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小學生這麼牛,你的孩子早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2020-08-21 愛教育的鳳梨

北京小升初,進入招生季,我有幸接觸了幾個北京重點小學的畢業生。他們的簡歷簡直可以稱為「絢爛」,節選一部分:

希望杯數學全國一等獎
美國「大聯盟」一等獎
葉聖陶杯北京市一等獎
「萬人挑戰賽」,綜合一等獎
北京市第二屆中小學生技術創意設計(TID)現場展示活動市級一等獎
北京市海澱區「中小學生藝術節」硬筆書法一等獎,琵琶七級,聲樂十級,KET149,PET159

恕我駑鈍,啥是「美國大聯盟」,「KET」「PET」?


百度了一下:美國大聯盟是美國及北美地區具有卓越影響力的中小學數學思維探索研學活動, 也是一項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小學數學思維探索研學活動。第一屆探索活動於1977年舉行, 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43屆。

「KET」和「PET」,劍橋英語通用五級考試分為KET(第一級)、PET(第二級)、FCE(第三級)、CAE(第四級)、CPE(第五級),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孩子,考察他們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是一種英語資格認證系統。

這樣各種榮譽傍身,各種考試踏遍,各種特長兼有的北京小學生絕對不在少數。在逐漸淡化英語學習和考試的當下,為什麼小學生就開始英語考級了?我的印象中,英語考級都是大學生的事,四六級、託福雅思......

原來,近年來,這種英語等級考試越來越熱,尤其在一線城市成為中小學生的「標配」。據悉,2016年當年,全國約2萬人報考,而短短4年,就已突破15萬人。全國的36個考點「不堪重負」,有人說這是目前全國最難搶的考試機會,沒有之一。很多家長因為搶不到本地考試的考點,要奔波到其他城市帶孩子參考。


為什麼這個考試這麼熱?根本原因在於免試就近入學後,孩子們怎樣才能有區分度呢?PET拿『優秀』就是一定的保證。有的家長直言:「如果孩子能在小學階段通過FCE、CAE,甚至達到「優秀」水平,還是很厲害的,在擇校的時候會起到一定作用。」

但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公辦學校實行就近免試入學,學區內報名多的學校實行搖號。以往只有民辦學校招生才舉行面談,競賽、考證在民辦學校招生中才有用。但按照國家規定,今後民辦學校也將不能進行面談,實行搖號入學。」

既然這個考試在升學中所發揮的作用不明,那家長為何還這樣拼命?原因是家長的焦慮,以為這些管用,有總比沒有好。以為有了這些傍身,就可以佔據優秀教育資源,就可以有一個好的前程。

很多人都認為北京的教育資源豐富且一流,殊不知地區的教育資源也極不均衡。以海澱為例,名校眾多,但是分布很不均衡。就近入學後,不少家長依然幻想著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擇校,使孩子各個階段都不落後於人。


於是,孩子成為最累的人,家長也是苦不堪言。要考試就得上課外班;要考級,也得上課外班。縱觀當下,無論孩子補課有沒有作用,上補習班都已經成為潮流,不讓孩子讓培訓班,就會被同事、朋友、鄰裡看作「佛系」家長。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時,孩子上不上培訓班還可以接受,一旦到了小學三、四年級,看著周圍的孩子都考完了CET、PET。沒有幾個家長能夠淡定。

但是每個獎項傍身的孩子是不是都能考上名牌大學,是不是都能成才?答案恰恰是否定。從各種補習班的輔助下考級、考試培訓過來的孩子,進入初高中依然逃不過這樣的循環:題目不會報班,上課跟不上報班,考試突擊報班,好像誰不報班誰就要被淘汰...但是他們的學習能力、個性化發展卻一定程度被遏制。

所以,你羨慕北京的小學生嗎?他們好像是多才多藝,但是從小被各種補習班、興趣班、考試、考級裹挾向前,有的小學生周末連一天甚至半天的休息時間都沒有,他們真是可憐!

不要認為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人生很長,讓孩子擁有持續的自主學習能力,個性化發展更重要!

