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詞帶來冷思考

2020-12-25 網易財經

(原標題:熱詞帶來冷思考)

趙春青 畫

熱詞 供給側

上榜背景:

2015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後,「供給側」成為高頻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前景令人期待。

思考:

與網絡熱詞不同,作為高大上的政府改革用語,「供給側」熱度如此之高,折射出人們對國家大事的關注。不僅是因為它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更在於百姓從中感受到了「好日子」的盼頭,也反映出民生問題仍是當下人們的最關切。

供給側改革到底能給百姓帶來哪些好處?一是教育,社會辦學帶來供給多元化。在教育資源的供給端,鼓勵社會資本提供個性化、多樣化教育服務,推動教育進入產業化發展模式;二是醫療,民間資本湧入解決「看病難」。在醫療領域的供給端鼓勵更多民營資本進入,打破公立醫療機構對於醫療資源的壟斷;三是住房,改善房地產供給結構;四是消費,不需要去海外搶購。通過供給端不斷地改革、完善,未來國內也能提供質量好、價格便宜的產品,老百姓再也不用到國外搶貨了。

社會轉型從表面上看表現為經濟、政治和文化體制的轉變,但本質上卻是人們思想觀念特別是價值觀念的轉變。供給側改革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看最底層的老百姓生活能否方便、生活質量能否提高,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正反映了黨和政府有決心和信心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百姓凡有所呼,政府必有所應,正是此種共同的期盼,讓「供給側」熱度最高。

熱詞 小目標

上榜背景: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接受電視專訪時表示:「想做世界首富,這個奮鬥的方向是對的,但是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我先掙它1個億。」深受震動的網民紛紛轉發視頻圖片。「小目標」這個詞語的走紅,意思正好與本義相反,指的是普通人難以達到的「大目標」,甚至是一輩子無法企及的目標,其中滿含網民的娛樂、自嘲精神。

思考:

儘管王健林先掙1億元的「小目標」是很多人一輩子無法企及的,但人們還是願意拿它來調侃、自嘲,既表達了人們的幽默感,也從另一面展現了自信樂觀的精神風貌。

此外,這個流行語還寓意著,1億元的目標對於首富而言輕而易舉,對普通人卻難過登天,人的地位差異使得彼此之間的相互理解變得不可能,甚至呈現出有些荒唐的景象。其背後的潛臺詞有可能是,對某些人而言,奮鬥並無意義,最終改變不了什麼。這個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成功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一輩子只能腳踏實地地工作,過著平淡平凡的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價值觀主要發生了四個方面的變遷,即從一元價值觀向多元價值觀、整體價值觀向個體價值觀、理想價值觀向世俗價值觀、精神價值觀向物質價值觀的變遷。黑色幽默的背後也反映出當下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人們對成功的定義和理解也趨於多樣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目標」,也可以主宰自己的實現方式,將自己主動從世俗的「成功者」行列割離出來,亦不失為一種智慧。

熱詞 吃瓜群眾

上榜背景:

現實生活中,人們常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聽人閒聊。在網絡論壇中,人們發帖討論問題,後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隊跟帖,或發表意見,或不著邊際地閒扯。2016年,有好事之徒將「不發言只圍觀」的普通網民稱為「吃瓜群眾」。人們頻頻以「吃瓜群眾」自嘲或互嘲,用來表示一種不關己事、不發表意見僅圍觀的狀態。

思考:

「吃瓜群眾」不僅體現在生活狀態上,更是一種心態,他們身份平凡又追求認可,他們尋求「存在感」「歸屬感」和「成就感」,這樣的人群,在目前的國內網民中,佔據了絕大多數。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吃瓜群體」即草根群眾,「吃瓜群眾」喜歡的就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

圍觀群眾永遠需要「看熱鬧」,然而專家稱,圍觀具有合理性,比如,可以讓人在對比中減輕精神壓力。但在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圍觀的負面風險大於正面意義。由於網絡的便捷,圍觀的成本越來越低,對社會的危害卻越來越大。因為在圍觀的過程中,最後一定是非理性的、極端的、煽動性特別強的言論佔上風。

