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球全是陸地,人類會過得更好?

2021-01-09 奇點先驅

當好萊塢大片《海王》上映後,無數人開始迷戀這個五彩斑斕、充滿神秘的水下世界,可能你也設想過,假如有一天你也生活在海洋之中,擁有一個自己的王國,畢竟海洋面積佔全球面積的71%,有多少廣袤的領域可以供我們選擇,真的如此那麼會變得多麼有趣呢。

不過在我們沉浸在海下王國的美好想像中時,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一下,如果我們一直生活在海洋當中,真的能生存下去麼,不用說我們會喪失了很多發現與發明的機會,人類在水中再強大,也難敵那麼多的水中巨獸,比如鯊魚、鯨魚等等。

那麼假如地球全都是陸地呢,假如那71%的面積都是陸地,全世界的人類都會有自己的一個王國,就算再有60億人口,也不會為居住面積而發愁。但是事實真會如此麼?放眼整個銀河系,探測到的星球無論大小,普遍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沒有水。比如太陽系的這些行星與星球,它們上面沒有水,也沒有生命,只有一個地球除外。

有證據表明我們所有生物都是從海洋裡進化而來的,地球經過漫長的時間孕育出了了生命,而海洋給了我們進化的溫床。海洋是地球氣候調節的控制中心,也可以說是我們地球的大空調,海洋的作用還有很多,比如促進雨水的蒸發並且給大陸帶來降雨、消化地球的一些生物或者其他垃圾,改善地球環境等等。正是由於海洋的存在,才擁有了適合我們人類的生存環境。

單純只有陸地,是沒辦法實現氣候調節,那麼就會像其他星球一樣,比如月球,白天高達幾百度,晚上低到零下一百度多度。再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僅僅是一個溫度,就足以讓很多生活無法生存,因為我們身上的皮膚或者身體結構,本質上都是碳原子構成的,它根本承受不住這樣的溫差變化。

溫度之外,另一個可怕的噩夢就是空氣了。只有陸地的話,空氣運動也無法形成,地球上能有空氣流通,主要功勞在與有水,因為有水,然後有各種植物,植物生產出氧氣,然後動物依靠氧氣為生,再排放出二氧化碳,然後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為養料製造出氧氣,如此周而復始,形成一個穩定的空氣循環體系,再結合海洋的運動帶來風和水,形成空氣的全球流通。

如果地球上只有陸地,空氣的問題就無法解決就,無論是植物還是生物都沒有辦法維持生命的正常運轉,這顆星球也就成了死星。所以說,生命的誕生的條件是非常苛刻的,它需要一個適宜的環境,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它需要一個可以供內部身體和外部世界交換的循環系統,呼吸就是為了與世界交換循環。

當然了,生命還需要有其他的輔助生態,比如羊要吃草、人要吃飯,我們需要能夠維持自身能量的東西,這就需要生態裡有可供我們攝入的營養物質,無論它的存在形式是以植物、動物還是其他形式存在。恰好,地球是一個幸運的地方,它集齊了一切生命所需的苛刻條件,而地球之所以這麼完美,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擁有水這種物質,71%的海洋成為生命的花園。

