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地球的陸地和海洋比例對調,會有何影響?

2020-12-16 科普探空使者

筆者-小文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人口急速增長,資源問題、環境汙染、人口爆炸等問題日漸突出,即使我們沒有了解國外人口的變化,在節假日走出家門之後,我們都會感覺到哪裡都是人山人海,可見,人口問題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

而我們所處的地球,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但實際上,在佔據整個地球1.62億平方千米的陸地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地區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

這就導致了人口和資源分布極為不平均,那麼假如陸地和海洋對調一下,變成「七分陸地、三分海洋」的話,情況會有好轉嗎?

科學家給出的答案很殘酷,地球的環境不僅不會因此好轉,反而還會惡化,而且,人口密度還會進一步上升。

地球上,水的存在起到一定的降溫和保溫的作用,而陸地面積擴張後,海水的比例會大大減少,這就導致了地球陸地靠近海水的地方「更綠」,也就是擁有更多的植被。

而遠離海水的地方更加乾旱,水循環作用的削弱將導致地球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也就是冷的地方更冷,熱的地方更熱。

其次,海洋還是地球的「碳倉庫」,生物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有近三分之一都會被融化在海洋中,而缺少了海洋的地球,在溫室效應的影響下會進一步惡化。

以上只是地球土地變化後對環境的局部影響,那麼,地球的海洋和陸地對調後,對人類而言會有怎樣的好處呢?答案是「沒有」。

有人可能會認為,地球的陸地變得更寬廣之後,人口密度也會得到緩解,但實際情況下,你的生活不會產生任何變化,房價也還是不會降低。

這是因為陸地得到擴充後,人類的分布和活動將變得更加頻繁,有了更多選擇的人類自然會放寬生育的條件,而在原有基礎上,人類數量只會翻倍不會減少。

在資源缺乏但人口數量激增下,人類的生存環境只會變得更加惡劣,因此不要幻想著陸地的增多,人類的處境就會好轉,只有珍惜地球的資源,保護環境,人類才能長久地繁衍下去。

相關焦點

  • 如果地球的陸地和海洋的比例互換,會發生怎樣的後果?漲知識了
    如果地球的陸地和海洋的比例互換,會發生怎樣的後果?漲知識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所受的教育程度也是越來越高。對於科學也是了解的越來越深。我們都知道地球是由七大洲四大洋組成的,而海洋的面積更是遠遠的超過陸地面積。
  • 若地球上70%的區域是陸地,地球會是什麼模樣?
    引言:眾所周知,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比例大約是7:3,溫熱的海洋為生命的誕生與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如果,地球沒有那麼幸運,地球上海洋與陸地的比例是3:7,情況會發生什麼變化?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地球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人們不再將地球看作一切,開始認識到地球之外還有無數星體,地球只是浩大宇宙中非常渺小的存在。地球很小,若將太陽比作足球場,地球則好比是一個小小的兵乓球,而太陽本身也只是宇宙中的渺小存在,比太陽大的天體多得數不勝數。
  • 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會發生什麼?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因為海洋和陸地的均衡佔比,地球才擁有了「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稱號,但隨著人口的爆炸性增長,人類逐漸覺得陸地不夠用了,那麼,假如將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地球會變得更加適宜人類生存嗎?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 假如地球的海洋和陸地位置互換,對世界地理有怎樣的影響?
    大家一定知道現在地球的海陸分配情況,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0%,陸地佔30%。一般我們看到的世界地圖是這樣的:由圖可知海洋的面積確實佔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而陸地上的氣候也是受海陸分配的影響。那麼,如果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的位置互換,這個世界的地理優惠變成什麼樣?那也就是說,七大洲變成七大洋,四大洋變為四大洲。打開你的地理腦洞,一起來看一下新的地球模樣。七大洋和四大洲以上就是海陸顛倒後的世界地圖,有沒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 如果地球70%是陸地,水夠人類和動物使用嗎?
    審核-小文眾所周知,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了46億年,而對於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為什麼會形成現在這樣子,很多人都站在「大陸漂移」這一假說這邊。但似乎不管大陸在過去的走勢如何,以及其未來的走向會怎麼樣,人們始終都認為大陸和海洋的面積比為3:7。
  • 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
    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一個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陸地面積只有29%。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海洋變成了29%,陸地變成了71%,對於地球的生態和人類的生存發展是否更好呢?
  • 如果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面積相互交換,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面積相互交換,會變成什麼樣子?既然土地的面積如此小,海洋面積如此廣闊,如果把土地面積和海洋面積交換,我們的地球會變成怎樣什麼模樣的?是不是就不用擔心人口過多,土地資源不夠利用的問題了?
  • 陸地和海洋