流行語是特殊心境的反映,但也會產生反作用,讓我們逐漸習慣並認同其中承載的消極價值觀。社會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在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不可忽視文化的力量及警惕其中的負面因子。

熱詞 葛優躺

上榜背景:

2016年7月,一組「葛優躺」表情包開始出現在網絡上。其圖片源自曾熱播的大型家庭情景劇《我愛我家》,葛優飾演的「二混子」去別人家蹭吃蹭喝,像一攤爛泥癱坐在沙發上,神態「妙趣橫生」。隨著表情包走紅,網民們便把極其懶散的癱坐姿勢稱作「葛優躺」。

思考:

自嘲是一種語言的智慧,但在不諳其理的人看來,往往顯得消極、陰鬱。如至今仍熱度不減的「葛優躺」表情包,正是緣於這種百無聊賴的坐姿。

「葛優躺」所暗示的頹廢、消極的生活方式,顯然與主流價值觀不符,網友們熱捧這套表情,不是要標新立異,而是想表達「生活艱難,希望能如此這般慵懶閒適」。正是壓力越來越大、工作越來越忙、掙錢越來越不容易的當下,這成為大眾情緒的解壓閥和宣洩的突破口,與此類似的還有「什麼都不想幹」「只想這麼癱著」「漫無目的的頹廢」「其實並不是很想活」……

對那些早已樹立起獨立、清晰、健康價值觀的人而言,它們不過是過眼雲煙,可對那些於生活全無方向感或對生活失去信念的人而言,這些消極的調侃則可能是精神的鴉片。需要清醒的是,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鬥志。

熱詞 一言不合就xx

上榜背景:

語言學者考證指出,「一言不合」本義為一句話說得不投機。這一流行語如今使用已經泛化,更多地表示「任性」「動不動」的意思,如「老師一言不合就表揚學生」「單位一言不合就發獎金」「股市一言不合就下跌」等等。

思考:

無論是來自網絡空間,還是來自街頭巷尾,有些看似娛樂化、無釐頭的表達其實都是為了心理減壓,有些哭笑不得、略帶搞怪的詞語,也許就是要吸引注意力並求解決問題。

該詞是本年度無釐頭網絡用語的代表,這個詞的流行,反映了人們對生活平庸一面的反抗、對更有趣味生活方式的羨慕以及想要脫離原地去尋找刺激和激情的心態。

這些可以任意搭配的語言組成的公眾情緒,在消解著某些高大上的社會價值觀,把人們對美好生活、公正環境的盼望,一個個具體地落在了實處。

熱詞 藍瘦,香菇

上榜背景:

2016年10月,廣西南寧一小哥失戀後錄了一視頻:「難受,想哭,本來今天高高興興,你為什麼要說這種話?難受,想哭……」一口濃鬱的廣西話聽上去像「藍瘦,香菇」。語言學者指出,「藍瘦,香菇」的流行,迎合了年輕人在表達上的遊戲化心理,即詞語要有意思,又要視覺化。

思考: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漢字文化內涵豐富,今天為中華各民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而中國地域遼闊,由於語言文化差異,難免會帶有種種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腔調,覺得很萌。賣萌的主要目的,除了製造良好的傳播效果外,還有希望最大限度地獲取共鳴。對內心情緒如此看重,是網民在強調自身存在的重要性。「只有更好地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別人」,這句話廣為傳播,也可以側面驗證這句網絡用語為何如此火爆。

網絡流行語更加注重運用直白語言來表達內心渴望,也懂得如何用戲謔形式來遮掩與包裝這種渴望。然而,即便網絡文化更多呈現出消極、自嘲的主色調,我們也不該過分沉溺其中。願來年的流行語更加陽光、正能量。

熱詞 套路

上榜背景:

