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真相
小學英語的真相
真相篇
真相
1
英語才是小學生的隱性起跑線
我們可以算一下,如果從3歲英語啟蒙,到小學畢業12歲,就有足足10年的時間來學英語。即使從5、6歲才開始,也有將近7年的時間,會把英語積累到英美同齡孩子的程度。
英語是唯一能在小學學到高中水準的科目,沒有之一。現在的語文考試就連作家都不一定能拿高分。理科類的哪一科不是需要邏輯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學得好;而史地理政治也受限於孩子的認知能力和閱歷。只有英語這一科目,只要努力掌握5000詞彙量和基本的語法知識,在高考中勝出一點都不難。
以前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現在從中考就已經開始分流了,只有50%左右的學生才能升上高中。小學提前學好英語就是在節省時間拼中高考。
真相
2
近10年來,
小學英語的難度提升了15倍
10年前少兒劍橋考級沒還火,小升初是電腦派位就近入學,按照國家新課標要求的小學畢業600單詞量就輕鬆升入初中。10年後的今天,家長認為孩子要想有初中名校的敲門磚,在小學階段就要考完KET(1500詞彙量)或PET(3500詞彙量)。
10年前很多大學生畢業出國留學考雅思託福,10年來留學低齡化,小學生就有雅思考到7.5分(7.5分相當詞彙量8000)。
小升初的升學壓力,初中名校的追捧,留學低齡化,導致了國際考試的難度遞增,小學英語難度提升了近15倍。
真相
3
告別翻譯英語,只能靠小學
大多數小學生做閱讀理解,還在沿用通讀、翻譯等原始方法解題。但實際上,閱讀理解,真正考察的是語言技巧與能力。語言習得存在敏感期,大腦對語言的自然可塑性會在9歲時關閉,錯過就會造成不可逆的結果,抓住小學學齡的語言學習敏感期,培養良好學習方法,告別翻譯思維,直接反應英文,會達到普通人10分鐘做不完的一篇閱讀,只需要3分鐘就可以完美答題。這樣的差距決定了學渣和學霸的不同命運。
真相
4
啞巴英語真正的原因是聽得太少
必須認識到,要想學好英語,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所謂的「速成」純屬無稽之談。學好英語沒有捷徑,只有方法的好壞。比如記英語單詞,低著頭拼著命地默寫,這就不是一個好辦法。好的方法是大聲地朗讀,反覆訓練發音器官和耳朵,把聲音銘刻在腦子裡。這樣既可以提高聽力,又可以改進口語發音,還記了單詞。默寫只是訓練了眼睛和手,可是它們不能替你聽和說,尤其是留學英語。
真相
5
還在死記硬背單詞?你out了
詞彙量只是衡量孩子英語學習水平的一部分。孩子的語言能力,還是要體現在聽說讀寫的運用上。孩子背了那麼多單詞,到底能不能流暢地使用英語交流?能不能用英語解決問題,闡述觀點?
孩子記單詞要有對的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其次,單詞要學以致用,這樣才能掌握牢固。現在,越來越提倡孩子們在閱讀中記單詞,就是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不僅能記住單詞,更能深刻地理解單詞的意思、明白單詞運用的情景。在有足夠多的閱讀積累後,輸出對於孩子也變得不再是難事。
—— 知道真相,高效學習 ——
針對以上「學習的真相」,
作業幫直播課也給出了相應的破解大招。
大招篇
大招
1
1條規則記住1100個單詞
英語中有很多發音規則,比如說最簡單的CVC結構,C代表的是輔音字母,V代表的是元音字母,同時英文中一共有26個英文字母,排列組合下來構成C V C的至少有600個單詞,再加上構成C V C C或者是C V C C的這種結構會有更多的單詞,所以一個規則,可以記住1100個以上的單詞。
再加上C V C E的這種結構會使詞彙量翻倍。
大招
2
演繹法:每個知識點都是一個故事
語言本身就代表著邏輯,每個單詞都是一個有意義的元素,將一個一個有意義的元素按照一種邏輯關係和情節連接在一起,就是一個小故事。如,單詞 cat(貓),mat(墊子),fat(肥胖的),lazy(懶惰的);看起來毫無關係相互獨立的四個單詞,其實可以用一個趣味小故事串在一起:有隻貓咪cat,非常肥胖fat;它很懶惰lazy,躺在墊子mat。這樣既讓相對獨立的知識點有了合理的邏輯關係和情節,有利於學生記憶,更可以增強課堂趣味性。
關注作業幫
解鎖更多真相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