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

2021-01-07 探索宇宙說

前段時間,跟幾個朋友一起吃飯聚餐,閒聊的時候都會不約而同說起,現在年輕人的生存壓力真的非常大。其中壓力最大的就是房子,因為現在的房價實在是太高了,高到讓大部分的人們奮鬥一輩子也買不起一套房。而年輕人要結婚,沒有房子恐怕沒有幾個姑娘願意嫁給你。

所以,房子是壓子年輕人身上的一座大山,而這座大山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移走。幾個朋友坐一起聊起這個話題的時候都感到無奈,雖然房價太高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為人們的炒作,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可以看出,主要還是人口數量太多,陸地面積比較少導致的。

如果陸地面積非常大,而人口數量則非常少,那房子想貴也貴不起來,就拿澳大利來來說,那裡的人口就非常少,土地面積是世界第二,房子自然也就比較便宜了。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一個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陸地面積只有29%。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海洋變成了29%,陸地變成了71%,對於地球的生態和人類的生存發展是否更好呢?

可能很多人覺得,陸地面積佔到全球面積的71%之後,對於人類來說那是一個巨大的福利,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有更大的生存空間,房子也就沒有現在這麼值錢了。這不是一個巨大的好處嗎?沒錯,如果地球和海洋的面積真的顛倒過來,那每一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可以擴大2.4倍。

國土面積擴大了,是否就能夠給人類帶來福利和好處呢?可能真實的情況卻不會如我們所願。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互換,對於地球生態的影響也會是顛覆性的,這樣的劇變對於人類的生存也會產生非常的影響,那麼會有哪些影響和變化呢?

首先,陸地面積變成了79%之後,沿海的國家會大量減少,而內陸國家數量會大量增加。全球海岸線的總長度也會變短,如果海洋的總水量不變的話,那麼面積大幅縮小之後,海洋的深度也會大幅增加。目前海尖的平均深度約為3795米,而海洋面積顛倒之後,平均深度會變為9194米,那個時候很多的海洋深度都會超過現在的馬裡亞納海溝,最深的海洋可能會達到2萬米以上。海洋深度的增加,對於人類探索海洋的秘密也會增加更多的困難。

其次是地球氣候的巨大變化,由於現在海洋面積佔到全球面積的71%,所以地球大氣是非常溼潤的,大氣中的水汽自然也非常多,在這種情況之下,降雨就不會少。而降雨對於整個地球生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讓地球保持一個美麗的生態環境。

更重要的是,豐富的降雨量能夠促使植物的生長,只有植物豐富多了,才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更多的氧氣,地球的空氣才會新鮮,人類才能夠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有充足的氧氣供人類呼吸。而且,人類的生存需要食物,這些食物離不開農作物,而農物作的生長更是離不開降雨。

可是如果海洋面積變成了29%,地球大氣中的水汽就會大幅減少,那個時候雖然地球的陸在面積比現在翻了2.4倍,可是大部分的內陸地區會成為乾旱少雨的荒漠地帶。沒有充分的降水量,植物就無法生長,那個時候大量的陸地就會不斷沙漠化。沙漠化的陸地更會讓地球變得荒涼,自然環境會十分惡劣,地球的溫度也會更高。

最後就是人類的生存問題,可能有人覺得,陸地面積擴大2.4倍之後,我們會有更便宜的房子居住。可事實上,真要到了那個時候,房子可能更貴,原因就是人類能夠生存的地方會更少。上面我們已經說了,海洋面積大幅減少之後,降雨量也會大幅減少,除了沿海少數地區會有一部分降雨之外,內陸地區的降雨會非常少。

沒有雨水的滋潤,植物無法生存,大量的土地會沙漠化。雖然這個時候地球的陸地佔比達到了71%,可是其中的60%左右有可能都是沙漠,真正能夠供人類居住生存的地方會更少。

除了居住的問題之外,人類的生存也會更加艱難,原因就是糧食作物由於乾旱少雨,沙漠化也會大幅減少。糧食的大幅減少,會讓更多的人處飢餓狀態。那個時候,即使人類已經進入科技時代,可是最大的生存問題卻有可能是吃飽肚子。

可能有人會說了,難道海洋面積跟陸地面積互換後,地球和人類就一點好處也沒有嗎?當然也不是,陸地面積佔到79%之後,最大的一個好處那就是地球的資源會更多,更豐富。要知道,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對資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沒有豐富資源的支持,科技就不可能快速發展,人類也就沒有希望成為更強大的星際文明。

以地球現在陸地的資源,有可能再使用百年左右就會枯竭,如果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成為初步的星際文明,沒有能力進入太空資源的開採,那麼人類的科技發展步伐就會停止,人類文明也將會永遠被困在地球上,最會有可能是整個文明的終結。