漢語中本有「套路」一詞,指編製成套的武術動作,如少林拳套路;也指成系統的技術、方式、方法等,如改革新套路。2016年網絡流行語中的「套路」翻出新意,泛指經過精心編制的、用來迷惑人的說法或做法,甚至詭計、陷阱。

思考:

2016年網際網路使得「套路」一詞重新流行於年輕人之間。簡單來說,套路一詞現在多用於貶義,一般多指某人做事喜歡欺瞞,並且對方法極具實際經驗,從而形成了一類行為模式,即所謂的「套路」。網絡意義上的套路趣味性十足,幽默、娛樂性質較濃。

現階段中國社會價值觀的變遷,表現在價值期望和追求上的特徵,就是在價值理想與價值現實之間存在著錯位,或者說,主導價值觀所提倡的理想價值觀與公眾所奉行的現實價值觀之間存在著矛盾。「套路」一詞的流行,正是這種矛盾的集中體現,人們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功夫不負苦心人,然而,現實中卻需要適應並學會使用這些套路,以便更迅速地達到目的。既有調侃,又有無奈。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熱詞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上榜背景:

2016年3月,一個叫「喃東尼」的畫師在其微博上貼出了一組名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的漫畫:兩個生動可愛的小企鵝是對好朋友,坐在同一條小船上,因為一個小原因(如一方變瘦),小船立馬弄翻。這組漫畫很快受到追捧。語言學者考證稱,「友誼的小船」可能源自風靡中國的經典美劇《老友記》。《老友記》的臺詞曾幽默一記:「什麼船是永不沉沒的?友誼的船。」

思考:

有些容易出問題的朋友之間,由於沒有共同的追求,只有共同的利益;沒有共同的信仰,只有共同的目標,因此,儘管現代人對愛情、友情的渴望與日俱增,相互之間的關係卻更為脆弱,所以鬧掰如同「翻船」。

有人曾戲謔道:自從有了微信朋友圈,身邊就沒有了朋友。網際網路時代,給人們的關係蒙上了一層面紗,仿佛霧裡看花,友誼也不例外。社交方式的裂變,使得精神層面的交流愈加困難,一切都可以技術化處理,愛心、友誼、親情,都有些模糊和撕裂。這一詞語的流行,也代表了數位化時代,人們對看得見摸得著能夠掌控的真情的需求和渴望。

熱詞 洪荒之力

上榜背景 :

2016年8月,中國選手傅園慧在裡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中「殺出重圍」、晉級決賽。賽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她以一句「我已經用盡洪荒之力啦」紅遍神州。語言學者指出,「洪荒」本指混沌、蒙昧的狀態,借指遠古時代。如今,「洪荒之力」被頻頻使用,多用來形容超乎想像的巨大能量,也顯示國人在過去一年中「狀態很拼」。

思考:

短短的幾句採訪對答,完全顛覆了傳統運動員、傳統賽事報導的樣子,踢爆了所有的「套路」,鮮活、真實、樂觀……你開始會覺得沒正形,一秒鐘後就反思是自己太古板,這才是真正的運動,真正的奧運會。洪荒之力,改變這個世界的模樣,讓它更可愛、更真實。

與往年不同的是,除了「工匠精神」與「供給側」,2016年其餘幾個流行語都源自網絡,與普通人更貼近、更少隔閡。說的是洪荒之力,展現的卻是輕鬆、無壓力,甚至有點沒心沒肺的心態。在品讀、回味這些流行語時,我們更容易體會到那種會心一笑的感覺。

中國社會價值觀變遷的一個明顯特徵,就是年輕人價值觀對社會價值觀的肇始甚至引領作用。社會價值標準越來越多元化,價值選擇的自由度也越來越大,這給年輕人勇敢地進行價值實踐和價值探索提供了廣闊空間。

熱詞 工匠精神

上榜背景: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詞迅速流行開來,成為製造行業的熱詞。不僅製造行業,各行各業都提倡「工匠精神」。於是,使用範圍擴展,任何行業、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稱「工匠精神」。

思考:

