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說起

2020-12-13 葵齋文舍

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說起

葵先生/文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是一句流傳很廣的話,並且成為很多人的信條。而人們說起這句話時所要表達的意思一般是:人如果不一切為了自己,就要招到天地誅殺。

實際上,這是大錯特錯的理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原本出自《佛說十善業道經》,它的全文是「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佛陀是覺悟了的智者,自然不會教導人們自私自利。那麼,說人要為了自己活著是錯在哪裡的理解呢?

其實,這裡的「為」字,本意是讀作漢語的二聲(讀作wéi ),是「修養,修為」的含義。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不注重修養修為自己的話,很難在天地間存在。佛家的本意是: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饒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才是真正為自己,被天地所容納。

而錯誤的理解中,「為」字讀成了漢語的四聲(讀作wèi),是「因為、為了」的含義,句子的意思就變成「為了自己」,而不是「修為自己」了。

這就是一個漢字在不同的讀音下的不同意思。由此可以看得出來,讀的時候用哪種讀音才符合語言本意,以及在寫的時候採用哪種讀音才符合表達想法,是不可不慎重、嚴謹對待的事情。這一點,在詩詞上尤其重要。要明確知道,漢字不論是在古音還是在今音上都有多音字現象,不同的字音代表不同的意思,或有著不同的用法,包括平仄、音韻以及含義和詞性。

一、有很多字今音韻和古音韻下都是多音字,且不同音韻下的用法和意思接近。

比如:冠字有兩種讀音,意思分別如下:

1.(guān 平)名詞:帽子總稱、突起象帽子的東西,如雞冠、花冠、 新冠病毒等。

2.(guàn 仄)動詞:戴帽、超出眾人,位居第一、覆蓋;名詞:姓,如奪冠、冠名、勇冠三軍等。

這次抗疫詩詞作品中,有一些人的「冠「字用錯了,本應用仄字的地方,卻把「新冠病毒「裡屬於平聲的「冠「字錯誤地當仄用了,屬於出律。

這就是平仄多音字不分的問題,詩詞人不可不明確運用。

二、有一些字今音韻和古音韻下都是多音字,但不同音韻下的用法和意思今古不相同。

比如:教的古音韻

1.(jiào 仄)動詞:政教,教化、教育;名詞:文體之一種,以上對下的告諭、宗教;

2.(jiāo 平)動詞:傳授、使令。

這裡的使令用法屬平聲字,是「教」字在古韻下特有的,比如「不教胡馬度陰山」,今音韻和古音韻下只有這一個意思用法不同。類似的字還有很多,大家注意總結。

三、有些字只在古音韻裡是多音字,在今音韻裡是單音字,且意義不同,要在使用時注意區分。

比如:浪

1.(làng仄)名詞:波浪;動詞:放蕩、輕率、敲;

2.(láng平)名詞:滄浪-水名;形容詞:浪浪-水流動的樣子。

四、有些字在古音韻和今音韻中都是單音字,但卻平仄不同,要把特殊情況記住。

比如:場的古音韻只有一種(cháng平),今音韻也只有一種(chǎng仄),切不可用混。

五、有些字在古音韻下是平仄兩讀意義不變的,卻在今音韻中只有一個音。

比如望:wàng仄,wāng平,可平可仄,意義相同。

在漢語漢字漫長的使用過程中,隨著時間的變化,和空間的不同,使得漢字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域裡的發音有很大的不同。

同一個漢字,宋人讀法會與唐人讀法不一致,河北人與福建人讀法也會不一致,這是很正常的。

但是,因為詩詞就是要講究音韻的,所以寫詩詞就不能沒有統一的音韻標準,用來統一規範、共同遵守,否則就會各行其是、形不成共識,導致混亂和分歧。這也就是平水韻、佩文韻府、詞林正韻等音韻標準出現並吸引大家共同遵守的意義。

任何一個韻表都不可能解決一切漢字在不同時空下的讀音差異,一個漢字在各種方言下有不同發音是要永遠存在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有共同的用韻標準,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強大包容性,魅力也正在於此。

