心」的描述一樣,譬如《人間世》說:「容將形之,心且成之。」《讓王》篇說:「故養志者忘形……致道者之心矣。」從養生角度可以看出《莊子》的「心」是以「忘」為特點:即莊子所謂的「心齋」和「坐忘」。
  • 華佗「五禽戲」是哪五種動物,有何養生功效?
    從現有文獻資料看,南北朝時名醫陶弘景所著的(養性延命錄》最早用文字描述了五禽戲的具體動作。由於南北朝距東漢末年不過300年,因此,可以認為該套五禽戲動作可能比較接近華佗創編的五禽戲,但是習練起來動作難度較大。
  • 槐北路小學:「五禽戲」玩轉暑假「雲動會」
    來源:長城網長城網訊(記者 李夢穎 王藝薇)「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這是五禽戲在《後漢書·方術列傳·華佗傳》中的歷史記載。今年暑假,槐北路小學的隊員們發起了線上「雲動會」,通過練習五禽戲鍛鍊身體,傳承經典,小手拉大手,帶動家人一起強身健體。
  • 健身氣功——五禽戲的基本功練習及易犯錯誤
    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因為沒有重視基本功的練習,或者是練習方法不得當。我認為,健身氣功五禽戲基本功的練習要從「形、神、意、氣」這四個環節入手。形形,即練功時的姿勢。習練健身氣功五禽戲時的姿勢變化比較多,主要表現在上肢、軀幹和下肢三部分的動態變化。
  • 我校「健身氣功.五禽戲」漢語冬令營順利落幕
    本次線上國際冬季冬令營「健身氣功.五禽戲」活動由大連外國語學校承辦,我校近70名學生參與了學習。本次活動時間為2021年1月24日至2021年1月31日。以上視頻為我校學生的五禽戲作業集。此次活動中,我校張銘苛、吳欣怡、黃定皓除參與本次活動學習外,也充當了活動志願者,參與了組織和交流工作。張銘苛負責作業協調和收集,吳欣怡負責作業視頻製作,黃定皓負責報導撰稿。
  • 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 傳統體育項目「比拼」上雲端
    共有54名學生進入決賽,進行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武術拳操等5個項目的角逐。中醫大供圖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胡鴻毅指出,中醫藥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傳統體育項目的保健作用及中醫理法方藥對保障民眾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價值。
  • 「五禽戲」之「熊戲」大補脾胃(視頻教學)
    熊戲是五禽戲中的一種。所謂的五禽戲其實就是以模仿虎、鹿、猿、熊、鶴5種動物的形態和神態,來達到舒展筋骨、暢通經脈的一種健身方法。  據說,此健身法是東漢末年的神醫華佗發明的。這裡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傳說,相傳,有一天年輕的華佗去山上採藥,到了山上後他發現那裡有一個洞穴。他感覺很好奇,就仗著膽子進去了。走著走著他隱約聽見裡面有人正談論醫術,而且言語間好像還說起了自己。
  • 煙雨江湖五禽戲秘技怎麼獲取 五禽戲獲取方式及效果一覽
    18183首頁 煙雨江湖 煙雨江湖五禽戲秘技怎麼獲取 五禽戲獲取方式及效果一覽 煙雨江湖五禽戲秘技怎麼獲取 五禽戲獲取方式及效果一覽
  • 紐西蘭少年學習五禽戲 體驗中國武術魅力
    人民網雪梨8月20日電 近日,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應邀將傳統武術「健身氣功工坊」帶入惠靈頓克萊德港學校,為該校八年級學生講授中國傳統健身氣功「五禽戲為此,中國文化中心武術教師張健勇決定將漢字與武術相結合,推出「進階式」教學,先帶領學生學習「五、禽、戲」三個漢字,隨後從五禽戲的來歷講解「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以武術動作為切入點詮釋這些漢字的要義與特徵。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練起了虎戲中的虎舉、虎撲等動作,展露出「虎視眈眈」的目光,雙手蜷曲,模仿起猛虎撲食等經典招式。隨後大家還觀摩並學習了鹿戲、熊戲、猿戲和鳥戲。
  • 上海中醫藥大學「雲」運動會:線上比拼五禽戲、太極拳、武術拳操
    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武術拳操……上海中醫藥大學2020年傳統保健體育「雲」動會決賽上,參賽選手藉助在線直播的方式,來一場 「雲」端比拼。本次「雲」動會面向學校全體在籍學生,包含本專科生、研究生及留學生,共設武術、功法及創意項目三大類,分選拔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雲」動會開賽後,收到了300餘名學生上傳的視頻。根據競賽規程,經過裁判組的評定,共有54名學生進入決賽,進行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武術拳操等5個項目的角逐。