相關焦點

  • 若地球的陸地和海洋比例對調,會有何影響?
    而我們所處的地球,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但實際上,在佔據整個地球1.62億平方千米的陸地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地區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這就導致了人口和資源分布極為不平均,那麼假如陸地和海洋對調一下,變成「七分陸地、三分海洋」的話,情況會有好轉嗎?
  • 若地球上70%的區域是陸地,地球會是什麼模樣?
    引言:眾所周知,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比例大約是7:3,溫熱的海洋為生命的誕生與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如果,地球沒有那麼幸運,地球上海洋與陸地的比例是3:7,情況會發生什麼變化?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地球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人們不再將地球看作一切,開始認識到地球之外還有無數星體,地球只是浩大宇宙中非常渺小的存在。地球很小,若將太陽比作足球場,地球則好比是一個小小的兵乓球,而太陽本身也只是宇宙中的渺小存在,比太陽大的天體多得數不勝數。
  • 如果地球表面71%的面積變成了陸地,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不管如何,70%的海洋面積孕育了地球這顆美麗的生命星球。於是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地球表面70%的面積是陸地,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對倒,對於地球生態的影響無疑會非常嚴重,雖然那個時候地球還有30%的海洋面積,還能夠維持生命的基本生存條件,但是海洋面積大幅減少之後,環境會變得非常乾旱少雨。我們都知道,由於海洋的存在,地球的環境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溼潤的,一個溼潤的生態環境對於生命以及人類的生存非常重要。
  •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會怎樣?後果很嚴重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地球會怎樣?很顯然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初中的時候,化學課上我們可能都做過一個實驗,至少應該看化學老師做過吧,就是鐵在純氧中燃燒。結果就是地球會燃燒起來,直到氧氣被大量消耗而使濃度下降,直到地表的物質無法繼續燃燒,又或者直到火種因缺乏氧氣而熄滅,而那時地表和空氣中將產生大量的含氧化合物,比如二氧化碳,大量的溫室氣體會被排放到空氣中,導致地表持續高溫,在陸地上的生物基本會被燒死,有些會窒息而死,剩下來的也會熱死,基本沒有陸地生物可以在這樣的災難中倖存……那麼海洋生物又會如何呢
  • 如果地球陸地擴大1倍,人類生活會有什麼變化?
    大家都知道目前地球上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地球很大但是真正供人們居住的陸地卻只佔了30%。那麼,海洋所佔的面積,是陸地面積的2倍還多,這個比例科學不呢?近400年間,隨著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開始「上天入地」,造出了飛機大炮,甚至製造出了宇宙飛船,用於深度探索宇宙的奧秘。
  • 如果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面積相互交換,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面積相互交換,會變成什麼樣子?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這是由於它的表面大部分都被海洋所覆蓋,地球上超過70%的面積是海水,陸地僅佔了地球面積的30%,而人類和大部分的生物都是生活在陸地上的,由於身體構造的不同,這些生物並不能像海洋生物一樣可以在海底遨遊。
  • 假如地球的海洋和陸地位置互換,對世界地理有怎樣的影響?
    大家一定知道現在地球的海陸分配情況,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0%,陸地佔30%。一般我們看到的世界地圖是這樣的:由圖可知海洋的面積確實佔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而陸地上的氣候也是受海陸分配的影響。那麼,如果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的位置互換,這個世界的地理優惠變成什麼樣?那也就是說,七大洲變成七大洋,四大洋變為四大洲。打開你的地理腦洞,一起來看一下新的地球模樣。七大洋和四大洲以上就是海陸顛倒後的世界地圖,有沒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 如果地球70%是陸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帶你看看多可怕
    因為銀河系對於現在的人類科學水平來說實在是太大了。人們也不知道銀河系之中到底有多少個像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就算一些科學家們說出的,那也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而已,其出入也有可能是大的。人類能夠在地球上誕生也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初始的地球是一片混沌,根本就沒有一點生命的跡象。也沒有適合生命誕生的條件。