工匠精神是一種在設計上追求獨具匠心、質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藝上追求盡善盡美的精神,蘊涵著嚴謹、耐心、踏實、專注、敬業、創新、拼搏等可貴品質。「工匠精神」的流行,既是國家所倡,又是民心所向,因此贏得普遍認可。從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到實施「中國製造2025」,乃至實現民族復興,無不呼喚著「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體現於各行各業、企業家和勞動者的價值追求和綜合素質上,落實在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的各個環節上。無論是工匠精神所製造的產品,還是它所體現的職業道德,乃至背後人的素質,都與一個民族的尊嚴、生存與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實際上,中華民族艱苦奮鬥、堅韌不拔、追求卓越的民族氣質,恰恰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內容。可以預見,「工匠精神」不僅是2016年度的流行語,也會有著長久和旺盛的生命力,將持久地影響中國,融入中華民族發展的基因。

   

《咬文嚼字》雜誌近日公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語」,一時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流行語,堪稱社會發展的顯示屏、生活時尚的風向標、民眾心態的晴雨表。儘管不能完全覆蓋,這些流行語仍然可以管中窺豹,觀察出2016這一年來,社會發展的熱點,公眾關注的焦點,以及人們在當下的生活觀念和價值觀的變遷。

在社會轉型期,這些熱詞帶給我們諸多冷思考。亦可看出,在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處在高度融合的時期,它們不再被撕裂開來,當作對立面來看待。而尊重個體生活方式、思考方式、表達方式,是一個成熟社會具有包容性的體現。當個體的自身價值得到了體現,社會所賦予他們的責任也就相應得到了承擔。

