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他8歲登基,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他就將當時權傾朝野的鰲拜扳倒,奪回了軍事大權。而成年之後,又平了三藩之亂、消滅臺灣的明朝殘黨、三徵噶爾丹、籠絡蒙古各部等。康熙治國方面的卓越手段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他也被尊稱為「千古一帝」。
由於康熙的一生非常傳奇,所以很多影視作品都有康熙的身影,而對於康熙皇帝的角色選擇,導演們也是煞費苦心。作為一代帝王,扮演者必須儀表堂堂、威嚴而霸氣,才能顯出「千古一帝」的風採。其中《康熙王朝》、《康熙微服私訪》中,陳道明和張國立飾演的康熙皇帝都非常的出色.
影視作品當然是經過美化的,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這位傳奇的帝王到底長什麼樣,但是幾百年前沒有相機,留給後人的只有幾幅畫像而已。那麼這些畫像描繪的康熙真的接近其本人容貌嗎?
從故宮珍藏的畫像來看,康熙似乎與我們現代漢人長相差不多。中年時期顯得胖一些,皮膚很白,眉毛也很細,但是鼻子較長,鬍鬚濃密。而老年之後,皮膚較暗,臉頰消瘦,耳朵也變得非常大,鬍鬚變少了,而且變得花白。這兩幅畫像大約差了二十多年,康熙的容貌變化也是非常大,不過能夠看出來,他的眼睛、鼻子、嘴的特徵還是相同的。那麼康熙皇帝真的是畫面中這樣的一位溫爾文雅的老者嗎?我們來看看17世紀俄羅斯畫家筆下的康熙。
這幅畫是17世紀一位俄羅斯宮廷畫家所畫的康熙皇帝,目前珍藏在俄羅斯國家古代檔案館中。畫中的康熙看起來有些兇悍,並且五官特徵更像是一個「外國人」,與我們故宮所珍藏的畫像反差非常大,那麼到底哪個畫像裡的康熙才是本尊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清朝也被稱為滿清,所以康熙也是一個滿族人,而滿族人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因為生活環境不同,所以面相與中原人有很大的區別。滿族人的基本特徵是皮膚白、眼睛小、鼻子直而長。為什麼有這樣的特徵呢?是因為過去滿族生活的環境氣候較冷,所以滿族人的鼻子要比中原人更長,這樣可以讓冷空氣變暖和後再進入到身體內。從故宮的畫像和俄羅斯人的畫像來看,畫中的康熙都符合皮膚白、眼睛小、鼻子長的特徵。
我們再看一下17世紀的時候,其他國家的使節前來覲見康熙皇帝後,所描繪的康熙容貌。康熙八年的時候,朝鮮的冬至使閔鼎重見到了剛剛剷除了鰲拜的康熙皇帝,他在《聞見別錄》中這樣形容康熙:「清主身長不過中人,兩眼浮胞深睛,細小無彩,顴骨微露,頰瘠頤尖。」意思是清朝康熙皇帝的身材中等,眼窩淺,眼睛較小,顴骨較為明顯,面頰消瘦,下巴尖。康熙三十年,法國傳教士自清廷回國後,給國王路易十四這樣描述康熙的容貌:「康熙年近五十,鼻子稍高,黑色的連鬢鬍鬚很厚密,幾乎沒有下髯,臉上有點痘痕,普通身材。」而在康熙五十九歲的時候,朝鮮使節金昌業來到清廷,並見到了康熙,他在《老稼齋燕行日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當時他距離康熙僅七八步,看到康熙皇帝的額頭寬大,下巴尖,臉頰上有斑白的鬍子,神氣清明,穿著全身的黑衣,和胡人沒有區別。所以說,康熙的容貌可能也接近胡人的樣貌。
通過以上歷史文字記載,我們可以確定故宮的畫像和俄羅斯人的畫像都是很接近康熙本人的。不過當時清廷的畫家在畫本國皇帝時,是會進行藝術加工的,比如說歷史記載康熙由於長過「天花」,所以皮膚很差,有很多痘印,但是我們在故宮的畫像中沒有看到這一點。而在17世紀俄羅斯人給康熙畫的畫像中,卻可以看到康熙的臉部皮膚確實不好。此外,西洋畫注重寫實,並且俄羅斯畫家在畫康熙時,不用和清廷畫家一樣擔心受怕,所以他畫出來的康熙畫像應該是更加貼近康熙本人真實容貌的。
總言而之,畢竟康熙是滿族人,容貌和我們漢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筆者也不相信康熙會和漢人如此相像。所以筆者認為,康熙的真實容貌很有可能就是17世紀俄羅斯畫家畫的那樣。你認為呢?
美術生考試剩2分鐘,沒畫完只能「瞎糊弄」,網友:神操作
故宮一幅千年「鬼畫」,內容詭異,無人能看懂,網友:越看越可怕
殘忍至極!給豬紋身後,剝下豬皮賣100萬,給貓紋身,貓跳車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