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供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葉雨婷)今年是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國學大師章太炎(炳麟)先生誕辰150周年,為紀念其在「小學」研究上的貢獻,作為國內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的重鎮,8月29日,北京師範大學舉行「章黃之學與《說文解字》系列活動:召開學術研討會,發布《同源字新證》新書及「數位化《說文解字》」研究與應用平臺。
《同源字新證》是章黃之學代表、北京師範大學已故教授陸宗達先生的手稿,由學苑出版社影印出版。陸宗達先生是章黃「小學」,特別是《說文》學在20世紀最重要的繼承人。他秉承章太炎先生《文始》的學術思想精華,參考黃侃先生的《說文同文》和《字通》,撰寫了這部繼承章黃之學、發展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的重要論著,對於推進當代訓詁學和詞源學的理論化和科學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數位化《說文解字》研究與應用平臺」 由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王寧先生主持研發,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數位化《說文》學及其研究平臺構建」的標誌性研究成果,也是繼「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推向社會後,北師大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推出的另一力作。
此次新發布數位化《說文解字》系統,是對「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該平臺提供有關《說文解字》研究與應用的豐富信息,可與「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關聯檢索,在漢字研究、漢字規範、漢字教學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社會應用價值,同時也可以滿足漢字愛好者更高的知識追求。
據悉,早在1993年,北師大中文系就成立了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開啟了傳統語言文字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新模式。1995年,該所開發了國內首個「《說文》小篆字庫與輸入法」,開創性地解決了《說文》小篆字體的計算機輸入與輸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