可如果地球的陸地面積擴大了2.4倍,那麼資源也會至少翻倍,那個時候就會有足夠的資源支持人類的科技再多發展200年左右。只要時間充足,以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成為初步的星際文明就沒有什麼問題。只要人類成為了星際文明,將會徹底擺脫地球的束縛,那個時候人類文明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而一旦人類成為了強大的星際文明之後,強大的科技力量也會次斷改變陸地面積太大帶來的各種環境和生存問題,比如那個時候我們完全有能力改變氣候,讓內陸地區也能夠有充分的降雨,大量的植物也會生物,沙漠面積會消失。

科技力量的改變會讓大量的陸地從沙漠變成綠洲,人類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大,地球的生態也會越來越好。由此可見,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之後,未必就完全是好事,可能早期的時候,人類的生存會更困難一些。可是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未來會越來越好,到底是現在的海洋陸地比例更好還是互換後的比例更好,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看法,你會怎麼看呢?

歡迎朋友們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如果海洋和陸地兩者面積互換,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
    地球上超過70%的表面都被水覆蓋,但是如果海陸比列面積發生反轉,土地佔到地球表面積的70%,世界的氣候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這個物種還會存在嗎?這將會有兩個主要影響,首先整個世界就像處於3650米的高原海拔之上,氧氣的稀缺讓人們難以呼吸,其次就是升高的溫度和減少的氧氣,會對地球上各中生命體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大型動物會變得非常稀少。兩棲動物不僅會生活在沿海地區,還會作為小型穴居動物而存活於沙漠地區。這些地區的晝夜溫差非常大,身為爬行動物的昆蟲可以勉強適應,但更為複雜的哺乳動物卻很難生存。
  • 假如地球的海洋和陸地位置互換,對世界地理有怎樣的影響?
    大家一定知道現在地球的海陸分配情況,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0%,陸地佔30%。一般我們看到的世界地圖是這樣的:由圖可知海洋的面積確實佔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而陸地上的氣候也是受海陸分配的影響。那麼,如果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的位置互換,這個世界的地理優惠變成什麼樣?那也就是說,七大洲變成七大洋,四大洋變為四大洲。打開你的地理腦洞,一起來看一下新的地球模樣。七大洋和四大洲以上就是海陸顛倒後的世界地圖,有沒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 如果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面積相互交換,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面積相互交換,會變成什麼樣子?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這是由於它的表面大部分都被海洋所覆蓋,地球上超過70%的面積是海水,陸地僅佔了地球面積的30%,而人類和大部分的生物都是生活在陸地上的,由於身體構造的不同,這些生物並不能像海洋生物一樣可以在海底遨遊。
  • 如果地球的陸地和海洋的比例互換,會發生怎樣的後果?漲知識了
    如果地球的陸地和海洋的比例互換,會發生怎樣的後果?漲知識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所受的教育程度也是越來越高。對於科學也是了解的越來越深。我們都知道地球是由七大洲四大洋組成的,而海洋的面積更是遠遠的超過陸地面積。
  • 如果地球表面71%的面積變成了陸地,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我們都知道,地球表面70%的面積都是海洋,陸地只佔到30%,早期地球水是如何來的?目前還沒有定論,有科學家認為是早期彗星撞擊地球帶來了水,還有科學家認為是地球本身演化出了水。不管如何,70%的海洋面積孕育了地球這顆美麗的生命星球。於是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地球表面70%的面積是陸地,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 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會發生什麼?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因為海洋和陸地的均衡佔比,地球才擁有了「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稱號,但隨著人口的爆炸性增長,人類逐漸覺得陸地不夠用了,那麼,假如將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地球會變得更加適宜人類生存嗎?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 海洋面積比陸地的2倍還大,為什麼陸地能誕生文明,海洋卻不可以
    引言:從太空向地球望去,可以看到地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藍色星球,有著七分海洋以及三分陸地,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地球有那麼多海洋面積,為什麼沒有誕生海洋文明呢?反而是三分陸地誕生了人類文明,這其中的原理又是什麼呢?根據研究分析,這其實與自然環境以及能源開發有關。
  • 若地球上70%的區域是陸地,地球會是什麼模樣?
