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獨自帶著兒子生活的申女士結識了李先生,那時的她覺得的李先生是個講原則,而且做事非常有條理的人,帶著一絲欽佩申女士和李先生步入了婚姻。可是三年後的今天,申女士卻直呼受不了,她要和李先生離婚。因為丈夫當初的優點,如今讓她喘不過氣。在一個家庭中感情往往是第一位的,可李先生認為家規和原則才是第一位的,任何人觸犯了這一點都有可能要被「大義滅親」。
李先生講述了他所定的家規,首先不能違法,其次不能違背道德,最後要勤勞苦幹。李先生認為妻子近期打算從事的一項工作是遊走在法律的邊緣的,是挑戰了他的家規和底線的,這讓他萬萬不能接受,所以他寧願離婚,也要將反對進行到底。
申女士說她從事的工作是直銷,賣的產品是一些養生食品。最後,在李先生的堅持下,沈女士的這一次工作上的嘗試還未正式開始就結束了,按理說,夫妻倆的矛盾也該不復存在了,但是沈女士卻提出就算沒有這件事,離婚也勢在必行。
申女士說丈夫太講家規和原則了,完全不把她的家人放在眼裡。可李先生說了,他對妻子娘家人的評價就三個字「看不起」。因為妻子娘家人做的事,首先挑戰了他的家規他的底線。
李先生說妻子娘家人做的生意完全是欺騙老年人,這已經觸碰到他的底線了。家規至上原則第一,面對這樣一個嚴肅的丈夫,申女士感到家庭缺乏應有的溫暖,尤其是丈夫對自己上一段感情留下的孩子十分冷淡。但是李先生回應了妻子所說的壓根不是自己的本意,他只是在對待這個孩子的態度上強調一點,遵守家規。
李先生說不管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妻子以前的孩子,只要到了18歲就要養活自己,必須勤勞肯幹。最後沒辦法,申女士只能犧牲自己,將孩子送走了。
申女士很困惑,對於這段感情,她認為自己拿出了十足的誠意,甚至不惜把孩子送你自己的身邊,可是她卻依然沒有得到期望中的美好生活。
丈夫如今不僅是傷害了身邊的至親家人,還幾乎把外人也得罪光了。李先生說在外面沒有可以讓他受氣,如果別人說了什麼不好聽的話,他肯定要加倍還回去。
這時我們就有一個疑問了,為什麼李先生會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如此強調原則和底線呢?對此李先生向大家講述了他的過去。李先生說那還是在他8歲的時候,他看到別的小夥伴都有方便麵吃,他也想吃就找母親要錢,母親不給,他就賴著不走,於是母親就用鞭子打他。從此,他就發誓這一生都不會向母親開口要東西。到了現在父母還是那樣子,把錢都給了哥哥。
這時調解員胡老師想要告訴李先生,不再默默的舔舐自己曾經的傷口,也不再從自己建造的堡壘中帶著敵意窺視旁人,而是用更全面更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身邊的事物。
經過調解員們的努力,申女士表示現在可以不談離婚,丈夫對她的傷害她也可以原諒,過去的就都過去了。李先生表示他是有很多地方沒有顧及到妻子的感受,簡單粗暴了一些。
調解結束了,在一個家庭中,事物是紛繁複雜的,既要有講原則的地方,也要有講感情的地方。這兩個方面究竟該如何擺布位置才會讓家庭和諧呢?從李先生和申女士的故事來看。我們應該將原則設為一個家庭的底線,將感情放在一個家庭至上的位置。只有這樣一個家庭才會是有序的健康的,而且是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