相關焦點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居然是這個意思!
    點擊題目下方唯美文摘,免費關注頂尖好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來源: CCTV4(ID:cctvzgxw)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時常聽人說起好多人一直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如果不為自己謀利、謀權、謀色,就要遭到天地誅殺。其實,這是錯誤的。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處是《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集: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居然是這個意思!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時常聽人說起,但我們是否知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呢?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真實含義,還需從「為」說起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被廣泛應用於各大影視劇中,導致我們一直被負向潛移默化著。實際上這裡的「為」應念作wéi,而不是 wèi,如《論語》裡孔子說過的「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裡的「為」一樣皆為修為的意思。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原來是這個意思!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裡的「為」字,念第二聲,是「修養,修為」的意思。整句話是說,一個人如果不注重修養的話,很難在天地間立足。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處是佛說十善業道經,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什麼意思
    直到現代,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還專門批判「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剝削階級的話,反映的是自私自利和個人主義。樣板戲中,日本憲兵隊長鳩山在誘降共產黨員李玉和時,也用了這句成語。在這些語境當中,這句成語中的「為」就是為自己的為,沒有歧義。日常生活中用到這句成語時,「為己」也都是自利的意思,可以說,這個詞已經達到了高度的約定俗成,非要糾正,只會徒勞無功。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說人極度自私嗎?據說原意正好與之相反!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說人極度自私嗎?據說原意正好與之相反!說起「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很多人都認為是說人極度自私,如果做事情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會為天地所不容。因此,這句話也成為很多自私自利者為自己辯護的藉口。人生在世,只為自己考慮,並非自私自利,而是天經地義的的事情。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到底是什麼意思?誰說的?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我們在早年的影視劇中已經見多不怪,通常作為反派角色的慣用臺詞出現,是反派們為自己的種種惡行辯解的萬金油。大致是說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即便不擇手段,也是世界的競爭法則。那麼,這句話原本是什麼意思呢?又是誰說了這句話呢?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原來是這個意思,現在才知道!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裡的「為」字,念第二聲,是「修養,修為」的意思。整句話是說,一個人如果不注重修養的話,很難在天地間立足。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處是佛說十善業道經,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自佛教,它竟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如果一個人不修身,那麼天理才會不容。原來,一個讀音,對一句話的理解,使用起到了多麼大的作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自佛教著名經典《佛說十善業道經》,經中說: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按照佛教的說法,何為「為己」?
  • 「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其中的「為」是什麼意思?
    我們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噱頭,幹自私自利的事情已由來已久,我們時常會從電影的劇情中看到某個反面人物咬牙切齒的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接下來我們就會犯嘀咕,「這個世界真的要我們自私的去巧取豪奪嗎?否則會被天誅地滅?」
  • 俗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原來是這個意思,誤導了太多人
    我們平時看電視劇的時候總會看到一些電視劇裡面的情節: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別人的時候總會大言不慚地說這麼一句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就是在現實當中也有很多人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總以為說的是一個人若不為自己爭取利益就會遭天地誅滅,其實並非如此,其真意相差甚遠。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正確含義公布 網友:誤解多年
    [摘要]「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中「為」是「修習,修煉」的意思;天誅地滅,是並列結構,就是天地誅滅的意思。講通俗一點就是:「人如果不修習自己的德行,那麼天理難容啊!」漢字博大精深,古漢語更是如此。揚子晚報官微發的一條微博讓網友大呼「漲姿勢」:「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中「為」是「修習,修煉」的意思;天誅地滅,是並列結構,就是天地誅滅的意思。講通俗一點就是:「人如果不修習自己的德行,那麼天理難容啊!」如今很多人卻將其解釋成:「人如果不為自己(謀私利),那麼老天都會誅殺他。」很多粉絲表示,一錯很多年。網友@麥苗兒肥呀:「一直理解錯了!」@等不了_先生:「原來這樣。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什麼意思?也許和你理解的完全不同!
    很多朋友以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如果不為自己謀利、謀權、謀色,就要招到天地誅殺。因此看到林彪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話,本能地會認為,林彪此人,絕非善類。其實,這是誤解。其實,「人不為己」的「為」字,應該讀作二聲,是「修為」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句話真正的意思為:人應當注重自身的修養,否則就不配立於天地之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的出處是《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集:「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玩樂王玩具批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居然是這個意思
    1玩樂王玩具批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看到這句話,90%的人想到「自私」,9%的人想到「無恥」,只有1%的人會想到「個人權益」。玩樂王玩具批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一個漢語成語,為念作wéi,是「修養,修為」的意思。所以這個成語真正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修身,是無法在天地之間立足的。從「修養」變成「自私」,一個成語被誤解了上千年。
  • 許多人誤解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意思,那到底什麼意思呢?
    有史以來,許多人都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是說人類自私的表現,其實這是把聖賢智慧理解錯誤。且還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這無疑傳承了一種自私自利行為,更是給自私自利的人帶來文化傳承的錯誤理由。本文大茶經就與您一起來共同探討,都說誤解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意思,那到底什麼意思呢?《道德經》有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國學大師曾仕強曾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段話解釋時說到,一個人如果沒有名字,那麼這個人字就代表了所有人;如果一個人有了名字以後,他就只能夠代表唯一,一個個體的人了。
  • 因為1個多音字,俗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被「冤枉」了好些年
    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我們偶爾還能看到大反派在春風得意但被人質疑時,會冒出一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一點80後、90後的感覺可能會會更深刻一些。那個時候,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顏小二一樣,覺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聽來十分「叛逆」。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原來話說得沒錯,錯的是你的理解
    有句古話是這麼說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注意啊我說的是,「人不為己」,很多人不擇手段為自己謀利益時,可能還是忐忑的,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就用這句話來為自己辯護:沒辦法,人要自私一點才對,你不自私,老天爺都不放過你,是不是心安理得多了?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實在冤枉,其含義不是一些人理解的那樣!
    這裡只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真正含義是什麼。同樣道理,許多人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理解為:一個人如果不處處為自己著想,謀權、謀錢、謀色,天地都要誅滅你。真的是這個意思嗎?其實不是。如果稍為想一想,就覺得不對勁。古人能夠這樣教育人們?如果是這樣,中庸之道、和為貴又將如何解釋?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兩種解釋,如果你還在誤讀,就太沒文化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正好切合了被很多的自私自利之人的心理,所以被他們常常掛在嘴邊,成為了他們自私的理由。自私就自私吧,還要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是老祖宗說的。可是殊不知,老祖宗的意思被誤會了幾千年。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被誤解幾千年,它真正的意思其實是這樣
    在這方面,中國文人做的特別好,比如杜甫之「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比如貫休之「稼穡艱難總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不多浪費一字,在悠揚的格律中就將對方罵得狗血淋頭!當然在民間俗語中,這種優良傳統就沒那麼深刻了,底層階級罵人那都是赤裸裸的,罵男人用「無毒不丈夫」,罵女人用「最毒婦人心」,只要是能跑到嘴邊的惡詞兒都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