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orever 21、 Zara等服飾巨頭先後敗走中國後,又一家知名的快消服飾巨頭公司也傳來了壞消息。
日前,被稱為「時裝之王」的ESPRIT在官網、天貓旗艦店先後發布公告稱,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母公司思捷環球近期也已宣布終止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並關閉中國大陸以外在亞洲的所有56家零售商鋪。
此前,ESPRIT的中國門店、官網就通過1折銷售清庫存,4月天貓旗艦店也加入打折甩賣的隊列,這也為ESPRIT退出亞洲市場奏響了前奏。
服裝巨頭ESPRIT宣布全面關店
母公司稱「繼續精簡業務運營」
日前,ESPRIT在官網及天貓旗艦店先後掛出公告稱,因品牌升級需要,將在5月31日全面關店。其中在天貓旗艦店,ESPRIT雖然還有宣傳圖片,但已經無法購買。
ESPRIT官方商城也顯示,已於2020年2月28日起停止會員註冊,會員消費不再獲得新的消費積分,會員生日與折扣等相關權益也將終止。會員剩餘積分與禮券請於2020年5月31日前使用,過後所有積分與禮券將予以清空。
此前,ESPRIT母公司思捷環球在4月下旬發布業績報告時曾明確宣布「終止中國內地業務基礎上,全面退出亞洲零售業務」。
思捷環球發布公告表示,集團將繼續精簡業務運營,以將成本和開支減至最少。除了終止在中國大陸的業務外,還決定關閉中國大陸以外在亞洲的所有56家零售商鋪,尤其是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店鋪。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九個月,上述56間店鋪為思捷集團收入帶來約267百萬港元,佔該集團同期總收入少於4%。
如今,ESPRIT將專注於歐洲市場。截至2020年3月31日,ESPRIT在德國的店鋪數目(含批發分銷渠道)還有2895家,歐洲其他地區還有1681家。
雖然目前,ESPRIT在德國、瑞典及荷蘭的選定店鋪已經重開,但疫情的後續影響依然深遠。思捷環球表示,無法預測業務何時會恢復正常,也無法量化疫情對全年業績的影響。
思捷環球公告還透露,公司董事會執行主席及集團行政總裁在重組期不再領取薪酬,而公司管理層也分別減薪20%-35%。
另據了解,實際上從2月份開始,ESPRIT的中國門店、官網就通過1折銷售清庫存,4月天貓旗艦店也加入打折陣營。
80後網友表示青春已不再
作為我國70後、80後的集體青春記憶,Esprit曾盛行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其在1968年誕生於美國舊金山,1992年,香港思捷環球與華潤攜手,將Esprit帶到內地。僅僅五年時間,Esprit就在全國100多個主要城市開設了超過300家商場專櫃(專賣店)。
然而,進入本世紀後,Esprit開始走下坡路。隨著Zara、優衣庫、H&M等快時尚品牌接連進入中國,Esprit的疲軟狀態逐漸顯露。2009年,Esprit 的營業額下滑了7.4%,淨利潤暴跌27.4%,也是這一年,Esprit 結束了長達15年的雙位數高速增長。
2012年,Esprit聘請ZARA西班牙公司高管,學習其快時尚品牌轉型之路。「與ZARA擁有自己的工廠和生產線不同,Esprit多依靠代工廠生產成衣,這就決定了其很難在兩周內就完成從設計、生產、運輸,到門店售賣的可能性。」業內人士分析。
隨後,為了自救,Esprit開始瘋狂打折,同時也導致品牌辨識度逐漸降低。「盲目照搬快時尚品牌、衣服設計落伍且定位不明晰,導致其品牌形象日漸沒落。」採訪中,多個80後消費者表示,後期品牌的瘋狂打折一度讓忠實粉絲們逐漸流失。「上學的時候,Esprit、班尼路和佐丹奴就是我心中的名牌衣服。如今,Esprit閉店仿佛我的青春也真的不再了。」
知名品牌迎來一波退潮
不僅是ESPRIT,這兩年不少服裝巨頭品牌的日子都不好過。而疫情的衝擊,更是讓這些曾經享受過「榮光」的大佬們遭遇猛烈衝擊。
4月24日,美國服裝巨頭GAP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其門店被迫關閉,正以驚人地速度消耗現金。自2月份以來已消耗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億),預計到下周其銀行帳戶裡將只剩下7.5億-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億)。
因此,GAP表示,在未來12個月內,其「現有現金和預期從運營中產生的現金可能不足以為我們的運營提供資金。
圖片來源:GAP官方公共截圖
據悉,由於疫情爆發,GAP已經關閉了北美零售店和全球範圍內的許多商店。從2020年4月開始,GAP將立即中止北美地區商店租賃的每月租金1.15億美元。目前,GAP擁有超15萬名員工,有過半員工被迫休假。
當地時間3月12日,GAP集團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和全年業績報告。根據這份財報,GAP集團2019年第四季度錄得淨虧損1.84億美元。隨後GAP也被標準普爾下調評級至「垃圾」級等級。
此外,在海外疫情衝擊下,從3月下旬開始,包括Levi’s、優衣庫、H&M、Zara一批國際知名的服裝品牌先後宣布關閉門店,Forever 21、Newlook等品牌也已黯然退出中國市場。
而在國內,服裝企業生產經營受阻,面臨市場需求減少、品牌訂單萎縮、資金周轉緊張等多重困難,不少企業難以維持正常運轉。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一季度全國紡織服裝、服飾業企業數量為13113家。其中,虧損企業數量4587家,上年同期為2948,同比增長55.6%。
2020年一季度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568.1億元,同比下降23.5%;利潤總額80.9億元,同比下降43.5%,疫情下服裝行業營收及利潤銳減。
為轉變困局,不少知名品牌開始轉變策略,將線下業務搬到線上,並採取了「直播帶貨」模式,希望拉動市場銷售。
據了解,近期安踏、李寧、特步、361度,以及Nike、Adidas、lululemon、UA等品牌主要通過發布健身動作教學文案視頻、直播訓練課、在線運動挑戰等方式吸引消費者關注,並附上健身裝備購買在線連結。
此外,各地政府也先後發動帶貨品牌節等相關活動,希望能夠幫助服裝行業的中小企業快速度過難關、獲得轉機。
來源:綜合經濟日報、大河報、中國基金報等
原標題:《全面關店!千億服裝巨頭撐不住了,1折甩賣庫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