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方法讓你的孩子學會自律

2020-08-28 寒夏的冷靜太空

侄子今年上一年級,自從他開始上網課後,家裡就不時響起大哥和嫂子輪流的怒吼聲。

離上課沒幾分鐘時間了,他還要跑到樓下晃悠一下;各種布置的作業,就攤在桌上,等父母開始發火了才開始做;做作業時左顧右盼,一會摸摸尺子,一會摸摸玩具,沒人看著的話,半個小時說不定還在第一題。

氣得大哥怒喊:「沒人盯著你就不做作業,你自己看看今天做了多少?」

父母以為孩子都是可以自己安排好時間的,不需要大人操心,但實際情況卻是:你不推孩子,孩子就是不動。

難怪父母會有這樣的擔憂:受疫情影響,孩子在家學習但是自律性很差怎麼辦?老母親可是要上班的,誰來督促孩子?

01 為什麼孩子做不到自律?

  • 父母給孩子做示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家裡小朋友,不管家裡大人做什麼,他們都會默默地站在旁邊看你幹活。等大人走開後,他們就會學著大人的模樣再模仿一遍,而在這模仿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很多東西。

有句話說得好:模仿是最好的教育模式。如果父母沒給孩子示範如何做能養成自律,孩子又怎麼能知道呢?

  • 父母自身沒做到自律

有次聽朋友說起他們家一個親戚的孩子的事,那孩子上五年級,每次晚飯後,父母就會讓他一個人在書房裡寫作業,父母則在客廳看電視。然後這孩子一會出來喝口水,一會出來上廁所,一會出來拿東西,還順帶著看幾眼電視,電視都快放完一集了,他還沒正經坐下來寫作業。

當父母自己看電視、玩手機,卻要求孩子靜下心好好學習時,孩子心裡會平衡嗎?他肯定不平衡,他想的是:憑什麼你們可以消遣,而我要這麼苦逼的學習,學習真是一件痛苦的事。

02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自律?

  • 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標

前幾天有個學霸借網上課的新聞,感動了很多人。

河南南陽淅川的高三學生小通,高考的目標是浙江大學,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小通每天五點半起床早讀,八點準時在屋頂開始上課,被網友戲稱為現代版「鑿壁借光」。

學霸借網上課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樹立一個像小通一樣的目標——考入名校,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目標,那可以先跟孩子聊聊,問問他未來想做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再讓他想想,如果要達成這些目標,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

幫孩子找到目標後,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不要父母硬性給他規定什麼時間做什麼。父母要給孩子自己做主的權力,同時也要告訴他們要為自己所作的一切決定負責。

  • 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

還記得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節目,並獲得總冠軍的武亦姝嗎?她小時候也跟其他孩子一樣,貪玩不愛學習,這讓她的父母很擔心。

一次偶然機會,武亦姝的爸爸帶著她去朋友家做客,武爸爸看到別人家孩子讀書特別多,就問朋友是怎麼培養孩子的。武爸爸的朋友卻說沒有特意培養,只是每天一家人都會陪孩子看書。

這一句話點醒了武亦姝父母,從那以後,父母每天都會抽出時間跟女兒一起看書,而武亦姝也成了其他父母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一次詩詞大會更是讓她被很多人熟知,就像網友說的那樣:這個00後美少女滿足了人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當孩子看到父母在努力學習,自然會被家庭氛圍影響,不用父母催促就能自覺完成。

  • 找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孟母三遷的典故相信很多父母都聽過。

剛開始孟母他們居住在離墓地很近的地方,孟子在這裡學到了一些祭拜之類的本領,她覺得這些不該是孩子學習的東西。

孟母就把家搬到了集市旁,孟子在這裡學到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本領,她覺得這些也不是孩子該學的東西。

孟母又把家搬到了學宮旁邊,孟子在這裡學習到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她覺得這些才是孩子要學習的。

孟子後來成為了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見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現在父母買學區房的行為,就跟孟母的做法很像,只是有些父母花重金購置學區房,卻很少買書給孩子。都說書房是最好的學區房,如果家裡有條件,可以騰出一間房作為書房;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以在家裡的某個角落開闢一個學習角,同時給家裡添置幾個書櫃。