重溫流行語穿越這些年追憶我們的態度

2015年

獲得感、網際網路+、顏值、寶寶、創客、腦洞大開、任性、剁手黨、網紅、主要看氣質。

2014年

頂層設計、新常態、打虎拍蠅、斷崖式、你懂的、斷舍離、失聯、神器、高大上、萌萌噠。

2013年

中國夢、光碟、倒逼、逆襲、女漢子、土豪、點讚、微XX 、大V、奇葩。

2012年

正能量、元芳,你怎麼看、舌尖上、躺槍、高富帥、中國式、亞歷山大、最美、贊、接地氣。

2011年

親、傷不起、Hold住、我反正信了、坑爹、賣萌、吐槽、氣場、悲催、忐忑。

2010年

給力、神馬都是浮雲、圍脖、圍觀、二代、拼爹、控、帝、達人、穿越。

2009年

不差錢、躲貓貓、低碳、被就業、裸、糾結、釣魚、秒殺、蝸居、蟻族。

2008年

山寨、雷、囧、和、不拋棄不放棄、口紅效應、拐點、秒殺、不折騰、非誠勿擾。



本文來源:中工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2018留學熱詞冷思考
    海外遊學市場持續升溫,相關機構已推出針對學齡前兒童的產品……本版今日推出2018出國留學熱詞——  留學安全  2018年1月,開辦10餘年的私立學校紐西蘭國家學院因教學質量問題被註銷,導致數十名中國留學生面臨無學可上和合法居留身份不保的問題,引發輿論關注。
  • 凡爾賽文學、內卷、打工人……熱詞冷了之後,還剩什麼?
    這不僅僅是一場網絡話語狂歡的盛宴,這裡面有歷史的轍痕,有時代的密碼,更有屬於我們自己的蓬勃生命力——熱詞的熱度終會平息,但精神不變流行詞勾勒出的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是無處不在的背景色。口罩成了出行必不可少的「單品」;遠程辦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網絡購物已經成為生活無法分割的重要內容,承擔不同尋常的使命……網友將這些詞「捧紅」,是因為它們讓我們感覺在面對未知風險時,我們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背後是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到一點一滴的黨和政府,我們前方是用身軀擋住危險趟平坎坷的「逆行者」,我們身邊是一個個努力奮鬥「颯」成風景的普通人,我們手上牽著的小「神獸」帶來煩惱
  • 熱詞火鍋店是什麼 熱詞火鍋店是什麼意思
    最近百度APP聯動呷哺呷哺開啟了中國首家熱詞火鍋店,很多人就很好奇,這個熱詞火鍋店到底是什麼,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1、熱詞火鍋店是百度APP聯動呷哺呷哺開的火鍋店,其中收集一些熱門的網絡用語和當下流行的梗,最獨特的熱詞限定詞體驗,全新一條龍服務,火熱出爐正在進行時。
  • 英語熱詞:海蒂族 這群女人很高冷!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海蒂族 這群女人很高冷!   【海蒂族的生活方式】   Lifestyle of HEIDIS:   1.narcissism 自戀   2.ostentatious 花錢闊氣   3.pursue pleasure 追求享樂   【雜談】 海蒂族 這群女人很高冷!
  • 『熱 點』《最強大腦第八季》為綜藝帶來冷思考
    >2021拖鞋哥MFA考研QQ2群:491889722官方微博帳號:@拖鞋哥MFA考研v52014年,一檔大型科學類真人秀電視節目《最強大腦》一經播出便引發了全民收視狂潮,於此同時帶來了娛樂化時代中對於電視節目製作的冷思考
  • 網絡熱詞「乾飯人」被註冊公司名,如何看待大量網絡熱詞被註冊?
    雖然自然詞組一直在減少,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又有越來越多的詞彙在被創造出來,那就是網絡熱詞。 網絡熱詞通常自帶流量,具備傳播範圍廣、傳播速度快的特性。如果企業懂得借勢營銷,恰到好處的利用網絡熱詞的力量,不僅推廣力度大,而且宣傳費用少,對企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至於很多企業或個人熱愛將網絡熱詞註冊商標的。
  • 2013年,我們追過的那些熱詞 網上方一瞬熱詞已千裡
    即將揮別的2013年,一大波網絡流行語再次來襲:十八大後「舌尖上的浪費」逐漸減少;「光碟行動」帶來了一股節儉風。正如資深媒體人袁躍興所說,「從網絡流行的熱詞中,我們可以窺見時代生活的鏡像,把握時代跳動的脈搏,感應社會的神經」,網絡熱詞記錄下了我們的沉思以及時代生活的點滴。人們藉由簡潔俏皮、調侃戲謔的詞語表現適度的無奈和憤怒,用一個個幽默的隱喻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思考。
  • 河聲丨讓一部分「熱詞」背後的問題「冷」下去
    媒體是時代發展、社情民意的記錄者與傳播者,語言文字作為文化符號,是社會存在的鏡像,「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充滿了文化積澱和時代要義,是新詞也是熱詞。每個讀者應該能感覺出來,這些熱詞的出現是對現實的反映,看到這些熱詞的時候,仿佛看到了這完整的一年,一年的點點滴滴,一年的風風雨雨。
