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黃思琦
夏季是蕁麻疹的高發季節,患上蕁麻疹,瘙癢難耐,使許多人的生活質量降低。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皮膚大小不一的局限性水腫性反應。感染、食物及食品添加劑、藥物、自身免疫、粉塵及昆蟲、遺傳、內分泌、物理因素等都可能成為蕁麻疹的發病誘因。蕁麻疹按發病原因和表現不同分為自身免疫性蕁麻疹、寒冷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膽鹼能性蕁麻疹、延遲性壓力性蕁麻疹、皮膚劃痕症等。如果蕁麻疹風團每周發作至少2次,持續超過6周,就會變成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不易治癒,病程短則半年,長則數十年。
河南省中醫院皮膚科劉愛民教授告訴記者,慢性蕁麻疹主要是由自身免疫力紊亂引起的,西醫一般使用抗組胺類藥物如氯雷他定、鹽酸西替利嗪等緩解蕁麻疹症狀,中醫則通過「望聞問切」對患者進行辨證治療。
劉愛民介紹,慢性蕁麻疹屬中醫的「癮疹」範疇,系內、外因共同作用而發,內因比外因更為重要。《黃帝內經》中提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意思是人處於比較惡劣的環境中,只要身體不虛,風寒暑溼燥火等邪氣就不會傷到身體。中醫可以調整機體內部許多方面的失調或紊亂,通過辨證論治,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亂則和之,利用天然中草藥多靶點、多層面的作用,達到調整陰陽、氣血,祛除致病因素的目的,使陰陽平衡,氣血調和,身體內部沒有問題後,外界刺激就不能起作用,蕁麻疹也就可以長期緩解或痊癒。
蕁麻疹的中醫辨證分型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型:
風熱型風熱型的蕁麻疹皮疹顏色比較紅,患者瘙癢很劇烈,遇到熱就比較嚴重,遇到冷就能緩解。可以伴有發熱、咽痛、腹痛、口唇腫脹、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等表現。在治療上可以用消風散。
風寒束表型此型皮疹顏色比較白,遇冷加重遇熱減輕,舌質淡白、脈浮緩,治療用麻黃桂枝各半湯加減。
血虛風燥型此型的特點是皮疹顏色淡白,夜間加重,伴有口乾、少津、脈細,可以用荊防四物湯治療。
脾胃溼熱型多伴有腹痛、食慾減退、大便溏瀉、舌質紅、苔黃膩、脈滑。可以用防風通聖散加減來治療。
劉愛民提醒,如果患上蕁麻疹,首先要避免接觸過敏原,並儘早進行規範治療,如果超過6周變成慢性蕁麻疹,最好嘗試中藥調理加西藥控制症狀的方法治療,治療慢性蕁麻疹是個較長的過程,患者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不能隨便停藥,否則會影響療效,延長療程。平時要忌食辛辣,戒菸戒酒,進行適當鍛鍊並補充營養,只有身體免疫系統正常,才能避免蕁麻疹復發。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