在孩子學習時,父母可以看書,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願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自律,也擁有更多選擇的自由。


我是 ,家有一女,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探討育兒問題、傾聽你的育兒煩惱。

相關焦點

  • 自律的孩子,未來不一般,培養自律的孩子,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自律的孩子,未來不一般,培養自律的孩子,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作為父母,最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子的人呢?大多數的父母都會希望孩子變成人才,成績優異,工作穩定,家庭幸福等等。但是父母們可能沒有考慮過,想成才,除了先天的智商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自律。
  • 3個小方法,讓你擺脫不自律的生活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利用好環境,變得自律呢?我給大家分享幾個小方法,親測有效~趕緊動起來,一起自律吧。首先,你要學會自己給自己創造環境。當你逐漸習慣學習時不用手機,你會發現沒有手機,也不會對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反而學習時遠離幹擾源,可以高效率地完成任務。第二個方法:去圖書館學習。
  • 「棉花糖實驗」:孩子遲延滿足背後是自律,5個方法養出自律好孩子
    美國著名教育家魏克禮說:家長教育孩子,並不是應該控制孩子,而是應該教孩子如何自律。學會自律的孩子會更好地面對生活的挑戰,管理壓力,在家長不在的時候能夠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自律意味著什麼一個孩子表現良好,並不一定意味著他有自律。自律的孩子可以選擇放棄即時的滿足感。
  • 3個小技巧,教你學會自律
    所以每當你學習時,就蠢蠢欲動,總想再做點什麼來消遣一下,然後就忍不住地開始走神。不過也別太自責,會走神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這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而我們能做的也只有怎麼控制自己不去走神。面具在這裡總結了三個小技巧,讓你拒絕走神,學會自律。
  • 父母引導孩子學會自律的技巧,自律從來不是靠說養成的
    導語:當一個人覺得自律的養成很痛苦的時候,那說明他做事方式出問題了,如果一件事情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再努力再辛苦,苦也會是幸福的。小區裡的育兒群最常討論的一個話題就是'如何引導孩子學會自律'。雨兒媽發語音說:「總說要引導孩子學會自律,可我發現,說來說去,似乎我的孩子沒什麼大的改觀,還是想怎麼著就怎麼著。」
  • 自律不能只靠「說」!這3個方法幫孩子輕鬆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
    但是,大家可以仔細的想一想,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自律的習慣,那麼,長大以後當然也是不自律的啦。所以,想要讓孩子自律,那麼就一定要從小培養。無規矩不成方圓,培養孩子自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那麼該如何培養呢?這些方法一定要掌握!1.
  • 宅家學習,自律的孩子成贏家!培養「自律」,這4個方法值得參考
    孩子什麼時候會出現這個自我意識相關的情緒呢?孩子從6個月開始,就形成了簡單情緒,高興、生氣、害怕等情緒都會出現。到15-24個月的時候,自我意識開始出現,就出現了一些高級情緒,驕傲、內疚、羞愧等等情緒。如果孩子學會了一項新本領,他會忍不住向父母炫耀,希望得到誇獎。
  • 自律的人生最自由!培養孩子的自律三個方法,五點注意事項
    因此,父母們需要重新認識什麼是自律,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培養孩子自律的三個方法,以及五點注意事項。一、首先,認識什麼是自律。何謂自律?從本質上來解釋的話,所謂自律,是指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去管理自己欲望的能力,以及延遲滿足的能力。
  • 撿破爛將3個孩子送入清華北大:自律,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逆襲
    有了這種好習慣的培養,三個孩子的成績都在班上名列前茅。慢慢地,王先生開始對孩子「放養」,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當孩子從他律轉化為自律時,成功之路的獨木橋也就鋪好了一半。後來,果然不負眾望,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學。
  • 怎樣讓孩子學會「自律」?在這3方面,家長要「狠」一點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自律,自律是一種很好的品質,如果不懂得自律,一切的紀律和規則都形同虛設。對於孩子來說,也應該學會自律,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成長,變得越來越優秀,小時候就學會自律,對未來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
  • 培養孩子自律的方法,原來這麼簡單而有效
