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W+師生家長都在看!
1. 何謂英語學習的關鍵期
2. 人體語言系統發展規律
3. 各階段英語學習重點
4. 英語學習交流群
不可忽視的英語學習
這不是我第一次被黃多多驚豔到。
8歲完成第一本英語翻譯作品,9歲撰寫全英文劇本,11歲在《圓夢巨人》首映禮上和史匹柏無障礙對話,13歲獨立翻譯凱迪克繪本獎、紐伯瑞兒童文學獎作品《小貓咪追月亮》......
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全英文影評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在這個小學生都在為了CAE(劍橋通用英語4級,詞彙量8K+)而努力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強調:學英語要趁早!
那麼,究竟多早是早?
義大利幼兒教育思想家瑪利亞·蒙臺梭利(Maria Montessori)提出了「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理論——在特定的敏感期,孩子的內心會有一股無法遏止的動力,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
無獨有偶,語言學泰鬥桂詩春先生曾在《外國語》上發表過一篇論文,其中明確了兩個觀點:
第一:語言學習有臨界期
第二:同城人相比,孩子在學習第二外語上有發音優勢
這些優勢,可以從孩子的行為習慣上窺得一二。
首先,善於模仿。這就決定了他們善於聽說,這一特點解決了口語問題;
其次,時間充足。語言學習不可能突擊速成,這一特點解決了基礎問題;
最後,動機純粹。儘管家長多少會帶有功利心,但能學好的孩子必然是基於興趣,這一特點解決了動力問題。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如何利用這些優勢進行正向引導?
英語學習的關鍵期
根據人體發展規律,我們可以大致劃分出三個階段,即低齡兒童學習者(3-10歲)、青少年學習者(11-17歲)、成人學習者(18歲及以上)。
第一階段:3-10歲
3歲——聲音敏感
此時,大腦語言區敏感度高、語音模仿能力強。而且孩子不膽怯、不害羞,是形成標準英語口音的黃金時期!
5歲——形狀敏感
此時,手部精細動作能力增強,能夠進行細緻的動作練習。
引導孩子開始書寫,加深對於字母形象的記憶,更好的辨別b 和d ,f 和t 這類相似的字母。
7歲——規則概念敏感
思維方式從直觀發展到抽象,可以嘗試理解概念和規則。 是進行語法概念學習的關鍵時期。
10歲——大腦左右半球分工完成,語言功能基本建立
Sperry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發現,左右腦的分工和側重點不同。
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記憶、語言、分析等,思維方式具有連續性、延續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腦可以稱作「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
右半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美術、靈感等,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直覺性。因此右腦又可以稱作「本能腦」、「創造腦」、「藝術腦」等。
Penfield & Roberts(1959) 認為,人類最初開始學習語言時,會同時使用左右腦。在此發展階段,大腦的語言功能還未完全建立,具有可塑性。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左右腦分工完成,語言活動逐漸向左半球集中(10歲左右)。 此時再開始學習新的語言,很難擁有母語能力。
第二階段:11-17歲
青少年在學習速度、具體語言能力 (如語法、詞彙) 等方面處於優勢期。
但中學生處於叛逆期,自尊心強、惰性也強,多年的英語學習容易導致心理疲勞期,需要科學的方法正確引導。
第三階段:18歲及以上
成年學習者具有完善的抽象思維和理解力,可以保持更複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鍛鍊,在二語習得方面也能達到很高的水平。
關鍵期如何學習?
綜上所述,3-10歲為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錯過關鍵期,大腦會將語言存儲在「記憶區」,而不是從母語區反射出來。所以說嬰兒和孩子是語言天才,但到7歲以後這種語言天賦會呈下降趨勢。
尊重「語言沉默期」
啟蒙階段:在孩子不想說話的時候,不要逼他。
根據語言學家krashen的理論,「沉默期」是建立語言能力的必要時期。兒童在習得母語時,會經歷大約一年「聽」的過程,通過接受可理解的語言輸入來發展語言能力。這一規律同樣適用於第二外語。
「沉默期」長短不一,當你覺得孩子就是不願意開口、懷疑她性格內向的時候,也許只是恰好處在語言沉默期。
小學階段:創造一個交流環境。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如果只是被動地聽,永遠不可能學以致用。創設環境的目的,不是逼迫孩子張嘴,而是在孩子想要表達的時候,可以自然而然的與環境接軌。
以「學習興趣」為中心
啟蒙階段:情景遊戲+初級繪本
孩子不具備自我約束的能力。當成人不願意學習的時候,會進行自我提醒與鞭策;但當孩子不願意學習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的進入抗拒狀態。
因此在孩子學習英語時,應以激發興趣為中心,寓教於樂。
可以通過簡單的遊戲調動學習積極性;也可以 創設情境,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呈現,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語的含義;也可結合生活,通過每天都會重複的動作進行形象記憶,如:開門、關門等。
小學階段:繪本+動畫+童謠+分級閱讀
對於小學生,可以選用初級章節書,如:《Magic Tree House(神奇樹屋)》。其難度大約相當於馬小跳系列;
詞彙量>1000時可以進階為橋梁書(繪本到章節書之間的過渡),難度類似中國「注音讀物」;
當詞彙量達到2000-5000時,可以開始接觸原版名著青少版或原版動畫。此時,應試那點東西,已經不堪一擊。
尊重發展規律,強調語音語調
根據關鍵期的發展特點, 在第二語言教學的初期,應重點強調語音、語調的學習,培養聽說能力。若有條件,可在此基礎上發展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不可否認的是,外教是創設語言環境的不二之選。純正的聽說體驗和語音面貌是最基礎的語言資源。這種語言資源輸入得越豐厚,語言感知能力越強,對語言的輸出就更加有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