    一、地球——水球1.世界海陸面積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陸地面積僅佔29%。概括地講:七分海洋,三分陸地。2.世界海陸分布特徵    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無論我們怎樣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1)相關概念    ①大洲: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    ②大陸
  • 如果地球70%是陸地,30%是海洋,生命會早一點出現嗎?
    文/行走天涯如果地球70%是陸地,30%是海洋,生命會早一點出現嗎?地球上70%以上的面積都被海洋給覆蓋了,只留給陸地30%的面積,而且還有很多土地資源是沒有辦法居住和利用的,比如說沙漠又或者大片的原始森林等等,因此留給人類居住的土地其實是比較少的。
  • 潮汐其名從何而來?潮汐不僅發生在海洋裡,還會發生在陸地和天空
    雖然我們都知道潮汐是怎麼回事,但很少人知道潮汐的名字從何而來,有人可能會想當然的認為「潮」代表漲,而「汐」代表落,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潮汐這個詞並不是現代出現的,而是在很早以前就被發明出來了。當白天海洋出現高潮的時候,古人將其稱之為「潮」,而到了夜晚,當高潮再次出現的時候,古人則將其稱之為「汐」。
  • 如果海洋和陸地兩者面積互換,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
    當原本的大西洋變成了大西陸地,五大湖變成五大島,從生態的角度分析,豐富水分的存在,是氣候相對溫和的重要因素。海水蒸發過程中會消耗巨大的熱量,由於海洋比熱容大於陸地,在同樣受熱或冷卻的情況下,溫度變化的幅度就會小於陸地, 這也是為什麼同緯度沿海地區氣候比內陸地區更溫和的原因。
  • 地球被70%的陸地包圍是什麼樣的感覺?帶你感受不一樣的地球
    茫茫宇宙之中,有一個非常神奇的星球,它就是地球,也是我們人類一直賴以生存的家園。而它之所以這麼神奇,是因為它是目前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當然,宇宙中還有著其他生命的存在,只不過人類目前還未發現而已。
  •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面積比地球所有陸地還大,但其危機已逐漸到來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面積比地球所有陸地還大,但其危機已逐漸到來說到地球上的海洋,我們都知道我們有四個海洋,七大洲,但儘管後者的數量似乎很多,誰知道事實上,地球的表面積大於陸地面積。說到大海,沒有比太平洋更好的地方了。
  • 如果地球陸地擴大1倍,人類生活會有什麼變化?
    大家都知道目前地球上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地球很大但是真正供人們居住的陸地卻只佔了30%。那麼,海洋所佔的面積,是陸地面積的2倍還多,這個比例科學不呢?近400年間,隨著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開始「上天入地」,造出了飛機大炮,甚至製造出了宇宙飛船,用於深度探索宇宙的奧秘。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83:海和洋有何區別
    htm468.鱟血的醫用價值都有哪些?鱟的血液中有一種多功能的變形細胞,若細菌一旦侵入,鱟的血液就會迅速凝固。醫學上利用這種特殊反應製成試劑,用於對搶救內毒素休克的病人的診斷,如腦膜炎、胸膜炎等症。469.褐藻的醫用價值都有哪些?大海中的褐藻中含有較高的褐藻酸鈉(褐藻膠)。
  • 地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有多大?所有陸地都放進去,還剩一個非洲!
    記得上學的時候大家都在地理課上學過,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四大海洋分別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地球上海洋面積要比陸地面積大很多,佔到了地球總面積的70%,地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球。
  • 如果地球的陸地與海互換,會發生什麼現象?答案令人恐懼
    科學家計算出來銀河系含有的恆星數量僅僅是一個計算的數值,至於具體有多少,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多。當我們生活在地球的時候,我們已經非常地幸運了。地球距離誕生已經過去46億年了,當地球剛誕生的時候,它跟其他絕大多數的星球一樣處於一片混沌的狀態。別說人類了,即使是小小的微生物也無法生存。讓人意外的是,一顆彗星在旅途的過程中,經過太陽的時候從太陽的邊界帶走了一些水分。
  • 假如地球全是陸地,人類會過得更好?
    不過在我們沉浸在海下王國的美好想像中時,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一下,如果我們一直生活在海洋當中,真的能生存下去麼,不用說我們會喪失了很多發現與發明的機會,人類在水中再強大,也難敵那麼多的水中巨獸,比如鯊魚、鯨魚等等。那麼假如地球全都是陸地呢,假如那71%的面積都是陸地,全世界的人類都會有自己的一個王國,就算再有60億人口,也不會為居住面積而發愁。但是事實真會如此麼?
  • 地球上最大的滅絕事件中,陸地滅絕與海洋滅絕是不同步的
    根據來自南非和澳大利亞的化石床,在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地球上生命的大循環之一——似乎在陸地和海洋上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時間發生。二疊紀晚期的脊椎動物化石表明,生態系統的變化在陸地上開始的時間比在海洋裡要早幾十萬年,最終導致多達70%的陸地脊椎動物物種滅亡。
  • 如果地球70%是陸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帶你看看多可怕
    人們也不知道銀河系之中到底有多少個像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就算一些科學家們說出的,那也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而已,其出入也有可能是大的。人類能夠在地球上誕生也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初始的地球是一片混沌,根本就沒有一點生命的跡象。也沒有適合生命誕生的條件。只是後來那些彗星從太陽的邊緣帶來了一些水分,讓地球上有了汪洋大海,所以地球才有了生命誕生的條件。慢慢的生命在海洋之中孕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