    作者:寶寶知道 優U媽咪自律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能力,而自律能力的培養在孩提時代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應該在孩子的小時候就培養孩子們的自律能力,以使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們培養自律呢?本文將為您作相關介紹。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律,懂得自我管理
    在當下這個充滿浮躁的時代,自律已是被頻繁提起的高頻詞彙。學會自律、懂得自我管理,擁有一定秩序感的人,他的生活、他的成長過程一般都不會太差,就如俞敏洪說的一樣:「沒有自我管理,人生難以變得更好。」對於孩子來說,自律與專注力同樣重要。
  • 自律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三個方法是關鍵,五點注意事項是重點
    導讀:自律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三個方法是關鍵,五點注意事項是重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自律的孩子,是如何養成的?三個方法是關鍵,五點注意事項是重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自律的孩子,一直是別人羨慕的對象,3招幫你有效培養孩子自律
    ,不管你願不願意,都要促使自己去做。我認為,自律的孩子真的很有魅力,懂得自律的孩子,會一直督促自己進步,用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讓自己一直走上坡路。孩子自律的習慣都是後天培養出來的,家長有時候也想養孩子自律,但是有苦於找不到方法,今天,我跟大家分享3個小妙招,有效幫助家長培養孩子自律習慣
  • 懂方法你也能輕鬆培養孩子的自律
    弗洛伊德人格理論有五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口欲期(0-1歲);第二階段:肛門期(1-3歲);第三階段:前生殖器期(3-6歲);第四階段潛伏期(6-12歲)第五階段:生殖器期(12歲以上)。口欲期是與母親共生階段特別0-3個月完全沒有自主意識,6個月開始自己坐,自己獨自玩耍,與養育者有些分離狀態。
  • 蘭可琪乾貨:17個方法,教孩子把自律變成習慣
    快去寫功課啊,你要寫到半夜嗎?還在磨磨蹭蹭,你怎麼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平常在家裡,是不是經常是先「催催催」,然後變成「吼吼吼」,是孩子性子慢嗎?其實,這是因為你的孩子缺乏時間管理。不懂時間管理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吃了多大虧!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兒童時間管理能力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效率。
  • 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父母試試這三個方法,對孩子的未來非常重要
    自律對於每個人都非常重要,自律能力是後天形成的,需要去從小培養,孩子之所以缺乏自律能力,是因為父母從小就沒有去培養過,聰明的父母試試這三個方法,讓孩子養成自律的能力和習慣,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孩子需要通過自己不斷的體驗,去累積成長的經驗,家長的肯定和尊重,對孩子最大的動力,和自信心的源泉,父母要學會去了解孩子的需求,聽聽孩子的語言,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以及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對於孩子的人格健全,性格養成,還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在父母的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更加懂得自尊,往往會更加懂得自律,懂得為自己和他人負責。
  • 孩子非常懶惰?學會「馬蠅效應」,利用這些技巧讓孩子變自律
    孩子們學會將動力轉化為壓力,這也是人生當中必須要學會的,對於將來人生是非常重要的。彭相山就曾說過:「人生的意志,不能受社會的壓力而軟弱,也不能受自然的壓力而萎縮,應當天天站得筆直的、軒昂的,但不是驕傲的。這就是我的人生。」
  • 春季開學3周「放暑假」,自律的孩子擁有更開掛的人生,4種方法
    4種方法:一、學會言傳身教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小,認為孩子寫作業時,不知道你在玩手機;家長也不要覺得孩子小,認為你說的話就是聖旨,孩子不會反抗。其實,如果家長成天沉迷於遊戲、牌桌、電子產品,卻大叫著讓孩子去寫作業,這樣的孩子是不會聽話的,即便他坐在學習桌面,也只會身在曹營心在漢,心裡一萬個不服氣,只盼趕快長大後離開。家長如果懂得自律,生活習慣良好,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孩子自然會有樣學樣,模仿家長的樣子,成為自律和自控的人。
  • 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律的孩子
    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也是針對自律品質而開展的。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米歇爾曾召集了數百名4歲大的幼童,把他們留在一個房間裡,並告訴他們:「我給你一顆棉花糖,然後給你15分鐘。如果我回來的時候這顆棉花糖還在這兒,你會再得到一顆,這樣你就會有兩顆。」結果發現,關門期間,2/3的孩子把棉花糖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