    引言:眾所周知,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比例大約是7:3,溫熱的海洋為生命的誕生與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如果,地球沒有那麼幸運,地球上海洋與陸地的比例是3:7,情況會發生什麼變化?在「星際友人」的幫助下,再憑藉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地球發展越來越好,星球環境也越來越舒適,越來越適應生命生存。如今,地球海陸比例約是7:3,這一比例可以說是黃金比例,地球上的生物都能安居樂業。不過,假設一下,如果地球海陸比例互換,即陸地佔70%,而海洋僅佔30%,情況是否會發生改變?生物還能在星球上幸福生活嗎?
  • 如果地球陸地擴大1倍,人類生活會有什麼變化?
    大家都知道目前地球上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地球很大但是真正供人們居住的陸地卻只佔了30%。那麼,海洋所佔的面積,是陸地面積的2倍還多,這個比例科學不呢?近400年間,隨著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開始「上天入地」,造出了飛機大炮,甚至製造出了宇宙飛船,用於深度探索宇宙的奧秘。
  • 若地球的陸地和海洋比例對調,會有何影響?
    而我們所處的地球,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但實際上,在佔據整個地球1.62億平方千米的陸地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地區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這就導致了人口和資源分布極為不平均,那麼假如陸地和海洋對調一下,變成「七分陸地、三分海洋」的話,情況會有好轉嗎?
  • 如果地球的陸地與海互換,會發生什麼現象?答案令人恐懼
    按照目前人類對生命的定義,我們還沒有在其他星球上發現生命的痕跡。即使以目前人類的航天科技水平,還無法做到漫遊整個宇宙。但是就整個太陽系來說,我們對太陽系得各個星球已經十分地了解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雖然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天文學家發現了許多銀河系以外的星系,但其實我們對銀河系的了解僅僅是九牛一毛。
  • 如果地球70%是陸地,水夠人類和動物使用嗎?
    審核-小文眾所周知,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了46億年,而對於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為什麼會形成現在這樣子,很多人都站在「大陸漂移」這一假說這邊。但似乎不管大陸在過去的走勢如何,以及其未來的走向會怎麼樣,人們始終都認為大陸和海洋的面積比為3:7。
  • 如果地球70%是陸地,30%是海洋,生命會早一點出現嗎?
    文/行走天涯如果地球70%是陸地,30%是海洋,生命會早一點出現嗎?地球上70%以上的面積都被海洋給覆蓋了,只留給陸地30%的面積,而且還有很多土地資源是沒有辦法居住和利用的,比如說沙漠又或者大片的原始森林等等,因此留給人類居住的土地其實是比較少的。
  • 假如地球全是陸地,人類會過得更好?
    當好萊塢大片《海王》上映後,無數人開始迷戀這個五彩斑斕、充滿神秘的水下世界,可能你也設想過,假如有一天你也生活在海洋之中,擁有一個自己的王國,畢竟海洋面積佔全球面積的71%,有多少廣袤的領域可以供我們選擇,真的如此那麼會變得多麼有趣呢。
  • 陸地和海洋
    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無論我們怎樣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1)相關概念    ①大洲: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    ②大陸
  • 如果現在地球上的森林面積增加一倍,對地理環境會有怎樣的影響?
    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表現為,當其中的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發生了改變之後,將會影響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變化,甚至會導致整個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所以,對於我們人類社會來說,保持現有自然地理環境的穩定是十分重要的。當然自然地理環境也是不斷的在發生改變的,比如地球氣候也有冷暖乾濕的變化,只要時間拉長後,生物就會逐漸適應,人類也會逐漸適應,如果在短時間內發生改變,那麼帶來的幾乎肯定只有災難
  • 我國面積最大的地級市,陸地面積卻最小
    我國幅員遼闊,有著960萬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以及300萬平方公裡的海洋面積,在這廣袤的國土中,共有三百多個地級行政區。在這眾多的地級行政區中有一個市相當「年輕」,在2012年才成立,到目前為止只有「7歲。這個市雖年輕,卻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市,不過也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市。
  • 海洋裡有什麼可怕的東西,會不會對人類產生威脅?
    世界分為三個層面,水陸空,而身處在中間陸地上的我們,在面對宇宙和海洋的時候除了好奇,更多地是那種對於未知的恐懼,因為我們很清楚的明白,人類絕對不只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一種高級生物,在我們接觸不到的空間裡,也存在著其他生物或者什麼東西,而誰也不能保證有一天它們會不會對我們產生威脅,尤其是和我們同處在一個地球上的海洋
  • 如果海平面上升70米,地球上還會有多少陸地在水面上?
    而這種上升趨勢可不是小幅度的上升,如果僅僅是小幅度的上升,科學家自然也不會太過於擔憂。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科學家估計海平面有可能會上升70米左右。這個上升幅度絕對是驚人的,會對地球的生態和人類的生存帶來巨大的影響,而海平面之所以會上升這麼多,主要還是南極冰川帶來的。
  • 地球發生將巨變,3分陸地7分海洋將成為過去式,人類該何去何從?
    地球環境岌岌可危,陸地面積逐年遞減,人類未來該怎麼辦?根據科學家預測,或許2040年世界人口將突破100億,正在逐漸增長,讓我們不得不面臨以下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資源短缺、住房緊張等等,都是要解決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