  • 為預防瘟疫,上海名中醫開出食療、茶飲配方,還教你練「五禽戲」
    上海中醫藥大學及其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五禽戲傳承基地分別提供了「八段錦」「五禽戲」學習視頻,掃描書中二維碼,即可在線觀看。以下內容摘自《新冠肺炎中醫防治讀本·固本預防篇》,供讀者參考。在家可看視頻學五禽戲五禽戲是東漢名醫華佗在古代仿生導引吐納術的基礎上,根據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生活習性,按照中醫陰陽五行屬性,取象比類歸屬對應鍛鍊人體的肝、腎、脾、心、肺五臟,是我國古代預防醫學與康復醫學的經典運動法,具有內外雙修、形神共養的特點。合肥市五十中南區的學生在學習「五禽戲」。
  • 《心身功課》線下團練年度會員/季度會員招募
    心身功課,以」只教授傳統經典功法,只做專業基礎練功平臺」為特色,擁有上海市氣功研究所和上海中醫大學徐匯校區兩個線下教學點,擁有《心身新生》微信公眾號和《心身功課》在線練功平臺兩個線上平臺,教授養生八段錦、經典易筋經、仿生五禽戲、延年六字訣、道家回春功、簡化太極拳、站樁及動氣法、內觀入靜法等數套經典動靜功法技術。
  • 相長學練教 收穫「四提高」——參加揚州老年大學網上直播教學的感受
    在揚州老年大學有關領導和老師的重視和支持下,經過兩個多月的辛勞努力,我終於圓滿完成了《健身氣功》網上直播教學任務,並得到了方方面面的一致肯定和好評。回顧兩個多月來的直播教學經歷,對於從無直播教學經驗的我感受頗深,在以下四個方面得到了提高。    一、理論素養得到了提高。
  • 傳統功法:五禽戲對生理功效
    文/竟成轉載 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中華少林內勁一指禪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熊、狼、鳥五種動物的動作和神態,並結合人體臟腑、經絡和氣血的功能,編成一套具有我國民族風格和特色的導引健身術。它是我國著名的醫學家華陀根據古代的養生學說和古中醫理論凝結而成的具有保健和改善身體機能的一種健身活動方法,是我國的寶貴文化遺產。
  • 太極拳 八段錦 五禽戲 古法「宅家」健身悄然流行
    最近,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宅家」的人們通過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我國傳統健身方式,足不出戶鍛鍊身體,正用實際行動抗擊疫情。一段時期以來,防疫部門和醫生提醒居民要最大限度減少外出、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合等,這是阻隔疫情的重要舉措之一。對不少「宅男」「宅女」來說,如何能「宅」得不胖還健康,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 練形練氣練意念 運動養生動起來
    原標題:練形練氣練意念 運動養生動起來   運動養生是指通過活動身體來維護健康、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中醫傳統保健項目以中醫的陰陽、臟腑、氣血、經絡等理論為基礎,以養精、練氣、調神為運動的基本特點,強調意念、呼吸和軀體運動相配合,經過歷代養生家的不斷總結和補充,逐漸形成了「運動肢體、自我按摩以練形,呼吸吐納、調整鼻息以練氣,寧靜思想、排除雜念以練意」的獨特保健方法。
  • 華佗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猿、鳥和哪種動物?戳這裡為你解惑
    華佗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猿、鳥和哪種動物?戳這裡為你解惑時間:2020-10-28 00:25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華佗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猿、鳥和哪種動物?戳這裡為你解惑 小雞寶寶考考你華佗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猿、鳥和哪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