  • 摔殺幼童致死給人們帶來的冷思考
    我深深感到這一事件的發生給我們以深思和思考,馮某作為孩子的生身母親,在孩子生命危險的千鈞一髮時刻,本應該衝上前去,在劉某抓住孩子那一刻,就可以有時間制止住劉某。
  • 從freestyle到punchline,「熱詞製造機」吳亦凡這一季又帶來了新...
    今天周到君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吳亦凡帶火的熱詞,看看這些你都還記得嗎?在第一季節目的海選階段,吳亦凡作為導師,比較看中rapper的現場應變能力。所以在考核階段想要了解選手們即興說唱能力時,吳亦凡都會靈魂發問一句:「你有freestyle嗎?」,這句話在節目中幾乎成為吳亦凡的頭禪:第1次「有freestyle嗎?」、第2次「可以一人來一段freestyle嗎?」
  • 【德語】Duang~看德國怎麼用網絡熱詞
    【德語】Duang~看德國怎麼用網絡熱詞 從春晚主持人頻曬網絡神句,到羊年第*熱詞「duang」刷爆朋友圈,再到政協新聞發言人借用流行語「很任性」,網絡熱詞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已經超越網際網路平臺
  • 2013年,我們追過的那些熱詞
    即將揮別的2013年,一大波網絡流行語再次來襲:十八大後「舌尖上的浪費」逐漸減少;「光碟行動」帶來了一股節儉風。這一年,有人「喜大普奔」,有人「累覺不愛」……我們的糾結和焦慮在詞語中得到「舒慰」,新的希望在溫故中重新燃起。
  • 「詞時代」來了,社交熱詞記錄社會變遷-新華網
    為了方便記憶,不少網友甚至將熱詞再度簡化為三字表達,如「你們城裡人真會玩」成了「城會玩」,「秀恩愛分得快」成了「秀分快」。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語,網絡熱詞則是網際網路時代最普遍的副產品。與以往不同,網絡熱詞的更替速度令人眼花繚亂,「來得快,去得更快」成為網絡熱詞的集體宿命。
  • 自媒體網絡熱詞 折射社會熱點的的民意特徵
    原標題:自媒體網絡熱詞 折射社會熱點的的民意特徵  原標題:自媒體網絡熱詞特徵探析   自媒體的繁榮興盛,帶來的不僅僅是傳播渠道和方式的改變,在語言表達上也出現了新的特點和趨勢,每時每刻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有自媒體網絡熱詞誕生,一些經典的熱詞藉助即時通訊工具得以迅速傳播,並以常人無法想像的速度更迭改變著。
  • 比cold還要冷的英語,怎麼說?
    ▲關注每日英語讀物,每天學點英語特別聲明:本文素材來源於網際網路,由每日英語聽力編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觀點,讀者可自行判斷思考
  • 2020十大熱詞及其解釋 Y1S1,網絡熱詞有利於語言發展嗎
    2020十大熱詞及其解釋 Y1S1,網絡熱詞有利於語言發展嗎時間:2020-11-11 19:2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十大熱詞及其解釋 Y1S1,網絡熱詞有利於語言發展嗎 每一年都會出現一些熱詞,對於2020熱詞,5g衝浪的小夥伴應該已經都清楚了,但還是有很多人並不清楚
  • 透過熱詞看教育!盤點2019教育「十大熱詞」
    日前,光明日報教育研究中心攜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中心,在10億字詞語料技術抓取基礎上,遴選出「2019年度教育熱詞」。回顧2019,讓我們用「十大熱詞」串聯教育印記,透過熱詞,一起品讀2019年教育的發展變化。
  • u1s1,這個「熱詞火鍋店」給快閃營銷打了個樣
    這時候趕緊拿出百度APP,搜一搜就知道這些黑話熱詞是啥意思,補著吃的瓜也照樣香。正是基於「黑話熱詞上百度搜」這樣的高頻用戶行為洞察,百度App聯手呷哺呷哺在武漢打造了一家「熱詞火鍋店」,讓我們在吃到美味的同時,了解那些曾經一頭霧水的「黑話」和「暗號」,一起漲姿勢!
  • 電商網站搜索框中的默認詞與熱詞該放啥?
    在搜索框什麼都不輸入的情況下,點擊搜索按鈕,即默認搜索默認詞;搜索框下面的,比如「眉筆」、「男士內褲」、「珍珠項鍊」等等,被稱為熱詞。很容易觀察到默認詞字數限制少,熱詞字數則相對比較嚴格。為什麼會存在默認詞與熱詞?默認詞與熱詞的均是對用戶搜索行為進行啟發與引導的一種行為。比如用戶本來想買筆記本,看到熱詞有一個手機,想到手機也需要換一個新的了,可能最終就買了筆記本與手機兩個商品了。
  • 「企鵝熱」中的冷思考
    不過,在「企鵝熱」中,還需有些「冷思考」。企鵝是動物界鳥綱企鵝目鳥類的統稱,共有18種,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僅有1種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島。在18種企鵝中,有5種屬於瀕危物種,它們分別是北跳巖企鵝、翹眉企鵝、黃眼企鵝、南非企鵝和加島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