  • 如果地球70%是陸地,水夠人類和動物使用嗎?
    審核-小文眾所周知,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了46億年,而對於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為什麼會形成現在這樣子,很多人都站在「大陸漂移」這一假說這邊。但似乎不管大陸在過去的走勢如何,以及其未來的走向會怎麼樣,人們始終都認為大陸和海洋的面積比為3:7。
  • 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
    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一個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陸地面積只有29%。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海洋變成了29%,陸地變成了71%,對於地球的生態和人類的生存發展是否更好呢?
  • 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會發生什麼?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因為海洋和陸地的均衡佔比,地球才擁有了「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稱號,但隨著人口的爆炸性增長,人類逐漸覺得陸地不夠用了,那麼,假如將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地球會變得更加適宜人類生存嗎?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 假如地球上的沙漠全部變成森林,會有什麼後果?聽聽專家怎麼說
    假如地球上的沙漠全部變成森林,會有什麼後果?聽聽專家怎麼說在人們賴以生存的這顆藍色星球上,海洋佔據了71%的面積,剩下29%的則為陸地,地球是一個海洋資源豐富的星球,因此才會被稱為藍色星球,就是這29%的陸地之中,還有較多的沙漠,要知道在沙漠之中,任何生物都是難以生存的。
  • 如果地球的陸地與海互換,會發生什麼現象?答案令人恐懼
    地球在宇宙中是一個特殊的星球。按照目前人類對生命的定義,我們還沒有在其他星球上發現生命的痕跡。即使以目前人類的航天科技水平,還無法做到漫遊整個宇宙。但是就整個太陽系來說,我們對太陽系得各個星球已經十分地了解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
  • 假如地球被挖穿,會發生什麼?科學家預測:想都別想!後果很嚴重
    導讀:假如地球被挖穿,會發生什麼?科學家預測:想都別想!後果很嚴重大家有沒有發現,人類是一個非常好奇的動物,尤其是對那些不了解的東西,越是神秘,就感覺到越好奇,越想去一探究竟。今天就給大家出一個問題,大家想一想如果把地球挖空了會是怎樣?我們人類一直在探索地球,但是一直也沒有尋得答案——地球到底是怎麼樣的。所以有人就提出了這樣的一個想法,想把地球挖空看看,我們一直生存的這個地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星球體。可能大家高中都學過地理,知道地球是由地殼,地幔還有地核構成的。但是大家有誰真正的見過嗎?
  • 地球發生將巨變,3分陸地7分海洋將成為過去式,人類該何去何從?
    地球環境岌岌可危,陸地面積逐年遞減,人類未來該怎麼辦?根據科學家預測,或許2040年世界人口將突破100億,正在逐漸增長,讓我們不得不面臨以下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資源短缺、住房緊張等等,都是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 如果地球70%是陸地,30%是海洋,生命會早一點出現嗎?
    文/行走天涯如果地球70%是陸地,30%是海洋,生命會早一點出現嗎?地球上70%以上的面積都被海洋給覆蓋了,只留給陸地30%的面積,而且還有很多土地資源是沒有辦法居住和利用的,比如說沙漠又或者大片的原始森林等等,因此留給人類居住的土地其實是比較少的。
  • 如果30年後海平面上漲1000米,世界陸地會發生變化嗎?
    地球71%的面積是海洋,剩下的29%是陸地,陸地是有平原,山脈,盤地,高原這些地方組成的,但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是非常有限的。假如地球的海平面上升1000米,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後果呢?這就意味著地球很多的陸地被淹沒了,有些國家陸地變少,有些國家全部被淹沒,有些終於可以見到海了,終於有海軍了。
  • 如果地球的陸地和海洋的比例互換,會發生怎樣的後果?漲知識了
    如果地球的陸地和海洋的比例互換,會發生怎樣的後果?漲知識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所受的教育程度也是越來越高。對於科學也是了解的越來越深。我們都知道地球是由七大洲四大洋組成的,而海洋的面積更是遠遠的超過陸地面積。
  • 為何地球上還有蚊子?有什麼用?假如全消滅會有什麼影響?
    為何地球上還有蚊子?有什麼用?假如全消滅會有什麼影響? 今年的5月份顯得格外的熱同樣也出現了很多的蚊子,人們最煩蚊子的就是嗡嗡的聲音,而且還會在身體上發出攻擊,特別是有些人的皮膚非常敏感,被蚊子攻擊之後,身體會出現很多的紅斑和疙瘩。
  • 假如用100分來作比較的話,人類的文明能得多少分?
    從過去的刀耕火種到現代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到信息化,可以說人類進入了輝煌的時代。人類文明發展了幾千年,從改造自然和現代科學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極大的改善了人類的生活環景,人類成為了地球之主,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