相關焦點

  • 不尊重孩子生長規律的教育,早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在激烈的競爭當中,所有素質教育都會變形的,你考什麼我就幹什麼,為了身體健康?以後再說吧!這就是素質教育這個說法的荒誕。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不尊重孩子生長規律的教育,早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中國家長最喜歡說,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可是多大歲數算是起跑線呢?十歲?已經晚了。小學六、七歲?也晚了。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的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麥子與你分享職場乾貨,你我共同成長。作者:積極的麥子經常會聽到許多家長,包括老師們總是口口聲聲說:「我們不能讓孩子輸在去跑線上。」然後,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就會瘋狂地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到最後,搞得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極大地厭惡和排斥。最令人意外的是,絕大多數孩子長大之後,並沒有延續這些興趣,或是養成愛學習的習慣。如果你對此抱有懷疑的態度,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周圍的朋友。
  • 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孟母三遷談孩子的起跑線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說法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已經無法考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在中國家長中非常流行。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什麼才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應該是大多數父母都會做到並竭盡全力去做到的,從市場上學區房貴百分之二三十仍供不應求就可以看出父母們在學區房這件事上是有多投入。然而這時投入就能辦到的事情嗎|?縣城的學校比不上市裡的,市裡比不上沿海的,沿海的比不上北京上海的。這樣看來學區房似乎是個偽命題,每個家庭如果能在財力力所能及的範圍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那麼就已經很好了。日常陪伴?
  • 關於如何理解「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很多人都明白。但卻往往只是知道,知道讓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享受認為「一樣的待遇」。「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其實很勵志,但是也是一個很大的坑。坑在哪裡呢?
  • 什麼叫「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原來是這樣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沒什麼錯,只是很多人理解錯了首先要明白起跑線在哪?終點也就是人去世的那一瞬間,從出生到死亡的這段過程才是孩子要跑完的全程但很多家長很迷茫,以一種急躁或者說是焦躁的心態,覺得別人孩子學會了音樂、英語、奧數、自己的孩子也必須學會,不然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孩子的天賦是否在那塊,你孩子明明能代表中國在世界盃奪冠,但你非要把他困在奧數班裡,孩子學不好最後再來一句
  • 農村孩子為什麼不如城市孩子?專家:是輸在起跑線上!
    (他們曾經都是城裡上過興趣愛好班的。)就連畫個手抄報,也比不上人家徒手亂畫的好看。(因為人家學過畫畫。)所以她只能選擇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曾經沒比過,現在比了只有花費更多精力才不會輸得那麼慘!因為我們來自農村!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現在有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綜合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它的本質又是什麼?有些家長也會為了這個「起跑線」而焦慮! 家裡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感到敏感。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暑期悄然而至,如何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然而,隨著教育觀念的變化,大多數當代青少年,已不是像80年代的小學生、中學生那樣多是放養式教育。社會競爭的加劇,除了上學,家長還給孩子報了培優班、興趣班,生怕孩子輸在了人生「起跑線」上…心理學家介紹,現在全國大
  • 長頸鹿美語石家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前提是什麼?
    和以往不同的是,在暑期,我會更多地聽到關於「起跑線」的話題。「那麼小就來試聽啊?」「哎呀,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嘛。」「人生是長跑啊。」「長跑也得搶位子啊。」我從廁所回來一看,我的位子果然被搶掉了。我認同「人生是一場長跑」,但我也認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如果有條件也有能力,讓孩子多學幾個單詞,多讀幾本書,絕對不是一件壞事。什麼是快樂教育?——別扯什麼輕鬆啊,沒作業啊,學習成績不好,就一定不快樂。
  • 晨語|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今日關鍵詞:起跑線。也不知道從猴年馬月開始,出現了一句話: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真的害人啊!不知道害了多少孩子和家庭。我從事心理工作十幾年真的發現這句話其實只說了一半,後面半句應該是如果不輸在起跑線,那麼很快就會死在跑道上。人生哪裡有什麼起跑線,每個個體都是有差異的,全世界的小孩一起學數學,難道個個都能成為數學家嗎?
  • 北京的小學生這麼厲害,你焦慮了嗎?
    北京小升初,我有幸接觸了幾個北京重點小學的畢業生。這樣各種榮譽傍身,各種考試踏遍,各種特長兼有的北京小學生絕對不在少數。在逐漸淡化英語學習和考試的當下,為什麼小學生就開始英語考級了?我的印象中,英語考級都是大學生的事,四六級、託福雅思……原來,近年來,這種英語等級考試越來越熱,尤其在一線城市成為中小學生的「標配」。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能會讓孩子輸在終點線上
    撰文 | 丁玖十年前我回國時,讀到《文匯報》2009 年5月9日刊登的北京理工大學教育專家楊東平的文章《奧數熱、擇校熱是不治之症嗎?》。該文批評了在中國膾炙人口的一句口號: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十年過去了,這句違背教育基本規律的口號依然響徹雲霄,成為數不勝數的教師、家長教育孩子的座右銘。
  • 父母課堂——鄭淵潔:請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01近年在教育領域對家長誤導最嚴重的一句話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通過各種培訓班給孩子超前大滿灌與其年齡不同步的知識,揠苗助長。倘若將人生形容為一場競賽,「起跑線」的比喻是恰當的。但是,「輸在起跑線」上只適合短程競賽,例如百米賽。
  • 孩子不輸在起跑線?誤導了多少人!看鄭強教授怎麼說?
    我們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累S在起跑線上了! 最近,太原理工鄭強教授的一段講座視頻又火了! 他在講座中提到了幾個觀點
  • 有人說農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的輸了嗎?
    有人說農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看未必。所謂起跑線,大概就是人們理解的條件和環境。農村的孩子,從出生到上學,再到成家立業。所處的環境、家庭的薰陶、接受的教育,確實與城裡有很大的差別(當然這是指以前)。
  • 哪些家庭的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本篇以將近6年的觀察、研究,儘可能地將一些碎片串聯起來,希望能帶給更多的家庭思考和反思……哪些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孫雨果從娃娃抓起,真抓、會抓——無疑是正確的,而從娃娃抓起——抓什麼?很多人不知道!怎麼抓?更多家長近乎一片空白!使得「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為了空談。
  • 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
    「我們不想一開始就把自己所有的體力、精力耗掉,不想急著衝刺,我們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上的花費也越來越高,「花樣」也越來越多,學區房也應運而生,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有甚者,有人花費巨資購買一間不能住人的倉庫當學區房,就是為了孩子能夠上更好的學校。
  • 德國的教育:輸在起跑線上,沒關係
    咱們很多家長都說一句話,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定要讓孩子們有更高的起步平臺,所以從小就逼著孩子去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習培訓班,也不問問自己孩子喜不喜歡!反正就讓他們去學畫畫,學鋼琴,學書法,學各種各樣的東西。
  • 對「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種說法,你怎麼看?
    對「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種說法,你怎麼看? http://www.hteacher.net 2016-12-22 11:0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結構化面試題:近年來,社會上流行這樣一種說法:「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